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也是鸟类集中的栖息地,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分析“长江中游湿地50年的变迁”图(阴影部分表示湿地)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示区域中平原的名称。与东北-高三地理
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也是鸟类集中的栖息地,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分析“长江中游湿地50年的变迁”图(阴影部分表示湿地)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示区域中平原的名称。与东北-高三地理
题目简介
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也是鸟类集中的栖息地,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分析“长江中游湿地50年的变迁”图(阴影部分表示湿地)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示区域中平原的名称。与东北-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也是鸟类集中的栖息地,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分析“长江中游湿地50年的变迁”图(阴影部分表示湿地)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示区域中平原的名称。与东北的三江平原相比,它们作为商品农业基地的自然优势区位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图中长江中游湿地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人为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扼要说明长江中游湿地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至少答出四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综合读图题
难度:中档
来源:模拟题
答案
(1)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位于我国的亚热带,纬度低,气温高,热量条件更好,一年二到三熟,复种指数高。
(2)湖泊数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湿地面积大幅下降。人为原因: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是导致湿地面积减小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还有上游地区对森林的砍伐,使水土流失加剧,含沙量增大,也加快了河湖的淤积。
(3)①加大了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②削弱了湖泊对长江洪水的调蓄功能;③破坏了水平衡,改变了这里原有的水循环方式;④削弱了湖泊对长江洪水的调蓄功能;⑤使水分的蒸发量减少,影响当地局部地区的小气候;⑥压缩了生物的生存空间,使源有的水生生物大量灭绝(答对任意四点即可)
上一篇 :
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稀有的、国
下一篇 :
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有“北大荒”之称。经过多年开垦,“北大荒”已变成“北大仓”。据此回答问题:小题1: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②消-高一地理
图1是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示意图。图2是洞庭湖1825~2006年间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趋势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近50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锐减,湖泊消失了1000多个。据此回答1—2题。1、湖泊面积大量减少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A.加剧长江洪涝灾害B.生物物种增加C.加剧土壤-高三地理
近50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锐减,湖泊消失了1000多个。据此回答1~2题。1、湖泊面积和数量减少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①加剧长江洪涝灾害;②生物物种增加;③加剧土-高一地理
下列对于湿地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的湿地分布虽然比较广泛,但寒温带没有分布B.稻田、河流、湖泊、水库、海洋都属于湿地C.湿地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D.湿地就是被浅水-高二地理
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也是鸟类集中的栖息地,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分析“长江中游湿地50年的变迁”图(阴影部分表示湿地)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示区域中平原的名称。与东北-高三地理
国务院在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据此回答1-高三地理
下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1、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特点的描述,符合实-高三地理
沼泽、滩涂、水库和稻田等湿地的共同特点是[]A.地表常年有水B.地表经常有水C.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D.地表无水-高二地理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两个湿地分布如图所示。A地区为我国的三江平原,其中沼泽面积达110万平方公里。B地区为若尔盖湿地(沼泽)大牧区之一--四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高二地理
湿地的正确发展方向,应是①通过湿地改造,发展谷物种植业②利用湿地自然条件,建立蔬菜、瓜果基地③利用湿地水域,合理发展水产业④利用湿地风貌和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A.②④B-高一地理
读下列图文资料,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回答问题。湿地一般是指陆地中永久或暂时的天然或人工水域,以及陆地和水体交汇处,有暂时或永久浅层积水的过渡地带,—般水深不足6米,-高三地理
读图并回答29~30题。小题1: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是:A.热量条件B.土壤条件C.降水条件D.光照条件小题2:-高二地理
洞庭湖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①泥沙淤积②天然降水减少③人工围垦④气候干旱,蒸发旺盛[]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高二地理
材料一黄河是一条多沙的河流,中上游每年输出泥沙16亿吨,经河口入海的约有12亿吨。而黄河在利津入海口的潮流作用很弱,河口潮流的落差通常只有0.8~1.0米。由于潮流弱、搬运-高三地理
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下表中的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阅读资料,分析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三地理
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湿地主要是指沼泽、泥炭地、河流、湖泊、海岸带,以及人工水田、水库和池塘等。读图回答1—2题。1、图中非湿地为[]A.①B.②C.③D.④2、湿地的功能或用-高二地理
读下图分析回答:(1)与钱塘江河流相比,L河的突出水文特征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盆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高三地理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云南的大山包、拉市海、纳帕海和碧塔-高一地理
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回答6—8题。小题1:北大荒-高二地理
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6.2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率达95%以上。据此回-高二地理
读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统计表,回答1~2题。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统计表1、引起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①泥沙淤积②气候变暖③南水北调④围湖造田[]A、①②-高三地理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高三地理
河口三角洲海岸线发生淤进、蚀退等现象具有普遍性。黄河三角洲由于泥沙来源特别丰富,数量特别大,泥沙组成又比较细,使三角洲海岸线变化又快又频繁。读“黄河三角洲的成长图-高三地理
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关于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湿地是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B.河流、湖泊-高二地理
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也是鸟类集中的栖息地,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分析“长江中游湿地50年的变迁”图(阴影部分表示湿地)完成下列问题。(1)图示区域的平原名称是_______和___-高一地理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洞庭湖在清初和20世纪70年代形态图(图7)材料二: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成水湖泊,1957年至1981年,实测水位下降了2.65米,面积-高二地理
图1是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示意图。图2是洞庭湖1825~2006年间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趋势是,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年2月2日是第13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是“从上游到下游,湿地连着你和我”。该主题反映出湿地对人类具有的重要意义是①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②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③为人-高二地理
浓江流域,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内,学者对其湿地景观的多样性、景观优势度等方面的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景观多样性的大小反映景观类型的多少和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的变化。景-高三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长江中下游部分省市分布图(下图)材料二: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1)长江在A河段被称为__________,该河段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表中的数据反映出该区域湿地的变化。阅读材料,分析该地在不同时期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三地理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是洞庭湖现状的真实写照。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湖区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现象时有发生。据此回答1—3题。1、下列不-高二地理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读下图回答问题。(1)湖泊是重要的湿地类型,除了补给河流、调蓄洪水之外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下表表示我国湖泊面积和数量的变化。请指-高二地理
浓江流域,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内,学者对其湿地景观的多样性、景观优势度等方面的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景观多样性的大小反映景观类型的多少和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的变化。景-高三地理
下列哪些综合治理措施可以使洞庭湖“变大”A.封山育林B.退田还湖C.加固干堤D.跨流域调水-高二地理
读下表,完成下题。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大到小顺序为[]A.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B.水库坑塘海涂河渠水田C.水田河渠水库坑塘海塘D.河渠水库坑塘海涂水田-高二地理
洞庭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读表,回答1~2题。1、引起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①泥沙淤积②气候变暖③南水北调④围湖造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洞庭湖区湖-高二地理
鸟梁素海内蒙古河套地区的一个著名淡水湖,下图示意其面积及明水面积(明水面积即无水生植物被覆盖的水域)的变化。据统计,黄河水经农田灌溉后流入鸟梁素海占入鸟梁素海湖水量-高三地理
湿地的作用有①湿地能为我们提供矿产资源,一片湿地就是一个“聚宝盆”②湿地是许多珍稀水禽的重要栖息地③湿地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粮食、肉类、药材及工业原料④为人类提供旅游资-高二地理
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因乌裕尔河下游失去河道,河水漫溢而成,它是以芦苇沼泽为主的典型内陆湿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使扎龙成为全球知名的鸟类繁殖和-高二地理
读东北地区及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12年2月2日是第15个世界湿地日,今年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与旅游”(WetlandsandTourism),以此呼应将于2012年6月在罗马尼亚召开的湿-
读“某年6~9月长江某水文站观测到的流量变化趋势示意图,回答下题。从图上信息看,下列治理长江水患最根本的措施是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大力兴建水利工程C.中游河段裁弯取直-高三地理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图甲“我国东部M市的等高线(单位:m)”和图乙“M市产业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在-高三地理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和沿海城市M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下列关于M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B.有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流C.可能是重要的亚热-高三地理
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下图为河套平原区域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2分)描述图中沙坝分布的特点,并解释成因。(2)(3分)简述黄-高二地理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下题。小题1: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C.气-高二地理
三峡工程对库区产生的环境问题有①耕地被淹②文物古迹被淹③缓和气温日、年变化④泥沙淤积加重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高二地理
田纳西河干流已经完成梯级开发,共修建了9座大坝,每座大坝都建有船闸,改善了通航条件。每年8月1日,全流域的防洪水库开始放水,以便为雨季蓄洪留出库容。结合下图,完成题-高二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也是鸟类集中的栖息地,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分析“长江中游湿地50年的变迁”图(阴影部分表示湿地)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示区域中平原的名称。与东北-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图中长江中游湿地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人为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扼要说明长江中游湿地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至少答出四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湖泊数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湿地面积大幅下降。人为原因: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是导致湿地面积减小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还有上游地区对森林的砍伐,使水土流失加剧,含沙量增大,也加快了河湖的淤积。
(3)①加大了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②削弱了湖泊对长江洪水的调蓄功能;③破坏了水平衡,改变了这里原有的水循环方式;④削弱了湖泊对长江洪水的调蓄功能;⑤使水分的蒸发量减少,影响当地局部地区的小气候;⑥压缩了生物的生存空间,使源有的水生生物大量灭绝(答对任意四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