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洞庭湖在清初和20世纪70年代形态图(图7)材料二: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成水湖泊,1957年至1981年,实测水位下降了2.65米,面积-高二地理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洞庭湖在清初和20世纪70年代形态图(图7)材料二: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成水湖泊,1957年至1981年,实测水位下降了2.65米,面积-高二地理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洞庭湖在清初和20世纪70年代形态图(图7)材料二: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成水湖泊,1957年至1981年,实测水位下降了2.65米,面积-高二地理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洞庭湖在清初和20世纪70年代形态图(图7)
材料二: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成水湖泊,1957年至1981年,实测水位下降了2.65米,面积减少了278平方千米,近年来水位仍在持续下降,湖面继续缩小,原先离岸的鸟岛现在已和湖岸相连,成为一个半岛,给鸟类的生长繁殖带来不利影响。
(1)依据材料,描述洞庭湖形态的变化。(1分)
(2)分析造成两大湖泊萎缩的原因有何不同。(4分)
(3)青海湖的萎缩会造成哪些危害?请你为如何保护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提几条建
议。(5分)
题型:综合读图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由清初的集中连片变化为20世纪70年代的支离破碎、被分割成多块。(1 分)
(2)洞庭湖萎缩的主要原因:泥沙淤塞(1 分)和围垦;(1 分)青海湖萎缩的主要原因:气候干旱,蒸发旺盛;(1 分)大量引水,汇入水量少;(1 分)水位下降。
(3)危害:水质恶化;(1 分)生物多样性减少;(1 分)加剧湖岸土地盐碱化。(1 分)建议:植树种草;保护水源,限制取水;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国际合作。(任意2点给2 分)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分析,洞庭湖面积由大变小,具体表现为:由清初的集中连片变化为20世纪70年代的支离破碎、被分割成多块。
(2)洞庭湖位于东部季风区,洞庭湖萎缩的主要原因:泥沙淤塞和围垦;青海湖位于我国西部气候干旱区,降水少,蒸发旺盛,青海湖萎缩的主要原因: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大量引水,汇入水量少;水位下降。
(3)本题考查湿地的保护:湿地面积减少产生的危害有: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加剧湖岸土地盐碱化。采取的措施:植树种草;保护水源,限制取水;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国际合作。
点评:湿地的保护: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上一篇 :
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也是鸟
下一篇 :
图1是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示意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2009年2月2日是第13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是“从上游到下游,湿地连着你和我”。该主题反映出湿地对人类具有的重要意义是①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②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③为人-高二地理
浓江流域,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内,学者对其湿地景观的多样性、景观优势度等方面的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景观多样性的大小反映景观类型的多少和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的变化。景-高三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长江中下游部分省市分布图(下图)材料二: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1)长江在A河段被称为__________,该河段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表中的数据反映出该区域湿地的变化。阅读材料,分析该地在不同时期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三地理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是洞庭湖现状的真实写照。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湖区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现象时有发生。据此回答1—3题。1、下列不-高二地理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读下图回答问题。(1)湖泊是重要的湿地类型,除了补给河流、调蓄洪水之外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下表表示我国湖泊面积和数量的变化。请指-高二地理
浓江流域,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内,学者对其湿地景观的多样性、景观优势度等方面的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景观多样性的大小反映景观类型的多少和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的变化。景-高三地理
下列哪些综合治理措施可以使洞庭湖“变大”A.封山育林B.退田还湖C.加固干堤D.跨流域调水-高二地理
读下表,完成下题。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大到小顺序为[]A.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B.水库坑塘海涂河渠水田C.水田河渠水库坑塘海塘D.河渠水库坑塘海涂水田-高二地理
洞庭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读表,回答1~2题。1、引起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①泥沙淤积②气候变暖③南水北调④围湖造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洞庭湖区湖-高二地理
鸟梁素海内蒙古河套地区的一个著名淡水湖,下图示意其面积及明水面积(明水面积即无水生植物被覆盖的水域)的变化。据统计,黄河水经农田灌溉后流入鸟梁素海占入鸟梁素海湖水量-高三地理
湿地的作用有①湿地能为我们提供矿产资源,一片湿地就是一个“聚宝盆”②湿地是许多珍稀水禽的重要栖息地③湿地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粮食、肉类、药材及工业原料④为人类提供旅游资-高二地理
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因乌裕尔河下游失去河道,河水漫溢而成,它是以芦苇沼泽为主的典型内陆湿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使扎龙成为全球知名的鸟类繁殖和-高二地理
读东北地区及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12年2月2日是第15个世界湿地日,今年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与旅游”(WetlandsandTourism),以此呼应将于2012年6月在罗马尼亚召开的湿-
读“某年6~9月长江某水文站观测到的流量变化趋势示意图,回答下题。从图上信息看,下列治理长江水患最根本的措施是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大力兴建水利工程C.中游河段裁弯取直-高三地理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图甲“我国东部M市的等高线(单位:m)”和图乙“M市产业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在-高三地理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和沿海城市M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下列关于M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B.有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流C.可能是重要的亚热-高三地理
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下图为河套平原区域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2分)描述图中沙坝分布的特点,并解释成因。(2)(3分)简述黄-高二地理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下题。小题1: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C.气-高二地理
三峡工程对库区产生的环境问题有①耕地被淹②文物古迹被淹③缓和气温日、年变化④泥沙淤积加重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高二地理
田纳西河干流已经完成梯级开发,共修建了9座大坝,每座大坝都建有船闸,改善了通航条件。每年8月1日,全流域的防洪水库开始放水,以便为雨季蓄洪留出库容。结合下图,完成题-高二地理
读区域图(图8)和图中文字信息,回答问题。(12分)(1)甲、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都结合了各自地理环境特点,这说明两区域发展都遵循了__________原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中也有-高二地理
读我国南方某流域等高线图,据图回答问题。小题1:在河流综合治理中A地的主要作用为A.淡水养殖B.森林绿化,调节气候C.分洪与蓄洪D.发展立体农业小题2:为缓解甲河段洪水泛滥,-高二地理
结合下列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23分)在进行三峡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阶段,专家们将长江三峡工程与曾经因生态和环境问题引起国际上很多争议的埃及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工程做了对-高二地理
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A.田纳西河流域制定了包括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旅游等在内的综合开发方案B.田纳西河流域只开发了水电C.田纳西河流-高二地理
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A.修建水电站B.发展航运C.发展灌溉D.防洪-高二地理
田纳西河有利于梯级开发的自然条件是()A.有众多优良的建坝坝址B.地势平坦C.河流落差大,水量丰富D.地区经济基础-高二地理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材料一位于美国东南部的田纳西河流域曾经是美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后来经过该流域管理局(简称TVA)的治理,从根本上改变了流域落后的面貌。T-高二地理
(24分)2010年1月25日,山东省长姜大明代表省政府向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全力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2010年,是黄河三角洲开-高三地理
《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是长江的第一份整体“体检”报告。报告显示:长江面临的水问题主要表现在水资源利用程度不高,防洪减灾形势依然严峻,水质呈整体恶化趋势以及水生态与-地理
-地理
-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表1-6-8中国部分流域情况流域流域面积(万km2)人口(万)水资源量(亿m3)水资源利用量(亿m3)M流域5813955.186478.18834.09N流域
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资料,回答问题。(共15分)资料一:见图1。资料二:见图2。资料三:见图3。(1)-地理
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达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高三地理
相关的模拟研究表明,水位升高后,三峡库区水域变化对气候的影响范围在20公里左右。20公里以内地区气温表现为冬升夏降,变化幅度在0.5。C左右,而降雨在接近湖面地区稍减,远-高三地理
在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开发中,农业发展注重了[]A、以畜牧业为主B、以种植业为主C、以渔业为主D、农、林、牧、渔综合发展-高三地理
读我国7大水系水质类别比例比较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图中河流水质分布一般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南方地区河流水质较好,北方地区河流水质较差B.季风区河流水质较好-高二地理
流域各部分与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正确的是[]A、山地是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应保护好它的植被B、河谷平原是人类活动集中的地区,是生态-高二地理
黄河流域流经的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煤炭资源丰富,将其发电,作为我国西电东送的北线,你认为在发电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应该注意保护土地资源-高二地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_______________河;B_______________河;D_______________山脉(2)试从地形、降水两方面分析B河
下列关于湿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库、稻田是湿地B.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C.高山上没有湿地D.我国湿地类型多样-高二地理
读“洞庭湖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2)与甲图相比,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
湿地主要是指沼泽、泥炭地、河流、湖泊、海岸带以及人工水田、水库和池塘。读下图,回答以下2题。1.上图中非湿地为[]A.①B.②C.③D.④2.湿地的功能或用途应是[]A.扩大耕地的后备-高一地理
某国是一个世界矿产出口大国,2011年中国成为该国第一大出口国,两国贸易日益频繁。下图为该国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1)简述甲地人口密度低的自然原因。(2)说明乙地所在区-高二地理
下图为“1999~2007年中国工业能源消耗量、工业增加值及能耗图”。读图,完成小题。小题1:1999~2007年间,我国工业()A.碳排放量逐年下降B.能源消耗量逐年增加C.能源利用率逐年提高-地理
生物质能是以生物为载体,将大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的一种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读我国三个省区生物质能资源状况表,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浙江和江苏的-高三地理
下图为“我国某乡镇区域图”,该乡镇煤炭资源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该乡镇最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A.黑B.晋C.冀D.湘小题2:煤矿的不合理开采,容易引-高三地理
山西省北部煤炭外运,最便捷的对外输出的海港是A.连云港B.烟台港C.秦皇岛港D.上海港-高一地理
2011年2月23日,山西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十二五”期间山西将出台多项政策,重点打造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着力构建新型、多元、稳固的现代化工业体-高二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洞庭湖在清初和20世纪70年代形态图(图7)材料二: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成水湖泊,1957年至1981年,实测水位下降了2.65米,面积-高二地理
题目详情
材料一:洞庭湖在清初和20世纪70年代形态图(图7)
材料二: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成水湖泊,1957年至1981年,实测水位下降了2.65米,面积减少了278平方千米,近年来水位仍在持续下降,湖面继续缩小,原先离岸的鸟岛现在已和湖岸相连,成为一个半岛,给鸟类的生长繁殖带来不利影响。
(1)依据材料,描述洞庭湖形态的变化。(1分)
(2)分析造成两大湖泊萎缩的原因有何不同。(4分)
(3)青海湖的萎缩会造成哪些危害?请你为如何保护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提几条建
议。(5分)
答案
(1)由清初的集中连片变化为20世纪70年代的支离破碎、被分割成多块。(1 分)
(2)洞庭湖萎缩的主要原因:泥沙淤塞(1 分)和围垦;(1 分)青海湖萎缩的主要原因:气候干旱,蒸发旺盛;(1 分)大量引水,汇入水量少;(1 分)水位下降。
(3)危害:水质恶化;(1 分)生物多样性减少;(1 分)加剧湖岸土地盐碱化。(1 分)建议:植树种草;保护水源,限制取水;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国际合作。(任意2点给2 分)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分析,洞庭湖面积由大变小,具体表现为:由清初的集中连片变化为20世纪70年代的支离破碎、被分割成多块。
(2)洞庭湖位于东部季风区,洞庭湖萎缩的主要原因:泥沙淤塞和围垦;青海湖位于我国西部气候干旱区,降水少,蒸发旺盛,青海湖萎缩的主要原因: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大量引水,汇入水量少;水位下降。
(3)本题考查湿地的保护:湿地面积减少产生的危害有: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加剧湖岸土地盐碱化。采取的措施:植树种草;保护水源,限制取水;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国际合作。
点评:湿地的保护: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