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2010年2月11日,南京获得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承办权。为了迎接青奥会,某高级中学拟开展“细说近代南京”活动。下列“细说”中正确的是A.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大大加深-高一历史
2010年2月11日,南京获得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承办权。为了迎接青奥会,某高级中学拟开展“细说近代南京”活动。下列“细说”中正确的是A.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大大加深-高一历史
题目简介
2010年2月11日,南京获得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承办权。为了迎接青奥会,某高级中学拟开展“细说近代南京”活动。下列“细说”中正确的是A.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大大加深-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2010年2月11日,南京获得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承办权。为了迎接青奥会,某高级中学拟开展“细说近代南京”活动。下列“细说”中正确的是
A.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1859年,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首次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C.1939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
D.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北洋军阀政府覆灭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B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分析,A.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说法错误,应是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1939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时间错误应是1937年;D.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北洋军阀政府覆灭,说法错误应是推翻南京国民政府。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上一篇 :
(13分)央视《环球视线》2011年1
下一篇 :
《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涉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这句话讽刺的是清朝的哪位官吏?[]A.奕山B.柏贵C.琦善D.叶名琛-高一历史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内容不能作为直接依据的是()A.割香港岛给英国B.赔款2100万银元C.开放五口通-高三历史
该图展示了1799年——1839年间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变化。由此我们可知:A.英国此举是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B.英国此举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况C.英国此举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1856年是太平军胜利与危机纷呈的一年。材料2:1856年发生的震撼太平天国的那场灾难。要归咎于他们自己中央领导方面的动荡不定。这种动荡性在运动最初年代-高三历史
1840年以来,西方国家“以技术补助距离之不及,以极紧凑的组织克服数目上的劣势”并因此而战胜清政府。清政府对此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开始于[]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高三历史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8年),洪秀全写了一件“御诏”给英国特使额尔金。“御诏”表达的核心意思是:感谢洋兄弟灭清妖。这一举动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B.洪秀全-高一历史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这首诗反映的是广州三元里人民抵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它出现于()A.鸦片战争中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C.甲午中-高一历史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②洪秀全在南-高一历史
鸦片战争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是A.损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B.削弱清朝军队的战斗力C.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D.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高一历史
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其主要原因是①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比任何参战国都发达②俄国侵略成性,-高一历史
阅读材料《天津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通商口岸的外国人从领事馆取得护照,经当地海关道盖印,即可凭此护照进入内地游历。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本领事遵行两国-高一历史
清代诗人龚自珍诗曰:“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造成中国封建社会晚期“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原因包括①专制政治的强化②小农经济的顽固-高一历史
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高三历史
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陈旭-高二历史
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形成与清朝对峙局面的历史事件是[]A.金田起义B.永安建制C.定都天京D.洪秀全称天王-高二历史
如图,根据下列三幅图片回答问题:(16分)图一:签订《南京条约》图二:签订《马关条约》图三:签订《辛丑条约》请回答:(1)这三个条约签订的时间及背景各是什么?(6分)(2)这三个条约的签-高一历史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使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高一历史
三元里民众曾在《申谕英夷告示》中警告英军:“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从中获得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有()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具有自发-高一历史
(14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1997年7月1日,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现在,每天前来参观的人-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高三历史
19世纪后半期列强妄图把新疆地区从中国版图分裂出去的主要手段是[]A.直接建立哲得沙尔国B.扶植阿古柏建立独立政权C.通过战争打败清朝队D.迫使清朝签订不平等条约-高一历史
19世纪后半期,中国新疆地区的危机主要来自于[]A.英国和日本B.美国和法国C.俄国和德国D.俄国和英国-高一历史
从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角度讲,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A、中国又增开了十一处通商口岸B、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C、清政府权利结构发生了变化D、清政府的一批有识之士发-高三历史
1896年,英商在杭州合法设厂的依据有:①“片面最惠国”的规定②领事裁判权③《马关条约》的有关规定④《辛丑条约》的有关规定()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②③-高一历史
《清史稿》记载“(嘉庆)二十一年,英复遣使来贡,执事者告以须行拜跪礼,斯当东(注:英国使者)等遂称疾不入觐,帝怒,谕遣归国,罢筵宴赐物。嗣是英使不复来廷。”此事中,嘉庆帝-高三历史
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行将圆明园鼠首兔首以1400万欧元拍卖,总价高达2亿人民币。佳士得这一拍卖文物的做法,引起了香港和中国内地社会各界的极大愤慨。造成这一恶果的源头是:-高一历史
美国史学家魏斐德作品《大门口的陌生人》利用冲突—反映理论,论述了太平天国起义是由于西方的冲击才引发的,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的侵略。这段叙述[]A.材料充分-高三历史
下列事件属于人民群众自发抗击列强侵略的是()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②黄海海战③刘永福黑旗军④义和团运动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高一历史
近代,西方侵略者可以开始把大量商品倾销到宁波是在哪一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A.中英《南京条约》B.中日《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中俄《改订条约》-高一历史
“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右图所示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A.近代中国主权的沦丧B.戊戌变法的兴起C.洋务运动的破产D.义和团抗击八-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佳士得拍卖行的拍卖品清单,回答问题(1)上述拍卖品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哪些国家劫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五省市。在近代,该地区是列强侵略的重点,也是中国人民抗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地区发-高三历史
材料一近代中国著名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材料二“由于-高一历史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说:“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上述观点A.揭示了鸦片战-高二历史
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对关心国事的年轻人说:“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以下能证明林则徐预见的史实是①侵吞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②通过不平等-高三历史
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俄国得到的“好处”有①俄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②割占中国东北大-高一历史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的目的是[]A.宣传基督教B.反对传统的儒家思想C.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清王朝的斗争D.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高三历史
为了推翻清朝的统治,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其教义综合了多种思想,主要有①西方基督教教义②资产阶级启蒙思想③农民的平均主义④儒家大同思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高三历史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这首诗体现了①不畏强暴的精神②团结一心的精神③敢于造反的精神④抵御-高一历史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圆明圆所有庙宇、宫殿、古远建筑,轮奂辉煌,举国仰为神圣庄严之物,和其中历代收藏,富有皇家风味,精美华丽,足资纪念的物品,都一齐付之一-高一历史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记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中国被迫接受他们的“条件”后发生的变化-高三历史
英国《虎门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这意味着()A.中英两国之间的贸易纠纷由英国领事解决B.英国领事享有对《南京条约》的解释权C.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D.英国领事可以决定中国-高一历史
《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都涉及A.共同镇压中国革命B.割地、赔款和开埠C.英国、法国和日本D.损害中国关税自主权-高一历史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高二历史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C.对西-高三历史
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了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1856年,法国外长指令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并说“这是-高一历史
拜上帝教创立后,势力发展迅速,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社会[]A.宗教迷信盛行B.民族矛盾尖锐C.阶级矛盾尖锐D.人民渴望平均平等-高一历史
1840年到1900年列强的侵华严重侵犯了中国主权。下列中国主权遭到破坏或丧失的先后顺序是①开放福州为通商口岸②帝国主义国家开始疯狂地在中国开设工厂③美国开始在中国取得领事-高一历史
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与空白a、b、c、d相对应处,应补填上A.鸦片走私、民族危机、出超、入超B.开埠通商、民族危机、宗主国、殖民地C.开埠通商、自然经济-高三历史
19世纪上半期,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动力是A.急需扩大市场和掠夺原料B.中国地大物博且人口众多C.清政府内部统治出现危机D.资本积累需大量贵重金属-高一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2010年2月11日,南京获得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承办权。为了迎接青奥会,某高级中学拟开展“细说近代南京”活动。下列“细说”中正确的是A.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大大加深-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答案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分析,A.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说法错误,应是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1939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时间错误应是1937年;D.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北洋军阀政府覆灭,说法错误应是推翻南京国民政府。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