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共产国际在组织形式上与第二国际的最大不同在于A.它有统一的领导机构B.各国党是独立自主的C.是国际性的联合组织D.要定期召开代表大会-高二历史
共产国际在组织形式上与第二国际的最大不同在于A.它有统一的领导机构B.各国党是独立自主的C.是国际性的联合组织D.要定期召开代表大会-高二历史
题目简介
共产国际在组织形式上与第二国际的最大不同在于A.它有统一的领导机构B.各国党是独立自主的C.是国际性的联合组织D.要定期召开代表大会-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共产国际在组织形式上与第二国际的最大不同在于( )
A.它有统一的领导机构
B.各国党是独立自主的
C.是国际性的联合组织
D.要定期召开代表大会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A
上一篇 :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说:“(1
下一篇 :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发生在A.德俄之间B.德法之间C.英德法之间D.俄奥之间-高二历史
法国贝当将军在回忆一场战役时说:“德军试图造成一个任何部队都无法坚守的死亡区。钢铁碎片、霰弹片和毒气向我们所在的树林、战壕和掩蔽部铺天盖地袭来,简直在消灭一切……”。-高二历史
图反映了20世纪初德国的对外目标是漫画《大肚德国容世界》A.加强与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B.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安全C.对外殖民扩张,称霸全球D.发展工业成为“世界工厂”-高二历史
右图为1921年西欧各国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图中的数据主要说明()A.战争使西欧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工业生产水平远远低于战前B.德国工业水平接近英国C.战争带来了饥饿-高二历史
19世纪末的工人运动与以往的无产阶级革命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A.许多国家的工人阶级建立了自己的政党,以合法斗争为主B.为争取工人阶级的选举权而斗争C.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历史
1919年6月28日,德国外长在签订条约后意味深长地说:“如果要我承认我们是这场战争的唯一祸首,我知道那是扯谎!”而远在柏林的德国总理公然指责条约是“杀人的魔锤”。当天,德国-高三历史
(1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永远地改变了欧洲,但是对大多数欧洲人来说,世界变得更大,但欧洲在世界上的作用本质上没有改变。在帝国主义国家仍然统治-高二历史
一战时,英国号召妇女参加工厂生产;1928年,英国法律规定21岁以上的女子享有选举资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一战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②女子地位得到提高③英国参加一战不-高二历史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大陆上的主要矛盾不包括A.英德矛盾B.德奥矛盾C.法德矛盾D.俄奥矛盾-高二历史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掠夺殖民地是近代战争的主要起因,战争被视为国家的正当权利。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这些战争的继续,……现代通信和交通工具的发明缩短了世界各地间的-高三历史
(1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波兰籍银行家兼经济学家布罗赫在19世纪末期曾预言,由于文明的进步和工业的潜力,战争会变得持久和具有整体性,战场上的决斗将变成工厂、-高一历史
下列事件发生在1917年的是()①美国对德宣战②中国向同盟国宣战③俄国退出帝国主义大战④德国宣布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高二历史
1879年德奥缔结的“同盟条约”,具有明显的()A.反法性质B.反英性质C.反俄性质D.反意性质-高二历史
19世纪60~90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英国海军大臣戈申对此解释道:“它是一个故意选择的孤立”。此话表明英国()A.力图保持欧陆大国之间势力平衡B.关-高二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非正义战争,但就局部来看,有些国家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具有民族解放的性质。这些国家包括()①塞尔维亚②保加利亚③比利时④法国A.①②B-高二历史
一战前,资产阶级竭力向民众灌输这样一种意识:“资本家的事业就是全民族的事业”,这里的“资本家的事业”是指A.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秩序B.捍卫全人类的利益C.对外扩张,开拓海外市-高二历史
宪章运动争取普选权的斗争形式主要是A.组织工人请愿活动B.组织工人武装起义C.组织工人罢工D.组织工人破坏机器-高二历史
在一场灾难过后,几位学者对欧洲前途发出这样的感叹。学者甲说:“我们这个时代的现实:欧洲之没落。”学者乙说:“欧洲已进入艰困的时代。”学者丙说:“我们欧洲的命运只能这样。”从-高三历史
在二十世纪初德国的外交家曾说“我们也要阳光下的地盘”,这突出的表明了A.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殖民地B.德国的经济实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C.德国和英国的矛盾已经成了世界主要矛-高二历史
梁启超一直推崇欧美。民国8年游欧归来后发表《欧游心影录》,彻底放弃“科学万能”之迷梦,主张在中国文化上“站稳脚跟”。《欧游心影录》被视为是他告别“科学万能”,倡导“中国不能效-高三历史
第一次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的“五一”大罢工是在A.1886年B.1889年C.1890年D.1903年-历史
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仅仅学习西洋的富国强兵、政治法律是没用的……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高一历史
一战前,帝国主义之间矛盾重重。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法德矛盾源于普法战争,是欧洲大陆主要矛盾B.俄奥矛盾因争夺巴尔干半岛而激化C.英德矛盾是一战前帝国主义间最主要矛盾D-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目前欧洲军事竞赛的根本动机是什么?即国家为了给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找到出路,就必须推动地域扩张,对他国实施政治压力;作为一个竞争单位,-高二历史
右面是1921年西欧各国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图中的数据主要说明A.一战使西欧的工业生产严重下降B.德法实力与英国难以抗衡C.英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D.一战对英国-高二历史
1871年英国通过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会法》,它A.保障了个人的工作时间B.使工会取得了合法地位C.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D.确保了工人的劳保福利-高二历史
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斯在1918年写下:“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高二历史
历史上欧洲版图的变化往往与大规模战争有关。与欧洲国家数量骤然增加有关的战争是A.拿破仑战争B.普法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
早在1887年,恩格斯就警告欧洲各国的统治者:如果你们开始跳一场最后的大战舞,那么,在悲剧结束时你们必将垮台。下列哪些国家的历史可以佐证这一预言()①德意志帝国②奥斯曼帝-高二历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0世纪初爆发的日俄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标志之一,阅读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15分)材料一配合着中国政局的变幻和中东铁路深入中国东北-高三历史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20世纪初的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同时也引发了深刻的变革。材料一(一战期间)美国的亿万富翁们……发财最多。他们把所有的国家,-高三历史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了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引爆”“火药桶”的“火星”是指()A.《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B.《法俄军事协定草案》的-高二历史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名言是“火药是干的,剑是磨过的,目标明确,力量集中,悲观者已经被赶走,我为我武装的人民干一杯。”这体现了一战前德国强烈的()A.军国主义B.霸权主义C.极-高二历史
1830年英国人赫瑟林顿发行的《贫民卫报》A.宣传资产阶级激进派思想B.因政府提倡而得到迅速发展C.促使英国工人阶级开始形成D.是当时影响最大的工人报纸-高二历史
一位史学家讨论英国妇女地位的变化说:政府部门急剧膨胀与男子短缺,使妇女的社会、经济力量突然获得发展。妇女就业人数增长到297万人,增加了80万人。过去,他们充当女侍,或-高一历史
一战期间,时任英国海军大臣的邱吉尔向首相慷慨陈词:“为打破战场上的胶着状态,必须研制一种周身包围铠甲、不怕敌弹攻击、能突破荒野地带的新兵器!”这种由英国人发明的“新兵-高二历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高三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在)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这一切现象当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改变,-高二历史
历史上常见某次战争的结果酝酿着另一次战争的起因。下列几组战争中,有这种因果关系的是()①普法战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②中日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4年9月5日,英法军队转入反攻,展开了“马恩河战役”……经过马恩河战役,德军在西线的进攻被遏止,法军保住了巴黎。……到年底,西线转入相持,各自挖壕对-高二历史
一战前的巴尔干地区出现危机的最主要原因是A.石油资源丰富,战略地位显赫B.巴尔干各民族之间纷争不断,文化、宗教差异明显C.土耳其帝国长期压榨,灾难深重D.欧洲列强纷纷-高二历史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对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试根据这段话回答下面两题:小题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德国要求A.加-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1818—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每一个强国,-高二历史
(15分)【20世纪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图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图2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图(1)图14中欧洲政治格局有何特点?造成这一格局的基本矛盾有哪些?比较上面二-高三历史
英国资产阶级激进派科贝特创办的《政治纪事》《黑矮人》等报刊,提高了工人阶级的觉悟,此时工人“觉悟”提高是指A.工人们要求提高生活待遇B.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C.工人们积-高二历史
在19世纪下半期,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至20世纪初,世界已被基本瓜分完毕,但没有一个列强是知足的。它们不“知足”的根本原因是()A.每一个国家都已装备起强大的陆军-高二历史
一战前,德国总参谋长施里芬就提出,为应付来自东西两面的敌国——俄国与法国的夹攻,可利用德国兵力动员迅速的优势,先用6~8个星期击败法国,而后回头集中力量对抗俄国,有人-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德意志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海利哥兰岛给德意志……德意志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高二历史
下列有关到20世纪初才出现世界性战争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A.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体世界形成B.科学技术为世界性战争提供了必要手段C.少数大国成为拥有全球性利益的大国D.欧洲-高二历史
1914年秋,当欧洲卷入战争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请结合史实推断,格雷最有可能认为战争将导致下列哪一状况的出现()A.欧洲电力系统瘫痪B.欧洲中-高二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共产国际在组织形式上与第二国际的最大不同在于A.它有统一的领导机构B.各国党是独立自主的C.是国际性的联合组织D.要定期召开代表大会-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