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洞庭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我国一中学地理小组欲研究其面积的变化情况。以下为该小组查找的部分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9-10题表1洞庭湖年输沙量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高三地理
洞庭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我国一中学地理小组欲研究其面积的变化情况。以下为该小组查找的部分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9-10题表1洞庭湖年输沙量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高三地理
题目简介
洞庭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我国一中学地理小组欲研究其面积的变化情况。以下为该小组查找的部分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9-10题表1洞庭湖年输沙量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洞庭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我国一中学地理小组欲研究其面积的变化情况。以下为该小组查找的部分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9-10题
表1 洞庭湖年输沙量
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沅江、醴水四条水系
表2 洞庭湖面积和容积的演变
9.该研究小组通过调查资料,确定了引起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变化的几个原因,试为其找出最合理的
①泥沙淤积 ②气候变暖 ③南水北调 ④围湖造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该研究小组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为改变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减少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重点在四水流域进行水土保持 ②在长江下游植树造林 ③疏浚河道和湖底泥沙 ④退耕还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9.D 10.B
9. 解析:此题属于探究性问题,应该综合分析洞庭湖面积减小其相关性原因。答案D
10.解析:对于洞庭湖面积减小和容积减少问题应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长江下游植树造林与中游之地洞庭湖面积减少没有关联,且四水流域的水田保持以外(长江中游地区),重点应该是长江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答案B
上一篇 :
读“我国某行政区域图(阴影部分
下一篇 :
读我国甲乙丙三处地貌景观图,回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读“长江三峡地区的地质构造图”,回答18~20题。18.图中④所示的地质构造及峡谷(或宽谷)是…()A.背斜、巫峡B.向斜、大宁河宽谷C.断层、香溪宽谷D.褶皱、西陵峡19.对该地区-地理
南方山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A.环境污染B.土壤盐碱化C.水土流失D.泥石流多发-地理
下表为湖南省南部某山区县1961~2001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961年2001年耕地面积(k㎡)400521森林覆盖率(%)36.7920.46气温年较差(℃)24.127.6年
读下图,完成10一12题。小题1:国家重点建设的下列工程与该区域关联不大的是A.西电东送工程B.南水北调东线工程C.二峡水利工程D.西气东输工程小题2:在对该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地理
读下表,回答5~7题。地区资源潜在总值占全国比重(%)资源人均潜在值(全国平均数为100)资源结构(%)农牧林资源矿产水能资源全国100.0100.065.134.9西南地区23.3119.249.-
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完成11~13题。小题1: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地处亚热带,-高三地理
读图,回答下面试题。1.如果A处土地发生了盐碱化,表层土壤中盐分最高的月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地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时,应布局在该地的西-高三地理
加强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强化东北商品粮基地在全国的地位,是稳定我国粮食生产,加强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据此回答6、7题。小题1:东北地区粮食单产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地理
为解决库区泥沙淤积,延长水库使用寿命,可采取的方法是()A.汛期排水B.冬季排水C.汛期蓄水D.人工清除-地理
下列技术,关键装置为传感器的是()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技术C.全球定位技术D.电子通信技术-地理
读“黄淮海平原某地盐分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Ⅰ重盐碱0~40cm土层盐分季节变化与蒸发、降水差值变化图Ⅱ强排前后土壤盐分变化(盐池刘村,1989年)(1)Ⅰ图中表示蒸发、降水差值曲-地理
南方山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①垂直地域分异显著②立体农业③生态脆弱④生产落后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地理
读田纳西河沿河剖面图和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1)图中流域内小镇诺克斯维尔镇与帕迪尤卡之间河流落差约是____米,A处的地形是____,属________山脉。(6分-地理
读图“我国黄土高原某地地表形态速写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所表示的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所示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A.长江流域B.长江上游C.长江中下游D.长江中游-地理
以改造中、低产田为目的的国土整治实验工作是在下列哪一地区开展的()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南方低山丘陵D.黄土高原-地理
我国西北地区包括的省(区)简称是()A.陕、甘、宁、青、新B.陕、甘、新全部,内蒙古西部C.新、宁、内蒙古大部及甘肃北部D.内蒙古、新、宁、青-地理
读下列气候统计资料,回答问题。月份项目123456789101112风力≥8级的日数1.51.93.75.63.61.00.60.30.40.81.40.6平均气温(℃)-3.2-0.76.413.7
三峡工程具有“净化环境”的作用,这是因为…()A.三峡水库能容纳和降解更多的污染物B.三峡水电替代火电,减少环境污染C.调节下游水量,使枯水期的水量不至于太小,从而降低水污-地理
流域的开发都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完成下面几题。小题1: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正确的是A.TVA在田纳西河干-地理
实施西气东输,川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据此回答5一6题。小题-地理
读“西南地区铁路网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铁路线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2)填写矿
库区移民环境容量,实质上是指()A.环境问题B.耕地问题C.资源问题D.库区农村移民安置问题-地理
东北林区大兴安岭多针叶林,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多混交林,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东丰西歉、北多南少的结果B.纬度高低不同,热量北少南多的结果C.人工营林树种不同-地理
国土整治是的基本内容包括()①国土规划②国土立法③国土管理④国土扩张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地理
据中央电视台记者报道,浙江省某乡历时5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下表所示。据表回答24~25题。5年前概况5年后概况丘陵为主,土壤贫瘠修建大坝,引水入乡,丘陵变岛屿粮食种植为-地理
东北地区作为全国农产品生产基地,首先应该是()A.糖料基地B.油料基地C.粮食基地D.棉花基地-地理
科学合理地进行区域资源开发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历史进程的叙述,合理的是A.18世纪下半叶,它成为较发达的棉花、马铃薯、蔬菜产区B.18世纪末,-地理
下列有关水盐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温则返盐B.高温必淋盐C.干旱高温必返盐D.干旱低温则返盐-地理
下列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气东输的气源主要来自我国最大的盆地B.输气管线经过地势三级阶梯并三次穿越黄河C.工程建设的最大困难是沿线气候条件恶劣D.工程建设-地理
关于流域的开发,其核心问题是()A.利用和治理B.最大限度地开发水能资源C.加强管理D.积极治理-地理
有关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北地区的农业结构比较完整,林业占主导地位B.吉林省是我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C.农业布局自东向西的趋势是林→农→牧D.东北地区-地理
关于盐碱地分布、开发与治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盐碱地不只存在于黄淮海平原地区B.覆盖土地是控制耕层盐分含量的有效方法之一C.黄淮海平原干旱缺水是造成盐碱地的重要原因-地理
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下图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________区。(2)弱水年总径流量-地理
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2007年淮河干流第三次洪峰于7月17日通过中游枢纽王家坝,淮河洪-地理
黄淮海平原和南疆棉花种植存在的共同的生态问题是()A.沙质土壤B.都属暖温带,光照不足C.盐碱化现象严重D.旱涝严重-地理
读下图,回答15~16题。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构成图15.黄淮海平原的中、低产田中,占土地面积比重最大的是()A.干旱缺水土地B.低洼易涝土地C.盐碱化土地D.土质过砂土地16-地理
29.读我国的自然区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中描绘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2)图中反映了陆地环境的全球尺度的分异,其主要原因是热量条件的差异导致的是A.自然区dà-地理
读“我国某区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重要铁路于1997年建成,它是___________铁路。近年来该地区还修建了高标准公路干线,从自然条件分析该地区交通线建设必须克服哪-地理
库区移民安置遇到的最大困难是()A.经济落后B.人口文化素质较低C.风俗习惯和乡土观念D.移民环境容量不足-地理
关于立体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用材林—经济林—果园—农田—鱼塘模式B.都是果(蔗)基—鱼塘模式C.都是以地貌为基础,结合气候等要素创建的D.黄淮海平原的鱼塘—台田不算立体-地理
下列事件属于跨区域(省区)的国土整治工作是()A.黄河中下游的治理B.闽江中下游的整治C.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D.北丘洼盐碱地的治理-地理
图1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2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3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l)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2)说出B、-地理
读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M河流域海拔1550~4441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65.3毫米,蒸发量2246毫米。材料2:M河流域范围图、M河流域降水与径流多年动态变化图和2000年M河-地理
读“我国造林重点区域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范围是我国的__________,该防护林建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B范围是我国的____________
下图为“我国某地土地利用的结构图”。据图判断13~14题。13.该区可能位于()A.两广丘陵B.山东丘陵C.辽东丘陵D.太行山区14.关于该区农业资源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地-地理
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南地区物产丰富,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但由于地形复杂,开发不易,总体发展相对落后。从1964年开始的以西南地区为重点的三线建设,对该-地理
25.西部大开发中,首先要()①抓好基础设施的建设②加快科教发展和人才开发,推进科技创新③大力发展工业,迅速脱贫致富④搞好生态环境建设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地理
三峡移民能否妥善安置的核心问题是()A.住房问题B.环境问题C.耕地问题D.交通问题-地理
读“我国局部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中虚线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工程,试分析京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以及该调水工程的主要优点。(2)丙地的优势经济作-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洞庭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我国一中学地理小组欲研究其面积的变化情况。以下为该小组查找的部分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9-10题表1洞庭湖年输沙量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表1 洞庭湖年输沙量
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沅江、醴水四条水系
表2 洞庭湖面积和容积的演变
9.该研究小组通过调查资料,确定了引起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变化的几个原因,试为其找出最合理的
①泥沙淤积 ②气候变暖 ③南水北调 ④围湖造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该研究小组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为改变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减少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重点在四水流域进行水土保持 ②在长江下游植树造林 ③疏浚河道和湖底泥沙 ④退耕还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0.解析:对于洞庭湖面积减小和容积减少问题应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长江下游植树造林与中游之地洞庭湖面积减少没有关联,且四水流域的水田保持以外(长江中游地区),重点应该是长江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