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世界文明演进的主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二战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使人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高二历史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世界文明演进的主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二战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使人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高二历史
题目简介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世界文明演进的主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二战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使人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世界文明演进的主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二战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使人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社会从以体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时代,过渡到以脑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时代……人类从直接参与生产过程转变为控制生产过程。劳动者的素质逐步从体力型、文化型发展为科技智能型。
材料三: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邀游108分钟,绕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地面。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人类的第一串脚印,7月25日平安返回地球。
材料四:“神七”太空行走一小步,中国科技发展一大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大步。
请回答:
(1)有人认为,从生产力角度看,材料一的两位科学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时代的发展。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以来高科技是如何改变人类的劳动方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说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呈现的新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国科技发展一大步”的历史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题
难度:偏难
来源:江苏期末题
答案
(1)正确。理由:瓦特改良蒸汽机及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上,人类逐渐进入“电气时代”。
(2)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从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到控制生产过程;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为科技智能型。
(3)新特点:人类科研和探索的领域扩展到太空;空间(航天)技术突飞猛进。
(4)历史条件: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研队伍;党的正确方针政策(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上一篇 :
英国著名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
下一篇 :
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的标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高三历史
下图反映了1870年和1900年的世界石油产量,以下选项中能影响该时期世界石油产量的是[]A.石油化工业大发展B.飞机制造业大发展C.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D.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强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高三历史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C.电灯照亮千家万户D.电话成为重要通讯工具-高一历史
近代以来,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下列知识结构中字母的含义。(注:技术指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技术)(2)观察图-高二历史
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后果看,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③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④资本主义经济危-高二历史
观察下列图片,对于图片蕴涵的历史结论正确的是[]A、两项重大发明都是生产实践经验的结果B、两项重大发明体现了科学理论最重要的作用C、两项重大发明所体现的科技含量不同D、-高三历史
蒸汽机和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它说明了[]A.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的劳动积极性B.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C.机器的使用减轻了工人的劳-高二历史
1912年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触冰山沉没,之前曾发出SOS信号,后有6000多人获救。这些人获救得益于当时运用了[]A.雷达技术B.声呐技术C.无线电技术D.通讯卫星技术-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五幅图,回答问题。请回答:(1)图一反映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的什么动力?请列举当时还有使用哪些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51年英国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有应该有[]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C.蒸汽锤、铁路设备D.电话、水力纺纱机-高二历史
近代以来,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下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A.1842年,英国女王在电灯下阅读关于鸦片战争的电报B.1905年,谭鑫培表演的京剧被拍摄成影片C-高二历史
“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长久以来的依赖。”这是对哪一发明的描述[]A.发电机B.纺纱机C.电动机D.改良蒸汽机-高二历史
从下图可以读取的信息有①蒸汽机已运用于交通运输②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③世界形成一体④有利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A.①②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高二历史
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B.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C.空姐—-高二历史
“20世纪初,煤的主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1928年,据统计,它仍占世界能源生产的75%,而石油占17%,水力大约占8%。”造成石油比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大战对能源的需求B-高二历史
材料一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很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材料二1851年,英国全国1800万人口中,大部分都在城市工作-高二历史
在某一历史人物的讣告中是这样评价他的发明:“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一历史
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B.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C.空姐—-高三历史
1872年,科幻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正式发行,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发表该小说时,世界上已经出现的交通工具有①蒸汽机车②以汽油内燃机为引擎的汽车③蒸汽轮船④飞机[]A.①②B.②③C.-高一历史
对19世纪初的“交通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有[]A.牛顿、爱迪生、法拉第B.瓦特、富尔顿、史蒂芬孙C.牛顿、富尔顿、法拉第D.瓦特、史蒂芬孙、法拉第-高二历史
万能蒸汽机和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包括①使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②改变了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③增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④带来了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A.①②③B.①②-高二历史
1912年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触冰山沉没,之前曾发出SOS信号,后有600多人获救。这些人获救得益于当时运用了[]A.雷达技术B.声纳技术C.无线电技术D.通信卫星技术-高二历史
在历史上,奥运会可以反映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等情况。首届奥运会于1896年在雅典举行。当时可能见到的现象有①运动员休息室电灯通明②运动服使用人造纤维面料③各国代表-高二历史
蒸汽机和发电机的发明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革命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改变了世界面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发明、创造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材料二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蒸汽火车蒸汽船汽车-高二历史
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机械特色不同B.建筑材料不同C.主要动力不同D.交通工具不同-高一历史
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A、瓦特和蒸汽机(1736——1819年)B、法拉第和电磁感应实验装置(模型)(1791——1867年)C、爱迪生发明的灯泡材料二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预言电的伟大革命-高
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A.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B.工厂一家连着一家,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C.大街上-高一历史
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后果看,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③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高二历史
马克思曾经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是在[]A.19世-高二历史
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的过程中,相关的重大科技发明有①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②电进入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③长距离输电技术的成熟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②④-高二历史
某欧美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中期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A.有钱人以坐轮船浏览泰晤士河为时尚B.街上电线杆林立,夜晚城市霓虹灯闪烁C.岸边工-高二历史
下图是早期汽车发明人与家人在旅行,以下对这幅图的评述中,正确的是[]A.电力工业由此逐步兴起B.交通工具的革命由此开始C.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D.出现了新的工业部门-高二历史
世博会被称为“经济奥林匹克盛会”,是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集中展示地。世博会的历史,就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编年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完善表格[]A.①火车机车、留声机;②电话-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过去的100多年里,人类发明了电话、电报、电视、原子弹、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1969年问世、1993年才对公众开放的因特网迅速发展,到1999年底,全球因-高三历史
下图反映了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一些新发明新创造,其中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是[]A.B.C.D.-高二历史
2011年3月,美英法多国部队对利比亚展开大规模空袭,有文章指出:美国领导的“奥德赛黎明”行动通过摧毁利比亚的通讯能力一举将其击溃,由此证明那些奔腾处理器的勇士能够决定战-高二历史
“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它亦是不可争辩的-高二历史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文章说:“美国领导的‘沙漠风暴’行动通过毁伊拉克的通讯能力一举将其击溃,由此证明那些像使用巡航导弹一样得心应手地使用奔腾处理器的勇士能决定战-高三历史
马克思视蒸汽机为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下列说法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①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代的象征②蒸汽机解决了当时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③蒸汽机促进了汽船与蒸汽机车的发明④以蒸-高三历史
马克思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在“电力火花”取代“蒸汽大王”的过程中,关-高二历史
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A.蒸汽机车B.内燃机车C.电力机车D.汽车-高二历史
在英国工业革命过程中,大量的棉纺厂在城市中得以兴建,其关键因素是[]A.大型发电厂的兴建B.交通工具有了重大突破C.城市居民购买力强D.改良蒸汽机的投入使用-高二历史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下列人物与成就相对应正确的是[]A.毕升——指南针B.牛顿——量子理论C.瓦特——改良蒸汽机D.达尔文——微生物学-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19世纪晚期,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的电气发明,这些发明都是依据于电磁感应-高二历史
下图是中国唐代的电母形象,人类用电的梦想何时成为现实[]A.19世纪初B.19世纪中晚期C.20世纪上半期D.20世纪六七十年代-高三历史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一些图书馆的纸质历史文献已经以电子文本的形式提供利用。我们应如何历史地看待这一现象()A.现代发明比古代发明更为重要B.造纸术的发明已经失去历-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日生产效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原棉消耗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高二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世界文明演进的主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二战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使人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材料三: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邀游108分钟,绕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地面。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人类的第一串脚印,7月25日平安返回地球。
(1)有人认为,从生产力角度看,材料一的两位科学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时代的发展。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以来高科技是如何改变人类的劳动方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说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呈现的新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国科技发展一大步”的历史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从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到控制生产过程;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为科技智能型。
(3)新特点:人类科研和探索的领域扩展到太空;空间(航天)技术突飞猛进。
(4)历史条件: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研队伍;党的正确方针政策(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