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信息①原子半径大小:A>B>C>D信息②四种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三种分子的比例模型及部分性质: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B元素在-高三化学
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信息①原子半径大小:A>B>C>D信息②四种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三种分子的比例模型及部分性质: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B元素在-高三化学
题目简介
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信息①原子半径大小:A>B>C>D信息②四种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三种分子的比例模型及部分性质: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B元素在-高三化学
题目详情
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
信息① 原子半径大小:A>B>C>D
信息② 四种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三种分子的比例模型及部分性质: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BC
2
分子的电子式
;
(3)A元素的单质与物质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丙的钠盐溶液呈______性,用化学用语表示其原因
;
(5)物质丁的元素组成和甲相同,丁分子具有18电子结构。向盛有一定浓度丁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入用少量稀硫酸酸化的硫酸亚铁溶液。滴加过程中的现象是:
①浅绿色溶液变成深棕黄色;
②有少量气泡出现(经验证是氧气),片刻后反应变得剧烈,并放出较多热量,继续滴加溶液,静置一段时间;
③试管底部出现红褐色沉淀。向浊液中再滴入稀硫酸,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请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及必要的文字解释①、②、③中加点的字。
①
;
②
;
;
③
。
题型:推断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第2周期ⅣA族 (2)
(3)Cl2+H2O
H++Cl—+HClO[写“=”也可以]
(4)碱性 ClO-+H2O
HClO+OH-
(5)①2Fe2++H2O2+2H+=2Fe3++2H2O
浅绿色Fe2+被过氧化氢氧化成黄色Fe3+(浓度大时呈深棕黄色)
②过氧化氢分解可产生氧气,常温时反应2H2O2=2H2O+O2↑较慢,因而开始气泡少;受热并且被逐渐增多的Fe3+催化,使反应速率加快而剧烈
③反应①使c(H+)降低且反应②放热,从而使水解平衡Fe3++3H2O
Fe(OH)3+3H+正向移动,当水解出的Fe(OH)3较多时就聚集为沉淀(因反应放热会使氢氧化铁部分分解为红棕色氧化铁)
试题分析:根据三种化合物的比例模型及性质介绍,可知甲为H2O,乙为CH4,丙为HClO。根据四种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可知A为Cl,B为C,C为O,D为H。
(1)B为C,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第VIA族。
(2)BC2为CO2,碳氧之间形成双键,有2个共用电子对。
(3)Cl2与H2O反应生成盐酸和HClO,HClO是弱酸,要写成分子形式。
(4)NaClO溶液显碱性,因为ClO-水解使溶液中OH-浓度大于H+浓度。
(5)丁有H、O两种元素构成,且为18电子分子,则丁为H2O2。
①H2O2有强氧化性,可将浅绿色的Fe2+氧化为棕黄色的Fe3+。
②Fe3+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③H2O2分解产生的热量促进了Fe3+水解,产生沉淀。
上一篇 :
常见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
下一篇 :
短周期元素X、Y、Z、W、Q在周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B.原子核外电子的数目越多,电子的运动状态就越多C.轨-高三化学
(9分)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B同主族,C、D同周期。气体A2与气体C2按体积比2:1混和后点燃能够发生爆炸,且产物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B的阳离子与C的阴离-高一化学
下列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A.氯B.氧C.氟D.溴-高二化学
X、Y、Z、M、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短周期元素。X的质子总数与电子层数相同,Y、Z、M同周期且相邻,W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Z与其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可-高三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宏观物体对外不显电性,是因为它们的组成微粒都是电中性的原子或分子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C.“低碳经济”就是要提倡大量使-化学
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小数都因有同位素而形成的B.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或离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K+和Ar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其氧化性为K+比Ar强D.金属离子-高三化学
X、Y、Z、W是短周期的四种元素,有关它们的信息如下表所示。元素部分结构知识部分性质XX原子核外电子占有9个原子轨道X的一种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Y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高三化学
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注意:以下各空请用化学术语答题,不能用字母代替)周期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O族12GHD3BCE4FA(1)A~H八种元素中:a.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对应的单质是,还原性
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短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高三化学
Rn+离子有m个电子,它的质量数为A,则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A.m+nB.A-m+nC.A-m-nD.A+m-n-高一化学
A、B为同主族的两元素,A在B的上一周期,若A的原子序数为n,则B的原子序数不可能为A.n+32B.n+20C.n+18D.n+83-高一化学
科学家将两种元素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质量数为293的超重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A.47B.57C.61D.175-高一化学
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D>CB.原子序数d>c>b>aC.离子半径C>D>B>AD.单质的还原性A>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凡能用化学用语的必须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回答):(1)用原子符号表示中子数为8的编号为③的原子____,以上元素中-高三化学
某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电子层数的5倍,其质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A.11B.15C.17D.34-高一化学
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分子内吸引电子的能力大小可用一定数值x来表示,x越大,其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下面是某些短周期元素的x值:元素符号LiBeBCOFNaAlSiPSClx值0.981.572.-高三化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只有Y、Z、W同周期,X、M同主族;Y的单质是最硬的物质;Z、W的单质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下列腿中正确的是A.X、M可以形成-高三化学
已知钡的活动性处于钾和钠之间。下列反应可以实现的是()A.钡可以从氯化钾溶液中置换出钾B.钡可以从冷水中置换出氢而得到氢气C.钡可以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出钠D.在溶液中钡离子-化学
A、B、C、D、E、F是短周期元素,周期表中A与B、B与C相邻,C与E同主族,A与C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B的最外层电子数比C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个;F元素的原子在周期表中半径最小-高三化学
(附加题10分)由H、D、T与160、17O、18O构成的具有不同组成的水分子共有多少种及式量范围。-高一化学
下列化合物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半径之比最大的是()A.CsIB.NaFC.LiID.KCl-高一化学
一定温度范围内用氯化钠熔浸钾长石(主要成份为KAlSi3O8)可制得氯化钾,主要反应是:NaCl(l)+KAlSi3O8(s)KCl(l)+NaAlSi3O8(s)。(1)氯化钠的电子式是。(2)上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三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B.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来越强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都能达到8(或2)电子稳定结构D.离-高三化学
X、Y、Z、M、N五种主族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N>ZB.-高三化学
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BF3B.NCl3C.PCl3D.CHCl3-高二化学
2H、13C、15N、18O、34S等常用作环境分析指示物,下列对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34S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16B.16O与18O互称同位素C.13C和15N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差2D.2H的核外电
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O2与18O3互为同位素B.氧元素与其它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均属于酸性氧化物C.O2变成O3以及16O变成18O的变化均属于-高三化学
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D>CB.原子序数d>c>b>aC.离子半径C>D>B>AD.单质的还原性A>B>
(1)在H、H、H、Mg、Mg和Cu中共有______种元素,______种原子。(2)射线是由粒子组成的,粒子是一种没有核外电子的粒子,它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它的质量数等于4,由此推断-高一
回答以下关于第三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问题。(1)Na原子核外共有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有种不同能量的电子。(2)相同压强下,部分元素氟化物的熔点见下表:氟化物NaFMgF2SiF4熔-高三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的第一电离能越大,该元素的电负性就越大B.原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C.原子失去电子越多,说明其还原性越强D.同一原子的能层越高,S电子云的-高三化学
A、B、C、D、E五种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A形成的单质密度最小(相同条件下)。B可形成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的硬度自然界中最大。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高三化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2O2和Na2O2都属于氧化物,两种物质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B.原子核外在离核较远区域的电子易失去,其原因是这些电子能量较高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形-高三化学
有X、Y、Z、M四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同周期。Z、M同主族,X2+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Y的单质常用做电脑的芯片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属于-高三化学
X、Y、Z是位于同一周期的三种短周期元索,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HXO4、H2YO4、H3ZO4,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X>Y>ZB.非金属性:X>Y>
Ⅰ.请按下列要求写出相应粒子的电子排布式,并回答有关问题:⑴写出基态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①Fe3+_________________;②Cr_______________;③Cu_________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可能含有共价键B.ⅦA族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上到下依次减弱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高三化学
A、B、C、D、E、F为前四周期的元素。其中,A元素和B元素的原子都有一个未成对电子,A3+比B-少一个电子层,B原子得一个电子后3p轨道全充满;C原子的p轨道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高三化学
下列各组微粒中,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是A.Na+和Li+B.H2O和H3O+C.CO和CO2D.NO和CO-高一化学
X、Y为两种短周期元素,Y的原子序数比X大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X、Y同主族,则Y原子半径大于X原子半径B.若X、Y同周期,则X、Y只能形成离子化合物C.若X为碳元素,则Y的气态-高三化学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Cl>S>OB.还原性:Na>Mg>AlC.稳定性:HF>HCl>HBrD.酸性:HClO4>H2SO4>H3PO4
符号“3p”没有给出的信息是A.能级B.电子层C.电子亚层D.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高三化学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D三种元素既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B与C同周期,C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的最外层电子数多1。下列-高三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雨样品露天放置一段时间,酸性增强,是由于雨水所含成分被氧化的原因B.CH4、NH3、PH3的热稳定性逐渐增强C.因为酸性:HC1>HF,所以非金属性:Cl>F-高三化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三倍,Y与X可形成Y2X2和Y2X两种离子化合物,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多1,W与X同主族,则A.原子半-高三化学
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下列推断正确的是QRTWA.T的氧化物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B.W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C-高三化学
X、Y、Z三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减小。X是第四周期主族元素,其部分电离能如图所示;X、Y元素具有相同的最高正化合价;Z原子价电子排布式nsnnpn。回答下列问题:(1)X原子的电子-高三化学
国际组织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将长式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族号取消,由左向右按原结构编为18列,如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只有第-高三化学
元素周期表里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可能用于()A.制新农药B.制半导体材料C.制新医用药物D.制高温合金-化学
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位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予少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种元素的-高三化学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信息①原子半径大小:A>B>C>D信息②四种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三种分子的比例模型及部分性质: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B元素在-高三化学
题目详情
信息① 原子半径大小:A>B>C>D
信息② 四种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三种分子的比例模型及部分性质: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BC2分子的电子式 ;
(3)A元素的单质与物质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丙的钠盐溶液呈______性,用化学用语表示其原因 ;
(5)物质丁的元素组成和甲相同,丁分子具有18电子结构。向盛有一定浓度丁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入用少量稀硫酸酸化的硫酸亚铁溶液。滴加过程中的现象是:
①浅绿色溶液变成深棕黄色;
②有少量气泡出现(经验证是氧气),片刻后反应变得剧烈,并放出较多热量,继续滴加溶液,静置一段时间;
③试管底部出现红褐色沉淀。向浊液中再滴入稀硫酸,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请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及必要的文字解释①、②、③中加点的字。
① ;
② ;
;
③ 。
答案
(1)第2周期ⅣA族 (2)
(3)Cl2+H2O
(4)碱性 ClO-+H2O
(5)①2Fe2++H2O2+2H+=2Fe3++2H2O
浅绿色Fe2+被过氧化氢氧化成黄色Fe3+(浓度大时呈深棕黄色)
②过氧化氢分解可产生氧气,常温时反应2H2O2=2H2O+O2↑较慢,因而开始气泡少;受热并且被逐渐增多的Fe3+催化,使反应速率加快而剧烈
③反应①使c(H+)降低且反应②放热,从而使水解平衡Fe3++3H2O
试题分析:根据三种化合物的比例模型及性质介绍,可知甲为H2O,乙为CH4,丙为HClO。根据四种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可知A为Cl,B为C,C为O,D为H。
(1)B为C,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第VIA族。
(2)BC2为CO2,碳氧之间形成双键,有2个共用电子对。
(3)Cl2与H2O反应生成盐酸和HClO,HClO是弱酸,要写成分子形式。
(4)NaClO溶液显碱性,因为ClO-水解使溶液中OH-浓度大于H+浓度。
(5)丁有H、O两种元素构成,且为18电子分子,则丁为H2O2。
①H2O2有强氧化性,可将浅绿色的Fe2+氧化为棕黄色的Fe3+。
②Fe3+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③H2O2分解产生的热量促进了Fe3+水解,产生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