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图A、B、C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2)将t2℃时的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九年级化学
图A、B、C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2)将t2℃时的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九年级化学
题目简介
图A、B、C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2)将t2℃时的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九年级化学
题目详情
图A、B、C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
2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
(2)将t
2
℃时的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______,无溶质析出的是______
(3)当A中含有少量B时为了得到纯净的A,可采用______的方法.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从t2℃向上做垂线,与曲线的交点在上面的溶解度就大,所以t2℃时它们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A>B>C;
(2)将t2℃时的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溶解度减小的幅度大的,降温后溶解度变大,不会析出晶体;
(3)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蒸发溶剂,由于A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大,所以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故答案为:(1)A>B>C;A;C;(3)降温结晶.
上一篇 :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一篇 :
如图中是A、B、C三种固体物质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25℃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8gA;60℃时,100g水能溶解10gB.则40℃时,A、B的溶解度关系为()A.A<BB.A=BC.无法判断D.A>B-化学
木糖醇是目前市场上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其溶解度分别为:30℃时70g、50℃时84g、60℃时90g.下图表示的是木糖醇等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为木糖-化学
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102030405060708090100溶解度/gNaCl35.836.036.336.637.037.337.838.43939.8KNO320
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从图中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是()A.两种物质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45℃时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将50℃的硫酸钠饱和溶液-化学
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B.a的溶解度一定大于b的溶解度C.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有a晶体析出D.t1℃,-化学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取等质量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cB.恢-化学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A.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水64g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t2℃时,分别将45g甲、乙加入到100g水中,回答下列问题:(1).t2℃时,不饱和溶液是______(填甲或乙),可以使其成为饱和溶液-化学
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回答问题.(1)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2)50℃时,将甲、乙、丙的固体各4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
t℃时,CuSO4在水中溶解度为25g,将32gCuSO4白色粉末加入到mg水中,形成饱和CuSO4溶液,并有CuSO4•5H2O晶体析出,则m的取值范围是()A.18g≤m≤128gB.36g<m<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升高温度,接近饱和的______(填“A”、“B”或“C”物质溶液会变得饱和.(2)35℃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化学
根据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在t3℃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都会析出晶体C.t2℃时,两物质的饱和-化学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Q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2)若从A和少量B的混合物中将A分离出来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3)t2℃时,用100克水配制成A的-
下列关于氢氧化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钙溶液敞放在空气中会变质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C.氢氧化钙在农业上可改良酸性土壤D.氢氧化钙的俗名叫做熟石-化学
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取等质量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化学
下列有关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20℃时,20g氯化钠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20gB.20℃时,把20g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了饱和溶液,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化学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从甲的饱和溶液中提取甲,适合用______方法.(2)t2℃时,将15g乙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乙溶液的质量为______,若-化学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t1℃时取a、b、c三种物质各4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三种混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三种混合物均为固液混合-化学
右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60℃时,取100g水配制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至30℃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A.130gB.140gC.160gD.180g-化学
-定质量某硝酸钾样品中不含可溶性杂质.在10℃时加蒸馏水使之充分溶解,残留固体的质量为250g.若该实验在40℃下进行时,残留固体质量为120g;70℃时为20g.已知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九年级化
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溶解度:X>Y>ZB.50℃时,X、Y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C.当Y中含有少量Z时,可将其溶解于水中制成较浓-化学
如图是甲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在t1℃时,将56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搅拌,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3.3%B.点A描述的是t2℃时甲-化学
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1)t1℃时,A的溶解度______B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当A、B两种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增加溶质或-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增大B.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一定温度下,36g某固体物质溶解于100g水中,则该物质的溶-化学
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B.t1℃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b中混有少量的a,-九年级化学
右图是X、Y、Z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点表示______.(2)若将t1℃时Z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至t2℃,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3)若将t2℃时X物质接近饱和
氢氧化钙在80°C时的溶解度为x克,20°C时Ca(OH)2溶解度为y克,取80°C时Ca(OH)2的饱和溶液a克蒸发掉w克水后,再恢复至80°C,滤去折出固体,滤液中Ca(OH)2的质量分数为z%,
请根据下列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图1回答问题:(已知水的密度约为1g/cm3)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取100mL水,加入25gKNO3,搅拌,恢复至20℃全部溶解,得溶液①再加w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化学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判断回答下列问题:(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2)t1℃时,60g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a物质______g(3)a
“食盐加碘”通常是在氯化钠中加入碘酸钾。下图是氯化钠和碘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氯化钠易溶于水B.碘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20℃时不可能制得相同-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t3℃时,把46g固体A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A的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2)t1℃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
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时,将甲、乙、丙分别配制成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溶剂不变),可使之变成饱和溶液的是[]A.只有甲的溶液B.只有丙的溶-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______.(2)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______.(3)要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除加水之外-化学
如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在某一温度时,A、B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此时为______℃.(2)如上图乙所示,将少量生石灰加入试管-化学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②t2℃时,将30gB固体投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的是______溶液(填“不饱和”、“饱和”-
一木块漂浮于50℃时的KNO3饱和溶液中(见图A),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B所示的变化或如图C所示的变化.由-化学
下列既能加速固体物质的溶解,又能使其溶解度发生改变的是()A.加热B.搅拌C.增加溶剂D.把固体研细-化学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有80℃时两者的饱和溶液各半烧杯,且烧杯中均含有少量甲和乙固体.现将温度从80℃降到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烧杯中甲固体增加,乙固体-化学
下列与固体溶解度无关的因素是()A.溶质的性质B.溶剂的性质C.溶质、溶剂的多少D.温度-化学
一定质量的CaO加到饱和澄清石灰水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大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开始减少,然后逐渐增大到原来饱和澄清石-九年级化学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两条曲线有个交点,表示在t°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______;(2)根据曲线可以知道,更适宜用降温的方法从饱和-八年级化学
如图是a、b、c、d四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表是这些固体物质在部分温度时的溶解度.NaClKClNH4ClKNO310℃35.8g31.0g33.3g20.9g60℃37.3g45.5g55.2g
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则在该温度下,2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的质量是()A.36gB.18gC.64gD.72g-八年级化学
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图.(1)50℃时,KCl的溶解度是______.(2)温度约在______℃时,KNO3与KCl的溶解度相同.(3)在60℃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
请你完成哪些困素会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有关实验探究.可能的因素1:溶质的种类:可能的因素2:______.实验探究:(一)因素I:溶质的种类操作步骤:在常温下,分别往两支试管-化学
下列因素:①温度②溶质种类③溶剂质量④搅拌⑤溶质颗粒大小⑥压强,其中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是()A.①②B.③⑤⑥C.②④⑥D.①②③④⑤-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P点的含义:______(2)t1℃时,100g水中溶解20g甲,溶液刚好饱和,那么,50g水中溶解______g乙,溶液达到饱和.(3)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50℃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形成75gA的饱和溶液C.将C的饱和-九
由下图可知:(1)在t2℃时,X、Y、Z三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2)在______℃时,X与Z有同一溶解度.(3)M点在t3℃时,对Y物质来说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
下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硝酸钾13.320.93245.86485.5110138169202246氯化钠35.735.8363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图A、B、C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2)将t2℃时的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九年级化学
题目详情
(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
(2)将t2℃时的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______,无溶质析出的是______
(3)当A中含有少量B时为了得到纯净的A,可采用______的方法.
答案
(2)将t2℃时的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溶解度减小的幅度大的,降温后溶解度变大,不会析出晶体;
(3)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蒸发溶剂,由于A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大,所以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故答案为:(1)A>B>C;A;C;(3)降温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