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请根据下列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图1回答问题:(已知水的密度约为1g/cm3)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取100mL水,加入25gKNO3,搅拌,恢复至20℃全部溶解,得溶液①再加w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化学
请根据下列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图1回答问题:(已知水的密度约为1g/cm3)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取100mL水,加入25gKNO3,搅拌,恢复至20℃全部溶解,得溶液①再加w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化学
题目简介
请根据下列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图1回答问题:(已知水的密度约为1g/cm3)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取100mL水,加入25gKNO3,搅拌,恢复至20℃全部溶解,得溶液①再加w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化学
题目详情
请根据下列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图1回答问题:(已知水的密度约为1g/cm
3
)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取100mL水,加入25gKNO
3
,搅拌,恢复至20℃
全部溶解,得溶液①
再加w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
恰好饱和,得溶液②
再加25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
得溶液③
加热
全部溶解,得溶液④
冷却至20℃
析出晶体,得溶液⑤
(1)③中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______.
(2)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
(3)(如图2)甲物质的溶液分别处于a、b、c、d四个点时,溶液中甲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正确的是______(选填下列编号).
A.c>d=b>aB.c=d>a=bC.c>a>b=dC.c>a=b>d.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水的密度为1g/cm3,根据溶液的质量=溶液的密度×溶液的体积,则100mL水的质量为100g;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故取100mL水,加入25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C,所得溶液①为不饱和溶液;
再加w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C,恰好饱和,所得溶液②,为饱和溶液;再加25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C,硝酸钾不能继续溶解,故所得溶液③为饱和溶液;③中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31.6g;加热后,全部溶解,溶液④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冷却至20°C,有晶体析出,故所得溶液⑤为饱和溶液;
(2)加热后100mL水中共溶解了(31.6g+25g)硝酸钾,而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故降温后析出晶体的质量为25g;
(3)由图2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同一温度下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不饱和溶液;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1℃时甲的溶解度,饱和溶液甲从t2℃时降低温度到t1℃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t2℃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于t1℃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答案c>a>b=d;
故答案为:
(1)131.6g;①;②③⑤;
(2)25;
(3)C.
上一篇 :
氢氧化钙在80°C时的溶解度为x
下一篇 :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食盐加碘”通常是在氯化钠中加入碘酸钾。下图是氯化钠和碘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氯化钠易溶于水B.碘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20℃时不可能制得相同-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t3℃时,把46g固体A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A的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2)t1℃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
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时,将甲、乙、丙分别配制成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溶剂不变),可使之变成饱和溶液的是[]A.只有甲的溶液B.只有丙的溶-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______.(2)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______.(3)要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除加水之外-化学
如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在某一温度时,A、B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此时为______℃.(2)如上图乙所示,将少量生石灰加入试管-化学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②t2℃时,将30gB固体投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的是______溶液(填“不饱和”、“饱和”-
一木块漂浮于50℃时的KNO3饱和溶液中(见图A),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B所示的变化或如图C所示的变化.由-化学
下列既能加速固体物质的溶解,又能使其溶解度发生改变的是()A.加热B.搅拌C.增加溶剂D.把固体研细-化学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有80℃时两者的饱和溶液各半烧杯,且烧杯中均含有少量甲和乙固体.现将温度从80℃降到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烧杯中甲固体增加,乙固体-化学
下列与固体溶解度无关的因素是()A.溶质的性质B.溶剂的性质C.溶质、溶剂的多少D.温度-化学
一定质量的CaO加到饱和澄清石灰水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大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开始减少,然后逐渐增大到原来饱和澄清石-九年级化学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两条曲线有个交点,表示在t°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______;(2)根据曲线可以知道,更适宜用降温的方法从饱和-八年级化学
如图是a、b、c、d四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表是这些固体物质在部分温度时的溶解度.NaClKClNH4ClKNO310℃35.8g31.0g33.3g20.9g60℃37.3g45.5g55.2g
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则在该温度下,2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的质量是()A.36gB.18gC.64gD.72g-八年级化学
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图.(1)50℃时,KCl的溶解度是______.(2)温度约在______℃时,KNO3与KCl的溶解度相同.(3)在60℃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
请你完成哪些困素会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有关实验探究.可能的因素1:溶质的种类:可能的因素2:______.实验探究:(一)因素I:溶质的种类操作步骤:在常温下,分别往两支试管-化学
下列因素:①温度②溶质种类③溶剂质量④搅拌⑤溶质颗粒大小⑥压强,其中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是()A.①②B.③⑤⑥C.②④⑥D.①②③④⑤-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P点的含义:______(2)t1℃时,100g水中溶解20g甲,溶液刚好饱和,那么,50g水中溶解______g乙,溶液达到饱和.(3)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50℃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形成75gA的饱和溶液C.将C的饱和-九
由下图可知:(1)在t2℃时,X、Y、Z三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2)在______℃时,X与Z有同一溶解度.(3)M点在t3℃时,对Y物质来说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
下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硝酸钾13.320.93245.86485.5110138169202246氯化钠35.735.8363
某温度下,91g水中最多能溶解x9g胆矾,则此时硫酸铜的溶解度为()A.27.4gB.16gC.25gD.21.6g-化学
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A.含碳量:生铁>钢B.熔点:铁<汞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80℃>20℃D.核外电子数:钠原子<钠离子-化学
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温度高于t2℃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_____;当温度为t3℃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克.A和B两物质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______.在t3℃时,-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当温度是______℃,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化学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在t1℃时.,A、B溶解度A______B(填>、=、<)(2)在t2℃时,5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A______克.(3)在t3℃时,将80克水中加入A物质2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c的溶解度B.在tl℃时,a、c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C.c的不饱和溶液由t2℃降温至t1℃时,-九年级化学
如表是NaOH和Ca(OH)2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NaOH3191111129313336Ca(OH)20.190.170.140.120.09
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图.30℃时,分别将30g硝酸钾和氯化钠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通常情况下,采取降-九年级化学
把t℃时50克20%的KNO3溶液在恒温下蒸发掉10克水,有1克KNO3固体析出,则KNO3在t℃时的溶解度为()A.10克B.22.5C.25克D.30克-化学
t℃时,向一支盛有0.15g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振荡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上层清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t℃时,熟石灰的-八年级化学
一定温度下,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反应后的溶液与原饱和澄清石灰水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的质量不变B、溶质的质量减少-九年级化学
A、B、C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1)图中M点的意义______,(2)将某温度下的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填一条即可),(3)现有t1℃时A、B-九
根据下表回答问题.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100g水)NaCl35.736.036.637.338.439.8KNO313.331.663.9110169246(1)40℃时,氯化
如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曲线度,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温度在______(写温度范围)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2)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化学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______.(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______(填写物-九
如图表示某物质在水(a)和酒精(b)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相同B.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20℃时,其水溶液比-化学
下表列出了NaCl等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克)0℃10℃20℃30℃40℃NaCl35.735.83636.336.6NH4HCO311.915.821.027.0-NaHCO36.98.2
t℃时将NaOH溶液蒸去8.2g水后,恢复至t℃时,析出5.8gNaOH•H2O晶体,再蒸去1.2g水,恢复至t℃时,又析出5.8gNaOH•H2O晶体,则t℃时无水NaOH的溶解度约为()A.483
在70℃时,25克水中溶解15克氯化铵达到饱和,求氯化铵在70℃时的溶解度.-化学
下图是小明同学绘制的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5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2)50℃时,将A、B两种恰好饱和的溶液-九年
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我能回答:温度/℃10203040506070溶解度/gNaCl35.836.036.336.637.037.337.8KNO320.931.64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增大B.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一定温度下,36g某固体物质溶解于100g水中,则该物质的溶-化学
t℃时,将A物质溶于等质量的水中恰好制得饱和溶液,则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这时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化学
T℃时,将200克的A溶液平分两份:甲同学将其中一份蒸发掉20克水,恢复原温度时,析出2克A物质;乙将另一份蒸发掉30克水,恢复原温度时,析出8克A物质,则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_-化学
在t℃时,100g水加入mgNa2CO3或加入ngNa2CO3•10H2O均可使溶液达到饱和,则m和n的关系式正确的是()A.m=106n286B.m=1060n2860+18nC.m=1060n28
请各举出一个实例,说明下列说法是错误的①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实例①______②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②______③所有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③______.-化学
某同学发现含KNO3和NaCl都接近饱和的热溶液,在降到室温时不析出NaCl是因为()A.NaCl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B.NaCl溶解度比KNO3大C.NaCl溶解度在室温下更大D.NaCl的化学性质不
8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熟石灰mg,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熟石灰ng,20℃时的熟石灰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A%,则m、n、A之间的关系正确的为()A.m>n>AB.m<n<AC.n>m
在10℃时,KNO3的溶解度为20g,则此温度下KNO3饱和溶液中质量比关系正确的是()A.m溶液:m溶质=4:1B.m溶液:m溶质=5:1C.m溶剂:m溶质=4:1D.m溶剂:m溶质=5:1-化学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请根据下列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图1回答问题:(已知水的密度约为1g/cm3)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取100mL水,加入25gKNO3,搅拌,恢复至20℃全部溶解,得溶液①再加w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化学
题目详情
(2)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
(3)(如图2)甲物质的溶液分别处于a、b、c、d四个点时,溶液中甲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正确的是______(选填下列编号).
A.c>d=b>aB.c=d>a=bC.c>a>b=dC.c>a=b>d.
答案
(1)水的密度为1g/cm3,根据溶液的质量=溶液的密度×溶液的体积,则100mL水的质量为100g;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故取100mL水,加入25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C,所得溶液①为不饱和溶液;
再加w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C,恰好饱和,所得溶液②,为饱和溶液;再加25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C,硝酸钾不能继续溶解,故所得溶液③为饱和溶液;③中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31.6g;加热后,全部溶解,溶液④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冷却至20°C,有晶体析出,故所得溶液⑤为饱和溶液;
(2)加热后100mL水中共溶解了(31.6g+25g)硝酸钾,而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故降温后析出晶体的质量为25g;
(3)由图2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同一温度下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不饱和溶液;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1℃时甲的溶解度,饱和溶液甲从t2℃时降低温度到t1℃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t2℃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于t1℃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答案c>a>b=d;
故答案为:
(1)131.6g;①;②③⑤;
(2)25;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