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如图,在边长均为1的小正方形网格纸中,△OAB的顶点O、A、B均在格点上,且O是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点A在x轴上。(1)以O为位似中心,将△OAB放大,使得放大后的△OA1B1与△OAB对应线-九年级数
如图,在边长均为1的小正方形网格纸中,△OAB的顶点O、A、B均在格点上,且O是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点A在x轴上。(1)以O为位似中心,将△OAB放大,使得放大后的△OA1B1与△OAB对应线-九年级数
题目简介
如图,在边长均为1的小正方形网格纸中,△OAB的顶点O、A、B均在格点上,且O是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点A在x轴上。(1)以O为位似中心,将△OAB放大,使得放大后的△OA1B1与△OAB对应线-九年级数
题目详情
如图,在边长均为1的小正方形网格纸中,△OAB的顶点O、A、B均在格点上,且O是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点A在x轴上。
(1)以O为位似中心,将△OAB放大,使得放大后的△OA
1
B
1
与 △OAB对应线段的比为2:1,画出
△OA
1
B
1
(所画△OA
1
B
1
与△OAB在原点两侧);
(2)求出线段A
1
B
1
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式。
题型:解答题
难度:中档
来源:模拟题
答案
解:(1)图“略”;
(2)
上一篇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小方格都是
下一篇 :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溶解,会导致溶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两个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做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小试管A、B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无色液体,U型管内均为滴有红墨水的水.(1)向A试管中加入镁条,看到试管-化学
如图所示,在盛冷水烧杯中放入甲、乙两支试管(试管中都有未溶解的该溶液的溶质),若使甲试管中晶体减少,乙试管中晶体增加,需向烧杯中加入的物质是()A.氯化钠B.氢氧化钠C.冰-化学
下列物溶于水液温下降的是()A.硝酸铵B.生石灰C.活性炭D.烧碱-化学
如图装置可以用来探究物质溶于水时的放热或吸热现象.下列物质放入试管的水中后,红墨水的左侧液面会明显上升的是()A.NaClB.NH4NO3C.NaOHD.CaCO3-八年级化学
如图,在6×8网格图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均为1,点O和△ABC的顶点均在小正方形的格点上.(1)以O为位似中心,在网格图中作△A′B′C′和△ABC位似,且位似比为1:2;(2)求(1)中的△A′B′
某兴趣小组设计的趣味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①中,A与固体B接触后,在试管②中的导管口处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请写出液体A和固体B的两种可能的组合(要-化学
下列物质溶于水,能使溶液的温度显著降低的是()A.NaClB.NH4NO3C.NaOHD.浓H2SO4-化学
下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1)图1中曲线上点M表示______.(2)有A、B、C三只试管放在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如图3所示),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浓硫酸,观察到_____-化学
如图是中、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室温时,将盛有中、b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均无晶体析出.当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硝酸铵固体或浓硫酸后,下图试管内所示现象正-化学
△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画出与△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2)将△ABC绕O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A2B2C2;(3)以O点为位似中心,在第四象限内
如图,已知O是坐标原点,B、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1)、(2,1)。(1)以O点为位似中心在y轴的左侧将△OBC放大到两倍(即新图与原图的相似比为2),画出图形;(2)分别写出B、C两点-九年级数
如图,五边形ABCDE与五边形A'B'C'D'E'是位似图形,O为位似中心,OD=OD',则A'B':AB为[]A.2:
即食即热型快餐的内层是用铝箔真空包装的食物,外层则分别包装两包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物质反应,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物质最适合的选择是()A.硝-化学
如图,在8×8的正方形网格中,△AOB的顶点都在格点上。请在网格中画出△OAB的一个位似图形,使两个图形以点O为位似中心,且所画图形与△OAB的位似为2:1。-八年级数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获取元素名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B.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均可以加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C.将2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化学
如图所示,容器的气密性良好,导管内有一段红墨水,试管中盛有适量的冷水.往试管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红墨水向右移动的是()A.NH4NO3固体B.蔗糖C.食盐D.NaOH固体-化学
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A.生石灰B.烧碱C.食盐-化学
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固体物质能作干燥剂,可以干燥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B.该物质溶液的pH<7,能使酚酞试液变红C.该物质的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和导电性D-化学
下列各组物质中,仅用水无法进行区分的是()A.固体:CaCO3、CuSO4、NaClB.固体:NH4NO3、NaOH、NaClC.液体:植物油、酒精、浓硫酸D.气体:CO2、H2、O2-化学
科研人员研制成功一种不用电的化学冰箱,其原理是通过一种物质溶解于水时的吸热作用达到降温目的.这种物质可能是()A.浓硫酸B.氢氧化钠C.硝酸铵D.生石灰-化学
在密闭、隔热的条件下,向装有水的保温瓶胆中加入某种物质,溶液温度下降.这种物质可能是()A.生石灰B.硝酸铵C.氯化钠D.氢氧化钠-化学
分别将NaCl、NH4NO3、NaOH固体加入到水中,使它们充分溶解,使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______,明显降低的是______.-化学
如图所示,分液漏斗内盛有液体X,广口瓶内放有固体Y,若使图中小气球鼓起,则液体X和固体Y不可能是()A.X是水,Y是氧化钙B.X是稀硫酸,Y是铁粉C.X是水,Y是硝酸铵D.X是稀盐酸-化学
下列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A.将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B.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放出大量的热C.将生石灰放入水中,无明显现象D.氢氧化钠溶液遇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化学
如图,△ABC与△DEF是位似图形,位似比为2:3,已知AB=4,则DE的长等于[]A.6B.5C.D.9-九年级数学
如图所示,向小试管里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U型管右侧中的液面明显升高,该物质是()A.蔗糖B.硝酸铵C.氯化钠D.氢氧化钠-化学
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对溶液温度有什么影响?各举一例说明(增大、不变、减小).-化学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概念______是饱和溶液,______是不饱和溶液.(2)判断方法:继续加入该溶质,看______.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注:①Ca(-化
用如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能够使气球先膨胀,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的一组固体和液体是()A.固体:硝酸铵;液体:水B.固体:生石灰;液体:水C.固体:碳酸钠;液体:稀盐酸D.固体-化学
如图,正方形ABCD,以点A为位似中心,把正方形ABCD的各边放大为原来的两倍,得正方形,则点的坐标为()。-八年级数学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用水区别氢氧化钠固体与硝酸铵固体;②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润湿pH试纸上,测定白醋的pH;③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改变;④一般情-化学
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放有一包固体物质和一袋水,饮用前撕开包装袋,摇动罐头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明显降低,你认为这包固体物质可能是()A.硝酸铵-化学
对实验现象的认真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科学本质.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关于物质组成成分的结论,正确的是()A.将某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说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B.将白-化学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或记录中正确的是()A.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氧化镁固体B.室温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搅拌,固体不溶解C.硝酸铵溶于水时温度上-化学
如图所示,充满空气的集气瓶塞上同时插有一支盛有有色溶液U形管和一支盛有水的小试管.回答以下问题:(1)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氢氧化钠固体,可观察到U形管的液面变化情况及原-化学
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列物质溶于水时,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A.浓硫酸B.氢氧化钠固体C.硝酸铵固体D.食盐-化学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杯食盐水,下部分比上部分咸B.温度一定时,析出硝酸钾晶体的溶液未必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物质溶于水时,常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D.75%的医-化学
阳刚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买的是()A.硝酸铵B.小苏打-化学
化学实验课上,老师演示了一个速冻小魔术.他在一个小木板上撒了一些水,然后放上一个小烧杯,杯中加入半杯蒸馏水.随后他向杯中加入另一种物质,片刻以后,他提起烧杯,杯子和-化学
下列物质与水混合有明显放热现象的是()A.食盐B.酒精C.蔗糖D.生石灰(CaO)-化学
在室温下,将下列物质各5g分别放入50g水中搅拌后观察,现象最相似的是()A.Fe2(SO4)3、KMnO4B.CuSO4、NaClC.CuO、MnO2D.NaOH、NH4NO3-化学
小琪同学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蔗糖B.硝酸铵C.氯化钠D.氢氧化钠-化学
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后,粘在烧杯底部的塑料片脱落,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A.氢氧化钠B.氯化钠C.氧化钙D.浓硫酸-化学
向如图试管里的水中加入下述某种物质后,原来U型管内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了些,左边液面上升了些,则加入的物质是()A.硝酸铵B.生石灰C.活性炭D.烧碱-化学
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酸可以除锈”、“塑料会老化”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②使用天然气可有效减少汽车尾气污染;③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④硝酸铵溶于水是-化学
向如图试管的水中加入一些硝酸铵晶体,完全溶解后,弯曲的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情况是()A.a液面升高,b液面下降B.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C.a、b液面均无变化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化学
请将下列物质的有关知识按照一定的要求从大到小排列.(填序号)(1)在水中的溶解性: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氯化氢______(2)溶液的PH值:①氯化钠溶液②纯碱溶液③食醋______(3)等质量的固体-化
下列数据是氯化铵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根据该表回答问题.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3037455565(1)从表中可得到的一条信息是______.(2)20°C时,将40克氯化铵
小军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做了一个有关物质溶解和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小试管A、B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无色液体,U型管内均为滴有红-化学
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是()A.氯化钠B.氢氧化钠C.硝酸铵D.浓硫酸-化学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如图,在边长均为1的小正方形网格纸中,△OAB的顶点O、A、B均在格点上,且O是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点A在x轴上。(1)以O为位似中心,将△OAB放大,使得放大后的△OA1B1与△OAB对应线-九年级数
题目详情
△OA1B1 (所画△OA1B1与△OAB在原点两侧);
(2)求出线段A1B1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式。
答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