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0分)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mm。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西辽河属于(内、外)流河-高三地理
(10分)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mm。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西辽河属于(内、外)流河-高三地理
题目简介
(10分)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mm。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西辽河属于(内、外)流河-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10分)
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km
2
,平均年降水量为375mm。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
西辽河属于
(内、外)流河。并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10分)
题型:综合读图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外 过度砍伐,造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放牧,破坏草原;过度开垦,土地沙化;不合理排灌,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农业用水量增大,造成水资源短缺。(每点2分,答出其中4点得8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本题考查了我国内、外流区的分布,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辽河最终注入渤海,可知西辽河为外流河。区域内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过度砍伐,造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放牧,破坏草原;过度开垦,土地沙化;不合理排灌,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农业用水量增大,造成水资源短缺。本题应认真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进行解答。
上一篇 :
2011年4月1日起,广州向城市垃圾
下一篇 :
图中①岛屿近年来进行了大规模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1984年,美国在亚利桑那沙漠中投资2亿美元建立了“生物圈2号”试验基地,用于模拟研究地球上的地理环境,但最终失败。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植物产生的氧气满足不了科学家及动-地理
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增强环境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请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绿色食品是指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C.经济-高一地理
酸雨是指酸碱度(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又称“空中死神”,是目前人类遇到的全球性灾难之一。读我国20世纪90年代末酸雨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由于我国的能源-高一地理
近岸海域海洋污染严重,导致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海洋环境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据此回答34-35。小题1:赤潮频繁多发的海域是A.勒拿河口附近B.珠江口附近C.密西西比河-高二地理
下表为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读表并回答问题。(1)淮河流域面积约为珠江流域的3/5,而径流总量却不足珠江的1/5,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2)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高三地理
干旱、洪涝、水环境恶化是松花江流域水环境面临的三大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资源总量小是干旱的主要成因B.水质型危机大于水量型危机C.农业污染是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D-高三地理
读2003~2004年北京a、b、c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的各月污染指数变化情况示意图(图中大气污染的浓度越高,污染指数越大,则空气的质量越差),回答9~10题。小题1:如果影响北京空气质-高二地理
关于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要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就会产生环境问题B、是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而导致的C、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自-高一地理
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为了迎接上海世博会,2009年上海采取了多项措施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据悉上海市大气污染物中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总悬浮颗粒物含量比往-高二地理
下列图表表示清洁生产过程,请看图回答:(9分)小题1:请将下列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空白图框内。小题2:传统的评估产品对环境影响的方法是把焦点放在末端处理上,即产品使用后_-高二地理
黎巴嫩环境部长萨拉夫2006年7月29日公布,大量原油从被以色列空袭摧毁的南部发电厂的储油槽流入地中海,造成黎巴嫩约130千米海岸污染。目前污染地带向北一直延伸到距贝鲁特4-高二地理
解决目前全球气候变化切实有效的措施有①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②推广节能灯具,提高能源利用率③开发核能、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④关停高耗能产业,禁止矿物能源消耗-高二地理
(10分)【环境保护】垃圾围城是全球都市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阅读2010年上海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采用新型焚烧设施处理城市垃圾是发达国家解-高三地理
读化肥的污染示意图(图4),完成18~19题。小题1:如图所示施肥过程,可能造成的后果有()①水体富营养化②酸雨危害③臭氧层破坏④全球变暖⑤土壤板结⑥有毒有害物质在作物体内积累A.①③⑤-高二地理
(10分)读“我国农牧过渡带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近些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图示的原农牧过渡带会随之南移(如图所示),请解释这种变化的具体原因。(2)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高三地理
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突出全球理念,倡导全球合作。(1)分析90年-高三地理
(10分)【地理—环境保护】读山东省地形简图,回答问题。(1)说出甲、乙两地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及其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6分)(2)请你针对其中一种环境问题,提出解决对策。(4分)-高三地理
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橙色军团”荷兰队表现出色,将围海造田的土地恢复成原来的湿地,也是荷兰政府近年来正在推行的一项宏伟计划,该计划准备花费30年时间恢复这个国家的-高二地理
(10分)该图是我国东部某城市部分地理要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图中显示混浊天气日数最多的月份是12月,最少月份是7月。简析产生上述特征的原因。(6分)(2)若b图中A-高三地理
(10分)【环境保护】资料记载,四川峨眉山的乐山大佛在唐代建成之初,佛体丹彩描绘,金粉贴身,形象光鲜。如今大佛全身布满沧桑,脸上的黑色条纹如一行行眼泪,胸部、腹部和腿部-高三地理
图是我国某地区传统民居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图所示民居所在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土壤贫脊B.水资源短缺C.水土流失D.土地荒漠化小题2:造成该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高一地理
读“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途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含义。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2)对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原则有:①
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A.回收电池中的石墨电极B.防止电池中汞、镉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C.回收电池外壳金属材料D.防止电池中渗出液腐蚀其他物品-高二地理
读“2008年美洲地区CO2排放量分布图”(圆中数字及面积表示排放量大小,单位:万吨),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是A.加拿大B.美国C.墨西哥D.巴西-高三地理
读城市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危害是A.妨碍人们的出行和工作B.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C.导致交通阻塞和能源浪费D.限制城市规模和阻碍城市发-高一地理
【环境保护】(10分)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城市部分地理要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b图中A、B、C为a图中甲、乙、丙三个监测站的分布位置,c图为该地区风频,则合理的匹配是-高三地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和____________两大类。(2)除了加强环境管理、鼓励公众参与外,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还有哪些,请简要回答。-高一地理
北海银滩沙质是高品位的石英砂,为国内外所罕见,被专家称为“世界上难得的优良沙滩”。上世纪90年代初,这片海滩的中区正式开发,提供旅游服务。近年来人们发现,银滩的沙质明-高二地理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在日本东北太平洋沿岸引发巨大海啸。受11日大地震影响,日本福-高三地理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若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则下列工厂及区位选择正确的是A.①火电厂—布局在城市的河流下游B.②水泥厂—布局在城市-高三地理
全球环境问题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使人类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群,图中A、B、C代表的环境问题在整个环境问题群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因而被认为是三-高一地理
下列行为和观点属于正确的环境伦理观的是()A.绝对不使用一次性物品B.捕捉珍稀野生动物,进行人工饲养C.禁止开发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D.鼓励乘坐公交车,少购买私家车-地理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据统计,全球每年生产的塑料制品中10%最终“归宿”是大海。图中甲处黑色斑点示意太平洋上最集中的废塑料物品和碎片“垃圾场”,其面积达3.4-高三地理
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森林破坏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D.地面沉降-高二地理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每天上午10:00~下午6:00)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55°43′N,12°34′E)召开。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会议期间下
材料一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为3600万平方千米,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24%,中国荒漠化面积约267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8%。材料二在科尔沁草原,沙丘普遍有历史-高三地理
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图中①②③④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A.酸雨问题荒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B.荒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高二地理
为减少废弃物排放,提倡清洁生产。清洁生产的含义是A.在清洁的环境下进行工业生产B.生产清洁的产品C.将污染预防扩展到整个生产过程的生产方式D.不产生任何污染的生产过程-高一地理
读我国某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小题1:写出图中有关地理事物的名称:(4分)甲(山脉);丙(湖泊);③(铁路);铁路①与②的交汇城市。小题2:比较甲山脉相同海拔东南坡和西北坡-地理
某中学的课外活动小组学生为了调查该地某湖泊的水质污染原因,在注入湖泊的4个主要水源入口处采集水样,检测结果如下表:(注:硫化氢是蛋白质等有机物分解的产物。纤毛虫主要以-高二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主要发源区材料二: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一种地表等高线图(1)沙尘暴多出现在季节,其形成的条件是(2)西北地区易出现土地-高二地理
(10分)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是城市环境面临的两大问题,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07年12月1日,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消息,全国重点城市(部分)空气质-高三地理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相关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1)人类从环境中取得A,B。人类通过活动向环境中输出CD。(2)E、G表示,F,H表示环境受到影响以后;如果E是适度的,则F环境-高二地理
1995年2月-1998年9月,全球环境资金针对全球福利的项目和活动,向发展中国家几个重点领域提供大量的资金,其中,资金投入最多的是A.臭氧的消耗B.气候变化C.生物的多样性D.国-高一地理
2010年3月27日,全球6000多个城市分别在当地时间20时30分至21时30分熄灯一小时,以此响应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读图1回答1-2题。1.图中四城市参加了本次活-
防治工业污染的最有效措施是A.实行末端治理B.实行分散治理C.控制污染物浓度D.推行清洁生产-高二地理
城市垃圾也称为城市固体废弃物。它是指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丢弃的家庭生活垃圾(如废纸、旧衣服、饮料瓶、荧光灯管等)与人们吃喝有关的厨房有机垃圾及公共场所垃圾、环卫部门道路-高二地理
读下面我国南方部分环境问题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1)代表水土流失、酸雨危害、森林锐减、水体污染的图例依次是。(1分)A.乙、甲、丙、丁B.甲、乙、丁、丙C.丙、甲、丁-高二地理
读下图,回答各题小题1:上图C地区的主要的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次生盐渍化C.沙漠化D.泥石流小题2:治理以上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A.退耕还林还草B.大力修建水电站C.人工增雨-高二地理
近些年来由于环保措施得到有效的执行,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正在不断缩小,预计到2050年之前,这个“臭名昭著”的巨大空洞就可以完全被“填补”上了。据此完成21—22题。小题1:有-高二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0分)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mm。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西辽河属于(内、外)流河-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mm。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
西辽河属于 (内、外)流河。并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10分)
答案
外 过度砍伐,造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放牧,破坏草原;过度开垦,土地沙化;不合理排灌,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农业用水量增大,造成水资源短缺。(每点2分,答出其中4点得8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本题考查了我国内、外流区的分布,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辽河最终注入渤海,可知西辽河为外流河。区域内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过度砍伐,造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放牧,破坏草原;过度开垦,土地沙化;不合理排灌,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农业用水量增大,造成水资源短缺。本题应认真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