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近三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1978年1988年1998年2007年粮食产量(万吨)30477394015122950160农民人均纯收入(元)133.653521

题目简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近三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1978年1988年1998年2007年粮食产量(万吨)30477394015122950160农民人均纯收入(元)133.653521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三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
 
  1978年
  1988年
  1998年
  2007年
 粮食产量(万吨)
  30477
  39401
  51229
  50160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133.6
    535
    2162
  4140.4
 耕地面积(亿亩)
  21.47
  19.66
  18.45
  18.26
   材料二: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家庭分散经营,我国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广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城镇、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农村土地呈现荒废、闲置的趋势。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子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1)说明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我国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意义。(6分)
题型:填空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答案

(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2分)但也面临着耕地面积减少和粮食总产量下滑的压力,(2分)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分)
(2)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推动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确保粮食安全;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解放农村生产力,加快农村工业化及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解析见答案。(答出三点即可,6分)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