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4分)图A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B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2)分析甲地的气候-高二地理
(14分)图A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B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2)分析甲地的气候-高二地理
题目简介
(14分)图A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B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2)分析甲地的气候-高二地理
题目详情
(14分)图A 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B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2)分析甲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国际粮价上涨,请对乙地所在国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建议。
题型:综合读图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
(2)有利影响:全年高温。作物生长期长;降水丰富,利于作物生长。(2分)
不利影响:降水变率大、易受干旱、洪涝灾害的影响。(2分)
(3)发展农业技术、提高粮食单产;保护耕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兴修水利,防灾减灾。(3分)
试题分析:
(1)读图A可知,甲地位于南亚,是热带季风气候,乙地位于东亚,北回归线以南,也是热带季风气候。所以两地的气候特征相同点是夏季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变化大的特征。但是两地所受的季风不同,甲地夏季风主要因气压带和分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是西南季风,因北部山地地形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读图B可以看到甲地全年气温高,雨季较短。乙地因海陆热力情质差异,夏季是东南季风,冬季吹西北季风,北部没有高大的地形区阻挡冬季风影响,所以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冬温低,雨季较长。
(2)甲地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作物生长期长,降水丰富,利于作物生长。但是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降水变率大、易受干旱、洪涝灾害的影响。对农业生产的稳产丰收不利。
(3)乙地是人口大国,必须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提高产量,又要保护环境,所以必须发展农业技术、提高粮食单产。切实保护耕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兴修水利,防灾减灾。做到经济效益、环境生态效益双赢。
上一篇 :
下图为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农业
下一篇 :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分析表1和表2中的数据,说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化的状况,并与东部进行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某区域属亚热带气候,夏季刮偏南风,冬季刮偏北风,季风影响明显,年平均降雨量为1700mm左右。截止到2006年,人口密度为139人/km2,人口自然-高三地理
划分区域的意义是①更方便了解区域差异、特点②有助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发展规划③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④了解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高二地理
读全国部分省区生态脆弱度统计表,完成下题。推断山东省生态脆弱度值最接近A.0.837B.0.456C.0.695D.0.580-高三地理
分析图1和图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比较[]A.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低于发展中国家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的产值相当C.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约为发达国家的1/8-高三地理
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图8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高二地理
关于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A、降低煤炭工业的比重,减少煤炭的开采、外运B、使重化工业产品向浅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C、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制品-高二地理
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B.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C.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影响-高二地理
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与江苏省自1979年缔结友好关系,长期在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合作。根据以下材料,完成问题。(13分)材料一:维多利亚州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北部以-高三地理
在山西省发展以火电为主的电力工业,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山西省重工业密集,需要大量电力B、将煤炭转换成电能,输送方便,减轻运输压力C、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建设坑口电-高二地理
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技术的竞争,据下表完成1—2题。美国就业人口岗位分布比例(%)1、上表是美国就业人口岗位分布比例-高一地理
区域内部特征具有性。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性。A.相对一致差异B.绝对一致相对一致C.差异整体D.地带非地带-高二地理
生态安全与人类未来生存安全密切相关。陕西省处于我国东南湿润区与西北干旱区的过渡地带,生态比较脆弱。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陕西省简图”和“陕西省1978年以-高三地理
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1—2题。1、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高三地理
(2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果核透明、味道甜美的“冰糖心苹果”产自于阿克苏地区。它每年的采摘时间严格控制在10月25日之后,上市时间晚于普通苹果1-2个月,一-高三地理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瓜迪亚纳河是伊比利亚半岛最长河流之一,发源于西班牙昆卡省中西部潮湿的山区,注入大西洋加的斯湾.河流全长824km.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高三地理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还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速冻食品等占据了全国-高三地理
(7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09年,德国启动了开发非洲北部沙漠太阳能发电项目(DESERTEC),计划在北非沙漠地区建立太阳能电站,满足欧洲约15%的用电需求,其余供应电站所在-高三地理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社会发展进程,如今出现急剧变化,城市间快速交通网络呈现出全面接轨态势,农民向城市迁移,经济一体化措施纷纷启动,以工业化为重心的社-高一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多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棉花面积、单产、总产、调出量已连续19年位居全国首位,为推动我国棉-高一地理
读局部河流和植被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写出L和S沿线植被变化差异。(4分)(2)简述东北部和西南部河流流向。(4分)(3)概括该地城市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自然原因-高三地理
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A.①B.②C.③D.④-高二地理
读世界某区域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1)比较甲、乙两地在图示季节气温和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2)描述南回归线以南区域地形的主要特征。(3)图中R区域的两片-地理
根据下表中的有关数据,完成各题(1)根据表中资料,绘制上海市产业结构的扇形图。(2)人均GDP最高的是________,该地区发展经济最大的问题是________资源的短缺。(3)三地区中城-高二地理
(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材料二下图为成渝经济开发区资源、交通与城市分布及发展规划图。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高三地理
读某地三类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图,完成1—2题。1、从该地的产业结构变化来看[]A、农业产值一路下滑B、第二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C、当前该地城市化水平较高D、产业比重波动太大,对-高一地理
(10分)读美国铁路交通示意图和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硅谷”高新技术工业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4分)(2)与南北向铁路相比,美国东西向铁路修路-高一地理
(20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甲、乙两国北部的平原名称,并说明其形成原因。(6分)(2)甲国北部是欧洲最大的小麦产区,乙国北部却不适合发展种植业。简述乙国不适合发展-高三地理
(14分)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读图完成问题。(1)分析该地区岛屿众多、海岸线曲折的原因。(4分)(2)油气开采工业是甲岛目前最主要的工业,说出其有利条件。(4分)(3)W是世界最南-高三地理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北地区等降水量线局线图;2010年8月7日22时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舟曲境内多高山深谷,海拔在1173至4505米之-高二地理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读图,完成小题。小题1:区域的-地理
读材料一、二,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正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承受着越来越大的成本增加、市场环-高二地理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薰衣草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现已遍布世界各地,但最著名的依然为法国普罗旺斯山区(图中A处)。薰衣草易栽培,喜阳光、耐热、耐旱、极耐寒、-高二地理
读某国三大产业比重图,A点和B点分别代表该图1975年和1995年的三大产业构成。回答(1)——(2)题。(1)从该国三大产业构成和变化分析,该国可能是[]A、伊拉克B、俄罗斯C、泰国D、-高二地理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1)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验证了劳动力分布第一产业逐步减少、第二产业先增后降、第三产业稳定-高二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1分)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a中甲、乙两地-高二地理
图1为中亚区域图,图2为甲湖水位变化情况(a、b、c表示不同季节的水位),读图回答(16分)图1图2(1)影响甲湖水位季节变化的首要因素是,表示甲湖夏季水位的字母是,甲湖中地势最-高二地理
近年来江苏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读下图回答1~2题。1、关于江苏省经济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第一产业产值降低,说明农业地位下降B、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上升-高二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东北亚局部图材料二:中国2005年至2007年综合能源平衡表(单位:万吨标准煤)年份200520062007可供消费的能源总量22321324410126111
读山东半岛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l0分)(1)图中有一锋面系统,在合适的位置标注其锋面符号。受其影响,此时A城市的风向是____。(2分)(2)经调查发现该区域①②两地土层厚-高三地理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关于我国-高二地理
(18分)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描述图示区域内山地及平原等地形区的分布特点。(6分)(2)说出图中河流哈尔滨以下河段的流向;根据下图,说明松花江汛期出现的-高二地理
图1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是气候统计资料图,根据图文信息回答问题。(18分)图1图2(1)简述丙海峡在交通位置上的重要性。(2分)(2)简述甲、乙两区域地势特征的差异并分析-高二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炼铝工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要工业部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吸引了大量外来投资,石化、钢铁、能源-高一地理
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按照同一类指标进行归类的是A.热带、温带、寒带B.湿润地区、低纬度地区、江南丘陵C.黄河流域、东南丘陵、干旱地区D.广东省、广州市、云贵高原-高二地理
图1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城市分布图”,图2是“该地区1976~2008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图1图2(1)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1分)(2)简述该地区城市分布的特-高三地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表:重庆气候资料(29.6°N,106.5°E,海拔260m)1961-1990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平均最低气温(℃)5.6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墨西哥西北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50mm,墨西哥南部为1000-2000mm。材料二客户工业,即免税临时进口设备、原材料、零配件、包装材料等生产-高三地理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8分)资料一:太平洋中的甲、乙两岛国示意图小题1:根据资料一,比较甲、乙两国的地理位置特征。(5分)小题2:读甲国降水量分布图,一月降水量从-高二地理
读区域之间的经济要素流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图中箭头A不能表示的是A.资金B.信息C.劳动力D.产品小题2:图中箭头体现了区域具有的特征A.总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均一-高二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4分)图A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B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2)分析甲地的气候-高二地理
题目详情
(1)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2)分析甲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国际粮价上涨,请对乙地所在国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建议。
答案
(1)
(2)有利影响:全年高温。作物生长期长;降水丰富,利于作物生长。(2分)
不利影响:降水变率大、易受干旱、洪涝灾害的影响。(2分)
(3)发展农业技术、提高粮食单产;保护耕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兴修水利,防灾减灾。(3分)
试题分析:
(1)读图A可知,甲地位于南亚,是热带季风气候,乙地位于东亚,北回归线以南,也是热带季风气候。所以两地的气候特征相同点是夏季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变化大的特征。但是两地所受的季风不同,甲地夏季风主要因气压带和分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是西南季风,因北部山地地形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读图B可以看到甲地全年气温高,雨季较短。乙地因海陆热力情质差异,夏季是东南季风,冬季吹西北季风,北部没有高大的地形区阻挡冬季风影响,所以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冬温低,雨季较长。
(2)甲地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作物生长期长,降水丰富,利于作物生长。但是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降水变率大、易受干旱、洪涝灾害的影响。对农业生产的稳产丰收不利。
(3)乙地是人口大国,必须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提高产量,又要保护环境,所以必须发展农业技术、提高粮食单产。切实保护耕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兴修水利,防灾减灾。做到经济效益、环境生态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