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8分)资料一:太平洋中的甲、乙两岛国示意图小题1:根据资料一,比较甲、乙两国的地理位置特征。(5分)小题2:读甲国降水量分布图,一月降水量从-高二地理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8分)资料一:太平洋中的甲、乙两岛国示意图小题1:根据资料一,比较甲、乙两国的地理位置特征。(5分)小题2:读甲国降水量分布图,一月降水量从-高二地理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8分)资料一:太平洋中的甲、乙两岛国示意图小题1:根据资料一,比较甲、乙两国的地理位置特征。(5分)小题2:读甲国降水量分布图,一月降水量从-高二地理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8分)
资料一:太平洋中的甲、乙两岛国示意图
小题1:根据资料一,比较甲、乙两国的地理位置特征。(5分)
小题2:读甲国降水量分布图,一月降水量从西向东减少,简述此种降水量分布现象的形成原因。(6分)
资料二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2月22日7时51分在乙国南岛(南纬43.4°,东经172.7°)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小题3:地震发生时,乙国当地区时(东十二区)为
(1分)
A.2月21日11时51分
B.2月22日3时51分
C.2月22日11时51分
D.2月23日3时51分
小题4:甲乙两国均多火山、地震灾害,试解释其形成原因。(2分)
资料三 甲国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工业原料依赖进口,产品销往国际市场。乙国是经济发达国家,以农牧业为主,农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量的50%。羊肉和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粮食不能自给,需从澳大利亚进口。
小题5:阅读资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国人口和城市均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4分)
题型:综合读图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8分)(以下各题分数减半,第(2)小题“顺序”那问已去掉。总分18分)
⑴相同点:均位于太平洋内岸(或均东临太平洋)(2分)不同点:甲岛位于北温带,(2分)乙岛位于南温带;(2分)甲岛位于东半球,(2分)乙岛位于西半球。(2分)
⑵顺序:①>②>③(2分)甲岛地处季风气候区,(2分)1月(冬季)以西北风为主,(2分)该岛地形以山地为主,(2分)①处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2分)③处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2分)
⑶C (2分)
⑷地处板块(消亡)边界处(2分),地壳运动活跃(2分)。
(5)沿海地区地势平坦;(2分)海岸线曲折多良港;沿海地区 (2分)(海洋)交通运输便利;(2分)靠近国际市场。(2分) (合理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小题1:甲、乙两国的地理位置特征可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所处半球分析。两地位置对比要分析地理位置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题2:由甲国降水量分布图可知,一月降水量从西向东减少,根据图例可知①>②>③,其原因是甲岛地处季风气候区,1月(冬季)以西北风为主,该岛地形以山地为主,①处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③处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小题3: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北京时间为2011年2月22日7时51分,乙国当地区时(东十二区)比北京时间(东八区时间)早4小时,根据东加西减原则,故东十二区时间为2月22日11时51分。
小题4:甲乙两国均多火山、地震灾害,是因为地处板块(消亡)边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小题5:甲国为日本,乙国为新西兰,两国人口和城市均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是沿海地区地势平坦;海岸线曲折多良港;沿海地区(海洋)交通运输便利;靠近国际市场。
点评:本题以区域差异为背景,考查知识点涉及区域地理特征的比较、降水的分布、区时的计算、自然灾害的成因、城市人口的分布,考查面广,综合性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1)甲乙两国地理位置的判断。(2)地形、盛行风向对降水的影响。(3)区时计算的原则与方法。(4)城市人口的分布受地形、交通、市场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上一篇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
下一篇 :
读区域之间的经济要素流动示意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16分)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问题。(1)简要描述图示区域最显著的地形特点及其形成的直接原因。(4分)(2)图中几个较大的城市都是我国重要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分析这几个城市发展-高二地理
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A.干湿地区B.行政区C.热量带D.自然带-高二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的大石围天坑群是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为了揭开其神秘面纱,中外科考队于2010年10月15日开始对它进行科考活动。B乐-高二地理
图是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1)加拿大矿产资源的特点有、。(2分)(2)加拿大的海域有世界著名大渔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2分)(3)埃德蒙顿和-高三地理
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意为“浇灌的家园”,周边地区农产品丰富,以盛产麦、棉、水果(柑橘和橄榄)、玫瑰著称。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材料一:叙利亚及周边地-高三地理
读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推测图中L线的数值应该是。(1分)(2)试描述图中冬雨率等值线总体分布-高三地理
我国“十二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高二地理
读有关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2分)图中的主要国家是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集团的重要成员国。甲国为拉丁美洲人均GDP较高的国家,与中国有良好的贸易关系,2006年8月双方签订了农-高三地理
读“江苏省近十年产业转移与人口迁移方向”和“江苏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与苏南相比,苏中、苏北发展经济的区位优势主要是有丰富廉价的资源、资源。影响-高一地理
(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岱海,俗称葫芦海、威宁海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岱海流域经济快速发展,现已成为全区闻名的四大水产基地之一和重要农区畜牧业基地。岱海-高三地理
2009年4月17日到19日,主题为“经济危机与亚洲:挑战与展望”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据此完成题。在2009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举行期间()A.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B-高一地理
2013年12月21日,中国为玻利维亚成功发射通讯卫星,两国元首相互致贺。玻利维亚是南美洲中西部的内陆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玻利维亚的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西部地区-高三地理
区域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3分)材料一:西宁附近地区区域图材料二:西宁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曾是古“丝-高三地理
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简述该国地形特点。(4分)(2)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分析该国降水特点及成因。(4分)(3)分析-高二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6分)材料一世界两区域图材料二甲国某一物流公司已获乙国政府授权,取得了乙国130万公顷可耕地的使用权,租期为99年。据悉,甲国公司将用来种-高三地理
图1是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成本变化图,图2是某区域风能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图1说明全球风电装-高三地理
区域转型阶段,区域原有的集聚效应增强,经济增长迅速-高一地理
2012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攀西-六盘水”(攀枝花-西昌-六盘水)资源富集区成为国家规划的西部重点开发区之一。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高二地理
读某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15分)(1)甲气候的(大陆性或海洋性)特征显著,其主要原因是(2)图中500米以上的区域所表示的地形区是,该地区最重要的矿产资源是。(3)乙地的主要农-高二地理
区域的特征有①整体性②差异性③独立性④开放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高二地理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新疆“红色产业”发展红红火火,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材料二新疆达坂城远离海洋-高二地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右图示意东南沿海局部区域材料二向莆铁路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拓展中西部腹地的一条重要铁路线,也是福建首条连接中部和内陆省份的现代化铁-高三地理
(16分)阅读图文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一般而言,江苏省将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作为苏南地区,城镇化率约为70.8%;其他地区为苏北地区,城镇化率约为51.8%;南京-高三地理
高原区和平原区属于均质区-高一地理
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三江平原⑥山东省青岛市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⑤⑥D.①⑥-高一地理
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图,回答:(11分)(1)写出上图中国经济发展格局中数码所代表的左图中经济发展核心城市的名称:M,N(2)沿海经济地带是我国发展速度最快,最有-高二地理
孟买和洛杉矶分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具有代表性的城市。(11分)(1)孟买位于洛杉矶的方向。(2)夏季,甲海域近岸洋流的流向为___________(顺时针,逆时针),乙海域近岸洋流-高二地理
区域的类型一般可以分为均质区和功能区两种。下列区域属于均质区的是①北方方言区②浦东新区③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④长江沿岸工业带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高二地理
读图,回答题:小题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B.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C.区域只能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区域边界是明确的小题2:半干旱地-高二地理
读图23中、美两国地理位置重叠对照图(两国的比例尺相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中美两国的重叠部分中,A地的气候类型都是气候。(1分)(2)从图中看出,与美国相比,我国(温度-高三地理
(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描述甲国的主要地形特征。(4分)(2)巴基斯坦要把卡拉奇建设成为本国最大的纺织城,分析其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8分)(3)中巴两国计划建一条-高三地理
读下面材料与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从地理上看,在东南亚和夏威夷之间广阔的太平洋中,唯有关岛的港口所处位置最为优越。如果舰只从关岛出发,4天之内即能抵日本、菲律宾-高二地理
读下图“宁夏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1)分析Q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分析该地区成为著名灌溉农业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2-高二地理
宁蒙陕甘沿黄地区位于我国西部生态脆弱、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双重任务艰巨。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宁蒙陕甘沿黄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度-高三地理
读图(1)结合欧洲地形图和气候分布图,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在西欧分布最广的原因(3分)(2)莱茵河是世界著名的河流,自古以来就是西欧南北交通大动脉,试从自然方面分析其航运业-高二地理
(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郑州自古就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现在是全国商贸中心改革试点城市,中国三大邮政枢纽之一。(1)读图乙描述该地区地势的-高三地理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图所示。据此完成。小题1:图示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A.地理差异是划分的基础,-高二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材料二材料一中R河径流量及径流量季节变化统计表河流河口年平均径流量(m3/s)各季节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冬(12-2月-高三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答题。材料一:印度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图材料二:太湖平原与东北平原农业相关要素比较太湖平原东北平原人均耕地面积(公顷)0.070.31谷物年-高三地理
广东省地下水资源丰富。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充足的水源补给是地下水资源形成的重要条件。指出图中地表组成物质和地形起伏特点,(6分)并分析其对地下-地理
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是在地球表面占有一定空间的地区,有明显的界限B.区域是自然生成的,以自然的山脉和河流为界C.区域可以有不同等级不同类型,区域内部的特定-高二地理
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是以单一指标为依据划分的,这种指标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文的B.区域均占有一定的空间,有明确的区位特征C.区域内部的差异大于区域之间的-高二地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PQ两城市都位于沿海,但气候差异很大,请分析形成的原因。(3分)(2)修建连接PQ两城市之间的铁路时可能遇到哪些困难?(2分)(3)分析甲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生-高二地理
下图是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加拿大的海域有世界著名大渔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2分)(2)埃德蒙顿和蒙特利尔是加拿大重要的石油加工中心-高三地理
(28分)西南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自然环境复杂,人类活动深受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四川省部分地理事物示意图材料二:云南省六大流域水土流失-高三地理
读下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贺兰山山麓地区的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3-高三地理
上图为某河段示意图,下图表示该河段上①、②两观测点所测得的年流量变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当地政府为了提高甲河道流量,计划在图5中A、B两点之间修建拦河坝,该-地理
(28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联系,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下图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及-高三地理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请据图分别说明南非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优越性。(8分)(2)a、b两城市均属于热带草原气候。a城市降水特点与b城市相比,有何不同(两气候统计图中,-地理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今年夏季,人们用“水深”“火热”来比喻我国的天气,可谓恰当之极。夏季的高温波及南方多数省份,许多城市的气温高达40°C以上,“酷热成灾-高三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8分)资料一:太平洋中的甲、乙两岛国示意图小题1:根据资料一,比较甲、乙两国的地理位置特征。(5分)小题2:读甲国降水量分布图,一月降水量从-高二地理
题目详情
资料一:太平洋中的甲、乙两岛国示意图
小题1:根据资料一,比较甲、乙两国的地理位置特征。(5分)
小题2:读甲国降水量分布图,一月降水量从西向东减少,简述此种降水量分布现象的形成原因。(6分)
资料二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2月22日7时51分在乙国南岛(南纬43.4°,东经172.7°)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小题3:地震发生时,乙国当地区时(东十二区)为 (1分)
资料三 甲国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工业原料依赖进口,产品销往国际市场。乙国是经济发达国家,以农牧业为主,农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量的50%。羊肉和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粮食不能自给,需从澳大利亚进口。
小题5:阅读资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国人口和城市均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4分)
答案
⑴相同点:均位于太平洋内岸(或均东临太平洋)(2分)不同点:甲岛位于北温带,(2分)乙岛位于南温带;(2分)甲岛位于东半球,(2分)乙岛位于西半球。(2分)
⑵顺序:①>②>③(2分)甲岛地处季风气候区,(2分)1月(冬季)以西北风为主,(2分)该岛地形以山地为主,(2分)①处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2分)③处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2分)
⑶C (2分)
⑷地处板块(消亡)边界处(2分),地壳运动活跃(2分)。
(5)沿海地区地势平坦;(2分)海岸线曲折多良港;沿海地区 (2分)(海洋)交通运输便利;(2分)靠近国际市场。(2分) (合理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小题1:甲、乙两国的地理位置特征可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所处半球分析。两地位置对比要分析地理位置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题2:由甲国降水量分布图可知,一月降水量从西向东减少,根据图例可知①>②>③,其原因是甲岛地处季风气候区,1月(冬季)以西北风为主,该岛地形以山地为主,①处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③处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小题3: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北京时间为2011年2月22日7时51分,乙国当地区时(东十二区)比北京时间(东八区时间)早4小时,根据东加西减原则,故东十二区时间为2月22日11时51分。
小题4:甲乙两国均多火山、地震灾害,是因为地处板块(消亡)边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小题5:甲国为日本,乙国为新西兰,两国人口和城市均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是沿海地区地势平坦;海岸线曲折多良港;沿海地区(海洋)交通运输便利;靠近国际市场。
点评:本题以区域差异为背景,考查知识点涉及区域地理特征的比较、降水的分布、区时的计算、自然灾害的成因、城市人口的分布,考查面广,综合性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1)甲乙两国地理位置的判断。(2)地形、盛行风向对降水的影响。(3)区时计算的原则与方法。(4)城市人口的分布受地形、交通、市场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与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