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992年7月31日,台湾当局颁布了《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条例第一条指出,“国家统一前,为确保台湾地区安全与民众福祉,规范台湾地区与大陆人民之往来,并处理衍生-高三历史
1992年7月31日,台湾当局颁布了《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条例第一条指出,“国家统一前,为确保台湾地区安全与民众福祉,规范台湾地区与大陆人民之往来,并处理衍生-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1992年7月31日,台湾当局颁布了《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条例第一条指出,“国家统一前,为确保台湾地区安全与民众福祉,规范台湾地区与大陆人民之往来,并处理衍生-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1992年7月31日,台湾当局颁布了《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条例第一条指出,“国家统一前,为确保台湾地区安全与民众福祉,规范台湾地区与大陆人民之往来,并处理衍生之法律事件,特制定本条例。”这反映出( )
A.台湾当局力图阻碍两岸人民的交往
B.台湾当局认同两岸是一个国家
C.随着两岸交往台湾对大陆敌意增加
D.两岸人民交往面临着严峻考验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台湾当局颁布的条例的目的是在“国家统一前,为确保台湾地区安全与民众福祉,规范台湾地区与大陆人民的往来”。从中可以看出,台湾当局认同两岸是一个国家,要规范台湾与大陆人民的来往。故A说法与材料内容不符;C说法材料没有体现;材料只是台湾当局颁布的关系条例,D说法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故选B。
上一篇 :
学者李泽厚认为:后代的人们,由其
下一篇 :
古代希腊对人性的探索由“人是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20世纪70年代的一位美国总统表示:“如果我有生之年有什么事要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请问驱使他来中国的主要动力是()A.对中国博大文化-高三历史
“在天之变,日月薄蚀。四十二月日一食。五(十)六月月亦一食。食有常数,不在政治。百变千灾,皆同一状,未必人君政教所致。”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阐释了佛教的“生死轮回-高三历史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给儒学带来的影响是A.儒-高三历史
(12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夫仁者,己欲-高三历史
我国于1982年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下列表述正确-高三历史
以下民国初年新旧婚礼情况对照表,从表中可以看出,新式婚姻较旧式婚姻进步性不包括旧式婚姻情况新式婚姻情况1.父母之命、煤妁之言2.问名(互问庚帖卜之)3.会亲(即订婚)4.-高三历史
1932年“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两项光彩夺目的桂冠,落在了荣氏兄弟的头上。荣氏兄弟能够成为“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主要得益于A.政府的经济政策B.国内的和平环境C.优越的社会-高三历史
“整个讨论过程非常热烈,各位代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各种各样的观点激烈碰撞,共同纲领草案反复修改,几易其稿,才凝结成7000字的最终版本。”忆起当时的情景,历史亲历者还-高三历史
“今天的中国不是苏联,中美没有在亚洲站在一场”新冷战“的边缘……只有成功地建立卓有成效的中美关系,我们才能成功地建设和平繁荣的亚太地区。”美国的这番话表明()①中国综合国-高三历史
下图是海协会的会徽。下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体现促进两岸交往、发展两岸关系的宗旨②说明两岸已经开始走向统一③表达了两岸同胞交流合作、平等协商的共同愿望④包含了中华文化-高三历史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国际贸易大幅度提高。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原因是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生产的国际化加快。-高一历史
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家思想最不相符的是()A.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B.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高三历史
“当时内地对香港的宣传是黑社会横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然而令蔡珠祥(引者注:一位曾经的“逃港”者)惊讶的是,这里的生活水平比内地高许多,香港居民还用上了洗衣机和电视-高三历史
胡适说:“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并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胡适对于社会变化与思想状况之间的关系的分析是A.正确B.错误C.片面D.表面-高三历史
下表是中共中央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变化情况,该表说明了原计划第九次全国计划会议(1960年)八届九中全会(1961年)钢铁产量(万吨)230020101900煤炭产量(亿吨)5.24.25
1956年2月,应邀参加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的上海永安公司董事长兼经理崔琳爽在大会上表示:“企业向国营商业看齐,个人向工人阶级转化。”这表明A.工商业改造成为必然趋势B.社会-高三历史
中共八大前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于①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②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④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A.①②B-高三历史
有学者认为,孔子在中国历史的形象先后大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的过程,近似于七次洗礼。其中对于“僵化”形象理解正确的是(-高三历史
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高三历史
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其中面粉、纺织、化工业生产水平居全国前列。我国民族工业在这期间得以迅速发展-高一历史
读图,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图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图A.外国人在华开设工厂合法化B.民族资本主义力量相对弱小C.民族工业得不到政府的支持D.自然经济所占成份微-高一历史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B.王阳明的“心学”C.董仲舒的“独尊儒术”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高二历史
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是A.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中日邦交正常化D.苏联的实力超-高一历史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经济上看A.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B.促进民族资产阶-高二历史
对人文主义理解错误的是()A.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旗帜B.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要求把人和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C.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幸福、才不管什么灭人欲,死后升入-历史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①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前完成②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③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④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D.①②④-高一历史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主要原因是()A.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B.董仲舒的改造、推荐C.“君权神授”的观点,神化了皇权D.“三纲五常”是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高二历史
“一头牛,一方田,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中国古代农民向往的理想生活。这突出反映了小农经济怎样的特点?A.封闭保守B.精耕细作C.耕织结合D.艰难脆弱-高一历史
历史学家不离事而言理,客观精神乃是历史写作的第一守则。在描写一个历史事件时,下列哪一项最不易受到历史学家主观因素的影响A.事件发生的时地B.事件的前因后果C.事件的历史-高三历史
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十分欣赏挂在某古代思想家纪念馆大殿内的一副楹联,全联是:“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这位思想家-高三历史
(27分)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激进与保守如影随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一般说来,激进主义对现存社会的组织和运作方式怀有强烈的不满,对现存社会制度-高三历史
某知名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史上有三个很重要的人物。他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这段引文空格处-高三历史
新中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A.没收官僚资本B.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D.剥夺地主阶级的财产-高一历史
2007年12月30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参观孔庙,福田参观孔庙的一个重头戏是观看祭孔大典中的乐舞表演。此次迎接福田的祭孔乐舞八佾舞是祭孔乐舞的最高规格。当年季氏大夫擅用“八-高二历史
在夹缝中生存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近百年来一直苦苦追寻实现繁荣的正确道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实业救国,最终的结果都失败了,近代民族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A.引进西方-高一历史
针对雅典民主制度,苏格拉底说:“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这表明苏格拉底()A.反对民主制度B.-高二历史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对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进行经济援助,但是援助的前提条件是上述国家必须接受该组织为其提供的改革方案。由此推断经济全-高一历史
刘少奇在某报告中指出:“从一九五三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报告中“前进一步”的-高三历史
“僧问:如何解脱?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禅师曰:谁垢汝?问:如何是涅槃?禅师曰:谁将生死与汝?”与该禅师观点相似的是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D.李贽-高三历史
某位思想家提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他是-高一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对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我们把他们当成普通侨民看待,不当作外交代表看待”。这体现了我国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B.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C.力争打破-高二历史
“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B.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C.中-高一历史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事业的发展情况。假如图中的F1为动力,F2为阻力,黑色粗箭头代表外交事业发展的总方向。关于对这幅图的理解,正确的有:()①F1可用“和平共处五项原-高一历史
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下面两幅图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他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A.求同存异B.战略同盟C.另起炉灶D.睦邻友好-高二历史
简要概括我们应从“文化大革命”中吸取哪些教训?-历史
民国初年的女性发式,时髦的就有十余种,有圆弧式、水波式、镰刀式、垂翼式、垂苏式、绞练式、平分式、定波式等。男子的打扮也无奇不有,青年人甚至流行德国威廉二世皇帝的“-高二历史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的角度B.从天人感应的角度出发C.从万物本源的角度D.从人的本性角度出发-高二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有()①以传统产业带动经济发展②坚持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③要制订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④加强科研投入和重视教育A.①②B.②③C.③④D-高一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国家陷入崩溃边缘是在A.新中国成立初期B.20世纪50年代后期C.20世纪60年代前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高一历史
从秦汉到明清中央机构的变化反映了A.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消除B.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C.地方权力机构的加强D.君权与相权矛盾的缓和-高一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992年7月31日,台湾当局颁布了《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条例第一条指出,“国家统一前,为确保台湾地区安全与民众福祉,规范台湾地区与大陆人民之往来,并处理衍生-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答案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台湾当局颁布的条例的目的是在“国家统一前,为确保台湾地区安全与民众福祉,规范台湾地区与大陆人民的往来”。从中可以看出,台湾当局认同两岸是一个国家,要规范台湾与大陆人民的来往。故A说法与材料内容不符;C说法材料没有体现;材料只是台湾当局颁布的关系条例,D说法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