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1分)17—18世纪的世界正处在急剧的变革之中,东西方几乎同时产生了反映此种变革的启蒙思想。在西方,伏尔泰、孟德斯鸠以及卢梭是代表;在中国,主要代表人物是黄宗羲、顾炎-历史
(11分)17—18世纪的世界正处在急剧的变革之中,东西方几乎同时产生了反映此种变革的启蒙思想。在西方,伏尔泰、孟德斯鸠以及卢梭是代表;在中国,主要代表人物是黄宗羲、顾炎-历史
题目简介
(11分)17—18世纪的世界正处在急剧的变革之中,东西方几乎同时产生了反映此种变革的启蒙思想。在西方,伏尔泰、孟德斯鸠以及卢梭是代表;在中国,主要代表人物是黄宗羲、顾炎-历史
题目详情
(11分)17—18世纪的世界正处在急剧的变革之中,东西方几乎同时产生了反映此种变革的启蒙思想。在西方,伏尔泰、孟德斯鸠以及卢梭是代表;在中国,主要代表人物是黄宗羲、顾炎武以及王夫之。但其历史结果迥然不同,欧洲的启蒙运动成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化迈进;而明清之际中国的启蒙思想只存留在思想家的著作之中,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列出17—18世纪中外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各一例。(2分)
西方:
中国:
(2)为什么“明清之际中国的启蒙思想只存留在思想家的著作之中,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 (3分)
(3)中国近代的思想家是如何寻找思想武器来推动社会变革的?(6分)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西方: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中国:黄宗羲主张君主是“天下之大害”。(其他符合题意者亦可。2分)
(2)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限制启蒙思想发展;宋明理学占主导地位不利于启蒙思想传播;工场手工业发展缓慢使启蒙思想缺乏社会基础。(3分)
(3)林则徐等人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康有为等维新派主张学外国、实行君主立宪;孙中山等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陈独秀等民主主义者提倡民主和科学, 抨击封建思想;李大钊等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建立中国共产党。(6分)
【拓展提升】 时下的历史问答题在设计时会体现出选择性,如本题(1),可供回答的中外启蒙思想家比较多,选择权在答题者手中。答题时要注意,一定要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最符合题意的内容,以保证得分。
本题第(1)问属于知识再现型问题,虽然简单,但要注意回答某个思想家的具体主张,切勿统而言之。问题(2)属于现象分析型问题,要善于将问题转化——中 国启蒙思想没有推动社会变革.是因为该思想没有广泛传播;没有传播是因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存在不利情形,这些情形就是问题的答案。问题(3)也属于知识再现型问题,回答时要把握住“怎样寻找”这一核心,围绕“寻找”组织答案。
上一篇 :
阅读材料:(12分)我们的现代化建设
下一篇 :
(2008年10月启东市高三调研25题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金山中学08-09上高三摸底考试21题)(9分)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对中国近代化起来积极的推动作用。(1)简述三位历史人物在旧民主主-历史
有学者指出:“民国三四年的时候,复古主义披靡一时。什么忠孝节义、什么八德的建议案,连篇累牍的披露出来,到后来便有□□的结果。可见这种顽旧的思想,与恶浊的政治,往往相因-高三历史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高三历史
材料同一天下午他们打进了一家在桑尔附近的大工厂……工人们捣毁了价值一万镑的机器……他们不只是要捣毁这个地方的机器,还准备去捣毁全英国的机器。——《兰开夏事件》请回答:(1)材-历史
(2009年1月上海市青浦区高三期末29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无事则嗤外国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历史
中国的近代化之路和西学东渐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有关二者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A.西学东渐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B.二者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C.中国的近代化在时间上早-高二历史
、下列关于新式学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最早出现在洋务运动时期B.以自然科学为主要教学内容C.以培养从事实际业务的有用人才为目标D.导致了1000多年科举制的废除-高三历史
毛泽东说:“……使阶级斗争服从于今天的抗日民族斗争,这是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则。”下列中共的举措中,体现这一“根本原则”的有①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②实行整风运动③建立“三三制”政权-高一历史
帝国主义拒绝承认南京临时政府的真实意图是A.阻止中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B.促成南北和谈,谋求中国统一C.避免中国出现南北两个政权D.“严守中立”,博得好感-历史
(10分)如图,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从对“西学-高二历史
(10分)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不少-高二历史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后,为维护共和制度,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其中的“国”、“法”分别是指:[]A、中华民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高二历史
(15分)近代以来,如何准确认识、评价、吸纳西方文明成为摆在近代中国人面前的一大课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中国被强行开放的初期,人们视洋货为“奇技淫巧”,视洋人为“夷人-历史
英国工人阶级意识觉醒的标志是()A.卢德运动B.议会改革C.“无印花之战”D.宪章运动-历史
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根据地在政权建设上采取的重要措施是[]A.建立政治协商制度B.实行“三三制”C.实行减租减息D.开展整风运动-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九)发展农业生产,实行春耕秋收的群众动员,解决贫苦农民耕牛、农具、肥料、种子的困难,今年开荒六十万亩,增加粮食产量四十万担,奖励外来移民。(十一)发展工-高一历史
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根据地在政权建设上采取的重要措施是[]A.建立政治协商制度B.实行“三三制”C.实行减租减息D.开展整风运动-高一历史
下列是两则反映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民主建设的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度之区别,-高二历史
19世纪中后期以来,维新思潮、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思潮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几种思潮先后相继独自存在B.几种思潮同-高三历史
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分配、制约、平衡”这一原则的内容是()A.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C.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D.实-历史
历史有因果关系,下列与民国初年讨袁运动相关史事的因果顺序是①二次革命②袁世凯皇帝梦的破灭③暗杀宋教仁④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③①④②D.④①③②-高一历史
民国初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争取和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而采取的斗争方式有①举行双边谈判②采用政党政治③运用法律手段④进行武装斗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高二历史
(2009年3月广州市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27题)(1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过去一个半世纪,总体看来,是世界影响中国的时代……2006年,《环球时报》评出对中国近现-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时(注:抗日战争)共产党暂时放弃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而改为减租减息。地主获许保留土地,可以收取经过削减的地租,同时也有权参加地方选举。与-高二历史
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注重政治文明建设,又能有效的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措施是[]A.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建立了“三三制”政权C.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D.颁布了-高一历史
下列关于“卢德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1813年,工人的斗争得到政府的承认B.1811年的工人运动以“卢德将军”的名义展开C.1813年在政府的大力镇压下,卢德运动逐渐停止D.卢德运-历史
一位学者在评价晚清中国思想时说,“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高三历史
(2009年3月深圳市高三第一次调研27题)(14分)1923年,梁启超发表了《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这五十年来中国具体的政治,诚然可以-历史
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建立了东西方文明沟通的桥梁,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主要途径有()①出国留学考察②就读新式学堂③阅读和翻译西方-高三历史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产生。内阁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项如不同意,可以驳回。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总理附署才能生效。参议院-历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各国民众争取普选权的斗争()A.采用了大致相同的方式B.都使妇女获得了选举权C.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D.推动了西方政治的民主化-历史
长江三角洲在近代曾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地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孙中山领导的临时政府所在地在这一地区B.中国共产党诞生于这一地区C.反对袁世凯的护国战争主要在这一地区D-高一历史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而进行的斗争包括①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②发动二次革命③发起护国运动④开展新文化运动[]A.①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③④-高二历史
19世纪初期,英国议会通过《保障治安法案》的直接目的是()A.维护统治秩序B.推进工业革命C.镇压“卢德运动”D.改善工人生活-历史
英国早期工人斗争的形式主要有()①武装起义②请愿③罢工④发动“无印花之战”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历史
“三三制”原则推行后,陕甘宁边区政权的性质是[]A.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权B.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政权C.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政权D.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高二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不禁止地主、富农、国民党员参选议员”。这说明陕甘宁边区[]A、实行民主选举制度B、接受国民政府直接领导C、实现了国共党内合作D、组建了多党联合政-高一历史
中国近代新思想萌发的特点主要是A.中国社会内部发生的自然结果B.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发展模式C.以军事近代化为开端的畸型发展D.国人在反侵略斗争中抛弃传统观念的主动探索-历史
(广东省六校联合体200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27题)(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以来,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自办报刊。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历史
教育是立国之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教育的传统。1912年教育部不可能颁布的教育政策是()A.“中小学均加读经一科,按照经书及学校程度分别讲读”B.“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高三历史
康有为和孙中山为挽救民族危机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A.晚年在思想和行动上都有了重大的进步B.都建立了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C.都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D-历史
下列有关美国“黑幕揭发运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先驱是亨利·乔治B.主体是知识分子阶层C.促进了美国人民觉醒D.与《城市之羞》有关-历史
(2009年1月上海市黄浦区高三期终测评35题)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近代百年的上海史,就是一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的缩影。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⑴19世纪-历史
1947年5月,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开展“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运动。该运动属于()A.中共领导的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B.知识分子的反蒋爱国运动C.国统区人民自发的争取民主的运-历史
1946年12月,“国民大会”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规定实行()A.责任内阁制B.总统独裁制C.三权分立制D.君主立宪制-历史
在1945年5月的国民党“六大”上,蒋介石指出“假借民主名义,僭窃民权,便利私图,陷国事于紊乱无法的状态”。他攻击的是()A.民主党派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B.中国共产党建立-历史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这一政策的特点是[]A、限制封建剥削B、解放广大农民C、保护封建剥削D、废除封建剥削-高一历史
“在土地已经分配区域,保证一切取得土地的农民私有土地制。在土地未经分配区域,保证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及债权……政府对租佃关系及债务关系加以合理的调整。”上述材料反映的政策-高一历史
中国共产党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有①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②在根据地政权中实行“三三制”原则③开展大生产运动④开展整风运动[]A.①②B.②③C-高一历史
材料一各项参政员候选人推出后……报告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资格审议会置委员九人,其人选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指定。国民参政会有听取政府施政报-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1分)17—18世纪的世界正处在急剧的变革之中,东西方几乎同时产生了反映此种变革的启蒙思想。在西方,伏尔泰、孟德斯鸠以及卢梭是代表;在中国,主要代表人物是黄宗羲、顾炎-历史
题目详情
(11分)17—18世纪的世界正处在急剧的变革之中,东西方几乎同时产生了反映此种变革的启蒙思想。在西方,伏尔泰、孟德斯鸠以及卢梭是代表;在中国,主要代表人物是黄宗羲、顾炎武以及王夫之。但其历史结果迥然不同,欧洲的启蒙运动成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化迈进;而明清之际中国的启蒙思想只存留在思想家的著作之中,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列出17—18世纪中外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各一例。(2分)
西方:
中国:
(2)为什么“明清之际中国的启蒙思想只存留在思想家的著作之中,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 (3分)
(3)中国近代的思想家是如何寻找思想武器来推动社会变革的?(6分)
答案
(1)西方: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中国:黄宗羲主张君主是“天下之大害”。(其他符合题意者亦可。2分)
(2)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限制启蒙思想发展;宋明理学占主导地位不利于启蒙思想传播;工场手工业发展缓慢使启蒙思想缺乏社会基础。(3分)
(3)林则徐等人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康有为等维新派主张学外国、实行君主立宪;孙中山等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陈独秀等民主主义者提倡民主和科学, 抨击封建思想;李大钊等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建立中国共产党。(6分)
【拓展提升】 时下的历史问答题在设计时会体现出选择性,如本题(1),可供回答的中外启蒙思想家比较多,选择权在答题者手中。答题时要注意,一定要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最符合题意的内容,以保证得分。
本题第(1)问属于知识再现型问题,虽然简单,但要注意回答某个思想家的具体主张,切勿统而言之。问题(2)属于现象分析型问题,要善于将问题转化——中 国启蒙思想没有推动社会变革.是因为该思想没有广泛传播;没有传播是因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存在不利情形,这些情形就是问题的答案。问题(3)也属于知识再现型问题,回答时要把握住“怎样寻找”这一核心,围绕“寻找”组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