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鸦片战争中,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乘船从伦敦出发,途中还在孟买逗留了10天,到达澳门用了67天。而清政府派官员琦善与奕山从北京紧急南下,到达广州分别用时56天、57天。这说明-高三历史
鸦片战争中,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乘船从伦敦出发,途中还在孟买逗留了10天,到达澳门用了67天。而清政府派官员琦善与奕山从北京紧急南下,到达广州分别用时56天、57天。这说明-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鸦片战争中,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乘船从伦敦出发,途中还在孟买逗留了10天,到达澳门用了67天。而清政府派官员琦善与奕山从北京紧急南下,到达广州分别用时56天、57天。这说明-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鸦片战争中,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乘船从伦敦出发,途中还在孟买逗留了10天,到达澳门用了67天。而清政府派官员琦善与奕山从北京紧急南下,到达广州分别用时56天、57天。这说明
①中国在战争中实际上丧失了应有地利②英国官员在战争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③交通技术在近代战争中作用渐居首位④工业文明在近代战争中取得了优势地位
[ ]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 专项题
答案
B
上一篇 :
据清朝大臣黄爵滋上道光皇帝书
下一篇 :
1844年,美国获取“兵船可任意到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日之将夕,悲风骤至”,这是龚自珍针对何时的国情发出的感慨[]A.鸦片战争前夕B.鸦片战争以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D.辛亥革命前夕-高一历史
《冥庵杂识》中记载,浙江一带曾流传一副对联:“逆不靖,威不扬,二将军难兄难弟;波未宁,海未定,一中丞忧国忧民。”与这副对联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高三历史
应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把握机遇、调整策略,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中期),中国和日本都面临看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和欧美军事力-高三历史
天津开埠之初,海关总税务司的评估是“在中国,除去上海或许还有广州,没有任何一个口岸像天津这样有着同内地如此良好的水陆交通”。这表明天津()A.因接近北京而备受重视B.作为-高三历史
鸦片战争中,在战事中节节失利的直接原因是清政府A.没有组织抵抗B.组织抵抗不力C.力行投降政策D.奉行避战方针-历史
从1840年开始中国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解正确的是[]A、政治上半殖民地,经济上半封建B、一半是半殖民地社会,一半是半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是-高一历史
根据下列三幅图片回答问题(14分):图一:签订《南京条约》图二:签订《马关条约》图三:签订《辛丑条约》请回答:(1)导致这三个条约签订战争各是什么?(6分)(2)这三个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高一历史
鸦片战争之后,继英、法、美之后,葡萄牙、比利时、荷兰等国也要求与清政府订约,当时清政府的态度是A.坚决拒绝B.给予它们英、美、法所享有的特权C.口头答应,没有给予它们实-历史
国歌是一个国家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大清帝国国歌——《巩金瓯》:“巩金瓯,承天恃,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高三历史
1840年后,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的国门逐渐被打开,其中,浙江省内第一个开放的通商口岸是A.杭州B.宁波C.温州D.嘉兴-高一历史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高二历史
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一位英国殖民者说:“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此观点的本质是通过侵华战争使英国[]A.对华鸦片贸易合-高一历史
沙俄对中国的侵略主要表现为大量侵占中国的领土,下列对其原因的认识最正确的是()A.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低B.俄国是一个侵略成性的国家c.沙皇一向热衷于领土的扩张D.俄国与-历史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其依据主要是()A.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B.以武力迫使清政府屈服C.继续割占中国领土D.保护鸦片贸易为直接原因-历史
(16分)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于1958年。当年,由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研究浮雕图片所需要的史料题材。经过精心挑选确定了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来表现近百年来-高二历史
这是位于广东虎门广场的禁烟纪念碑。无论什么时候,只要看到这折断的烟枪,仿佛就听到了烟枪断裂的声音。这座纪念碑时刻在提醒着我们: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也使人们不禁想起鸦-高一历史
“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人海口附近。”这是英国人在《南京条约》中把上述地区作为通商口岸的理由。这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①-高三历史
从世界潮流看,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最根本影响是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社会B.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C.中国民主革命开始D.中国思想领域出现了“西学东渐”的趋势-高一历史
侵略与反侵略贯穿近代中国历史的始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从1840年开始,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中国大门,后来又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了一个又一个屈辱的不-高一历史
外国侵略者迫使清政府准许华工出国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D.《马关条约》-高三历史
近代史上,一批爱国诗人通过以诗写史来谴责列强的侵略,赞颂中国人民的抗争。其中张维屏在著名诗篇《三将军歌》中写到:“三将军,一姓葛、两姓陈,捐躯报国皆忠臣。”这首诗歌颂-高三历史
列强侵华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正常的发展历程,最主要体现在[]A.革命任务发生变化B.社会性质变化C.开始学习西方文化D.农民战争不断爆发-高一历史
外国殖民者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共同目的是A.取得“最惠国待遇”B.打开中国市场,夺取原料产地C.寻找在中国的代理人D.转嫁经济危机-高三历史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①中国海关主权安全丧失;②阻断了中国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③开始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④改变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A.①②B.②③C.①-高三历史
(13分)历史上,中英、中日、中美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关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文化观念冲突说”的论述: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高三历史
2010年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显示了21世纪初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也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一百多年前,中英两国谈判,英国选择了上海为通商口岸,在以后的若干年中,英国-高二历史
19世纪中期,中国开始遭遇前所未有的“千年变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高三历史
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严重危害是A.它使中国丧失的领土范围大幅度增加B.它使清朝的财政危机进一步加剧C.它使外国资本主义的势力进一步渗透到内地D.它使外国资本主义-高三历史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依据是[]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D.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主要矛盾-高一历史
《南京条约》规定:“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这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A.向中国倾-高三历史
物产富饶、地理位置重要的浙江在近代史上较早遭受侵略。不平等的《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被迫在浙江开放的通商口岸是()A.宁波B.温州C.镇海D.杭州-高一历史
1840~1901年间西方列强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主要有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高一历史
《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这反映了西方列强A.和中国加强交往的强烈愿望B.发展和中国的平等外交关系C.影响和操纵清朝统治核心D.遵循国际关系中的外交惯例-历史
下列条约中,涉及侵犯我国东北地区领土主权的是①《尼布楚条约》②中俄《北京条约》③《马关条约》④“二十一条”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④-高三历史
南京成功取得2014年青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同时,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的地位,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都发生在南京。(10分)(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就在南京签-高一历史
1861年,进入天津口岸的各类洋布折银3250582两,占当年天津口岸进口总值的64﹪,鸦片折银948480两,占进口总值的18.9%。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进口货物中洋布占主要份额B-高三历史
下图是外国侵略者在洗劫并焚毁圆明同时掠夺的文物照片。法国佳士得公司于2009年2月25日将这两件文物公开拍卖,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该文物被掠夺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A.道光-高一历史
有人认为:“没有中国人的支持,什么事也干不成。从一开始,鸦片贸易就是中外联合的行动,中国人对鸦片的需求远胜于兰开夏的纺织品,由此出现了超乎外国人想象的鸦片销售网络。-高三历史
思考下面的5个话题,完成相关任务(8分)话题:①五四运动②鸦片战争③同盟会成立④辛亥革命⑤中共成立请回答(填代号):(1)上面5个话题中,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话题是:(1分);(2)标-高一历史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签约。他在奏折中写道:“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反对签约的目的主要在-高三历史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A.揭示了鸦片-高三历史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①1840年以来至20世纪初,西方列强通过不断的侵华战争,将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概括其主要过-高一历史
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覆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高三历史
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在华外国人受到“庇护”的依据是[]A.居住及租地权B.海关管理权C.领事裁判权D.片面最惠国待遇-高二历史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高二历史
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诗人描述的事件是抗击哪一侵略国?A-高一历史
近代西方侵略者获得在中国通商口岸自由传教的权利是根据下列哪个条约()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高一历史
19世纪中期,一位正直的英国人在评论一场战争时说:“我从没有听到过比这次对华战争的起源更不公道、进行时更让英国丢脸的战争。”这场战争是[]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甲午中日-高二历史
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写道,“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该诗反映了鸦片战争前的中国()A.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B.土地兼并严重C.清政府-高一历史
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讲话:“(虎门销烟)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高一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鸦片战争中,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乘船从伦敦出发,途中还在孟买逗留了10天,到达澳门用了67天。而清政府派官员琦善与奕山从北京紧急南下,到达广州分别用时56天、57天。这说明-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①中国在战争中实际上丧失了应有地利②英国官员在战争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③交通技术在近代战争中作用渐居首位④工业文明在近代战争中取得了优势地位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