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3分)历史上,中英、中日、中美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关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文化观念冲突说”的论述: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高三历史
(13分)历史上,中英、中日、中美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关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文化观念冲突说”的论述: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13分)历史上,中英、中日、中美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关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文化观念冲突说”的论述: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13分)历史上,中英、中日、中美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关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文化观念冲突说”的论述: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美国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中指出:“……当两种各有其特殊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触时,必然会发生某种冲突(鸦片战争)”。
(1)材料一中关于鸦片战争起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2分)怎样评价这两种观点?(5分)
材料二 2010年7月25日~28日,美韩在……黄海水域进行军演。由于黄海演习地点靠近中国,部分中国民众反应激烈;中国外交部和中国军方也相继表态,反对此次美韩黄海演习。
(2)结合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分析为什么中国从官方到民间激烈反对美韩黄海军演。(3分)
材料三 2009年11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我的政府全面支持一个中国的政策,也就是三个联合公报所反映出的那样子……我非常高兴看到紧张局势的缓和和跨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
(3)材料三中“三个联合公报所反映出的那样子”的主体内容是什么?(2分)奥巴马的谈话对台湾问题的积极影响是什么?(1分)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观点:费正清认为战争的发生是因为中国不愿“与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张馨保认为战争的发生是因为中英双方在“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上的冲突。(2分)
评价: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西之间的确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和观念上的差异;(1分)但是没有看到战争的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要急于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2分)这两个观点都是站在西方立场和价值观的角度做出的结论。(2分)(如能答出“即便是文化价值冲突或“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诉求,也不能成为无视别国主权,借助坚船利炮发动战争的理由”,也可给分,但本问题得分不能超过设定分值。)
(2)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大战、威海卫之战,中国战败割地赔款开埠,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分)
美韩军演带有遏制中国的色彩,军演地点选择在黄海严重伤害了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威胁中国安全。(1分)
(3)①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或一个中国的政策。(任答一点得2分)
②对阻止台独势力图谋,促进两岸关系的新发展有积极意义。(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略
上一篇 :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下一篇 :
2010年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显示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19世纪中期,中国开始遭遇前所未有的“千年变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高三历史
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严重危害是A.它使中国丧失的领土范围大幅度增加B.它使清朝的财政危机进一步加剧C.它使外国资本主义的势力进一步渗透到内地D.它使外国资本主义-高三历史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依据是[]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D.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主要矛盾-高一历史
《南京条约》规定:“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这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A.向中国倾-高三历史
物产富饶、地理位置重要的浙江在近代史上较早遭受侵略。不平等的《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被迫在浙江开放的通商口岸是()A.宁波B.温州C.镇海D.杭州-高一历史
1840~1901年间西方列强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主要有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高一历史
《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这反映了西方列强A.和中国加强交往的强烈愿望B.发展和中国的平等外交关系C.影响和操纵清朝统治核心D.遵循国际关系中的外交惯例-历史
下列条约中,涉及侵犯我国东北地区领土主权的是①《尼布楚条约》②中俄《北京条约》③《马关条约》④“二十一条”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④-高三历史
南京成功取得2014年青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同时,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的地位,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都发生在南京。(10分)(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就在南京签-高一历史
1861年,进入天津口岸的各类洋布折银3250582两,占当年天津口岸进口总值的64﹪,鸦片折银948480两,占进口总值的18.9%。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进口货物中洋布占主要份额B-高三历史
下图是外国侵略者在洗劫并焚毁圆明同时掠夺的文物照片。法国佳士得公司于2009年2月25日将这两件文物公开拍卖,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该文物被掠夺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A.道光-高一历史
有人认为:“没有中国人的支持,什么事也干不成。从一开始,鸦片贸易就是中外联合的行动,中国人对鸦片的需求远胜于兰开夏的纺织品,由此出现了超乎外国人想象的鸦片销售网络。-高三历史
思考下面的5个话题,完成相关任务(8分)话题:①五四运动②鸦片战争③同盟会成立④辛亥革命⑤中共成立请回答(填代号):(1)上面5个话题中,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话题是:(1分);(2)标-高一历史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签约。他在奏折中写道:“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反对签约的目的主要在-高三历史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A.揭示了鸦片-高三历史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①1840年以来至20世纪初,西方列强通过不断的侵华战争,将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概括其主要过-高一历史
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覆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高三历史
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在华外国人受到“庇护”的依据是[]A.居住及租地权B.海关管理权C.领事裁判权D.片面最惠国待遇-高二历史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高二历史
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诗人描述的事件是抗击哪一侵略国?A-高一历史
近代西方侵略者获得在中国通商口岸自由传教的权利是根据下列哪个条约()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高一历史
19世纪中期,一位正直的英国人在评论一场战争时说:“我从没有听到过比这次对华战争的起源更不公道、进行时更让英国丢脸的战争。”这场战争是[]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甲午中日-高二历史
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写道,“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该诗反映了鸦片战争前的中国()A.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B.土地兼并严重C.清政府-高一历史
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讲话:“(虎门销烟)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高一历史
下列条约中,均有割地、赔款、开埠通商条款的有()①《南京条约》②《天津条约》③《北京条约》④《瑷珲条约》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高一历史
诗歌可以作为历史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以生动精炼的语言,具体感人的形象,耐人深思的议论,融诗、史于一体,义理深邃、寓意深远。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高一历史
对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抗日-高二历史
今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70周年。如果我们要开展纪念活动,你认为最恰当的主题应是()A.全民团结,坚决反对外来侵略B.不进则退,落后就要挨打C.开源节流,促进国民经济发展D.和平-高三历史
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这意味着A.中英两国之间的贸易纠纷由英国领事解决B.英国领事享有对《南京条约》的解释权C.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D.英国领事可以决定-历史
某部电影反映了1843年上海的情景,其中有悖历史事实的是A.码头上飘扬着很多英国国旗B.民众强烈反对政府赔款给英国C.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鳞次栉比D.大清官员与英国人商谈关税额-高一历史
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制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高一历史
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写道:“白人则怀着三种动机到中国:作战,赚钱,使中国人皈依我们的宗教。”近代史上,“白人”依照“条约”实现在内地传教的特权始于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高一历史
近代史上,南京和天津这两个城市分别是在哪两个不平等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A.《南京条约》、《天津条约》B.《南京条约》、《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北京条约》D.《天津条约》-高一历史
有人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从此改变了中国社会,开始了近代的历史”,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14分)-高二历史
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反映出列强侵华的发展趋势是A.从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B.从经济侵略到政治侵略C.从单独行动到狼狈为奸D.从开埠通商到割占土地-高三历史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记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高一历史
有学者指出在鸦片战争中,英国海军封锁中国沿海,“企图以此扼制中国经济的喉管”,但最后他们也放弃了。英国人这种做法“未收到期望的效果”的原因是()A.清政府腐朽无能,采取坚-高三历史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C.中国处于封建落后状态D.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急需市场和原料-高一历史
读下图,回答问题;(9分)(1)如图所示,两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呈什么趋势?(4分)(2)《马关条约》关于通商口岸有什么新的规定?(2分)(3)指出三次战争以后通商口岸的分布的特点-高二历史
概括归纳鸦片战争后,面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思想特点,并分析造成这种特点的原因。-历史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中国主权遭到破坏,经济结构发生变化B.清王朝开始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C.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D.中国人民承担反-高二历史
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在台湾开辟通商口岸是在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高一历史
下列事件属于人民群众自发抗击列强侵略的是()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②黄海海战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④义和团运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高一历史
李大钊在一首诗中写到:圆明园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发生在()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高二历史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中,错误的一项是()A.割香港岛给英国B.赔款2100万银元C.五口通商D.协定关税-高二历史
(1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高三历史
19世纪中期,一位正直的英国人在评论一场战争时说:“我从没有听到过比这次对华战争的起源更不公道、进行时更让英国丢脸的战争。”这场战争是A.鸦片战争B.镇压太平天国运动C.甲-高三历史
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丧失土地现象十分严重B.清朝政府的腐败日益暴露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自然经济解体D.军备废弛-高一历史
1793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出的马戛尔尼使团,曾向乾隆皇帝请求“相近珠山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乾隆皇帝说“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高二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3分)历史上,中英、中日、中美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关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文化观念冲突说”的论述: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有关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文化观念冲突说”的论述: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美国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中指出:“……当两种各有其特殊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触时,必然会发生某种冲突(鸦片战争)”。
(1)材料一中关于鸦片战争起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2分)怎样评价这两种观点?(5分)
材料二 2010年7月25日~28日,美韩在……黄海水域进行军演。由于黄海演习地点靠近中国,部分中国民众反应激烈;中国外交部和中国军方也相继表态,反对此次美韩黄海演习。
(2)结合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分析为什么中国从官方到民间激烈反对美韩黄海军演。(3分)
材料三 2009年11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我的政府全面支持一个中国的政策,也就是三个联合公报所反映出的那样子……我非常高兴看到紧张局势的缓和和跨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
(3)材料三中“三个联合公报所反映出的那样子”的主体内容是什么?(2分)奥巴马的谈话对台湾问题的积极影响是什么?(1分)
答案
评价: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西之间的确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和观念上的差异;(1分)但是没有看到战争的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要急于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2分)这两个观点都是站在西方立场和价值观的角度做出的结论。(2分)(如能答出“即便是文化价值冲突或“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诉求,也不能成为无视别国主权,借助坚船利炮发动战争的理由”,也可给分,但本问题得分不能超过设定分值。)
(2)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大战、威海卫之战,中国战败割地赔款开埠,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分)
美韩军演带有遏制中国的色彩,军演地点选择在黄海严重伤害了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威胁中国安全。(1分)
(3)①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或一个中国的政策。(任答一点得2分)
②对阻止台独势力图谋,促进两岸关系的新发展有积极意义。(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