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如图所示,质量为M和m的物块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定滑轮连接,M放在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上,斜面固定在地上,穿过直杆的物块m可沿杆无摩擦地滑动.已知M=5kg,m=1.8kg,-物理
如图所示,质量为M和m的物块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定滑轮连接,M放在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上,斜面固定在地上,穿过直杆的物块m可沿杆无摩擦地滑动.已知M=5kg,m=1.8kg,-物理
题目简介
如图所示,质量为M和m的物块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定滑轮连接,M放在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上,斜面固定在地上,穿过直杆的物块m可沿杆无摩擦地滑动.已知M=5kg,m=1.8kg,-物理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质量为M和m的物块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定滑轮连接,M放在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上,斜面固定在地上,穿过直杆的物块m可沿杆无摩擦地滑动.已知M=5kg,m=1.8kg,杆与斜面间的距离L=4m,sin37°=0.6,cos37°=0.8.试求:
(1)若当m在B位置时恰好能使两物块静止,求此时绳与杆的夹角α和杆对m的支持力的大小;
(2)若将m从A点无初速度释放(此时OA段绳子水平),
(a)试描述此后m的运动情况;
(b)若m运动到C点时速度恰好为零,求A、C两点之间的距离h
AC
.
题型:问答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东城区模拟
答案
(1)当m、M处于静止状态时,设绳子的拉力为T,则有:
对M:T=Mgsin37°
对m:竖直方向:Tcosα=mg
水平方向:Tsinα=FN
由以上三式可以得到α=53°.FN=24N
(2)a:m从A点无初速释放之后,先竖直向下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后,再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零,再竖直向上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后,再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零.此后不断重复这个过程.
b:当m到达C点时,M上升的高度为:
h′=(
h
AC
2
+
L
2
-L)sin37°
若m到达C点速度恰好为零,对m和M组成的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得:
mg
h
AC
=Mg(
h
AC
2
+
L
2
-L)sin37°
解得:hAC=7.5m
答:
(1)当m在B位置时恰好能使两物块静止,此时绳与杆的夹角为53°,杆对m的支持力的大小为24N;
(2)(a)将m从A点无初速度释放(此时OA段绳子水平),m从A点无初速释放之后,先竖直向下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后,再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零,再竖直向上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后,再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零.此后不断重复这个过程.(b)A、C两点之间的距离7.5m.
上一篇 :
重为G的物体系在两根等长的细
下一篇 :
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如图,所示,小球A在细绳的下端,并与光滑的斜面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图中细绳倾斜,图中小球的受力是()A.重力和绳的拉力B.重力、绳的拉力和斜面对球的弹力C.重力、斜面对球-高二物理
如图所示,轻弹簧两端拴接两个小球a、b,拴接小球的细线固定在天花板,两球静止,两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30°,弹簧水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两球质量一定相等B.两球质量可能不-高一物理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若用F表示两个分力F1、F2的合力,用F′表示F1和F2的等效力,则可以判断______(填“甲”或“乙”)-物理
关于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弹力必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B.减小物体间的弹力,可以减小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C.减小物体间的弹力,不影响物体在支持-高一物理
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中,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的效果相同,必须使()A.每次把橡皮条拉到相同的位置B.每次橡皮条拉直C.每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物理
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实验时,F1和F2表示两个互成角度的力,F表示由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F1与F2的合力;F′表示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的力,则下图中各图中符合实验-物理
(10分)如图所示,A、B是系在绝缘细线两端的两个小球,A球不带电,质量为kg,B球带正电,现将绝缘细线通过O点的光滑定滑轮,将两球悬挂起来,B球处在水平向右的电场强度为E=2-高一物理
如图所示,用悬绳AO、BO、CO悬挂一重物,AO、BO、C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100N,已知BO处于水平,∠AOB=150°,则为保证悬绳都不断,所挂重物不能超过多重?-高二物理
如图所示,用A,B两个测力计拉橡皮条的D端(O端固定),当把D端拉到E处时,α+β=90°;然后保持A的读数不变,当α角由图中所示的值逐渐变小时,要使D端仍在E处,可采用的办法是()-物理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GA=20N的木块A,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在A上放有重GB=10N的木块B,B与A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求:(1)若水平力F作用在A上,使A和
如图所示,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开始运动-物理
关于摩擦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B.静摩擦力总是阻碍物
下列共点力作用在物体上,能使物体平衡的是A.5N,4N,8NB.20N,30N,60NC.10N,10N,5ND.2N,5N,8N-高二物理
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静止于斜面上,如图所示,若稍稍增大推力,物体仍保持静止,则A.物体所受合力增大B.物体所受合力不变C.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增大D.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增-高一物理
做“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铺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的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细绳套,如图所示,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物理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物体a、b用细绳连接后跨过滑轮,a静止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b竖直静止。已知mb=2ma,连接a的细绳平行斜面,不计滑轮摩擦。现将细绳剪断,关于之-高一物理
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重10N的物体,被平行于斜面的大小为8N的恒力F推着沿斜面匀速上滑,如图所示,g取10m/s2。物体所受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在推力F突然-高一物理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在沿斜面向上F力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若斜面始终保持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则木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斜面受到-高三物理
如图所示,本盒内放置一小球,小球恰与木盒各面相接触,现给木盒一向上的初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不考虑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木盒底部对小球有弹力作用B.若不考虑空-物理
质量为1kg的物体停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3N,动摩擦因数为0.2.现给物体施加一水平方向的外力F,则当F=2N时,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f1=________N-高一物理
将一个半球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半球的中央有一光滑小孔,上端有一光滑的小滑轮,柔软光滑的轻绳绕过滑轮,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m2的物体(两物体均可看成质点,m2悬于空中)时-物理
一物体受到两个共点力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为6N和8N,夹角为90°,其合力大小为A.2NB.10NC.14ND.48N-高二物理
如图所示,是两位同学在研究“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时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若F’的作用效果与F1、F2共同作用效果相同,则尊重实验事实的结果为______.-物理
如图所示,绳AP与杆OP的质量均不计,O端用铰链固定,滑轮在O点正上方(滑轮大小及摩擦均不计).P端吊一质量为m的重物,现施拉力F将P缓慢上拉(均未断),在OP杆达到竖直位置前A-高三物理
某电视台每周都有棋类节目,如棋类授课和评析,他们的棋盘都是竖直放置的,棋盘上布有磁铁,而每个棋子都是一个小磁铁,关于棋盘和棋子有下列几种说法:①小棋子共受四个力的作-高三物理
(1)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物理
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50N,分力F1的方向与合力F的方向成30°角,分力F2的大小为30N。则()A.F1的大小是唯一的B.F2的力向是唯一的C.F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D.F2可取任意方向-物理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靠在竖直墙壁上,物块A放置斜面体B上,开始A、B静止。现用水平力F推A,A、B仍静止,则此时B受力个数可能是A.3个B.4个C.5个-高三物理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系着小物体m1、m2的细线绕过光滑小滑轮与系着小物体m3的细线连接在O点,当系统达到平衡时绕过滑轮的两细线与竖直方-物理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木块A放在质量为M的三角形斜面体B上,现用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的水平力分别推A和B,它们均静止不动,且,重力加速度为,则A.A受到四个力的作用B.B对A的摩-高三物理
如图所示,滑块A以一定的初速度滑木板B向右滑动,木板B在地面上保持静止、已知滑块A的质量为,木板的质量为,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在A滑动过程-高一物理
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F1和F2表示两个互成角度的力,F表示由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的合力,F′表示根据“等效性”由实验方法得到的合力,则图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物理
(10分)如图所示,通电金属杆ab质量m=12g,电阻R=1.5Ω,水平地放置在倾角θ=300的光滑金属导轨上。导轨宽度,导轨电阻、导轨与金属杆的接触电阻忽略不计,电源内阻r=0.5Ω。匀强-高二物理
人握住旗杆匀速上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B.人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上的C.人握旗杆用力越大,人受的摩擦力也越大D.人握旗杆用力越大,并不会使-高一物理
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若稍增大水平力F,而物体仍能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及支持力都不一定增大B.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高三物理
冰壶比赛是在水平冰面上进行的体育项目,比赛场地示意如图所示.比赛时,运动员在投掷线AB处让冰壶以一定的初速度滑出,使冰壶的停止位置尽量靠近距离投掷线30m远的O点.为使冰-物理
如图所示,以水平力F压物体A,这时A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若物体A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A物体的质量为m,那么A物体与墙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A.μmgB.mgC.FD.μF-高一物理
合力和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从物理思想方法上属于______,两个大小分别为F1和F2(F2<F1)的力作用在同一质点上,它们的合力的大小F满足______.-物理
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实验中所说的合力与两个分力具有相同的效果,是指下列说法中的()A.弹簧秤的弹簧被拉长相同长度B.两弹簧秤相对橡皮条保持相同的角度C-物理
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当它们间的夹角为时,合力为F,则当它们间夹角为时,合力大小为()A.FB.C.2FD.-高三物理
“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主要步骤是:(A)在桌面上-物理
如图所示,一只半球形碗倒扣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球的半径为R,质量为m的蚂蚁只有在离桌面的高度大于或等于R时,才能停在碗上,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那么蚂-高三物理
如图所示,物体在垂直斜面的力F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稍许减小力F,物体仍保持静止,则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不变,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变大B.若撤去-高三物理
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所用到的实验器材有方木板、白纸、橡皮条、细绳套两根、图钉几个、弹簧测力计(两个)、三角板、刻度尺.(1)实验中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物理
(1)为了用弹簧测力计测定两木块A和B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甲、乙实验方案.①为了用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A和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你认为______-物理
重150N的光滑球A悬空靠在墙和木块B之间,木块B的重力为1500N,且静止在水平地板上,如图所示,则()A.墙所受压力的大小为150NB.木块A对木块B压力的大小为150NC.水平地板所受的-高三物
如图,物体P静止于固定的斜面上,P的上表面水平。现把物体Q轻轻地叠放在P上,则A.P向下滑动B.P静止不动C.P所受的合外力增大D.P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增大-高三物理
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球形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最高点处的钉子用水平细线拉住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光滑球B.则A.A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gB.A对地面的摩擦力方-高三物理
把质量m的带负电小球A,用绝缘细绳悬起,若将带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球B靠近A,当两个带电小球在同一高度相距r时,绳与竖直方向成α角.试求:(1)A球受到的绳子拉力多大?(2)A球带电-高二物理
同一辆货车两次匀速驶上同一坡路,在空载时上坡速度为v1,牵引力为F1;在满载时上坡速度为v2,牵引力为F2,已知两次上坡过程该货车的输出功率相同,则A.v1>v2B.v1<v-高三物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如图所示,质量为M和m的物块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定滑轮连接,M放在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上,斜面固定在地上,穿过直杆的物块m可沿杆无摩擦地滑动.已知M=5kg,m=1.8kg,-物理
题目详情
(1)若当m在B位置时恰好能使两物块静止,求此时绳与杆的夹角α和杆对m的支持力的大小;
(2)若将m从A点无初速度释放(此时OA段绳子水平),
(a)试描述此后m的运动情况;
(b)若m运动到C点时速度恰好为零,求A、C两点之间的距离hAC.
答案
对M:T=Mgsin37°
对m:竖直方向:Tcosα=mg
水平方向:Tsinα=FN
由以上三式可以得到α=53°.FN=24N
(2)a:m从A点无初速释放之后,先竖直向下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后,再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零,再竖直向上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后,再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零.此后不断重复这个过程.
b:当m到达C点时,M上升的高度为:h′=(
若m到达C点速度恰好为零,对m和M组成的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得:
mghAC=Mg(
解得:hAC=7.5m
答:
(1)当m在B位置时恰好能使两物块静止,此时绳与杆的夹角为53°,杆对m的支持力的大小为24N;
(2)(a)将m从A点无初速度释放(此时OA段绳子水平),m从A点无初速释放之后,先竖直向下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后,再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零,再竖直向上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后,再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零.此后不断重复这个过程.(b)A、C两点之间的距离7.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