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小明从某砖墙前的高处由静止释放一个石子,让其自由落下,拍摄到石子下落过程中的一张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每层砖的平均厚度-高三物理
小明从某砖墙前的高处由静止释放一个石子,让其自由落下,拍摄到石子下落过程中的一张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每层砖的平均厚度-高三物理
题目简介
小明从某砖墙前的高处由静止释放一个石子,让其自由落下,拍摄到石子下落过程中的一张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每层砖的平均厚度-高三物理
题目详情
小明从某砖墙前的高处由静止释放一个石子,让其自由落下,拍摄到石子下落过程中的一张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每层砖的平均厚度为6.0cm,照相机本次拍照曝光时间为1.5×10
-
2
s,由此估算出位置A距石子下落起始位置的距离为( )
A.1.6m
B.2.5m
C.3.2m
D.4.5m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图可知石子在曝光时间内留下的径迹长约为2块砖的厚度,即:s=0.12m,因此石子在这段曝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8m/s,又因为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因此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点时刻的速度,所以vA=
-
=7.925m/s,所以位置A距石子下落起始位置的距离为:h=
=3.14m,故选项C正确。
上一篇 :
传感器和计算机结合,可以快速测
下一篇 :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一个物体从高h处自由落下,其时间达到落地时间一半时,下落的高度为AhBhChDh-高一物理
如图甲所示,两位同学根据课本提示的方法,利用自由落体运动做反应时间的测量。如图乙所示,A点是开始时受测人手指的位置,B点是结束时受测人手指的位置,则受测人的反应时间-高一物理
悬链长1.4m,从悬点处断开,使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整个悬链通过悬点下方3.2m处的一点所需的时间为()(取g=10m/s2)A.0.6sB.0.8sC.0.2sD.1s-高一物理
(18分)如图甲所示,平行金属导轨竖直放置,导轨间距为L=1m,上端接有电阻R1=3,下端接有电阻R2=6,虚线OO′下方是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现将质量m=0.1kg、电阻不计的金属-高三物理
(9分)若从砖墙前的某高处使一个石子由静止自由落下,用照相机拍摄石子在空中的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AB。已知该照相机的曝光时间为-高一物理
长度为5m的铁链悬挂在天花板上的0点,放开铁链,让其自由下落,求铁链全部通过0点下方25m处的A点所用的时间。-高一物理
(10分)屋檐上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已刚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为1m的窗户的上、下沿,如图所示,问:(1)此屋檐离地面多高?-高一物理
(7分)小张利用高中学过的物理知识探测“深井”的深度。他向“深井”丢下一块石块(有安全措施),同伴记录时间,经1.0秒,听到石块落底的声音。若不计石块的初速度和声音回传时间-高一物理
某物体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6s内物体的()A.路程为65mB.位移大小为25m,方向向上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D.平均速度大小为10m/s,方向向下
如图所示,将小球a从地面以初速度v0竖起上抛的同时,将另一相同质量的小球b从距地面h处由静止释放,两球恰在h/2处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A.两球同时落地B.相遇时两球速度相-高三物理
一物体从离地面H高处自由下落,下落位移为h时,物体的速度恰好是它着地时速度的一半,则h等于()ABCD-高一物理
(4分)从某高处由静止下落到地面的物体,在中间1s内通过的路程为30m,若空气阻力不计,则该物体下落时的高度为m。-高一物理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正确的说法是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B.自由落体的快慢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有关C.在地球表面上各处,重力加速度大小相同D.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在竖直-高一物理
(10分)一个屋檐距地面9m高,每隔相等的时间就有一个水滴从屋檐自由落下。当第4滴水刚要离开屋檐时,第1滴水正好落到地面,求此时第2滴水离地的高度。(g="10"m/s2)-高一物
从某一高处由静止释放一粒小石子甲的同时,从同一地点竖直向上抛出另一粒小石子乙,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它们落地之前()A.二者间距不变B.二者速度差不变C.间距与时间成正比D.同-高一物理
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1s内的位移为它最后1s内位移的1/4,g取10m/s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A.5mB.11.25mC.20mD.31.25m-高一物理
甲、乙两物体,甲从20m高处自由落下,1s后乙从10m高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在两物体落地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同B.两物体从起点各自下落-高一物理
自由下落的物体,在落地前的最后一秒内下落了,不计空气阻力,问此物体是从离地多高的地方开始下落的?()-高一物理
甲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时间t后,乙物体从同一位置自由下落,在甲乙都未落地前,以甲为参照物,乙物体的运动状态是A.相对静止B.向上做匀速直线C.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D.向上做匀-高三物理
质量为的物体从一行星表面高度处自由下落(不计阻力).经过时间物体到达行星表面,则根据题设条件不可以计算出:A.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B.物体受到星球引力的大小C.行星的第一-高三物理
“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降落在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月球上,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在月球成功实现探测器软着陆的国家.着陆前“嫦娥三号”曾在离月面100m-高三物理
为了测出楼房的高度,某同学让一石块从楼顶自由下落至地面(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已知量),不能测出楼房的高度的是()A.测量石块下落到地面的时间B.测出石块落地时的瞬时-高一物理
一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5m,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A.13.5mB.1.5mC.7.5mD.4.5m-高一物理
如图所示是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弹性细绳中拉力瞬时值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实验时,把小球举到悬点O处,然后放手让小球自由落下,同时开始测量弹性绳的拉力-高三物理
2001年5月11日《北京晚报》报道了一位青年奋勇接住一个从15层高楼窗口跌下的孩子的动人事迹,设每层楼高度是2.8m,这位青年从他所在的地方冲到楼窗下需要的时间是1.3s,请你-高一物理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最后1s内通过的位移是55m。求物体下落的高度。-高一物理
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图象是(g取10m/s2)-高三物理
从地面竖直上抛物体A,同时,在某高度处有一物体B自由落下,两物体在空中相遇时的速率都是v(不计空气阻力),则()A.物体A的上抛初速率是两物体相遇时速率的2倍B.相遇时物体A已-高一物理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是竖直向下,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4∶9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高一物理
一根轻质细线将2个薄铁垫圈A、B连接起来,一同学用手固定B,此时A、B间距为3L,A距地面为L,如图所示。由静止释放,A、B,不计空气阻力,且A、B落地后均不再弹起。从释放开始-高三物理
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取g="10"m/s2.则()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m/sB.小球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
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甲同学用手握住直尺顶端最大刻度的地方,乙同学在直尺下端刻度为b米的地方做捏住尺子的准备,但手没有碰到尺子.当乙同学看到甲同-高一物理
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经过t秒落到地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下落全程一半时的速度与落地速度之比是1:2B.下落t/3和落地前t/3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5C.下落前半程与后半-高一物理
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研究快速变化的力的大小。实验时,把图甲中的小球举高到绳子的悬点O处,然后小球由静止释放,同时开始计时,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获得弹性绳的拉力随时-高三物理
物体A从离地面H高处自由落下,同时物体B以V0从地面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两物体在空中相遇,相遇时A的速率为2V,B的速度大小为V,方向向上,则:()A.两者相遇时距地面2H/3-高三物理
一物体在距离地面高h的位置无初速度释放,不计空气阻力,经过t时间后落至地面,落到地面时的速度为v,则()A.物体通过前半程和后半程所用时间之比为1:(一1)B.物体通过h/2处的-高一物理
人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实验测出自己的反应时间。请一位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木尺顶端,你用一只手在木尺下部做握住木尺的准备,-高三物理
一个同学在研究小球自由落体运动时,用频闪照相连续记录下小球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闪光周期为s,测得x1=7.68cm,x3=12.00cm,用上述数据通过计算可得小球运动的加速度约为-高三物理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美景,如果三尺为1m,则水面落到地面的速度约为(设初速度为零,忽略空气阻力)A.100m/sB.140m/sC.200m/-高一物理
从离地面高度为h处有自由下落的甲物体,同时在它正下方的地面上有乙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要使两物体在空中相碰,则做竖直上抛运动物体的初速度v0应满足什么条件?_______-高三物理
某同学身高1.8m,当他站在一个距地面高为0.8m的平台上由静止开始跳到地面上,不计空气阻力.据此可估算他刚落地时的速度大小约为(取g=10m/s2)A.2m/sB.4m/sC.6m/sD.8m/s-
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上升过程先后经过A、B两点,它两次经过A点的时间间隔为tA,两次经过B点的时间间隔为tB,不计空气阻力,则AB相距:()A、B、C、D、-高三物理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下列哪些方法是他在这个实验中采用过的()A.用秒表计时B.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进行数据分析C.改变斜面倾角,比较各种-高一物理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B.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落到地面的速度也大C.加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的直线运动一定是-高一物理
(12分)额定功率是80kW的无轨电车,其最大速度是72km/h,质量是2t,如果它从静止先以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开出,阻力大小一定,则:(1)电车匀加速运动行驶能维持多少时间?(2)又-高一物理
一枚子弹被以40m/s的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射出(忽略空气阻力,g=10m/s2),则A.4s末到最高点B.3s末、5s末的速度相同C.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80mD.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高一
为了求得楼房的高度,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让一个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就能计算出楼房的高度()A.石块下落所用的时间B.石块落-高一物理
(10分)如图所示,一段长为L="1"m的棒,上端悬挂在天花板上P点,棒的正下方固定着一个高为d="1"m的中空圆筒Q。棒被释放后自由落下,它通过圆筒所需时间为
甲的重力是乙的3倍,它们从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乙先着地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C.甲、乙同时着地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高一物理
(13分)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有A、B两物体,A物体从a点起以角速度ω沿顺时针方向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同时B物体从圆心O处自由下落.若要A、B两物体在d点相遇,求角速-高一物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小明从某砖墙前的高处由静止释放一个石子,让其自由落下,拍摄到石子下落过程中的一张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每层砖的平均厚度-高三物理
题目详情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题图可知石子在曝光时间内留下的径迹长约为2块砖的厚度,即:s=0.12m,因此石子在这段曝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