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干了三件大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干了三件大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八年级历史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干了三件大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八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干了三件大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材料二 1957年10月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本来,好、省是限制多、快的。好者,就是质量好;省者,就是少用钱;多者,就是多办事;快者,也是多办事。这个口号本身就限制了它自己。因为有好、省,既要质量好,又要少用钱,那个不切实际的多,不切实际的快,就不可能了。我们讲的是实事求是的合乎实际的多、快、好、省,不是主观主义的多、快、好、省。”
材料三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报告:“……我们党同六亿多人口结成了血肉的联系,依靠这个伟大的力量,凡是人类能够做的事,我们都能够做,或者很快能够做,没有什么事我们不能够做到。”
材料四 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回顾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党就能够形成符合客观实际、体现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意愿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离开了实事求是,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严重挫折。
——习近平同志2012年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请回答:
⑴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性事件。(3分)
⑵ 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强调什么问题?与党的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关系?(3分)
⑶ 材料三强调什么?忽视了什么问题?(2分)
⑷ 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各举一例论证材料四观点。(2分)
题型:改错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⑴ 开国大典;“三大改造”完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分)
⑵ 要求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1分)强调多、快与好、省之间的制约关系。(1分)是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延续。(1分)
⑶ 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夸大了生产关系的影响;(1分)忽视了现实条件。(1分)
⑷ 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的正确中国革命道路的确定,引领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或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确立改革开放政策,取得巨大成就)。反:大跃进运动(或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违背客观规律,没有正确分析社会矛盾,给党和国家造成严重损失与灾难。(正、反各1例,每例1分,共2分)
试题分析:
第(1)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了;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我们讲的是实事求是的合乎实际的”告诉我们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要求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通读整篇材料可以知道材料强调的是:
多、快与好、省之间的制约关系;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可以得出材料二是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延续。(1分)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依靠这个伟大的力量,凡是人类能够做的事,我们都能够做,或者很快能够做,没有什么事我们不能够做到。”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此论断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夸大了生产关系的影响;忽视了现实条件,忽视了客观实际情况。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围绕材料的主旨分析归纳,首先,材料四的观点是:实事求是就会胜利;离开实事求是就会遭受损失。正面的例子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在建设时期,又实事求是的找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反面的例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就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急于求成,不从中国实际出发,结果给党和国家造成严重损失与灾难。
上一篇 :
杨凯在《中国梦的方位》中说:“
下一篇 :
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民族将再也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10分)国庆大阅兵是中华民族逐步崛起并走向现代化艰难历程的阶段总结和历史见证。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式隆重举行……28响礼炮呜响……游行群-八年级历史
一个学期即将结束,我们也即将迎来党的生日。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走向辉煌。请阅读-八年级历史
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B.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C.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九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30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集会,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八年级历史
升旗仪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心中总会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最早将五星红旗定为我国国旗的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八年级历史
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A.新中国的成立B.三大改造的完成C.“一五”计划完成D.土地改革完成-八年级历史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这句优美动人的歌词中的“当家作主站起来”指的是1950年的土地改革;同时期的西藏解放问题,我国在骁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下,通过武-八年级历史
建国60多年以来,我国在政治、外交、科技等领域取得了一个个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仔细观察下列图片资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⑴指出图一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八年级历史
对联,是一面折射生活的多棱镜,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中最早出现的是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感谢毛主席”B.“大锅饭年年亏款,承包后岁岁余钱”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八年级历史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八年级历史
下列内容中,不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是A.选举产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B.通过《共同纲领》C.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八年级历史
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A.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B.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C.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D.以北平为首都改名为北京-八年级历史
历史课上,王同学:“中国可真了不起!按国际惯例是鸣炮21响,而开国大典上我们的54门礼炮却要鸣28响。我们国家太牛了!”你能给他一个正确的解释吗?()A.28响礼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八年级历史
材料一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个多世纪,在世界上一直处于卑下地位,人家看不起中国人……一九四九年,中国人确实站起来了……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如果从建国起,用一-八年级历史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两句脍炙人口的歌词颂扬的历史人物是A.孙中山、毛泽东B.毛泽东、邓小平C.邓小平、江泽民D.江泽民-八年级历史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中国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是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B.开国大典C.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D.1951年9月,人民解放军-八年级历史
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曾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摆脱屈辱,有了“站起来”的“尊严”并成为国家的主人开始于A.抗日战-八年级历史
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按照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历史进程,正确的是()①刘文革②马援朝③李跃进-八年级历史
右图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B.开国大典,宣告新中国的诞生C.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八年级历史
与下边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相符合的事件是A.制定《共同纲领》B.作出抗美援朝决策C.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八年级历史
1951年,除台湾和少数几个沿海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解放。下列事件标志着祖国大陆完成统一的是A.三大改造的完成B.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C.西藏的和平解放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年级历史
1949年9月,为筹备建立新中国而召开的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九年级历史
(10分)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1年3月3日15时,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议程,-八年级历史
标志着祖国大陆完成统一的事件—————————-八年级历史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九年级历史
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揭开了中国现代史的新篇章。新中国成立六十几年来,党和政府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八年级历史
右边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而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B.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C.中国真-八年级历史
下图中,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A.第一届全国政协开幕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第一届全国人大开幕D.“文化大革命”开始-八年级历史
(16分)(16分)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向人民交上合格的“答卷”。实践证明,牢记“赶考”告诫,保持“赶考”心态,发扬“赶考”作风,是社会主义建设不可缺少-九年级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那么,我国为什么还要以曾经激发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呢?为什么还要时时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八年级历史
人类历史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8分)(1)1949年新中国建立伊始,当时政府颁布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施政纲领是什么?(2分)(2)1954年我国颁布了第-八年级历史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革命胜利的事件————————-八年级历史
(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二:1998年,全国已先后成立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八年级历史
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想一想,“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A.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B.人民解放-八年级历史
2014年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和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办的第十二届“网上祭英烈,共筑中华魂”主题活动,在中国青年网、青少年爱国主义网、民族魂等网站展开。其中民族魂网站是-八年级历史
读图,回答问题。(6分)图一毛泽东宣告新中国成立图二中美建交(1)图一和图二对世界各自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2)图一和图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2分)-九年级历史
学者任继愈曾经感慨地写道:“经过百年的奋斗,几代人的努力,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他感慨的历史事件是A.新中国成立B.土地改革完成C.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八年级历史
某同学在笔记中写到:“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阴谋,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统一,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A.西藏解放B.抗美援朝C.香港回归D.澳门回归-八年级历史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这句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B.新中国的成立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九年级历史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成员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它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近50年的奋斗历程。请你作为合作学习的伙伴,和他人一起共同完成年代尺上与标号相对应的内容A.①新中国成立-九年级历史
图说历史(8分)(1)上图反映的是什么时间的什么重大事件?(2分)(2)上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6分)-八年级历史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说说图一的历史意义(2分)(2)图二中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这次会议后中国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举出外国改革的两个经济措施(农村、-八年级历史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通过友好谈判做出的重大决定是A.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B.和平解放西藏C.建立西藏自治区D.平定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叛乱-八年级历史
下列不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A.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B.采用公元纪年C.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八年级历史
小华问:“伯伯,您今年几岁?”伯伯说:“我与共和国同岁。”小华的伯伯今年几周岁?A.64岁B.65岁C.66岁D.55岁-八年级历史
南京是座历史名城,近代以来,它却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晶晶收集到与南京有关的下列四幅图,她为这四幅图所配的文字说明中,有一项不符合史实。你知道是哪一项吗()。A.中国-九年级历史
某导演准备拍摄一部反映1949年共和国诞生的纪录片。其中,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可选的画面是A.淮海战役B.渡江战役C.开国大典D.三大改造-八年级历史
学校每周都有一次升国旗仪式,每当奏响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我们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历史上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会议是A.七届二中全会-八年级历史
(12分)建国以来我国共举行过14次国庆阅兵和23次国庆群众游行。阅兵游行活动的内容,也反映着我们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主题材料问题欢庆新生1949年1-九年级历史
材料一:一百多年中国近代史,既是屈辱历史,也是抗争历史材料二:1949年9月,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以上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1)材料二-九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干了三件大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八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干了三件大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材料二 1957年10月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本来,好、省是限制多、快的。好者,就是质量好;省者,就是少用钱;多者,就是多办事;快者,也是多办事。这个口号本身就限制了它自己。因为有好、省,既要质量好,又要少用钱,那个不切实际的多,不切实际的快,就不可能了。我们讲的是实事求是的合乎实际的多、快、好、省,不是主观主义的多、快、好、省。”
材料三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报告:“……我们党同六亿多人口结成了血肉的联系,依靠这个伟大的力量,凡是人类能够做的事,我们都能够做,或者很快能够做,没有什么事我们不能够做到。”
材料四 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回顾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党就能够形成符合客观实际、体现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意愿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离开了实事求是,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严重挫折。
——习近平同志2012年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请回答:
⑴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性事件。(3分)
⑵ 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强调什么问题?与党的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关系?(3分)
⑶ 材料三强调什么?忽视了什么问题?(2分)
⑷ 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各举一例论证材料四观点。(2分)
答案
⑴ 开国大典;“三大改造”完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分)
⑵ 要求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1分)强调多、快与好、省之间的制约关系。(1分)是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延续。(1分)
⑶ 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夸大了生产关系的影响;(1分)忽视了现实条件。(1分)
⑷ 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的正确中国革命道路的确定,引领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或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确立改革开放政策,取得巨大成就)。反:大跃进运动(或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违背客观规律,没有正确分析社会矛盾,给党和国家造成严重损失与灾难。(正、反各1例,每例1分,共2分)
试题分析:
第(1)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了;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我们讲的是实事求是的合乎实际的”告诉我们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要求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通读整篇材料可以知道材料强调的是:
多、快与好、省之间的制约关系;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可以得出材料二是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延续。(1分)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依靠这个伟大的力量,凡是人类能够做的事,我们都能够做,或者很快能够做,没有什么事我们不能够做到。”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此论断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夸大了生产关系的影响;忽视了现实条件,忽视了客观实际情况。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围绕材料的主旨分析归纳,首先,材料四的观点是:实事求是就会胜利;离开实事求是就会遭受损失。正面的例子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在建设时期,又实事求是的找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反面的例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就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急于求成,不从中国实际出发,结果给党和国家造成严重损失与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