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二:1998年,全国已先后成立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八年级历史
(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二:1998年,全国已先后成立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八年级历史
题目简介
(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二:1998年,全国已先后成立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八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1998年,全国已先后成立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
材料四:“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摘自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的《乡愁》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回答:为解决西藏问题,中央人民政府主要采取的方式是什么?(1分)西藏的解放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
(2)材料二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了什么政治制度?(2分)
(3)材料三诗歌中的“喜事”指什么?(2分)
(4)依据材料四回答:目前我国解决“乡愁”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
(5)如果上述材料是提供给你的研究性学习材料,请确定上述材料的主题?(2分)
题型:改错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和平解放。(1分)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2分)
(2)民族区域自治(2分)
(3)香港、澳门回归(2分)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分)
(5)祖国统一,民族团结(2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为解决西藏问题,中央人民政府主要采取的方式及其意义。为解决西藏问题,中央人民政府主要采取的方式是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了的政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了的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该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3)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三中的“紫荆”“白莲”分别是香港、澳门的区花,整首诗反映了在“一国两制”这一科学构想的指引下,香港和澳门成功实现回归,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4)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与分析能力。材料四的内容出自台湾作家余光中的诗歌《乡愁》,该诗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亲人早日团聚的迫切愿望,而目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就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也是解决“乡愁”问题的基本方针。
(5)本题主要考查综合归类的能力。四则材料中,材料一和材料二体现了我国政府实行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材料三和材料四体现了祖国统一的主题。因此,四则材料综合起来,体现的主题就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
上一篇 :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革命胜利的事
下一篇 :
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随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2014年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和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办的第十二届“网上祭英烈,共筑中华魂”主题活动,在中国青年网、青少年爱国主义网、民族魂等网站展开。其中民族魂网站是-八年级历史
读图,回答问题。(6分)图一毛泽东宣告新中国成立图二中美建交(1)图一和图二对世界各自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2)图一和图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2分)-九年级历史
学者任继愈曾经感慨地写道:“经过百年的奋斗,几代人的努力,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他感慨的历史事件是A.新中国成立B.土地改革完成C.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八年级历史
某同学在笔记中写到:“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阴谋,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统一,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A.西藏解放B.抗美援朝C.香港回归D.澳门回归-八年级历史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这句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B.新中国的成立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九年级历史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成员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它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近50年的奋斗历程。请你作为合作学习的伙伴,和他人一起共同完成年代尺上与标号相对应的内容A.①新中国成立-九年级历史
图说历史(8分)(1)上图反映的是什么时间的什么重大事件?(2分)(2)上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6分)-八年级历史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说说图一的历史意义(2分)(2)图二中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这次会议后中国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举出外国改革的两个经济措施(农村、-八年级历史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通过友好谈判做出的重大决定是A.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B.和平解放西藏C.建立西藏自治区D.平定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叛乱-八年级历史
下列不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A.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B.采用公元纪年C.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八年级历史
小华问:“伯伯,您今年几岁?”伯伯说:“我与共和国同岁。”小华的伯伯今年几周岁?A.64岁B.65岁C.66岁D.55岁-八年级历史
南京是座历史名城,近代以来,它却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晶晶收集到与南京有关的下列四幅图,她为这四幅图所配的文字说明中,有一项不符合史实。你知道是哪一项吗()。A.中国-九年级历史
某导演准备拍摄一部反映1949年共和国诞生的纪录片。其中,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可选的画面是A.淮海战役B.渡江战役C.开国大典D.三大改造-八年级历史
学校每周都有一次升国旗仪式,每当奏响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我们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历史上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会议是A.七届二中全会-八年级历史
(12分)建国以来我国共举行过14次国庆阅兵和23次国庆群众游行。阅兵游行活动的内容,也反映着我们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主题材料问题欢庆新生1949年1-九年级历史
材料一:一百多年中国近代史,既是屈辱历史,也是抗争历史材料二:1949年9月,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以上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1)材料二-九年级历史
下列四句话中,最能贴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句是()A.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C.中国实现了现代化D.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八年级历史
2012年4月1日晚,第51届世乒赛团体总决赛在德国的多蒙特德上演,中国军团包揽双冠,现场飘扬起鲜艳的五星红旗。这一刻感动了无数中国人!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决-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文成公主入藏是与当时哪一少数民族的首领通婚?她对该地区的开发做出了哪些贡献?(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朝设立哪一专门机构管理西-八年级历史
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A.抗日战争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八年级历史
公元纪年,也称公历纪年,或和基督纪年。它以相传的耶稣基督诞生年即公元元年作为历史算起。我国开始采用公元纪年是在A.维新变法期间B.新文化运动期间C.中华民国成立时D.中华-八年级历史
(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用浓重的湘音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这时,礼炮在军乐中惊天动地地-八年级历史
右图场景所标志的历史事件是A.三大改造的完成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土地改革的完成D.“一五”计划的完成-八年级历史
标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使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国家的历史事件是()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西藏的和平解放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八年级历史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非常重要。阅读下面-九年级历史
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方框内。(3分)A.开国大典,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B.率先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地方。C、沿江开放城市起“龙-八年级历史
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A.生于1948年,取名叫建国B.生于1951年,取名叫援朝C.生于1958年,取名叫跃进D.生于19-八年级历史
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④采用公元纪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八年级历史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团结的标志是A.新中国成立B.人民解放占领南京C.西藏和平解放D.土地改革完成-八年级历史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材料一:难忘开国大典的礼炮,激荡了亿万人的热血,难忘那场春风化雨,滋润了大江南北。——摘自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材料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八年级历史
在中国民主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作出的突出贡献有①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②领导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③领导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④领导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八年级历史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的地点是[]A、北平B、上海C、重庆D、南京-八年级历史
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欢声雷动,庆祝新中国的诞生。其中“28响”的寓意是:()A.没有什么寓意B.代表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领导中国艰苦斗争的28年C.因为28这个数字比较-八年级历史
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开始于()A.中华民国成立B.抗日战争胜利-八年级历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A.南京国民政府垮台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新政协会议的召开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八年级历史
在开国大典上,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门礼炮齐鸣28响。展开联想,判断“54”“28”的深刻含义源于下列哪两个历史事件()A.鸦片战争五四运动B.鸦片战争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八年级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了。-八年级历史
美国总统尼克松这样评价毛泽东:“毛主席就是充满思想活力的伟人”毛泽东是一代伟大的革命领导人中的一位出类拔萃的人。历史学家将会对他的事业和他对中国人民和世界的影响作出-九年级历史
《时代》(TIME)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历史库”之称。半个多世纪以来,时代周刊多次以中国领导人肖像作为封面。毛泽东是1949年《时代》周刊封面人物;而邓小平先后两次-八年级历史
1951年获得和平解放的地区是A.云南B.新疆C.西藏D.台湾-八年级历史
建国初期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共同纲领》-八年级历史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这首美丽动人的歌曲唱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歌词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是在哪一年?A.1912年B.1921年C.1945年D.1949年-八年级历史
一部好电影往往比单纯说教更能感染人,请仔细观察右边画面,它应出现在下面哪一部电影A.《长征》B.《血战台儿庄》C.《抉择》D.《开国大典》-八年级历史
在开国大典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尊礼炮章鸣28响。展开联想,判断“54”“28”的深刻含义源于下列大事()A.鸦片战争,五四运动B.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C.中国共产党成立,辛-八年级历史
右图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说明了()A.中华民族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B.中国人民站起来了C.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九年级历史
方寸之间传递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图一邮票发行于()A.2008年B.2009年C.2010年D.2011年-八年级历史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决议不包括[]A.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B.通过《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D.决定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八年级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制定的。-八年级历史
为了庆祝国庆节,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出了一期历史特色小报。其中,他们把不同时期的四幅历史图片组合,构成了一个主题。这个主题所反映出的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史B.近代中国人-九年级历史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歌颂的两位伟人是A.孙中山和毛泽东B.孙中山和邓小平C.毛泽东和邓小平D.刘少奇和邓小平-八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二:1998年,全国已先后成立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八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1998年,全国已先后成立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
材料四:“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摘自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的《乡愁》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回答:为解决西藏问题,中央人民政府主要采取的方式是什么?(1分)西藏的解放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
(2)材料二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了什么政治制度?(2分)
(3)材料三诗歌中的“喜事”指什么?(2分)
(4)依据材料四回答:目前我国解决“乡愁”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
(5)如果上述材料是提供给你的研究性学习材料,请确定上述材料的主题?(2分)
答案
(2)民族区域自治(2分)
(3)香港、澳门回归(2分)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分)
(5)祖国统一,民族团结(2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为解决西藏问题,中央人民政府主要采取的方式及其意义。为解决西藏问题,中央人民政府主要采取的方式是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了的政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了的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该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3)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三中的“紫荆”“白莲”分别是香港、澳门的区花,整首诗反映了在“一国两制”这一科学构想的指引下,香港和澳门成功实现回归,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4)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与分析能力。材料四的内容出自台湾作家余光中的诗歌《乡愁》,该诗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亲人早日团聚的迫切愿望,而目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就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也是解决“乡愁”问题的基本方针。
(5)本题主要考查综合归类的能力。四则材料中,材料一和材料二体现了我国政府实行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材料三和材料四体现了祖国统一的主题。因此,四则材料综合起来,体现的主题就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