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A.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有了改变B.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C.继续增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D.提出“一边倒”的方针-高一历史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A.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有了改变B.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C.继续增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D.提出“一边倒”的方针-高一历史
题目简介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A.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有了改变B.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C.继续增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D.提出“一边倒”的方针-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 ]
A.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有了改变
B.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C.继续增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
D.提出“一边倒”的方针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 同步题
答案
D
上一篇 :
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A.
下一篇 :
各种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能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到2006年底,有1847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进行过维和行动,这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法义务的负责的大国形象。它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高三历史
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体现是[]A.反对霸权主义B.反对强权政治C.不结盟政策D.睦邻友好政策-高二历史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宣读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国情咨文。他称世界局势严重,涉及美国的“对外政策和国家安全”,为此“我们必须帮助各国人民以他们自己-高二历史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国际性会议的召开B.世界性组织的成立C.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D.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高一历史
自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国际上“伙伴关系”的说法屡见报端,国际关系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趋势演变。这种变化说明[]A.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已经建立起来B.中国-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雅尔塔体制)实际上是两类不同国家既想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确立自己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主观意志,又想要维护战后合作的共同愿望的矛盾的反-高三历史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为[]A.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侵略行为C.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D.为国内建设争取和平-高一历史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奥运会,2010年上海举办了世博会,广州承办了亚运会,对此认识不确切的是[]A.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中国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C.中国开放-高一历史
下列外交活动能反映我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有①参加亚太经合组织②赴海地维和③上海合作组织活动④打击索马里海盗[]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①③-高三历史
2010年1月12日下午,南美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发生7级强烈地震,联合国驻海地维和部队总部大楼在地震中倒塌,中国官兵有8人遇难。中国驻海地维和部队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救灾行-高三历史
1945年12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对华政策的声明:“美国深知目前中国国民政府是‘一党政俯’并且相信如果这个政府的基础加以扩大,容纳国内其他政治党派的话,即将推进中国的和-高一历史
巴黎和会与雅尔塔会议相同点是:①在大国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召开的世界会议②会议都带有大国强权色彩③新的国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④控制会议的主要是英法-高三历史
近几年中国在外交舞台上非常活跃,如参加朝核六方会谈,组织“中非论坛”,在俄罗斯等国开展“中国年”活动。参加APEC会议,中国首批赴达尔富尔维和部队执行任务。以上事实不能反-高三历史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198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30年期满后不再延长。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外交政策是[]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高三历史
下图是照片《你先请》,三个动物均为主人家的宠物,但主人离家后,三个动物之间的关系即呈现出这种状态。有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时引用了这幅作品,他的研究性学习的题目应该是[]A-高三历史
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外交大事记1981年底,中国明确表示肯定和原则支持符合联合固宪章精神的堆和行动,并开始缴纳有关摊款。-高一历史
下图显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外国建交的三次高峰。下列对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分析错误的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A.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高三历史
对下列几幅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信息概述最准确的是东盟10+3合作机制朝核问题第五轮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上海合作组织会标中国海军远赴索马里海域护航[]A.中国积极加强与第三世界的-高三历史
学习与探究: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步骤一:美苏两极格局是怎样形成的?(1946——1955年)二战后,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美苏两国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转而走向对抗-高一历史
美国学者沃尔特?拉弗贝指出:希腊打的是内战,美国没有理由介入。然而美国选择了戏剧性的办法,要求国会在一场世界性的反共战争中支持政府。他所指的是[]A.遏制理论的提出B.-高三历史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要求美国援助“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这一事件表明[]A.美国公-高三历史
近几年来,中国在外交舞台上非常活跃。比如在朝鲜六方会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组织了“中非论坛”、在俄罗斯等国开展“中国年”活动。最近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澳大利亚并出席-高二历史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是[]A.不结盟政策B.“一大片”政策C.团结反殖反霸D.坚持对外开放-高三历史
国家主席胡锦涛2009年10月14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俄罗斯总理普京时说;“中方高度重视对俄关系,始终把发展中俄关系作为中国外交优先方向之一。”这主要是基于[]A.苏联是第-高一历史
邱吉尔的“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的小毛驴。”这句话反映了①英国国际地位的上升②英国国际地-高三历史
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务中“决不当头”,“有所作为”。这一战略提出的主要国际背景是[]A.苏联已经解体B.两极格局濒于瓦解C.中美关系-高三历史
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丙: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高三历史
二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说“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下列各项中,对上述言论分析不-高三历史
“华莱士是个彻头彻尾的妥协分子。他想让我们解散武装部队,把我们的原子弹秘密给苏联人,盲目信任克里姆林宫政治局一帮冒险分子。赤色分子、冒牌货和空谈的亲共人物似乎勾结-高三历史
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中国2008年度外交活动的年终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中国外交主张的“关键词”。请结合政治生活知识,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准确的一组[]A.独立自主和平共处-高三历史
1998年初,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高一历史
1998年初,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高一历史
“二战”后期及结束后,世界大国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制,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较,这一新体制实际是[]A.由战胜国分配胜利果实、规划世界秩序B.形成了社会-高三历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注重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主要是为了[]A.维护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B.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C.推动国际经济合作D.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高三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外交政策,取得了重大外交成果。请回答:(1)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我国确定了-高一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经历了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演变。据此请回答(1)二战后两极格局确立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鲁门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以下说法不符合这一含义的是[]A.都是“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B.都是以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C.目的都是反苏反共以遏-高三历史
杜鲁门在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国会上的演说:“极权主义之种子,蔓延及生长,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高三历史
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外交大事记1981年底,中国明确表示肯定和原则支持符合联合固宪章精神的堆和行动,并开始缴纳有关摊款。-高三历史
2011年2月,在巴西、德国、印度和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问题上各常任理事国态度不一,美国坚决反对德国“入常”但支持日本,而中国则坚决反对日本“入常”。四国“入常”及各-高三历史
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基础[]A.反对法西斯主义B.谋和平、求民主C.美苏实力均衡D.两大阵营对立-高三历史
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高三历史
在2010年1月12日发生的海地大地震中,中国八名维和警察以身殉职。八位烈士是祖国人民的优秀儿女,是世界和平的忠诚卫士。在海地的维和行动说明中国[]A.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高一历史
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①中国赴海底维和部队②参加世界保卫和平大会③上海合作组织④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①④-高一历史
1998年初,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高三历史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何传启提出了一个战略设想,简称为“和平鸽”战略。“和平鸽”战略的基本结构是:“和平鸽”的身体前部是亚洲国家联合会(待建),东翼是亚太经济合作组-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高三历史
2006年5月美国副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的现状。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A、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B、杜-高二历史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国际性会议的召开B.世界性组织的成立C.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D.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高三历史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B.经-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A.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有了改变B.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C.继续增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D.提出“一边倒”的方针-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B.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C.继续增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
D.提出“一边倒”的方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