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材料二“夫治天下犹曳(牵引)大木然,前者唱邪-高二历史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材料二“夫治天下犹曳(牵引)大木然,前者唱邪-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材料二 “夫治天下犹曳(牵引)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材料三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以上均为黄宗羲的观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黄宗羲提出古代“天下为主,君为客”和“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黄宗羲的比喻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黄宗羲提出学校应该成为什么场所?目的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答案

(1)抨击古代君主视天下为己有,旨在批评封建专制制度。
(2)君臣平等的思想。
(3)学校应该成为公众评价是非的思想舆论阵地,而不是培养奴仆的场所。目的在于探求限制君主权力的措施。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