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32分)以法律保障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黄宗羲指出:“三代以上之法也,固未尝为一己而立也。后之人主(君主)既得-高三历史
(32分)以法律保障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黄宗羲指出:“三代以上之法也,固未尝为一己而立也。后之人主(君主)既得-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32分)以法律保障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黄宗羲指出:“三代以上之法也,固未尝为一己而立也。后之人主(君主)既得-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32分) 以法律保障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羲指出:“三代以上之法也,固未尝为一己而立也。后之人主(君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统治)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他认为这种“非法之法”不仅是祸乱的渊薮,而且束缚了天下人的手足。他强调应建立“天下之法”的法制,认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只有法制完善了,才能够治平天下。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第8条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 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 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拿破仑法典》
材料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迫切需要出发,明确提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重要议程上来,从此我国立法活动全面恢复并迅速展开。……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立法路子。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立法工作,仅仅用几十年时间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吴邦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对中国古代法制弊端及其解决办法的认识。(6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这种认识的时代背景。(4分)
(2)材料二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4分)该法典有何影响?(2分)以17、18世纪的英国、美国为例,说明立法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所示两部法律文件在性质和历史作用上的不同。(6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2分)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6分)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 弊端:三代之后的“法”是“一家之法”,是君主维护其专制统治的手段,束缚了人民,导致天下动乱。(4分)解决办法:建立“天下之法”,实行“法治”。(2分)背景:明清之际,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社会矛盾尖锐、复杂;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4分)
(2) 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契约具有法律效力。(4分)
影响: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2分)
作用: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4分)
(3) 《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
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3分)“五四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3分)
(4) 重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2分)原因:正确总结经验,特别是吸取“文革”的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立法工作;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走有中国特色的立法道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推动。(6分。符合题意、言之成理者,可给分)
略
上一篇 :
当今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但
下一篇 :
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西方代议制的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的民族团结政策使少数民族首领对唐朝忠心耿耿,愿意“世为-高三历史
下面是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对该表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农副产品日趋商品化②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③近代民族工业兴起④对外贸易出现顺差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高一历史
(28分)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世界不同地区文明冲突碰撞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徐光启(1562-1633)积极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公元1607年,他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高三历史
20世纪70年代,打破中国外交僵局、使中国对外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史事件是A.参加日内瓦会议B.出席万隆会议C.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D.创立上海合作组织-高一历史
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了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①未来尽管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②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③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高三历史
《管子•任法》说:“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其“法治”思想的实质是()A.法是君主统治的工具B.社会的分工十分明确C.法律的实施等级明-高二历史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宗教改革前,婚姻审判权掌握在天主教会手里……欧洲盛行僧侣教士的独身制度……推行禁欲主义成为罗马教会公开标榜的政府目标,提倡不婚单身-高二历史
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不-高三历史
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着一系列与人类共同命运有关的问题,如人口膨胀、疾病蔓延、资源枯竭、生态失去平衡、粮食匮乏、毒品贩卖等,种种问题在困扰着世界的发展与进步。但是对人类-高二历史
下表是中国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出口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B.中国的商品受世界欢迎C.中国农业和手工业技术进步D.中国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高一历史
图是二战后某一国际组织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场景,该组织产生的影响有①推动了新兴民族国家的独立②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反对美苏霸权主义④冲击了两极格局A①②③④B①②④-高三历史
推动当今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欧共体的形成、第三世界的兴起B.欧共体的形成、联合国的建立C.第三世界的兴起、苏联解体D.欧共体的形成、苏联解体-高三历史
多米尼克.莫西伊在采访法国外长于贝尔.韦德里纳时提出:“全球化与美国化是相同的吗?在这个新的全球世界为什么美国似乎是水中之鱼?”韦德里纳回答:“水中之鱼的确是准确的表述-高三历史
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在华盛顿国会大厦里,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上帝干了些什么”一语----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那么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及地方是A.1877年台湾B.19-高一历史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高二历史
(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必要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多元文化和少数民族。世界上有很多和中国一样的多民族国家,但并非所有国家都能处理好多民族之间的关系,中国的民族政-高一历史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D.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高三历史
刘宗绪在《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中提出:“压迫与反压迫、剥削与反剥削、侵略与侵略的斗争,以及革命、起义、暴动等等事件与过程,常常被列为重点。实事求是地讲,这些事件中-高三历史
光绪皇帝得到外国人进献的某样贡品,经常在皇宫大内玩耍,溥仪为了它,派人锯平了宫殿里的很多楠木门槛。请问这会是什么贡品A.滑板B.旱冰鞋C.自行车D.摩托车-高一历史
1983年美国武装入侵格林纳达的时候,联合国应格林纳达要求,举行全体会议,要求美国尊重格林纳达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这说明①70年代以后,联合国逐步摆脱被少数国家操纵-高二历史
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为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中共中央提出了A“双百”方针B.社会主义教育方针C.科教兴国战略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二历史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中国经济起步晚,基础薄弱B.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封锁C.中共缺少社会主义建设经验D.指导思想犯了急于求成-高一历史
我国近代著名的烟草企业“红金龙”香烟盒上写着:“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利权,否则为国家增漏苊矣。”由此可以看出①争尝异味乃人之普遍心理-高一历史
图是华人企业家施振荣先生提出的“微笑曲线”(SmilingCurve)理论,这条曲线已经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指导曲线。从图中可以提取的正确信息是A.A曲线应出现在20世纪60-高三历史
美国前参议员哈特曾经说过:美国将成为“这个国际组织(联合国)中的至关重要的齿轮”。也有美国人说联大是美国的“表决机器”。下列历史事件,不能直接佐证上述材料的是A.1947年联-高二历史
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3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万。……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高一历史
【人物评说】(15分)在中外历史演进过程中,曾涌现出许多重要历史人物。他们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并以其各自的个性和活动,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结合下列图片与所-高三历史
《人民画报》在1959年发表了建国十周年国庆大阅兵的照片。同一期刊发的相关照片可能还有A.游行群众高举“小平你好”标语的照片B.游行群众高举“人民公社万岁”标语的照片C.“东方红-高三历史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特有类似观点的人应是A.孟子B.泰勒斯C.韩非子D.达尔文-高三历史
中美外交史上的“小球转动大球”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A.官方交流B.以民促官C.国际交流D.以官带民-高一历史
上海是中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也是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发生变化最大的城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缠足会”最早在上海成立B.上海近代居民典型住宅是居住大院C.上海出现了第-高一历史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表达了当代台湾诗人余光中离愁别绪的感情。诗中所述现象始于()A.甲午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朝鲜战争-高一历史
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B.在万隆会议上首次提出C.是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和转机D.为了缓和同苏联的关系-高一历史
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长期从事全球化研究,他指出:“(今天的)全球化只是一个假象,媒体炒作出的全球化。”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并不存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B.全球-高三历史
秦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有一历史老师在课堂上用数学的方式了展示了该制的内涵,同学们纷纷进行了解读,其中解读你认为最为准确的是A.同学解读说:a表-高三历史
(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希腊人在发展出城邦的生活方式后,城邦成为其生活的重心。由于希腊城邦的经济基础来自奴隶的生产,使得越来越多的城邦公民,有更多-高三历史
为了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共同发展,1954年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确认的一项重要国策和基本制度是A.民族平等B.大杂居小聚居C.民族区域自治D.“一国两制”-高一历史
“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一伙疯狂迫害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尊严和人格,但不起任何作用。材料所反映的最准确信-高一历史
20世纪60年代,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了不结盟运动()A.形成了美与苏抗衡军事政治-高三历史
下列历史事件排列的先后顺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二月逆流”②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③中国原子弹爆炸④中共八届八中全会⑤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⑥周恩来逝世⑦八大二次会议的召开-高三历史
中国自古就有“民众说话,共同议政”的共和议政思想,但真正实践为政治制度却表现为A.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B.康有为主张的君主立宪制度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D.新中国第一-高三历史
现代计量史学运用计算机对大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式。口述史学通过录音机记录下大众见证的历史经历。这些新兴史学的兴起,其史学意义主要是A.对现代技术的广泛运用-高三历史
从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了()图l欧洲经济共同体图2欧洲联盟A.区域经济政治一体化趋势B.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C.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D.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高三历史
下表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某项经济建设的数据。它可能反映的是()A.钢铁的产量B.石油的产量C.粮食的产量D.煤炭的产量-高三历史
2009年国防科大研制“天河一号”计算机成功,2010年该计算机运算达到每秒2507万亿次,成为世界上运算最快的电脑。与之关系最密切的国家战略是A.科教兴国战略B.以信息化带动工业-高三历史
下表为近代列强在华不同时期投资第一的相关数据统计(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卷十二》),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甲午战争后英国丧失绝对优势B.日本在华投资总量最大C.最大投资主-高三历史
1956年4月,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指导思想。其内容是()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B.参政议政,团结协作C.肝胆相照,荣辱与共D.互相监督,肝胆相照-高一历史
古代中国的儒学:(10分)材料一: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则进一步说: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雠。杀掉昏主暴君,孟子甚至认为不是弑君,而是“诛独夫”。——汪丁丁《-高三历史
中国古代地方区域划分各有不同,多有变化。例如州,相传禹分天下为九州。汉朝有十多个州,设刺史监察,晋初增设至十九州。而唐有三百多个州,是重要行政区,宋元基本一致。明-高三历史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清代)李毓秀《弟子规》。以上文字强调的是伦理道德中的A.孝B.节C.悌D-高二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32分)以法律保障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黄宗羲指出:“三代以上之法也,固未尝为一己而立也。后之人主(君主)既得-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黄宗羲指出:“三代以上之法也,固未尝为一己而立也。后之人主(君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统治)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他认为这种“非法之法”不仅是祸乱的渊薮,而且束缚了天下人的手足。他强调应建立“天下之法”的法制,认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只有法制完善了,才能够治平天下。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第8条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 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 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拿破仑法典》
材料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迫切需要出发,明确提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重要议程上来,从此我国立法活动全面恢复并迅速展开。……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立法路子。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立法工作,仅仅用几十年时间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吴邦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对中国古代法制弊端及其解决办法的认识。(6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这种认识的时代背景。(4分)
(2)材料二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4分)该法典有何影响?(2分)以17、18世纪的英国、美国为例,说明立法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所示两部法律文件在性质和历史作用上的不同。(6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2分)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6分)
答案
(2) 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契约具有法律效力。(4分)
影响: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2分)
作用: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4分)
(3) 《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
(4) 重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2分)原因:正确总结经验,特别是吸取“文革”的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立法工作;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走有中国特色的立法道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推动。(6分。符合题意、言之成理者,可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