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必要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多元文化和少数民族。世界上有很多和中国一样的多民族国家,但并非所有国家都能处理好多民族之间的关系,中国的民族政-高一历史
(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必要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多元文化和少数民族。世界上有很多和中国一样的多民族国家,但并非所有国家都能处理好多民族之间的关系,中国的民族政-高一历史
题目简介
(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必要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多元文化和少数民族。世界上有很多和中国一样的多民族国家,但并非所有国家都能处理好多民族之间的关系,中国的民族政-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必要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多元文化和少数民族。世界上有很多和中国一样的多民族国家,但并非所有国家都能处理好多民族之间的关系,中国的民族政策为世界在处理多民族关系方面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主席瓦格斯教授
材料二 “同是中国人”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信赖极大地促进了随后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经济关系的迅速扩大。正如台湾的一位谈判代表所说,台湾人和大陆人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并为彼此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据报道,1993年,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144亿美元,2万家台湾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约在150亿-300亿美元之间。台湾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大陆,其成功也日益依赖于大陆。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大陆的廉价劳动力对面临着岛内劳动力短缺的台湾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主要的吸引力。
——(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三 香港中评社2009年1月17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可以预料,奥巴马执政之初,将主要延续小布什第二任期的对台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内涵是,以保持台海局势的相对和平为直接目标,以反对两岸“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为措施,实现维护美国对两岸关系的介入和影响。
请问答: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根据少数民族特点对少数民族聚居区所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的法律依据。(2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促使海峡两岸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因素。(3分)为解决台湾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基本方针?(2分)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美国现阶段的对台政策。(1分,不得照抄原文。)民主党人奥巴马当选总统后却延续了共和党人当政时期的政策,这说明了什么?(3分)
(4)统一是历史趋势,1987年以来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的发展有哪些突出表现?(3分)
题型:综合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1)1949年“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先后规定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分,如答出“《民族区域自治法》”也可得1分,但本小题得分不得超过2分)
(2)因素:两岸民族认同感的亲情;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发展优势可以互补。(3分,每点1分。只要贴近材料,言之有理皆可酌情给分,但本问总分不能超过3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2分)
(3)①政策:维持现状(或不独不统)。(1分)
②说明:两党制定政策都是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出发;两党的阶级属性相同;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性。(3分,每点1分。只要贴近材料,言之有理皆可酌情给分,但本问总分不能超过3分。)
(4)表现: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促进经济文化交流;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商谈达成“九二共识”;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2008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三通”(通商.通航.通邮)。(3分,每点1分,任意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略
上一篇 :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
下一篇 :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刘宗绪在《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中提出:“压迫与反压迫、剥削与反剥削、侵略与侵略的斗争,以及革命、起义、暴动等等事件与过程,常常被列为重点。实事求是地讲,这些事件中-高三历史
光绪皇帝得到外国人进献的某样贡品,经常在皇宫大内玩耍,溥仪为了它,派人锯平了宫殿里的很多楠木门槛。请问这会是什么贡品A.滑板B.旱冰鞋C.自行车D.摩托车-高一历史
1983年美国武装入侵格林纳达的时候,联合国应格林纳达要求,举行全体会议,要求美国尊重格林纳达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这说明①70年代以后,联合国逐步摆脱被少数国家操纵-高二历史
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为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中共中央提出了A“双百”方针B.社会主义教育方针C.科教兴国战略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二历史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中国经济起步晚,基础薄弱B.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封锁C.中共缺少社会主义建设经验D.指导思想犯了急于求成-高一历史
我国近代著名的烟草企业“红金龙”香烟盒上写着:“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利权,否则为国家增漏苊矣。”由此可以看出①争尝异味乃人之普遍心理-高一历史
图是华人企业家施振荣先生提出的“微笑曲线”(SmilingCurve)理论,这条曲线已经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指导曲线。从图中可以提取的正确信息是A.A曲线应出现在20世纪60-高三历史
美国前参议员哈特曾经说过:美国将成为“这个国际组织(联合国)中的至关重要的齿轮”。也有美国人说联大是美国的“表决机器”。下列历史事件,不能直接佐证上述材料的是A.1947年联-高二历史
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3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万。……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高一历史
【人物评说】(15分)在中外历史演进过程中,曾涌现出许多重要历史人物。他们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并以其各自的个性和活动,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结合下列图片与所-高三历史
《人民画报》在1959年发表了建国十周年国庆大阅兵的照片。同一期刊发的相关照片可能还有A.游行群众高举“小平你好”标语的照片B.游行群众高举“人民公社万岁”标语的照片C.“东方红-高三历史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特有类似观点的人应是A.孟子B.泰勒斯C.韩非子D.达尔文-高三历史
中美外交史上的“小球转动大球”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A.官方交流B.以民促官C.国际交流D.以官带民-高一历史
上海是中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也是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发生变化最大的城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缠足会”最早在上海成立B.上海近代居民典型住宅是居住大院C.上海出现了第-高一历史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表达了当代台湾诗人余光中离愁别绪的感情。诗中所述现象始于()A.甲午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朝鲜战争-高一历史
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B.在万隆会议上首次提出C.是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和转机D.为了缓和同苏联的关系-高一历史
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长期从事全球化研究,他指出:“(今天的)全球化只是一个假象,媒体炒作出的全球化。”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并不存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B.全球-高三历史
秦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有一历史老师在课堂上用数学的方式了展示了该制的内涵,同学们纷纷进行了解读,其中解读你认为最为准确的是A.同学解读说:a表-高三历史
(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希腊人在发展出城邦的生活方式后,城邦成为其生活的重心。由于希腊城邦的经济基础来自奴隶的生产,使得越来越多的城邦公民,有更多-高三历史
为了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共同发展,1954年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确认的一项重要国策和基本制度是A.民族平等B.大杂居小聚居C.民族区域自治D.“一国两制”-高一历史
“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一伙疯狂迫害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尊严和人格,但不起任何作用。材料所反映的最准确信-高一历史
20世纪60年代,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了不结盟运动()A.形成了美与苏抗衡军事政治-高三历史
下列历史事件排列的先后顺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二月逆流”②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③中国原子弹爆炸④中共八届八中全会⑤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⑥周恩来逝世⑦八大二次会议的召开-高三历史
中国自古就有“民众说话,共同议政”的共和议政思想,但真正实践为政治制度却表现为A.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B.康有为主张的君主立宪制度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D.新中国第一-高三历史
现代计量史学运用计算机对大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式。口述史学通过录音机记录下大众见证的历史经历。这些新兴史学的兴起,其史学意义主要是A.对现代技术的广泛运用-高三历史
从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了()图l欧洲经济共同体图2欧洲联盟A.区域经济政治一体化趋势B.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C.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D.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高三历史
下表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某项经济建设的数据。它可能反映的是()A.钢铁的产量B.石油的产量C.粮食的产量D.煤炭的产量-高三历史
2009年国防科大研制“天河一号”计算机成功,2010年该计算机运算达到每秒2507万亿次,成为世界上运算最快的电脑。与之关系最密切的国家战略是A.科教兴国战略B.以信息化带动工业-高三历史
下表为近代列强在华不同时期投资第一的相关数据统计(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卷十二》),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甲午战争后英国丧失绝对优势B.日本在华投资总量最大C.最大投资主-高三历史
1956年4月,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指导思想。其内容是()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B.参政议政,团结协作C.肝胆相照,荣辱与共D.互相监督,肝胆相照-高一历史
古代中国的儒学:(10分)材料一: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则进一步说: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雠。杀掉昏主暴君,孟子甚至认为不是弑君,而是“诛独夫”。——汪丁丁《-高三历史
中国古代地方区域划分各有不同,多有变化。例如州,相传禹分天下为九州。汉朝有十多个州,设刺史监察,晋初增设至十九州。而唐有三百多个州,是重要行政区,宋元基本一致。明-高三历史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清代)李毓秀《弟子规》。以上文字强调的是伦理道德中的A.孝B.节C.悌D-高二历史
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论文,下列选题中正确的是()A.评中美关系的解冻B.论两极格局的形成C.论欧盟的崛起与东扩D.谈不结盟运动的兴起-高三历史
目前世界多数国家的政治体制都贯彻中央集权原则,但为避免权力的过于集中导致专制又采取了一些分权的措施。以英国、美国这两个国家的政体为例,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他们分别-高三历史
清朝有一位叫秦间的才子,于清朝乾隆年间考中状元,在游杭州西湖到岳王庙岳飞墓前,因自己姓秦,惭愧地写下了“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两句墓联。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历史
徐润是近代中国有名的买办,曾创办同文书局,影印过大量的中国古代典籍和西学图书,广为发行,并与买办唐廷枢一起成功经营洋务企业轮船招商局。下列对近代中国买办阶层的历史-高三历史
“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读书人对经典的分类法,根据文史知识判断.下列分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道德经》、《诗经》归入经B.《水经注》、《资治通鉴》归入史C.《孟子》、《韩非子》归入子-高三历史
下列最能说明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的是()-高二历史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在当时主要表现为()A.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兴办工厂B.中国自然经济迅速崩溃C.中国出现近代工业D.外商在华收购原料倾销商品-高三历史
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采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高三历史
据《新唐书·地理志》“羁縻州”条载:“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藩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下列唐太-高三历史
下图是中国《1956到1965年粮食生产变化曲线图》,导致这种变化的相关因素有()A.抗美援朝、三大改造B.“一五”计划、中共“八大”C.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D.“大跃进”运动、国-高三历史
2009年9月18日《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强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指示精神与下列哪一中国古代思想相一致A.“礼之用,和为贵”B.“仁人-高二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观点的思想家是A.孟子B.韩非子C.荀子D.商鞅-高三历史
中国近代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中,今天成为最早设置的直辖市是A.上海B.天津C.重庆D.广州-高一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盖中外黄教,总司以此二人。各部蒙古,一心归之。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所系非小,故不可不保护之……其呼土克图之相袭,乃以僧家无子,授之-高三历史
鼎本来是日用的饮食容器,后发展成为祭祀的“神器”,并被罩上一层神秘而威严的色彩。《左传》有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这句话反映出()A.鼎在古代多作为-高三历史
孔子受到国君的召见,不等备好车子,就徒步前往。体现了他的哪一主张A.仁者爱人B.克已复礼C.无为而治D.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高二历史
1954年6月,周恩来在新德里记者招待会上说:“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下列事件体现了这一精神的是()①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②参加万隆会议-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必要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多元文化和少数民族。世界上有很多和中国一样的多民族国家,但并非所有国家都能处理好多民族之间的关系,中国的民族政-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有必要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多元文化和少数民族。世界上有很多和中国一样的多民族国家,但并非所有国家都能处理好多民族之间的关系,中国的民族政策为世界在处理多民族关系方面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主席瓦格斯教授
材料二 “同是中国人”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信赖极大地促进了随后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经济关系的迅速扩大。正如台湾的一位谈判代表所说,台湾人和大陆人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并为彼此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据报道,1993年,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144亿美元,2万家台湾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约在150亿-300亿美元之间。台湾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大陆,其成功也日益依赖于大陆。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大陆的廉价劳动力对面临着岛内劳动力短缺的台湾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主要的吸引力。
——(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三 香港中评社2009年1月17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可以预料,奥巴马执政之初,将主要延续小布什第二任期的对台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内涵是,以保持台海局势的相对和平为直接目标,以反对两岸“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为措施,实现维护美国对两岸关系的介入和影响。
请问答: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根据少数民族特点对少数民族聚居区所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的法律依据。(2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促使海峡两岸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因素。(3分)为解决台湾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基本方针?(2分)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美国现阶段的对台政策。(1分,不得照抄原文。)民主党人奥巴马当选总统后却延续了共和党人当政时期的政策,这说明了什么?(3分)
(4)统一是历史趋势,1987年以来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的发展有哪些突出表现?(3分)
答案
(2)因素:两岸民族认同感的亲情;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发展优势可以互补。(3分,每点1分。只要贴近材料,言之有理皆可酌情给分,但本问总分不能超过3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2分)
(3)①政策:维持现状(或不独不统)。(1分)
②说明:两党制定政策都是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出发;两党的阶级属性相同;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性。(3分,每点1分。只要贴近材料,言之有理皆可酌情给分,但本问总分不能超过3分。)
(4)表现: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促进经济文化交流;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商谈达成“九二共识”;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2008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三通”(通商.通航.通邮)。(3分,每点1分,任意答出其中三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