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05—2010年某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实际增长速度注:该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0年居全国第3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85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3.1%,城镇-高三政治

题目简介

材料一:2005—2010年某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实际增长速度注:该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0年居全国第3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85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3.1%,城镇-高三政治

题目详情

材料一:2005—2010年某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实际增长速度
注:该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0年居全国第3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85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3.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4.3%,比上年上升0.7个百分点。
(1)指出材料一中体现的经济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过去这些年,我们在收入分配中,不管是初次分配、再次分配可能都存在问题。初分配中,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由九十年代左右的50%多,下降到去年的39%,这在世界上算比较低的。这说明我们在第一次国民收入分配中蛋糕切的不合理。这块蛋糕的60%被国家和企业拿走了,留下了不足40%给老百姓。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分析题难度:中档来源:江苏期末题

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某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逐年增加,并居全国前列,但实际增长速度波动较大;同时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有所增加,消费水平比上一年有所下降。
(2)①生产决定消费,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对生产又有反作用。而居民收入又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②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国家所得比重偏高,居民所得比重偏低,不利于刺激消费,进而不利于拉动生产的发展。③因此,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升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消费、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发展的协调拉动作用。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