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953年6月1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内容作了完整的表述。其突出特点是[]A、发展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并举B、工业化-高一历史
1953年6月1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内容作了完整的表述。其突出特点是[]A、发展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并举B、工业化-高一历史
题目简介
1953年6月1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内容作了完整的表述。其突出特点是[]A、发展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并举B、工业化-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1953年6月1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内容作了完整的表述。其突出特点是
[ ]
A、发展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并举
B、工业化和农业合作化同步进行
C、私营经济与国营经济齐头并进
D、发展生产力和调整生产关系并举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0103 月考题
答案
D
上一篇 :
针对下列情况,我国采取的相应措
下一篇 :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由传统的农业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中国“一汽”与“红旗”大事年表(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兴建的历史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关于此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状况表述正确的是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增强国防力量,维护国家独立③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④轻工业比重下降,重-高三历史
某历史研究小组的同学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看到这句话:“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之后,各抒已见。下列推理最正确的是[]A.甲:不对,“-高三历史
下列两幅反映同一历史时期社会现象的图片,其共同主题是陕西省关中产棉区妇女互助组在摘棉花安徽省工商界庆祝全行业公私合营[]A.联产承包激发生产积极性B.人民庆祝实施股份制-高三历史
1949——1956年,中国农村生产关系变化的趋势是[]A.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B.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封建剥削制度→个-高三历史
造成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三大改造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国营企业改革-高三历史
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从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B.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C.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高三历史
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这组数据反映了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A.国民经济全面恢复国际地位迅速提升B.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迅速成就巨大-高三历史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A.社会主义现代化B.农业合作化C.社会主义工业化D.科学技术现代化-高二历史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部分)——摘编自中国城市化率课题研究小组研究报告材料二在北京,每年都有300多万来自天南海北的农民工,和这-高三历史
建国六十周年庆典上,天安门广场以复兴之路为主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打头的游行方阵分别命名为:开天辟地、艰苦创业、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下列史实与“艰苦-高二历史
建国以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经济也得到迅速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表表明了1956年各经济成分较1952年的变化材料二下表为1952年、195-高一历史
为非公有制经济“正名”,在新中国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由“合理调整工商业”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再到“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最终发展为今天“成-高三历史
某电视剧有一庆典场景:市领导宣布“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所说的“伟大胜利”指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高三历史
在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创举有①用逐步过渡的形式改造个体农业和手工业②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与和平赎买的政策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③实行-高二历史
贴春联是中国一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中能反映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历史情景的是[]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B.“食堂巧-高三历史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一书中指出:“从1953——1956年底,我国广大农村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这期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历史的-高三历史
下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我国制造的第一批喷气式飞机[]A.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社会主义经济体系-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高三历史
某同学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一五计划”进行研究调查,寻访历史见证人,了解当时工业化起步的有关史实。下列事实与当时时代不符的有[]A.主要重工业集中在东北地区B.中-高三历史
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鲍大可,对新中国在短短几年所取得的成就印象十分深刻。他在1954年的一篇调查报告中写道,中国共产党这几年间,“虽然没有显著地改变国外非共产党经济-高三历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兴建的历史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乡巨变》是著名作家周立波创作的以农业合作化运动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1955年初冬,地点是湖南省长江下游一个偏僻的乡村——清溪乡。小说中可能出现[]A.合作社会计在-高三历史
1956年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高一历史
于幼军在《社会主义五百年》第三卷中写道:“如果硬要说当时全面推行高级社、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决策是适时地、正确的,那就意味着党中央和邓小平二十多年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高三历史
1952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在未来要把私营工商业经济挂在共产党的火车头上,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符合这一设想的措施是[]A.组织互助组B.成立生产合作社C-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在其实行期间,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先后建成投产。材料二轻重工业-高一历史
使用下列两幅反映同一时期社会、生活的图片并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拟定的研究主题是陶老三参加互助信大祥绸布店庆祝公私合营[]A.联产承包激发生产积极性B.三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高三历史
新中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简称为“一化三改造”,其中一“化”指的是:[]A、民主化B、工业化C、城市化D、现代化-高三历史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高三历史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成立B.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完成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高三历史
概括指出1949——1952年底、1956——1978年以及1978年以后三个阶段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基本状况,并分析其对当时国民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下列情况,我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B.实行改革开放C.优先发展重工业D.掀起“大跃进”运动-高三历史
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了与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高一历史
下图是一本中国20世纪50年代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当时发生在华北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故事的主题应该是[]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建立家庭-高三历史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歌词中的“天路”指的是[]A、兰新铁路B-高一历史
中国历史上“以村为单位,采取领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全面规划……适当地配备了骨干力量,调整和密切了社和社、社和组的关系,从而有计划地全面地推进这场运动”。“-高三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出现了根本性的转折。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标志着我国[]A、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B、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大-高一历史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天堑变通途。”长江被称为南北交通的“天堑”,新中国建立后,长江两岸首次实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在:[]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一五”计划-高一历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高三历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64年6~8月,毛泽东提出建设西部后方的主张: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高三历史
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5%。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A.工业结构得到了-高三历史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根据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下列事件属于革命进程第二步的是[]A.-高三历史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三大改造的完成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高一历史
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A.工业化、抗美援朝、三大改造B.一边倒、人民公社、另起炉灶C.大跃进、两弹一星、和平共处D.合作化、求同存异、三个-高三历史
对下表数据所反映出的情况叙述正确的有①我国“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②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③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④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高三历史
建国初期,中国人民银行组织设计新版人民币(1953版),其中一分币正面图案为民用汽车,其型号为苏制。这可以佐证[]A.“一五”计划成果显著B.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C.“三大改造”基-高三历史
“一五”计划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是其基本内容之一②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③到1957年超额完成任务④迅速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其基本任务之一[]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D.①-高三历史
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A.土地的使用权B.土地的用途C.土地的所有权D.土地的规模-高一历史
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下列对下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息发放工资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政策C.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贷款D.手工业者-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953年6月1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内容作了完整的表述。其突出特点是[]A、发展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并举B、工业化-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B、工业化和农业合作化同步进行
C、私营经济与国营经济齐头并进
D、发展生产力和调整生产关系并举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