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5分)【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霍布斯(1588——1679)倡导“社会契约论”,提出人为了生存和安全,通过契约把自己的权利转让给一个人或一群人,由这个人或这群人代理行使权利,-高三历史
(15分)【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霍布斯(1588——1679)倡导“社会契约论”,提出人为了生存和安全,通过契约把自己的权利转让给一个人或一群人,由这个人或这群人代理行使权利,-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15分)【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霍布斯(1588——1679)倡导“社会契约论”,提出人为了生存和安全,通过契约把自己的权利转让给一个人或一群人,由这个人或这群人代理行使权利,-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15分)【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霍布斯(1588——1679)倡导“社会契约论”,提出人为了生存和安全,通过契约把自己的权利转让给一个人或一群人,由这个人或这群人代理行使权利,以保障契约参加者的生命和利益。众多同意转让权利的人是被统治者,接受契约的代理权利者是统治者。主张 “一个最坏的政府也胜过没有政府”,用“利维坦”(圣经中说的一种硕大无比、骇人听闻的海兽)比喻君主专制政体的无上权威。
材料二 洛克(1632——1704)认为,国家根据契约产生,政府的职能是保卫人民的自然权利,如果政府与人民发生争执,人民是最高的审判官。他强调反抗暴政,如果统治者不能保护人民的财产,即被视为暴政,发对暴政的权利属于全体人民,也属于公民个体。反对暴政只会导致政府的解体,而不会造成国家的解散。提出在君主立宪制国家中,权利要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分别由议会和君主行使,君主服从法律,但对议会有一定制约作用。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比较二人思想主张的异同点(7分)
⑵.据材料并结合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思想演进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8分)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相同点:都承认社会契约思想和人的自然权利;都认为国家是通过契约产生的。(2分)不同点:霍布斯批判君权神授,但维护君主专制(1分);洛克反对君主专制,维护君主立宪制;提出天赋财产权利的神圣性和政治分权学说。(1分)
(2)本题采用层次赋分方式评价。
抽象视角:概括思想发展与时代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2分)
如1: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思想变化反映社会变化。
如2:思想解放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反映,而且反过来可以引领未来的历史走向。
具体论述:分别从两位思想家生活的时代特征阐述其政治理念,及其对英国历史发展的引领作用。(各3分,共6分)
霍布斯生活的时代,君主专制一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是到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在“君权神授”理念下的王权专制又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因此,他在主张利用王权力量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借助社会契约理论否定“君权神授”。这也为议会与王权的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洛克生活的年代经历了英国革命的全过程,是英国社会由封建专制走向君主立宪体制的重要转型时期。他目睹了王权专制和克伦威尔军事独裁给英国带来的灾难,致力于为“君主立宪体制”寻求理论依据,其思想反映在光荣革命后英国的政治生活之中,如,《权利法案》后确立君主立宪体制。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中相同点比较材料一、二中的信息来归纳即可,从材料中“倡导社会契约论,提出人为了生存和安全”“国家根据契约产生,政府的职能是保卫人民的自然权利”的信息,可归纳出都承认社会契约思想和人的自然权利,都认为国家是通过契约产生的。不同点从材料一中“比喻君主专制政体的无上权威”的信息归纳出霍布斯批判君权神授,但维护君主专制;从材料二中“提出在君主立宪制国家中,权利要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分别由议会和君主行使,君主服从法律”的信息归纳出洛克反对君主专制,维护君主立宪制;提出天赋财产权利的神圣性和政治分权学说。
(2)首先概括思想演进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思想变化反映社会变化,其次在进行具体论述,分别从两位思想家生活的时代特征阐述其政治理念,及其对英国历史发展的引领作用即可。
上一篇 :
有的历史学家赞誉法国《人权宣
下一篇 :
英王詹姆士一世公开打出“君权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英国的圈地运动与法国雅各宾派的土地改革相比,不同点是A.是土地所有制的资本主义改造B.给工业革命直接提供了自由劳动力C.触及了封建贵族地主的利益D.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产物,-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成百的国家,无论是新国家还是老国家,都选择了英格兰的议会制度。——英国史学家柯麦芝材料二:对于代替公民亲自集会的代议制……我们最好只限于研究少数几-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我们视下列各点为不言而喻的真理:人人生而平等;人人生而具有造物主赋予的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一种-高二历史
政治文明在中国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东西方历史和文化以及社会现状的差异使其文明各具特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高原适于畜牧,行族长政治,-高三历史
英国代议制民主政体建立的重要影响是①有利于促使英国进入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②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③对欧洲和北美地区许多国家产-高二历史
法国的一份会议纪要中这样描述农民的生存状态:“法国第三等级的人们都认为:它在这个王国中正像一具流血的躯体,处处都是伤口。”以下是对这一描述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提示-高三历史
法国大革命前夕三级会议召开期间,第三等级提出的要求中不包括:[]A、制定宪法B、限制王权C、实行改革D、废除国王-高二历史
《人权宣言》体现了启蒙思想中的理念主要包括①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②天赋人权③主权在民④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高二历史
1766年,亚当斯写道:“我向来是怀着崇敬和惊奇的心情认为,北美的拓殖是上苍教化和解放全世界所有奴性十足之人的宏伟计划的开端。”这种看法在之后的岁月里成了美利坚合众国上-高三历史
下列内容不属于《人权宣言》的是:[]A.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B.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高二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高三历史
材料一组成国民议会的法国人民的代表们,认为不知人权、忽视人权或轻蔑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高三历史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思想家托马斯·潘恩在其著作《常识》中说:“谁也不能因为出身而有权创立一个永远比其他家庭占优越地位的家庭,并且,虽然他本人也许值得同时代人的相当程度的-高二历史
“欧洲人进行了思想理论的探索,但美洲却首先成为政治上实践的土壤。”18世纪晚期,北美人民实践欧洲启蒙思想的表现有①为摆脱殖民统治进行民族独立战争②实现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高三历史
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高三历史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高二历史
有人在教会中说:“我们的祖先是这片广阔大地的主人;但是,你们的祖先看上了我们的家园。我们曾经给了他们很大的生存之地;可以,他们却不满足,他们竟想要我们整个家园。现在-高三历史
“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主要原则是[]A.联邦制原则B.分权制衡原则C.自由平等原则D.民主原则-高二历史
《人权宣言》的核心内容[]A、平等、人权、民主B、平等、民主、法治C、人权、民主、法治D、民主、法治、自由-高二历史
1789年,法国通过了《人权宣言》,有历史学家这样解释“宣言”二字:“有意模仿国王诏书中的神圣程式”,通过“诉诸普遍原则,诉诸神授,而赋予人民主权以以往君主行为才有的神圣色彩-高二历史
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针对这份宣言,1791年女作家奥普兰?德?古日发表了《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条:在权利方面-高三历史
下图这幅纹章一般被视为法国的国家标志。其中绘有大革命时期流行的束棒——古罗马高级执法官象征权威的权标,在饰带上用法文写着“自由、平等、博爱”。与之联系最为直接的政治文-高三历史
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都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两者都鲜明的体现了①天赋人权思想②“三权分立”学说③都主张主权在民[]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美国《-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高三历史
美国《独立宣言》宣称:“我们认为下列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高三历史
某部法律文献有如下规定:该部法律文献最有可能是A.《大宪章》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拿破仑法典》-高二历史
法国革命材料一: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辄……英国革命和美-高三历史
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对针对这份宣言,1791年女作家奥普兰·德·古日发表了《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条:在权利方面-高三历史
材料一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整个主权的本原主-高三历史
(11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3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其中对美国国会的介绍最为详细。与议会思想率先传入形成反差的是-高二历史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中,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回答下列问题:(1)古代东西方都创造了自己的先进文明。结合你对古代人类历史政治文明的学习,从中外选取两个-高一历史
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杰斐逊曾写道:“我认为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地公平对-高二历史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国民全体”,其本质意义是()A.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B.推翻清王朝统治C.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D.使人民获得了广泛的政治权利-高二历史
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B.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C.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D.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高二历史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独立宣言》发表后,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在爱尔兰和印度的被压迫地区受到欢迎……在法国,《独立宣言》被广-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高三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组成国民议会的法国人民的代表们,认为不知人权、忽视人权或轻蔑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高三历史
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主要是因为它[]A、超越了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B、克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高三历史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当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时,人民有权改变它……这就是我们殖民地人民过去一向忍耐,而现在却必-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高三历史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独立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高三历史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二条:“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第六条:“全国公民都有权-高三历史
政治民主化是世界近现代历史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的《独立宣言》写道:“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高三历史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二条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最重要的作用是A.建立中华民国B.规定民主共和政体C.否定君主专制制度D.确立资本主义制度-高三历史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英国革命期间,自由主义学说首次被明确提出来,当时,这些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反对王室任意干涉宗教自由、人身安全和财-历史
影响和促进了近代资产阶级的分权学说和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理论形成的历史文件是[]A.英国《权利法案》的通过B.美国《独立宣言》的发表C.法国《人权宣言》的颁布D.拿破仑《民法典》的-高三历史
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英国是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驱。这是因为英国光荣革命后产生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A.第一部成文宪法B.多党制的议会C.总统制D.君主立宪政体-高三历史
(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威廉很顺利地到达伦敦,詹姆士逃跑了。议会随之发表文告宣布:詹姆士二世擅离职守,由玛丽和威廉共同入主-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5分)【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霍布斯(1588——1679)倡导“社会契约论”,提出人为了生存和安全,通过契约把自己的权利转让给一个人或一群人,由这个人或这群人代理行使权利,-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霍布斯(1588——1679)倡导“社会契约论”,提出人为了生存和安全,通过契约把自己的权利转让给一个人或一群人,由这个人或这群人代理行使权利,以保障契约参加者的生命和利益。众多同意转让权利的人是被统治者,接受契约的代理权利者是统治者。主张 “一个最坏的政府也胜过没有政府”,用“利维坦”(圣经中说的一种硕大无比、骇人听闻的海兽)比喻君主专制政体的无上权威。
材料二 洛克(1632——1704)认为,国家根据契约产生,政府的职能是保卫人民的自然权利,如果政府与人民发生争执,人民是最高的审判官。他强调反抗暴政,如果统治者不能保护人民的财产,即被视为暴政,发对暴政的权利属于全体人民,也属于公民个体。反对暴政只会导致政府的解体,而不会造成国家的解散。提出在君主立宪制国家中,权利要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分别由议会和君主行使,君主服从法律,但对议会有一定制约作用。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比较二人思想主张的异同点(7分)
⑵.据材料并结合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思想演进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8分)
答案
(1)相同点:都承认社会契约思想和人的自然权利;都认为国家是通过契约产生的。(2分)不同点:霍布斯批判君权神授,但维护君主专制(1分);洛克反对君主专制,维护君主立宪制;提出天赋财产权利的神圣性和政治分权学说。(1分)
(2)本题采用层次赋分方式评价。
抽象视角:概括思想发展与时代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2分)
如1: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思想变化反映社会变化。
如2:思想解放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反映,而且反过来可以引领未来的历史走向。
具体论述:分别从两位思想家生活的时代特征阐述其政治理念,及其对英国历史发展的引领作用。(各3分,共6分)
霍布斯生活的时代,君主专制一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是到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在“君权神授”理念下的王权专制又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因此,他在主张利用王权力量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借助社会契约理论否定“君权神授”。这也为议会与王权的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洛克生活的年代经历了英国革命的全过程,是英国社会由封建专制走向君主立宪体制的重要转型时期。他目睹了王权专制和克伦威尔军事独裁给英国带来的灾难,致力于为“君主立宪体制”寻求理论依据,其思想反映在光荣革命后英国的政治生活之中,如,《权利法案》后确立君主立宪体制。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中相同点比较材料一、二中的信息来归纳即可,从材料中“倡导社会契约论,提出人为了生存和安全”“国家根据契约产生,政府的职能是保卫人民的自然权利”的信息,可归纳出都承认社会契约思想和人的自然权利,都认为国家是通过契约产生的。不同点从材料一中“比喻君主专制政体的无上权威”的信息归纳出霍布斯批判君权神授,但维护君主专制;从材料二中“提出在君主立宪制国家中,权利要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分别由议会和君主行使,君主服从法律”的信息归纳出洛克反对君主专制,维护君主立宪制;提出天赋财产权利的神圣性和政治分权学说。
(2)首先概括思想演进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思想变化反映社会变化,其次在进行具体论述,分别从两位思想家生活的时代特征阐述其政治理念,及其对英国历史发展的引领作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