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3分)中国梦,是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中国梦代表了新一届政府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高一历史
(13分)中国梦,是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中国梦代表了新一届政府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高一历史
题目简介
(13分)中国梦,是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中国梦代表了新一届政府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13分)中国梦,是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中国梦代表了新一届政府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信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1)材料一中“另一场梦的破碎”是由什么事件导致的?(1分)这一事件对中国的经济结构产生了哪些影响?(2分)
材料二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00年前,“中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推动全民族更加自觉地走上了振兴中华的奋斗历程。”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4分)
材料三 1979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国家财政收入(亿元)
城镇居民
恩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
恩格尔系数(%)
1979
3645
1132
57.5
67.7
2006
218071
39500
35.8
43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4分)
(4)综上所述,从先进的中国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历程中得出的启示主要有哪些?(2分)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事件:鸦片战争(1分)影响: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2分)
(2)有利条件:对政治近代化的贡献: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分);对经济近代化的贡献: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分)对思想近代化的贡献: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促进了思想解放;(1分)对生活近代化的贡献:促进了社会习俗的除旧布新。(1分)
(3)变化:经济增长迅速;综合国力大幅提高(答到其中一点即可得2分);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分)
(4)启示:实现民族独立、发展社会经济、关注民生。(答到2点即可得2分)
试题分析:
(1)分析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的失败击碎了清朝统治者的迷梦,开启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屈辱历程。第二小问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
(2)辛亥革命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的有利条件实际上就是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概括回答。
(3)从材料三《 1979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可以看出,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降低,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4)该问属于开放型的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民族独立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发展经济的同时需关注民生等等。
点评:2012年11月15日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以来,“中国梦”一词正式进入官方词汇并迅速走红。“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上一篇 :
1858年,上海取代广州成为了我国
下一篇 :
《南京条约》对中国造成的最严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英国格雷斯顿曾对鸦片战争有过这样的评价-“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高傲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高三历史
左宗棠病逝后,有人评论说:“绝口不谈和议事,千秋唯有左文襄。”左宗棠哪些行为应受到人们如此称颂()①消灭阿古柏侵略势力②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③兴办洋务,创办军事工业④建-高一历史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侵华国家中都有英国B.侵略方式主要是军事侵略C.侵略者都抵达过天津白河口D.侵华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高一历史
(17分)中国近现代外交,外交理念与世界意识发生了变化。材料一:“中国”如“夏”,位于宇宙模式的中心,享有号令天下的最高权威;而周围各国如“夷”,位于这个模式的边缘,必须向-高三历史
著名学者威廉·恩道尔指出:“19世纪40年代的鸦片战争中,英国政府及其代理人利用潮水般涌入中国的非法鸦片,榨干了中国国库中的白银储备,他们的最终目标是使这个国家破产。”这-高三历史
某学生在复习中国近代史时看到一个条约有如下内容: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这个条约应该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高二历史
当《南京条约》签订时,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B、维护满清-高二历史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兹因大清皇帝,大英君主,欲以近来之不和之端解释,止肇衅,为此议定设立永久和约。”文中的“永久合约”指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高一历史
中英《天津条约》规定:“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唯现在长江中、下游均有‘贼匪’,俟地方平靖,准将至汉口溯流至海各地,选择不逾三口,准为英船进出货物通商之区。”-高三历史
“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从材料所述可以看出,中国禁烟运动的首要目的是A.整肃吏治,消除官场的腐败B.制止白银外流,缓解政府财政危-高一历史
道光帝对签订《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高二历史
当《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B.维护清朝民-高三历史
(18分)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97年7月1日,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悬挂起-高三历史
在西方列强的某次侵华战争中火烧圆明园,掠走了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现仅有少量得以收回,因此兽首已经成为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的象征。热播电影《十-高一历史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最主要是因为()A.背景相同B.目的和性质相同C.方式相同D.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高一历史
有“中国第一商业街”美誉的上海南京东路,初名花园弄(派克弄),俗名大马路,1865年被英租界当局更名为南京路。英租界更名南京路的主要原因应是A.租界源于《南京条约》之规定B.寓-高三历史
“大清大皇帝允于即日降谕各省督抚大吏,以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签署该文件的中国皇帝是A.乾隆帝B.道光帝C.咸丰帝-高三历史
下列图片分别是北京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中的虎头、牛头、猴头,历经战乱,曾漂泊海外达140多年。它们是哪次战争后漂泊海外的: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高三历史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本家兴奋异常。有一草帽公司老板高兴地说:假设中国人每人都戴一顶草帽,那么我们就发了大财了。结果事与愿违。英国人制造的草帽并没有像他们想象的-高三历史
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办。上海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作为今日的中国经济中心,世界大都市之一,上海有着不平凡的历史。她的近代历史是近代中国屈辱与抗争的缩影。根据所学-高一历史
“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的条款出自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天津条约》D.《辛丑条约》-高一历史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A.保护鸦片贸易B.割占中国领土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高一历史
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放了很多通商口岸。下列表述中属于其布局和特点的是()①由南向北,由东向西②由沿海、沿江深入内地③遍布全国各地④台湾已经开放通商口岸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高一历史
“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这是近代史上《申谕英夷告示》中的一段话,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黄海海战C.-高一历史
中央电视台第八套播出了42集大型现代神话科幻喜剧《魔幻手机》,剧中主人公通过一部摩幻手机能够穿越时空隧道回到过去。如果你拥有一部这样的手机,回到1840年以后的中国,你会-高二历史
下图是一张上海某一历史时期的警官证。证件印章中所提及的“特别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奇特的“国中之国”现象。如果究其源头,此规定最早当出自:A.《南京条约》B.《南京条约-高三历史
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按察使王廷兰写给家人的信中说:“各处调的兵……毫无纪律。互斗杀人……夷兵抢夺十三行,官兵杂入其中,肩挑担负,千百成群,竞行遁去……从不闻清查一二”,上述-高三历史
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米契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十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高二历史
1816年,英王乔治三世派遣阿美士德出访中国,却与中国发生“礼仪之争”,清朝要求依照天朝定制,行三跪九扣头之礼,英使认为有伤尊严,坚持仅行免冠俯首,双方坚持不下,最后英-高三历史
鸦片战争爆发后,道光帝发布上谕问道:“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所属国共有若干?……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有无旱路可通?不素有无往来?”这表明A.当时道光帝连英国的地理位置都不知道B.-历史
“……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数以万计的当地民众,平静地观看自己朝廷军队与我(英)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鸦片战-高三历史
“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高一历史
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A.侵略者都以武力挫败了清政府的抵抗B.有利于外国侵略者占据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财富C.直接威胁清朝统治中心D.勒索大量赔款-高一历史
农村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着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进程。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农业的发展趋势不包括:A.农业生产商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B.“男耕女织”生产模式被彻底毁灭C.一些农民-高三历史
有一位学生对近代中国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作了以下一些连线,其中正确的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B.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割占台湾C.甲午中日战争-高一历史
英国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决心用武力维护中英之间的正当贸易B.清政府的闭关政策影响了东西方贸易关系C.英国要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以倾销商品D.林则徐禁-高一历史
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A.反映-高一历史
翻开中国《现代汉语词典》,里面带“洋”字的词语很多,如“洋装”、“洋油”“洋钉”等。从中得到的结论中错误的是:A.洋货曾充斥中国的市场B.洋货的涌入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高三历史
下面是一张山城重庆的历史照片。从图中的偏远小城发展为今天的西部重镇,重庆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缩影之一。下列有关重庆的历史事件说法错误的是:A.十九世纪中期,重庆-高二历史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A.革命任务转化为推翻封建王朝B.革命的重要目标是驱除外国侵略者C.中国人民肩负着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D.中国资产阶级开-高一历史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C.促进了资本主-高三历史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上半叶,中法关系主要以传教“事业”为主线索。为了争夺远东控教权,法国天主教会和政府力求扩大天主教在华的传教势力,以收政治、-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众所周知,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发动的旨在掠夺中国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后,中华民族陷入了灾难的深渊。直到今天,许许多多的中国人甚至都不-高一历史
毛泽东曾经总结道:“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们,每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原因是A.帝国-高二历史
与洪秀全齐名的太平天国首领杨秀清,出身广西,世代以烧炭种山为业,父母去世后,离家流浪,与人结伙护送洋货,交结不少两广江湖豪客。后来因失业回到家乡,仍作烧炭工人。杨-高三历史
依据相关条约,法国传教士不失时机地在天津建造了望海楼教堂,这是近代天主教传入天津后建造的第一座教堂。请判断该教堂最早应建造于下列哪一条约签订后()A.《望厦条约》B.《黄-高三历史
道光帝接受林则徐禁烟主张的根本原因是A.为了抵制英国的非法贸易B.被林则徐请求禁烟的恳切措词所感动C.鸦片输入严重危及到清政府统治D.鸦片输入使中国处于入超地位-高一历史
《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的共同之处是()A.开放通商口岸,便利列强向中国商品输出B.割地、赔款,使中国丧失了自主权C.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D.外国-高一历史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面能够佐证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在南京江面签订了《南京条约》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③孙中山-高一历史
新华网上海2009年12月29日电,英国籍毒贩什肯·阿克毛29日在新疆乌鲁木齐被注射执行死刑,如果该事件发生在1845年,援引以下哪项条款,该毒贩可能会免于处罚A领事裁判权B片面-高一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3分)中国梦,是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中国梦代表了新一届政府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1)材料一中“另一场梦的破碎”是由什么事件导致的?(1分)这一事件对中国的经济结构产生了哪些影响?(2分)
材料二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00年前,“中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推动全民族更加自觉地走上了振兴中华的奋斗历程。”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4分)
材料三 1979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4分)
(4)综上所述,从先进的中国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历程中得出的启示主要有哪些?(2分)
答案
(1)事件:鸦片战争(1分)影响: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2分)
(2)有利条件:对政治近代化的贡献: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分);对经济近代化的贡献: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分)对思想近代化的贡献: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促进了思想解放;(1分)对生活近代化的贡献:促进了社会习俗的除旧布新。(1分)
(3)变化:经济增长迅速;综合国力大幅提高(答到其中一点即可得2分);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分)
(4)启示:实现民族独立、发展社会经济、关注民生。(答到2点即可得2分)
试题分析:
(1)分析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的失败击碎了清朝统治者的迷梦,开启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屈辱历程。第二小问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
(2)辛亥革命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的有利条件实际上就是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概括回答。
(3)从材料三《 1979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可以看出,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降低,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4)该问属于开放型的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民族独立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发展经济的同时需关注民生等等。
点评:2012年11月15日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以来,“中国梦”一词正式进入官方词汇并迅速走红。“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