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杏花书屋记归有光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杏花书屋记归有光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高三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杏花书屋记归有光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杏花书屋记
归有光
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孺允曰:“
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
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公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洞庭木叶
①
、芳洲杜若
②
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
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
;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
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
,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于胥乐兮!”吾于周氏见之矣!
注:①洞庭木叶:语出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②芳洲杜若:语出屈原《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官
陟
宪使 陟:提拔,升迁
B.孺允
葺
公所居堂 葺:修补房屋
C.
揭
之楣间 揭:张贴、悬挂
D.而诸孙皆
秀发
秀发:秀丽的头发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公指
其
后隙地谓允日
其
孰能讥之乎
B.不及归而没
于
金陵 臣诚恐见欺
于
王而负赵
C.
以
公所命名 余船
以
次俱进
D.夫公之
所以
为心者如此 臣
所以
去亲戚而事君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本文先介绍杏花书屋的由来及其布置,然后用“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引出议论。
B.友人的父亲玉岩公是一个正直的文化人,他由于大胆向皇上进言,因此触怒皇上而遭贬。
C.作者认为,富贵显赫的人,他们的子孙也跟着富贵显赫;而贫穷之人,其子孙依然贫穷。
D.全文围绕书屋的建造和命名表现玉岩公其人的人格,使本来普通的书屋具有了不平凡的意义。
4.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2)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己。
(3)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安徽省模拟题
答案
1.D
2.D
3.D
4.(1)今后应当修建一间房子,给它命名为杏花书屋,来记下我做的梦。
(2)大概古代的君子,热爱自己的国家,不只是自己竭尽辛劳。
(3)以前与玉岩公一起考中进士做官的人,富贵显赫一时。
上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蹇
下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浩手斩二骑,以首还。从种师道进筑茸平砦,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①;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王曰:“礼,为旧君有-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姜才,濠州人。貌短悍。少被掠入河朔,稍长亡归,隶淮南兵庐,以善战名,然以来归人不得大官,为通州副都统。时淮多健将,然骁雄无逾才。-高三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①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韩亿,字宗魏,其先真定灵寿人,徙开封之雍丘。举进士,为大理评事、知永城县,有治声。他邑讼不决者,郡守皇甫选辄属亿治之。通判陈州,会河决-高三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题。(一)崔杼与庆封谋杀齐庄公。庄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庆封又欲杀崔杼而代之相。于是扌豕崔杼之于,令之争后。崔杼之子相与私哄,崔杼往见庆封而-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捞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周尚文,字彦章,西安后卫人。幼读书,粗晓大义。多谋略,精骑射。年十六,袭指挥同知。屡出塞有功,进指挥使。寘铄反,遏黄河渡口,获叛贼-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也。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遨少好学,敏于文辞。唐昭宗时,举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欲携其-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齐景公问政于孔于。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祖易,父肩吾,并《南史》有传。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身长八尺,腰带十围,客止颓然-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尹师鲁墓志铭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日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顺民先王先顺民心,故功名成。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得民心有道,万乘之国,百户之邑,-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张雄飞,字鹏举,琅琊临沂人。至元二年,廉希宪荐之于世祖,召见,陈当世之务,世祖大说。授同知平阳路转运司事,搜挟蠹弊,悉除之。帝问处-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览之孙也。父裁,镇军司马。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年十四,陈留高士张公见而奇之,谓其从兄敦曰:“此儿容貌志气,将-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先妣事略[清]张惠言先妣姓姜氏,考讳本维,武进县学增维广生。其先世居镇江丹阳之滕村,迁武进者四世矣。先妣年十九,归我府君。十年,凡生-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馀,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报刘一丈书宗臣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也。父相,晋开运中,应辟为魏王府记室参军。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车千秋,本姓田氏,其先齐诸田徙长陵。千秋为高寝郎。会卫太子为江充所谮败,久之,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燕将惧诛,因保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聊城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仲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张文谦,字仲谦,邢州沙河人。幼聪敏,善记诵,与太保刘秉忠同学。世祖居潜邸,受邢州分地,秉忠荐文谦可用。岁丁未,召见,应对称旨,命-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苏轼传熙宁四年,会上元敕府市浙灯,且令损价。轼疏言:“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的题。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罗艺,字子延,本寰阳人也,寓居京兆之云阳。父荣,隋监门将军。艺性桀黠,刚愎不仁,勇于攻战,善射。大业时,屡以军功,官至虎贲郎将。炀-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简肃薛公墓志铭欧阳修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师①以策干行在,不见用。公生-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蔡齐,字子思,其先洛阳人也。曾祖绾,为莱州胶水令,因家焉。齐少孤,依外家刘氏。举进士第一。仪状俊伟,举止端重,真宗见之,顾宰相寇-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①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拙效传(明)袁宏道①石公曰:“天下之狡于趋避者,兔也,而猎者得之。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夫藏身之计,雀不如燕;谋生之术-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市隐斋记元好问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余年矣。家有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多为之赋诗,渠-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石门亭记王安石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石门者,名山者,名山也,古之人成刻其观游之感慨,留之山中,其石柏望。君至而为亭,悉取-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古今论谏,常与讽而少直。其说盖出于仲尼。吾以为讽、直一也,顾用之之术何如耳。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茅焦解衣危论,秦帝立悟。讽固不-高三语文
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选读·君子之风》“志,慕也;道不可体,故志之而已。据,杖也,德有成形,故可据。依,倚也,仁者-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花云,怀远人。貌伟而黑,骁勇绝伦。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猝遏-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有易为而难成者,有难成而易败者。此四策者,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掘①寸而伸尺,圣人为之;小-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元]虞集延祜五年,某①以圣天子之命,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七月二十八日,舟次彭泽,明日,登小孤山,观其雄特险壮-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陈狶者,宛朐人也,不知始所以得从。及高祖七年冬,韩王信反,入匈奴,上至平城还,乃封狶为列侯,以赵相国将监赵、代边兵,边兵皆属焉。狶常告-高一语文
阅读文本,完成下面的题。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乏;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梅花岭记〔清〕全祖望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史忠烈公①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体-高三语文
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伍子胥传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市隐斋记元好问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余年矣,家有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多为之赋传,渠-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问题。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龚自珍居礼曹,客有过者曰:“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余悲其言。明年,乞假南游。抵扬州,舍舟而馆。-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宋庆礼,治州永年人。举明经,授卫县尉。则天时,侍御史桓彦范受诏于河北断塞居庸、岳岭、五回等路,以备突厥,特召庆礼以谋其事。庆礼雅-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纵囚论欧阳修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高一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杏花书屋记归有光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归有光
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公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洞庭木叶①、芳洲杜若②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于胥乐兮!”吾于周氏见之矣!
注:①洞庭木叶:语出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②芳洲杜若:语出屈原《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官陟宪使 陟:提拔,升迁
B.孺允葺公所居堂 葺:修补房屋
C.揭之楣间 揭:张贴、悬挂
D.而诸孙皆秀发 秀发:秀丽的头发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日 其孰能讥之乎
B.不及归而没于金陵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以公所命名 余船以次俱进
D.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本文先介绍杏花书屋的由来及其布置,然后用“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引出议论。
B.友人的父亲玉岩公是一个正直的文化人,他由于大胆向皇上进言,因此触怒皇上而遭贬。
C.作者认为,富贵显赫的人,他们的子孙也跟着富贵显赫;而贫穷之人,其子孙依然贫穷。
D.全文围绕书屋的建造和命名表现玉岩公其人的人格,使本来普通的书屋具有了不平凡的意义。
4.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2)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己。
(3)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
答案
2.D
3.D
4.(1)今后应当修建一间房子,给它命名为杏花书屋,来记下我做的梦。
(2)大概古代的君子,热爱自己的国家,不只是自己竭尽辛劳。
(3)以前与玉岩公一起考中进士做官的人,富贵显赫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