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分)20世纪两次大战中,中国政府都是参战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爆发,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交通、财政高级官员,人称“梁二总统”的梁士诒就敏锐-高二历史

题目简介

(共15分)20世纪两次大战中,中国政府都是参战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爆发,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交通、财政高级官员,人称“梁二总统”的梁士诒就敏锐-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共15分)20世纪两次大战中,中国政府都是参战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爆发,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交通、财政高级官员,人称“梁二总统”的梁士诒就敏锐的觉察到,这场世界大战是中国改变弱国地位、摆脱受世界强国联合宰割的大好机会,并正确认识到协约国一方在人力物力上的巨大优势,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袁世凯先是准备派兵参加欧战,但日本听到风声后由于害怕中国参战将使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增强不利日本在华利益,先是外交上极力阻止,不果后竟然使用武力威胁。在日本的蛮横威胁下,梁士诒不得不想出用“劳工参战”的新方法。
在一战期间,共有来自包括山东、河北、河南、湖北、江苏、浙江和福建等省14万中国人作为劳工被派往欧州去作战争勤务。这些“华工兵团”在战争前线挖战壕,修工事,每天报酬仅仅5法郎,并先后有2万多人被德国的炮火炸死在战场上。
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熙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美国出版的《中国学生月半刊》则写道:“一战赴法华工乃中国派往世界的信使,他们回国后将成为传播欧洲文明最有力和最有效的桥梁。”同时,他们也把中国的太极拳传到了欧洲。也有人这样评价这些华工:“中国的地位不是外交家在辞令中争来的,而是被外国人践踏的华工用血肉之躯争来的。”
材料二:抗日战争爆发后,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缅公路运到中国。……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材料三:

联合国维和行动        反战和平运动    1986年中国发行的国际和平年纪念邮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析梁士诒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参加一战的理由。(2分)中国最后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参战?(2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知识阐释以该种方式参战的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直接原因,并由此说明中国战场在二战中的作用。(4分)
(3)进入21世纪,战争威胁仍然存在,但和平力量不断增强。请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当前制约战争的因素有哪些?(3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答案

(1)理由:中国可借此改变弱国地位,摆脱受世界强国联合宰割的局面;
协约国一方在人力物力上的巨大优势。(2分)
方式:“劳工参战”。(2分)
原因:日本竭力反对中国直接派兵参战;英法在战争中人员死伤惨重,兵力、劳力短缺。(4分)
(2)直接原因:英国请求中国救援;中国保卫滇缅公路。(2分)作用: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配合了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并作出了重大贡献。(2分)
(3)因素: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规模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核战争的浪潮;世界力量多极化,形成对霸权主义的牵制作用;全球化的程度不断提高;牢记并反思世界大战的教训等等。(3分,答出三点,言之成理即可)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