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920年瞿秋白到苏俄考察,其后在《俄乡纪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即刻可以显出‘社会主义的化合-高三历史
1920年瞿秋白到苏俄考察,其后在《俄乡纪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即刻可以显出‘社会主义的化合-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1920年瞿秋白到苏俄考察,其后在《俄乡纪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即刻可以显出‘社会主义的化合-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1920年瞿秋白到苏俄考察,其后在《俄乡纪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即刻可以显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下列关于这一做法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①“化合物”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②它是适应当时苏俄国情而实施的政策
③它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按劳分配④后来出现的经济问题与此政策有关系
[ ]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模拟题
答案
B
上一篇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列宁与老农
下一篇 :
1919年8月至1920年8月,苏俄实施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请举出下列年代上发生的大事(4分)(1)1921年——(2)1936年——(3)1953年——(4)1991年——-高三历史
一部描写1919年苏俄人民抗击协约国和国内白匪的电影,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A、一位农民牵着几头羊到集市上去卖,与一位买主讨价还价B、几乎所有的工厂-高一历史
1920年瞿秋白到苏俄考察,其后在《俄乡纪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俄罗斯现在是’……在,就即刻可以显出’。”下列关于这一做法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有①“化合物”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高三历史
1920年,苏俄一位农民想在车站出售一部分粮食,被政府相关人员发现后,结果是[]A.受到表彰鼓励B.被上缴没收C.被指定到市场销售D.不管不问-高一历史
下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方法与评价结论,较为符合该政策实际的一项是[]A.基本否定,主要分析政策的目的,“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是极其错误的B.基本肯定,主要着眼政策-高三历史
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余粮。”这一措施实行于[]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B.苏维埃俄国内战-高三历史
十月革命后,苏俄(苏联)的经济体制进行了调整。其中表述全正确的是[]A.颁布时间B.实施背景C.措施D.评价-高三历史
在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期间),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到粮店中购买了一百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A.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B.真的。余粮收集-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高三历史
斯大林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这种体制A.与当时生产力水平基本适应B.在历史上以消极影响为主C.使苏联工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D.前期存在弊端,后期得到-历史
“这可能被认为是奇谈,私人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吗?但这丝毫也不是奇谈,而是经济上完全无可争辩的事实。”最先“使奇谈变为事实”的政策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高三历史
下表反映了苏俄(联)农业发展情况,对表内信息解释不准确的表述是[]A.连年战争给俄国经济造成严重破坏B.新经济政策使农民与市场发生了联系C.新经济政策使农民获得了土地D.新经-高三历史
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最大的区别在于[]A.市场和计划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B.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C.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D.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高三历史
苏联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这样一个情景:冬妮亚和她的丈夫乘坐的列车因缺少燃料,被迫停在铁路工地附近,工地负责人表示,工地可以提供燃料,但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高一历史
实行余粮征集制后,粮食征购量有较大幅度上升(见图,单位:万普特)[]A.体现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大大提高B.有力地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C.体现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D.体现农民生-高三历史
1919年8月至1920年8月,苏俄全国征购到二亿二千万普特的粮食,比前一年翻了一番。1925年一年里,苏俄政权共采购到四亿i千三百万普特粮食。这说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经济-高三历史
列宁在1922年纪念十月革命五周年的大会上曾指出:“要挽救俄国,单靠农业的丰收还不够,而且单靠供给农民消费品的轻工业的情况良好也还不够,我们还要有重工业……不挽救重工业,-高一历史
苏联的工业化和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相比,不同之处在于①工业化首先从重工业起步②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③工业化影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④工业化促进了市场经济-高三历史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及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高三历史
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高三历史
下列关于苏联农业集体化方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变化B.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C.为苏联工业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D.与当时生产力水平基本适应-历史
下列有关苏联“斯大林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在实行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B.极大地调动了苏联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D.为苏联赢得反法西-高三历史
这是前苏联的一段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高二历
关于对20世纪30年代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评价准确的是A.属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在较短的时间里使经济快速发展的体制C.是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产物D.适应粉碎外国武装干-高一历史
苏联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工业化不同之处在于A重点发展重工业B轻重工业同步进行C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协调发展D由城市扩展到农村-高一历史
前苏联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长期实行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指工业产品与农产品不等价交换,国家无偿向农民征收公粮、调拨农产品和以低价收购农产品,而以较高的价格将-高三历史
1953~1957年,中国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3.8%和18.7%。苏联1937年工业总产值实现大跨越,到“一五”计划完成时,已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高三历史
苏联解体以后有一个民意调查。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综合社会研究所在全俄进行了有代表性的问卷调查,让受询者对俄罗斯五个时代——1917年以前的俄罗斯,斯大林时代,勃列日涅夫-高三历史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严重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A.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B.剥夺农民过多,压抑生产积极性C.政治经-高三历史
自十月革命到30年代中期,苏俄(苏联)的经济政策有何变化?这些变化对苏俄(苏联)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历史
在斯大林时期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最高苏维埃成了只是“通过”党中央指示的表决机器,被称为“橡皮图章”,这反映了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的表现是[]A.党取代了政,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高一历史
在斯大林时期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最高苏维埃成了只是“通过”党中央指示的表决机器,被称作“橡皮图章”,这反映了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的表现是A.党取代了政,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高三历史
对下图反映的史实的评价正确的是A.新经济政策的继续B.基本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挫伤了农民积极性,导致了农业生产落后D.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持续、健康发展-高二历史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的标志是[]A.成立苏联B.通过苏联新宪法C.“二五”计划完成D.取消新经济政策-高一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经验。虽然……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这-高三历史
(14分)材料一在20世纪30年代,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和安德烈•••纪德曾怀着对当时蒸蒸日上的国家的极大兴趣,到莫斯斯科旅行。罗曼•••罗兰一方面表示“我从这次旅行中得出的-高二历史
如图漫画题为《片面的经济》,反映了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的国民经济状况。该状况是()A.国民经济比例失调B.军事工业遥遥领先C.民众衣食住行先进D.经济体制健康发展-高二历史
以下对“斯大林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成标志着“斯大林模式”创建B.是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C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历史
1950年,苏联《真理报》发表代表苏共中央声音的编辑部文章《反对集体农庄劳动组织中的偏向》,指出“以小组代替作业队意味着分散了劳动组合的力量和资金,意味着损害大型的集体的-高三历史
下表是20世纪80-90年代苏联国民经济生产增长统计表。造成这一现象的内在根本原因是年份1981-19851986-198819891990国民生产增长率3.2%2.8%2.4%-4%A.苏联长期执行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的标志是()A.成立苏联B.通过苏联新宪法C.“二五”计划完成D.取消新经济政策-高一历史
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题10分)中国与苏联走的都是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与探索道路上借鉴了苏联的经验,也汲取了苏联的教训。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高一历史
前苏联有一段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由于轻工业与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更容易,-历史
(2008年11月淄博市高三摸底)西方史学家认为:“苏联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下列史实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①苏联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②农-历史
对苏联农业集体化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违背了农民的意愿B.与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C.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D.阻碍了工业化的进程-历史
下列表格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份报告,其反映的主要信息是[]A.苏联农业取得显著成就B.二战严重破坏了苏联经济C.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显现D.经济大危机困扰着苏联-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经历的一场巨大的历史变革过程。它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并引发整个经济-高三历史
阅读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人均粮食产量和肉类产量变化表,能够充分说明时间粮食人均产量(公斤)肉类人均产量(公斤)1928-1929470351930-193246020-251933-1937440-
(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虽然国际因素和总的意识形态倾向无疑地使中共领导人接受苏联模式,但是最重要的因素却是他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切的使命感,……以及苏联是在落后-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920年瞿秋白到苏俄考察,其后在《俄乡纪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即刻可以显出‘社会主义的化合-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①“化合物”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②它是适应当时苏俄国情而实施的政策
③它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按劳分配④后来出现的经济问题与此政策有关系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