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二战后期)美国认为,“一个稳定、统一、亲美的中国,会是整个亚洲的关键”。1945年1月,美国国务院在为罗斯福总统出席雅尔塔会议所准备的-高三历史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二战后期)美国认为,“一个稳定、统一、亲美的中国,会是整个亚洲的关键”。1945年1月,美国国务院在为罗斯福总统出席雅尔塔会议所准备的-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二战后期)美国认为,“一个稳定、统一、亲美的中国,会是整个亚洲的关键”。1945年1月,美国国务院在为罗斯福总统出席雅尔塔会议所准备的-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18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期)美国认为,“一个稳定、统一、亲美的中国,会是整个亚洲的关键”。 1945年1月,美国国务院在为罗斯福总统出席雅尔塔会议所准备的文件中说:“我们建议由我国负起领导责任,帮助中国发展一个强大的、稳固的和统一的政府,以便它可以成为远东的主要稳定因素”;“它必定会成为抑制日本、排斥老殖民主义势力和遏制苏联向亚太地区扩张的有力因素”。 美国支出几十亿美元和派出大批军事顾问帮助国民党打内战。
——郭新昶《美国西太平洋地区战略透视》
(1)根据材料一归纳二战后期美国西太平洋战略的主要内容。(4分)
材料二 1951年9月8日美国主导的《旧金山和约》签订,并单独与日本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使日本实际上摆脱了被占领状态,同时决定美军长期驻扎日本,日本为美军提供军事基地,日美最终以结盟的方式结束了占领,由敌国变成了盟国。旧金山和约和日美安全条约,把日本拉入美国阵营,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条约体系,即人们通常所称的“旧金山体制”,日本在形式上恢复了主权。
——根据相关材料整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旧金山和约》出台的影响。(6分)
材料三 时至今日,东亚地区的紧张和动荡都与美国当时的亚太战略有关。冷战结束后,美国并未因为苏联的解体而解散西太平洋集体防御体系,更进一步加强了美国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存在。
——范丽萍 《冷战初期美国建立西太平洋集体防御体系原因探析》
(3)根据所学知识,为什么说“时至今日,东亚地区的紧张和动荡都与美国当时的亚太战略有关”?(8分)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①在中国建立一个亲美政府;②压制日本军国主义势力;③排斥欧洲老牌殖民势力;④阻止苏联。
(2)影响:①使日本成为一个主权国家,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基地,美日逐渐结成军事同盟;②扩大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③加剧了亚太地区的局势紧张
(3)①美国战后的对日政策,成为日本今日军国主义复活的历史渊源;②对日本的扶植政策,助推了日本的崛起;③直接插手朝鲜战争,造成朝鲜半岛分裂至今;④插手中国台湾问题,成为台海两岸局势不稳的因素。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依据材料中“一个稳定、统一、亲美的中国”“它必定会成为抑制日本、排斥老殖民主义势力和遏制苏联向亚太地区扩张的有力因素”可归纳出美国西太平洋的战略是:在中国建立一个亲美政府、压制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排斥欧洲老牌殖民势力、阻止苏联。
(2)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所学结合材料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中“使日本实际上摆脱了被占领状态,同时决定美军长期驻扎日本,日本为美军提供军事基地”并结合所学可知《旧金山和约》出台的影响是:使日本成为一个主权国家,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基地,美日逐渐结成军事同盟;扩大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加剧了亚太地区的局势紧张。
(3)本题考查学生的史实再现能力。二战结束后,美国扶持日本使得的日本迅速的崛起,今年来美国进一步纵容日本的军国主义,发动朝鲜战争导致朝鲜半岛分裂,插手中国台湾事务等等都造成了亚洲地区的紧张和动荡。
上一篇 :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推出的欧洲援
下一篇 :
美国“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此观点说明了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是[]A.进行反共反苏的舆论宣传B.实施马歇尔计划C.建立北约组织D.实行军事援助-高二历史
(15分)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创建时,有两种方案,一是怀特计划,二是凯恩斯计划,二者对战后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提出了各自的设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怀特计划是-高三历史
下列两幅漫画所表达的共同主题,其实质是德国挑战英国海上霸权赫鲁晓夫和肯尼迪的较量[]A、大国在外交场所的角逐B、两大政治集团的角逐C、帝国主义争夺霸权的较量D、大国间实-高一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风云变化多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高一历史
下列史实主要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时间大事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1961年柏林墙的建立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A.苏联力图维护二战中取得的外交成果B.美国放弃了对苏遏-高三历史
有人针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评论道:“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下列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A.推行“杜鲁门主义”B.实施马歇尔计划C.建立北约组-高三历史
(14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风云变化多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苏对峙主要事件简表(l)依据材料一,分析美苏在走向对峙的过程中,是通过哪些方式控制和支配别-高三历史
下列四幅图最能体现二战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格局特征的是[]A、B、C、D、-高一历史
阅读和运用材料解决问题,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他(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在1946年初就写道:“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在-高一历史
(14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以下是美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分别于1947年和1949年以马歇尔计划(MarshallPlan)为对象创作的漫画。(注:图一人物身上的文字是Europe,绳子上写着M-高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假使西方民主国家团结一致,严守联合国的原则,那么,他们推行这些原则的影响-高一历史
读“马歇尔计划”的漫画,其意义在于说明美国提出该计划的目的之一是A.遏制共产主义B.控制西欧国家C.推行自由贸易D.造成两极格局-高一历史
问答题:(14分)19世纪50年代形成了什么样的世界格局?这一格局解体的标志是什么?试述这一格局解体后世界局势特点。-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高一历史
美国学者沃尔特·拉非弗贝指出:希腊打的是内战,美国没有理由介入。然而美国选择了戏剧性的办法,要求国会在一场世界性的反共战争中支持政府。他所指的是A.遏制理论的提出B.杜鲁-高三历史
萨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西方在冷战中获胜带来的不是胜利,而是衰竭。”其依据主要是A.美国的冷战战略遭遇重大挫折B.西欧经济发展陷入困境C.以欧-高三历史
二战后东西方长达近半个世纪对峙的实质是[]A.两种文化传统的竞争B.两种政治势力的争夺C.两种军事力量的较量D.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高一历史
(18分)中美关系是国际关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但对中美两国意义巨大,对世界政治格局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主的美国已经有了它的同伴……这-高三历史
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高三历史
根据提示完成“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探究任务:(1)二战后,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美苏两国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转而走向对抗。美苏两国能够成为国际关系格局中的-高一历史
下列素材中,不能直接用于探究“冷战局面形成”这一课题的是[]A.丘吉尔“铁幕”演说录音B.“马歇尔计划”援助状况报告C.“华约”成员国分布示意图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文本-高一历史
古巴导弹危机即将走进60个春秋。当年赫鲁晓夫曾向肯尼迪建议“我们同意从古巴撤出您认为是进攻性的手段……美国代表需要声明:美国方面考虑到苏联的安全和焦虑,将从土耳其撤出自-高三历史
下图是苏联和东欧国家对不同地区出口数额比例示意图。这种变化突出反映了1938年1953年A.“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B.二战中苏联、东欧国家损失更为惨重C.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高三历史
二战后,美国推行“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表现有①实施马歇尔计划②支持联邦德国崛起③发动越南战争④成立北约组织[]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丘吉尔“铁幕”演说:“不久刚被盟国的胜利所照亮的大地,已经笼罩上了阴影。没有人知道苏俄和他的共产主义国际组织打算在最近的将来干什么,-高一历史
(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1961年9月5日,赫鲁晓夫同美国记者兹贝格谈到:美国和苏联“都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而联合起来,那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高三历史
下图是苏联某历史时期发布的宣传画“华盛顿的和平鸽”,这幅画揭示了[]A.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实质B.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根源C.美苏两国军备竞赛的本质D.苏联推行霸权主义的野心-高一历史
有人说:“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这里的“几雕”是指()①稳定了西欧经济②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③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④把受援国纳入了美国-高三历史
有人认为“马歇尔计划远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是A.削弱了美国的经济实力B.它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C.它起到通过经济手段控制西欧的作-高二历史
下图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B.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C.北约和华约已经进-高三历史
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下图这幅标题为“美-高一历史
美国学者约瑟夫·奈于2004年7月指出:“……人们对美国空间是爱多一点还是恨多一点,取决于我们被视为朋友还是恶霸。20世纪40年代,我们的优势比现在还要明显,‘马歇尔计划’帮助-高三历史
赫鲁晓夫曾对美国人演说“我们只不过存在了42年,再过7年,我们将达到美国同等水平。当我们赶上你们,从你们身边经过时,我们将向你们挥手。”该演说表达了赫鲁晓夫A.为苏联的-高三历史
下边海报是荷兰政府于1949年刊印的,由此判断,荷兰政府的主要意图A.揭露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荷兰的阴谋B.宣传马歇尔计划对荷兰经济的重要性C.成为美国的盟友,共同遏制苏联-高三历史
美国总统杜鲁门(1945年)说:“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恺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高三历史
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这里的“它”是指[]A.马歇尔计划B.布雷顿森林体系C.关贸总协定D.杜鲁门主义-高一历史
美国在二战后的全球扩张中,高喊着美英有义务和责任“保卫‘自由世界’免受共产主义影响”;基辛格认为斯大林的最高原则“还是装上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苏联国家利益”。上述观点表-高一历史
“二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下列不能反映出这一趋势的是A.世界银行的成立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C.《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署D.联合国的成立-高三历史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兴起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多现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为“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表明[-高一历史
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市斯大林选区选民大会上称: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表明,“苏维埃制度比非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更优越”,他还说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必然会-高三历史
下图是1952年刊登在前苏联某报刊上的一幅漫画,漫画左下角的美国人在呼吁“和平、防卫、裁军”,而美国将军正在欧洲地图上标注美国的军事基地(或领地),右上角的CCCP是前苏联国-高三历史
1949年2月,美国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总结起来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地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当前趋势的继续:苏联在经济上衰退,在政治上僵化如故,但在军事上保持强大;它小心翼翼地保卫其正在衰落的东欧帝国;它与美国的关系没有重大变化,并与美-高一历史
美日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区占领。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高一历史
美国的“冷战”政策的核心内容是A.稳定资本主义制度B.控制西欧C.限制中国D.遏制苏联-高一历史
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这里的“它”是指A.布雷顿森林体系B.马歇尔计划C.关贸总协定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高二历史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A.马歇尔计划的提出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1962年爆发古巴导弹危机D.北约和华约对峙局面的形成-高一历史
关于下面三幅漫画的寓意,不正确的说法是()图11945年图21965年图31989年A.图1:德国被分区占领,雅尔塔体制形成B.图2:柏林增加大了隔膜,美苏对峙加剧C.图3:民间暗中交往,德-高三历史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战士高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入朝参战。入朝部队的称呼是()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B.东北野战军C.中国-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二战后期)美国认为,“一个稳定、统一、亲美的中国,会是整个亚洲的关键”。1945年1月,美国国务院在为罗斯福总统出席雅尔塔会议所准备的-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二战后期)美国认为,“一个稳定、统一、亲美的中国,会是整个亚洲的关键”。 1945年1月,美国国务院在为罗斯福总统出席雅尔塔会议所准备的文件中说:“我们建议由我国负起领导责任,帮助中国发展一个强大的、稳固的和统一的政府,以便它可以成为远东的主要稳定因素”;“它必定会成为抑制日本、排斥老殖民主义势力和遏制苏联向亚太地区扩张的有力因素”。 美国支出几十亿美元和派出大批军事顾问帮助国民党打内战。
——郭新昶《美国西太平洋地区战略透视》
(1)根据材料一归纳二战后期美国西太平洋战略的主要内容。(4分)
材料二 1951年9月8日美国主导的《旧金山和约》签订,并单独与日本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使日本实际上摆脱了被占领状态,同时决定美军长期驻扎日本,日本为美军提供军事基地,日美最终以结盟的方式结束了占领,由敌国变成了盟国。旧金山和约和日美安全条约,把日本拉入美国阵营,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条约体系,即人们通常所称的“旧金山体制”,日本在形式上恢复了主权。
——根据相关材料整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旧金山和约》出台的影响。(6分)
材料三 时至今日,东亚地区的紧张和动荡都与美国当时的亚太战略有关。冷战结束后,美国并未因为苏联的解体而解散西太平洋集体防御体系,更进一步加强了美国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存在。
——范丽萍 《冷战初期美国建立西太平洋集体防御体系原因探析》
(3)根据所学知识,为什么说“时至今日,东亚地区的紧张和动荡都与美国当时的亚太战略有关”?(8分)
答案
(1)①在中国建立一个亲美政府;②压制日本军国主义势力;③排斥欧洲老牌殖民势力;④阻止苏联。
(2)影响:①使日本成为一个主权国家,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基地,美日逐渐结成军事同盟;②扩大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③加剧了亚太地区的局势紧张
(3)①美国战后的对日政策,成为日本今日军国主义复活的历史渊源;②对日本的扶植政策,助推了日本的崛起;③直接插手朝鲜战争,造成朝鲜半岛分裂至今;④插手中国台湾问题,成为台海两岸局势不稳的因素。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依据材料中“一个稳定、统一、亲美的中国”“它必定会成为抑制日本、排斥老殖民主义势力和遏制苏联向亚太地区扩张的有力因素”可归纳出美国西太平洋的战略是:在中国建立一个亲美政府、压制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排斥欧洲老牌殖民势力、阻止苏联。
(2)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所学结合材料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中“使日本实际上摆脱了被占领状态,同时决定美军长期驻扎日本,日本为美军提供军事基地”并结合所学可知《旧金山和约》出台的影响是:使日本成为一个主权国家,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基地,美日逐渐结成军事同盟;扩大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加剧了亚太地区的局势紧张。
(3)本题考查学生的史实再现能力。二战结束后,美国扶持日本使得的日本迅速的崛起,今年来美国进一步纵容日本的军国主义,发动朝鲜战争导致朝鲜半岛分裂,插手中国台湾事务等等都造成了亚洲地区的紧张和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