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6分)民生问题一直是历代思想家和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高三历史
(16分)民生问题一直是历代思想家和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16分)民生问题一直是历代思想家和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16分)民生问题一直是历代思想家和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啄狗彘之畜……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
小题1:根据材料一,归纳指出孟子民本思想的具体措施。(4分)
材料二 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法……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
小题2:依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原因。你如何评价“定地价法”?(3分)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摘自“百度百科·罗斯福新政”
小题3:根据材料三,概括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4分)
材料四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8年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以下十项措施。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生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摘自“新华网”
材料五 从奥巴马竞选时提出的施政方针看,其改革内容涵盖广泛,可能是上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以来,至今最全面的经济改革。除了包括延长一些住房贷款者丧失住房抵押赎回权的期限、大幅投资公共建设、为商界提供税务优惠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在内的总值600亿美元的挽救经济计划外,奥巴马还打算将税赋负担移转到高收入者,改变已实行20多年的管制松绑政策方向,扩大医疗保险范围,并且重新检视美国的自由贸易协议政策。依照目前情况来看,奥巴马很可能成为美国有史以来任内预算赤字最高的总统。分析师预测,2009年美国财政赤字可能增加两倍,至1万亿美元。
——摘自“新浪网”
小题4:根据材料三、四、五,概括中美两国领导人在应付严峻局势时采取的共同措施。(3分)
小题5:综合上述材料,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借鉴哪些有益经验?(2分)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6分)
小题1:措施:省刑罚(减轻对农民的压迫);薄税敛(减轻农民负担);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勿夺农时(保证农民劳动时间)。(4分)
小题2:原因: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贫富不均的现象。(1分)评价:“平均地权”是资产阶级的土地纲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与要求;但反封建不彻底,无法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2分)
小题3:措施:制定“救济法”;建立“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实行“以工代赈”计划,兴办公共工程。(4分)
小题4:特点:增加政府开支,扩大内需;关注民生(增加就业机会);重视社会保障;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宏观调控);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回答任意三点得3分)
小题5:坚持以民为本、保护人民利益;注意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以为主题来命题的。
小题1:要有效的归纳材料一的主要信息:“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即可。
小题2:找准材料上的有效信息归纳:“富者极少,贫者极多” 评价时侧重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小题3:要有效的归纳材料的主要信息《联邦紧急救济法》,“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
小题4:斯福新、温家宝、奥巴马三位的施政方针共同点依据材料归纳。
小题5:属于开发性题目依据民生问题来回答。
上一篇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本世纪有两
下一篇 :
某历史课外学习小组在撰写研究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随着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波及的层面越来越广,许多人开始寻找“治疗”经济危机的“药方”,在经济理论界则诞生了“凯恩斯主义”。而在宏观政策上人们找到了一剂“良药”——“罗斯福新政-历史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A.在二战后才开始出现B.是公有制与私有制相结合的产物C.基本消除了自由竞争D.是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的表现-历史
二战后,发达国家从单纯依靠“看不见的手”转为“看得见的手”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的发展B.制止生产的盲目性C.使经济发展有序进行D.吸取大危机的教训-历史
罗斯福实施新政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华尔街转移到了华盛顿。其含义是[]A.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B.计划经济取代了市场经济C.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D.私人资本主义受到限-高一历史
古语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罗斯福新政中体现这一特点的措施是A实行社会救济B兴办公共工程C调整农业政策D强化社会保障制度-高一历史
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说:“我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我们无能为力了。”但罗斯福却说:“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为克服恐惧,罗斯福采取了①复兴工业,防止盲目-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中间,是占地宽广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纪念园。在林林总总的纪念雕塑间,最富有历史意味的,可能就是一列在门口列队的人-高一历史
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有A.提高储蓄利息,吸纳民间资金B.限制进口,实行进口替代工业政策C.实行计划经济D.扩大内需,刺激生产-历史
下列关于发达国家福利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B.缓解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C.调动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D.扩大了社会消费-历史
早在1933年底,经济形势刚有好转的时期,就已有人怀念自由市场经济,一位国会议员甚至在纪念林肯诞辰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高一历史
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建立诚信机制的是()A.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B.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C.联邦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D.全国银行休业4天,全面整顿-高三历史
(12分)1933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后实行“新政”,国家建立紧急救济署,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颁布法律,保障工人的基本权益-高二历史
罗斯福新政主要调整了A.自由资本主义与垄断资本主义的矛盾B.劳资矛盾C.生产与销售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历史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政策从胡佛的自由放任变为罗斯福的国家干预。这一变化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内部严重分化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相互渗透C.资本主义国家职能-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失业问题,为整个国民经济衰落之象征,比年以来,吾国外受国际间经济恐慌之袭击,内因灾祸之侵寻,致农村都市,均趋破坏,百业凋敝,失业问题之严-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一种事业若对社会有益,就应当任其自由,广其竞争。竞争愈自由、愈普遍,那事业就愈有利于社会。……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要干涉,利己的润-高三历史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以1935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的重心是A.救济B.复兴C.改革D.国际事务-历史
罗斯福和胡佛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在于()A.是否采取措施克服经济危机B.是否维护自由企业制度C.是否由政府出面干预经济D.是否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高二历史
有人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美国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经历了从单纯依靠“看不见的手”转为兼用“看得见的手”的过程。你认为这只“看得见的手”是指[]A.混合经济B.国家干-高三历史
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A.整顿-高一历史
罗斯福认为:社会进步的标准是“看那些几乎一无所有的人是否能得到足够的保障”。为此,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①大力举办公共工程②广泛实行以工代赈③建立社会保障体系④规定最低工-高一历史
罗斯福新政与20世纪50、60年代西欧各国社会经济政策的共同点不包括[]A.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管理得到加强B.改善人民的主活条件C.进行社会改革,缓和社会矛盾D.推行国有化政策-高一历史
关于罗斯福新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避免走上法西斯侵略的道路B.它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主义、进入政府干预经济的新时代C.它从根本上解决了经-高一历史
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从根本上说就是[]A.调控农产品市场,对农民实行补偿B.通过立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推行以工代赈,多方增加就业机会D.开创-高一历史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直接有利于扩大内需的是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B.通过工业复兴法C.调整农业政策D.推行“以工代赈”-历史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爆发使人们对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进行反思。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修改了传统的经济理论,提出了凯恩斯主义。请回答:(1)凯恩斯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历史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纽约流行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受儿歌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影响,日渐成为美国主流经济思想的是[]A.用“看-高三历史
经济大危机后,美国人民对胡佛政府所实行的哪一政策非常不满()A.自由贸易B.自由放任C.国家干预经济D.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历史
罗斯福新政之所以获得成功,其根本原因是A.国家干预经济B.调整了财政金融体系C.对工业加强了技术指导D.调整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历史
20世纪30年代“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从一种体制向另一种体制的过渡”最具代表意义的事件是A.罗斯福新政B.纳粹体制建立C.雅尔塔体制形成D.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高三历史
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国家干预A.扩大消费,带动生产B.使美元升值C.鼓励农民提高产量D.保护丧失支付能力的小银行-历史
罗斯福总统当政后,加利福尼亚州的打字员在打字机上记下这样一句话:就是罗斯福一把火烧了国会,我们也会大声欢呼,“好哇,火到底点着了!”这表明民众支持罗斯福[]A.否定资本主-高三历史
发达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提供的借鉴意义在于A必须将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B政府必须尽量减少对企业自身发展规划的干预C国家必-历史
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的出现,主要是基于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B.自由放任政策难以应对经济危机C.“二战”后国际竞争的加剧D.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借鉴-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32年,罗斯福在马萨诸塞州的一次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当一个国家的贫困和失业人数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范围和程度,那政策的调-高三历史
美国罗斯福新政最为深远的影响是()A.使美国摆脱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B.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C.开创了“以工代赈”的成功模式D.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历史
罗斯福新政中实行美元贬值的货币政策,其主要作用是A.有利于增强美国商品的竞争力,争夺国际市场B.增加人民的实际收入,缓解危机C.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D.缓解银-历史
1952年,洛杉矶有近400名老人因光学烟雾的污染造成心肺衰竭而死亡。该事引起了全美国的高度重视。1963年上任的美国总统约翰逊提出建立“伟大社会”的施政纲领。解决环境污染问-历史
自由是美利坚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时(18世纪中期)“自由”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印花税法》(StampAct)引起了一场吞噬“我们珍爱的自由太阳的意-高三历史
资本主义世界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和70年代的危机一样,都使[]A.统治阶级人为地降低群众的生活水平B.各国建立法西斯专政C.统治阶级被迫进行政策调整D.经济出现“滞胀”-高三历史
2008年9月中旬以来,随着美国证券巨头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汽车制造业面临倒闭,全球股市惨跌,次贷危机变成了席卷全球的超级金融风暴。美国国会立即通过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高三历史
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时代”,1935年,科罗拉多河上高约223米的胡佛水坝宣告竣工。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的直接目的在于[]A.促进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B.促进农业-高三历史
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时代”,1935年,科罗拉多河上高约223米的胡佛水坝宣告竣工,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的直接目的在于A.促进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B.促进农业发-历史
美国罗斯福新政在1935~1939年的工作重点是()A.调整B.复兴C.改革D.提高-历史
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逊曾写道:“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然而,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国这座-高三历史
下图改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929——1938年美苏德英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份额(百分比)[]A.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B.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高三历史
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调整经济的措施中,不属于凯恩斯主义内容的是A.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B.制定经济计划,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C.扩大政府开支,实行政府直接采购和税收-历史
罗斯福新政措施中最能体现民生观的是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调整农业政策D.推行“以工代赈”-高三历史
罗斯福新政后,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这充分说明①新政之前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占主导地位②新政之后凯恩斯主义开始取代自由主义经济理论③这一变化-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6分)民生问题一直是历代思想家和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啄狗彘之畜……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
小题1:根据材料一,归纳指出孟子民本思想的具体措施。(4分)
材料二 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法……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
小题2:依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原因。你如何评价“定地价法”?(3分)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摘自“百度百科·罗斯福新政”
小题3:根据材料三,概括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4分)
材料四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8年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以下十项措施。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生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摘自“新华网”
材料五 从奥巴马竞选时提出的施政方针看,其改革内容涵盖广泛,可能是上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以来,至今最全面的经济改革。除了包括延长一些住房贷款者丧失住房抵押赎回权的期限、大幅投资公共建设、为商界提供税务优惠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在内的总值600亿美元的挽救经济计划外,奥巴马还打算将税赋负担移转到高收入者,改变已实行20多年的管制松绑政策方向,扩大医疗保险范围,并且重新检视美国的自由贸易协议政策。依照目前情况来看,奥巴马很可能成为美国有史以来任内预算赤字最高的总统。分析师预测,2009年美国财政赤字可能增加两倍,至1万亿美元。
——摘自“新浪网”
小题4:根据材料三、四、五,概括中美两国领导人在应付严峻局势时采取的共同措施。(3分)
小题5:综合上述材料,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借鉴哪些有益经验?(2分)
答案
小题1:措施:省刑罚(减轻对农民的压迫);薄税敛(减轻农民负担);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勿夺农时(保证农民劳动时间)。(4分)
小题2:原因: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贫富不均的现象。(1分)评价:“平均地权”是资产阶级的土地纲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与要求;但反封建不彻底,无法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2分)
小题3:措施:制定“救济法”;建立“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实行“以工代赈”计划,兴办公共工程。(4分)
小题4:特点:增加政府开支,扩大内需;关注民生(增加就业机会);重视社会保障;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宏观调控);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回答任意三点得3分)
小题5:坚持以民为本、保护人民利益;注意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小题1:要有效的归纳材料一的主要信息:“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即可。
小题2:找准材料上的有效信息归纳:“富者极少,贫者极多” 评价时侧重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小题3:要有效的归纳材料的主要信息《联邦紧急救济法》,“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
小题4:斯福新、温家宝、奥巴马三位的施政方针共同点依据材料归纳。
小题5:属于开发性题目依据民生问题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