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有A.提高储蓄利息,吸纳民间资金B.限制进口,实行进口替代工业政策C.实行计划经济D.扩大内需,刺激生产-历史
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有A.提高储蓄利息,吸纳民间资金B.限制进口,实行进口替代工业政策C.实行计划经济D.扩大内需,刺激生产-历史
题目简介
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有A.提高储蓄利息,吸纳民间资金B.限制进口,实行进口替代工业政策C.实行计划经济D.扩大内需,刺激生产-历史
题目详情
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有
A.提高储蓄利息,吸纳民间资金
B.限制进口,实行进口替代工业政策
C.实行计划经济
D.扩大内需,刺激生产
题型:读图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D
考查对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内容、特点的认识。主要是围绕如何复苏经济采取措施。
上一篇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华盛顿的
下一篇 :
下列关于发达国家福利制度的叙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早在1933年底,经济形势刚有好转的时期,就已有人怀念自由市场经济,一位国会议员甚至在纪念林肯诞辰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高一历史
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建立诚信机制的是()A.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B.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C.联邦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D.全国银行休业4天,全面整顿-高三历史
(12分)1933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后实行“新政”,国家建立紧急救济署,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颁布法律,保障工人的基本权益-高二历史
罗斯福新政主要调整了A.自由资本主义与垄断资本主义的矛盾B.劳资矛盾C.生产与销售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历史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政策从胡佛的自由放任变为罗斯福的国家干预。这一变化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内部严重分化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相互渗透C.资本主义国家职能-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失业问题,为整个国民经济衰落之象征,比年以来,吾国外受国际间经济恐慌之袭击,内因灾祸之侵寻,致农村都市,均趋破坏,百业凋敝,失业问题之严-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一种事业若对社会有益,就应当任其自由,广其竞争。竞争愈自由、愈普遍,那事业就愈有利于社会。……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要干涉,利己的润-高三历史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以1935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的重心是A.救济B.复兴C.改革D.国际事务-历史
罗斯福和胡佛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在于()A.是否采取措施克服经济危机B.是否维护自由企业制度C.是否由政府出面干预经济D.是否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高二历史
有人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美国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经历了从单纯依靠“看不见的手”转为兼用“看得见的手”的过程。你认为这只“看得见的手”是指[]A.混合经济B.国家干-高三历史
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A.整顿-高一历史
罗斯福认为:社会进步的标准是“看那些几乎一无所有的人是否能得到足够的保障”。为此,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①大力举办公共工程②广泛实行以工代赈③建立社会保障体系④规定最低工-高一历史
罗斯福新政与20世纪50、60年代西欧各国社会经济政策的共同点不包括[]A.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管理得到加强B.改善人民的主活条件C.进行社会改革,缓和社会矛盾D.推行国有化政策-高一历史
关于罗斯福新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避免走上法西斯侵略的道路B.它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主义、进入政府干预经济的新时代C.它从根本上解决了经-高一历史
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从根本上说就是[]A.调控农产品市场,对农民实行补偿B.通过立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推行以工代赈,多方增加就业机会D.开创-高一历史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直接有利于扩大内需的是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B.通过工业复兴法C.调整农业政策D.推行“以工代赈”-历史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爆发使人们对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进行反思。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修改了传统的经济理论,提出了凯恩斯主义。请回答:(1)凯恩斯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历史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纽约流行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受儿歌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影响,日渐成为美国主流经济思想的是[]A.用“看-高三历史
经济大危机后,美国人民对胡佛政府所实行的哪一政策非常不满()A.自由贸易B.自由放任C.国家干预经济D.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历史
罗斯福新政之所以获得成功,其根本原因是A.国家干预经济B.调整了财政金融体系C.对工业加强了技术指导D.调整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历史
20世纪30年代“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从一种体制向另一种体制的过渡”最具代表意义的事件是A.罗斯福新政B.纳粹体制建立C.雅尔塔体制形成D.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高三历史
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国家干预A.扩大消费,带动生产B.使美元升值C.鼓励农民提高产量D.保护丧失支付能力的小银行-历史
罗斯福总统当政后,加利福尼亚州的打字员在打字机上记下这样一句话:就是罗斯福一把火烧了国会,我们也会大声欢呼,“好哇,火到底点着了!”这表明民众支持罗斯福[]A.否定资本主-高三历史
发达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提供的借鉴意义在于A必须将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B政府必须尽量减少对企业自身发展规划的干预C国家必-历史
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的出现,主要是基于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B.自由放任政策难以应对经济危机C.“二战”后国际竞争的加剧D.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借鉴-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32年,罗斯福在马萨诸塞州的一次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当一个国家的贫困和失业人数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范围和程度,那政策的调-高三历史
美国罗斯福新政最为深远的影响是()A.使美国摆脱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B.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C.开创了“以工代赈”的成功模式D.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历史
罗斯福新政中实行美元贬值的货币政策,其主要作用是A.有利于增强美国商品的竞争力,争夺国际市场B.增加人民的实际收入,缓解危机C.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D.缓解银-历史
1952年,洛杉矶有近400名老人因光学烟雾的污染造成心肺衰竭而死亡。该事引起了全美国的高度重视。1963年上任的美国总统约翰逊提出建立“伟大社会”的施政纲领。解决环境污染问-历史
自由是美利坚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时(18世纪中期)“自由”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印花税法》(StampAct)引起了一场吞噬“我们珍爱的自由太阳的意-高三历史
资本主义世界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和70年代的危机一样,都使[]A.统治阶级人为地降低群众的生活水平B.各国建立法西斯专政C.统治阶级被迫进行政策调整D.经济出现“滞胀”-高三历史
2008年9月中旬以来,随着美国证券巨头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汽车制造业面临倒闭,全球股市惨跌,次贷危机变成了席卷全球的超级金融风暴。美国国会立即通过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高三历史
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时代”,1935年,科罗拉多河上高约223米的胡佛水坝宣告竣工。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的直接目的在于[]A.促进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B.促进农业-高三历史
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时代”,1935年,科罗拉多河上高约223米的胡佛水坝宣告竣工,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的直接目的在于A.促进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B.促进农业发-历史
美国罗斯福新政在1935~1939年的工作重点是()A.调整B.复兴C.改革D.提高-历史
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逊曾写道:“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然而,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国这座-高三历史
下图改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929——1938年美苏德英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份额(百分比)[]A.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B.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高三历史
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调整经济的措施中,不属于凯恩斯主义内容的是A.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B.制定经济计划,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C.扩大政府开支,实行政府直接采购和税收-历史
罗斯福新政措施中最能体现民生观的是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调整农业政策D.推行“以工代赈”-高三历史
罗斯福新政后,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这充分说明①新政之前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占主导地位②新政之后凯恩斯主义开始取代自由主义经济理论③这一变化-历史
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就业率,“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实行社会救济B.兴办-高三历史
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A.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B.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资本主义统治C.为美国夺取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D.缓和阶级矛盾,改善人民生活-历史
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他为美国开出应对“大萧条”的良方是[]A.实行计划经济B.以供给创造需求C.实行自由放任政策D.政府全面干预经济-高三历史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道:“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惟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高三历史
在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影响下,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其和20世纪50—60年代西欧各国采取的社会经济政策的共同点是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得到加强②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③-历史
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主要影响是A.建立一系列福利保障制度B.遏制生产过剩的势头C.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D.扩大出口贸易-历史
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部门规定生产规模和价格,凡接受该法案的企业在其产品上标有蓝鹰标记,这实质上是A.限制工业企业进行自由竞争B.工业企业按-历史
当罗斯福在1933年3月4日就职时,这个绝望的国家给予了罗斯福一个独裁者的权力,这里的“独裁者”,若按它在罗马共和国宪法中的本义来解释,是指为了帮助国家渡过灾难性的危机而-高三历史
下面有关罗斯福新政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新政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②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③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④不能从根本解决经济危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有A.提高储蓄利息,吸纳民间资金B.限制进口,实行进口替代工业政策C.实行计划经济D.扩大内需,刺激生产-历史
题目详情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