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10年2月25日在人民大会堂与应邀来访的赞比亚总统班达举行会谈时说,作为非洲国家的好朋友、好伙伴,中国一贯致力于巩固中非友好、加强中非合作。胡主席-高三历史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10年2月25日在人民大会堂与应邀来访的赞比亚总统班达举行会谈时说,作为非洲国家的好朋友、好伙伴,中国一贯致力于巩固中非友好、加强中非合作。胡主席-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10年2月25日在人民大会堂与应邀来访的赞比亚总统班达举行会谈时说,作为非洲国家的好朋友、好伙伴,中国一贯致力于巩固中非友好、加强中非合作。胡主席-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10年2月25日在人民大会堂与应邀来访的赞比亚总统班达举行会谈时说,作为非洲国家的好朋友、好伙伴,中国一贯致力于巩固中非友好、加强中非合作。胡主席这样说的历史依据是
[ ]
A.非洲在世界上首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B.中非双方共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非洲大力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非共同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同步题
答案
C
上一篇 :
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
下一篇 :
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的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在周恩来诞辰110周年时,为缅怀周总理光辉的一生,老师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根据老师所列周总理的主要事迹:①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②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高一历史
1954年是新中国外交崭露头角的一年,这一年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下图体现的正是周恩来率领年轻的外交家代表团出现在该座城市时,引起轰动。这座城市应该是[-高一历史
1955年举行的亚非会议是亚非两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陈毅同志曾赋诗曰:“准则昭天下,精神重万隆。”对本次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高三历史
在1955年亚非国家召开的万隆会议上,各国所体现的精神被誉为“万隆精神”,其内涵[]A.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B.加强国际团结-高一历史
下图是1949——2008年新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其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新中国在联合国恢复席位C.中美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D.我国-高三历史
1971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高三历史
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高三历史
在一次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因为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阐述了[]A.亚非国家的-高一历史
五星红旗最早在联合国大厦前升起是在[]A.1972年B.1971年C.1978年D.1979年-高一历史
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上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日内瓦会议D.万隆会议-高一历史
下图有关周恩来的外交活动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①迎接尼克松②走出日内瓦会场③提出“求同存异”④会见田中角荣[]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高二历史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B.香-高一历史
1971年9月22日,美国和日本等国家提出“关于代表权的决议草案”指出:“(一)兹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权,并且建议它得到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席位;(二)确认”中华民国“-高三历史
外交部最近公布的外交档案中有一份原始档案引起了广泛关注(下图)。它是周恩来总理出席一次重大国际会议的代表证。这次国际会议[]A.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B.提出了“求同存-高二历史
1954年是新中国外交崭露头角的一年,这一年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下图体现的正是周恩来率领年轻的外交家代表团出现在某座城市时引起轰动。这次会议解决的问题-高三历史
在纪念万隆会议召开50周年的大会上,时任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说:“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做亚非国家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或威胁任何国家,只-高一历史
下图是大型爱国主义专题教育片《新中国外交风云录》(共30集)的封面。根据所学,请你判断属于中国70年代外交成果的是[]A.屹立东方、首次出访、半岛较量、莱蒙湖畔、五项原则B.出-高三历史
温家宝总理访问非洲时曾说,非洲人民对我们有“德”。我们中国人讲究“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有“德”主要是指[]A.支援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B.支援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C.支援我-高三历史
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高一历史
杜勒斯在1958年说:“如果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这样的承认,那对于远东各非共产党国家的政府的生存几乎是致命的打击。……那会使它们在远东威信和影响大大增加。”美国的这一对华政-高一历史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是针对[]A.亚非各国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B.亚非各国宗教信仰的不同C.亚非国家存在严重边界冲突D.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高二历史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B-高一历史
“求同存异”原则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时[]A.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B.不以国家利益的冲突与否来决定亲疏好恶C.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观点,求得-高二历史
二十六届联大召开前夕,尼克松政府知道已很难再把中国拒于联合国大门之外,遂伙同日本政府炮制了所谓“双重代表权”案。这不仅遭到了中国外交部的反对,而且被二十六届联大以5-高三历史
日本外务省发言人指出,印支停战将使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地位提高。美国《商业周刊》的评论称,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日内瓦会议所粉碎。这些-高三历史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A.与尼克松会面时B.与田-高三历史
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说过:“毛泽东的排列略高于华盛顿,因为毛给国家带来的变化,比华盛顿使国内发生的变化更为重要。毛排列的名次比拿破仑等人要高不少。”以下对于70年代-高三历史
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的标志是[]A.中美、中日关系开始走向下正常化B.中苏关系正常化C.以世界五大国地位参加的日内瓦会议D.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高一历史
1971年中国得以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最主要原因是[]A.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B.中美关系的缓和C.美国遏制与封锁中国政策的失败D.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高一历史
小明在阅读《周恩来外交文选》时看到这样几段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高一历史
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发言时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高二历史
1955年亚非会议的主要特点有①遭到帝国主义破坏②与会各国不团结③中国起了重要作用④没有殖民国家参加[]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高一历史
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A.“另起炉灶”“分-高三历史
下图为《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西方国家消除对华的敌视政策B.第三世界力量崛起C.中国国际地位提高D.中国恢复-高三历史
为进一步缓和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中国派代表团参加了旨在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并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会议是[]A.1945年波茨坦会议B.1954年日内瓦会议C.195-高一历史
周恩来堪称共和国外交奠基人物,下列中国的外交政策由周恩来首次提出或阐发的是[]A.一边倒主张B.求同存异方针C.不结盟政策D.独立自主外交政策-高二历史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高三历史
中非关系的友好发展2006年11月3日至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胡锦涛和48个非洲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代表相聚北京,共商建立和发展中非战略伙伴关-高三历史
1945年联合国成立,中国成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其主要原因有①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之一②抗战胜利使中国摆脱了帝国主义的统治③抗战胜利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④抗-高一历史
下图是周恩来总理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前在机场的照片。在机场他为参加这次国际会议发表了简短的演说,其演说的宗旨应该是[]A、解决亚非国家之间的隔阂,取得互信B、号召亚非各-高二历史
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十二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A、“另起炉灶”、-高一历史
在亚非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原则,各国“求同”的基础是[]A.殖民主义带来的痛苦和灾难B.霸权主义带来的威胁C.不同的社会制度D.追求和平发展的目标-高一历史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的“转折点”是[]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C.中日-高三历史
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高三历史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A.与尼克松会面时B.与-高三历史
张旭小组正在讨论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结题报告,他们提到“亚非会议”、“不结盟运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等关键词。据此判断,他们的研究课题应该是[]A.亚非拉国家的联盟-高一历史
2005年9月1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安理会首脑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A.创始国B.非常任理事国C.常任理事国D.观察员-高三历史
1971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高一历史
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是指[]A、西方国家纷纷同中国建交B、中-高一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10年2月25日在人民大会堂与应邀来访的赞比亚总统班达举行会谈时说,作为非洲国家的好朋友、好伙伴,中国一贯致力于巩固中非友好、加强中非合作。胡主席-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B.中非双方共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非洲大力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非共同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