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在这一计划中,工业建设方面的最大特点是(-高一历史
“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在这一计划中,工业建设方面的最大特点是(-高一历史
题目简介
“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在这一计划中,工业建设方面的最大特点是(-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在这一计划中,工业建设方面的最大特点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轻工业
C.轻重工业同时进行
D.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按照总路线的要求,中央人民政府从1953年起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其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以答案选A。
上一篇 :
1939年4月起,英、法、苏三国就
下一篇 :
一位欧洲的环球旅游家,于1918年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近现代民族服饰是()①长袍马褂②中山装③列宁装④旗袍⑤西装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D.③④-高一历史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给人的突出印象一是洋,二是奇,三是妙。当时有人是这样描写上海的奇与妙的:“西域移来不夜城,自来火较月光明。居人不信金吾禁,路上徘徊听五更。”-高二历史
20世纪50年代中期,欧美一些史学家“将数学方法、特别是统计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历史研究之中”,形成了“计量史学派”。这一学派A.采用的定量分析法不适合史学B.杜绝了-高二历史
下列关于不结盟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A.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原则B.1961年铁托、纳赛尔、尼赫鲁等人推动下召开第一次会议C.冲击了两极格局D.1992年接纳中国作为新成员国-高一历史
社会风尚打上时代烙印。以下社会风尚属于新中国初期的是①最可爱的人②勤俭建国、勤俭持家③争看港、台电视连续剧④阅读苏联小说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高三历史
右图漫画描绘了一个全身穿着中国货的外国人叫嚣着抵制中国货。对此认识是不正确的是A.漫画反中的现象映了当今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B.漫画体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显-高三历史
20世纪末,导致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包括①国际格局的变化②科技革命的发展③跨国公司的推动④各种区域性经济组织的活跃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历史
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奇迹”,主要因为A.工业结构不合理B.地区分布不平衡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D.军阀割据混战-高一历史
(3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东西方文明相互启发与合作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夫-高二历史
在19世纪的科学家中,其科学思想对于解放人们思想的作用,可以与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媲美的是()A.牛顿的力学体系B.达尔文的进化论C.普朗克的量子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高二历史
下图是一部历史著作的部分目录。据此推断,该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两极格局下的美苏冷战B.二战后欧洲的历史变迁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速D.多极化趋势中的欧共体-高三历史
(22分)婚姻、家庭观念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右图为山东省安丘市庵上镇马王氏节孝坊。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据《马氏家谱》记载:王氏应父母之-高三历史
有学者认为,1954年不仅是新中国的法治年,也是新中国的外交年。下列选项能为“外交年”之说提供依据的是A.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B.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在万隆会-高三历史
巴金以“五四”前后为历史背景创作的小说《家》中,觉民大胆地告诉其大哥觉新,“大哥,我做了我们家里从来没有人敢做的事情,我实行逃婚了。家里没有人关心我的前途,关心我的命-高三历史
(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唐太宗是我国古代封建盛世时的杰出政治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贞观二年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高三历史
美国学者达林·麦马虹在总结两千多年的幸福观时说:在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在古希腊哲学家所处的时期,幸福等同于;在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材料空白处应是A.权利与-高三历史
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法律建设方面的质献是()A.制定出罗马成文法B.完成罗马法体系C.使皇帝的法令成为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D.使公民法与万民法的区别消失-历史
19世纪60年代,英国商人约翰打算到中国上海“淘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他可以从英国乘飞机到上海B.他可以通过英国领事馆处理与中国人之间的纠纷C.他可以在上海永久性地居住-历史
民主革命道路的选择“里程碑”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个词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里程碑”的定义是:①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②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高三历史
某学者指出:“孔子是传统制度的拥护者,而墨子则是一种新社会秩序的追求者。”下列孔子、墨子的主张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A.仁者爱人、兼爱B.克己复礼、兼爱C.仁者爱人、非攻D.克-高三历史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下列主张体现人文精神的是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民贵君轻③存天理,灭人欲④齐家、治国、平天下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高二历史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布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体现了A.男女平等B.文明卫生C.民主科学D.自由、平等-高一历史
2013年1月6日,美国举行了前总统尼克松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尼克松的长女帕特里夏认为,尼克松的真正遗产是倡导自由、向一个曾被视为美国敌手的国家伸出友好之手。材料中尼克松-高三历史
苏格拉底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对此解读有误的是A.-高三历史
右图为一五、二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图(单位:%)A.农业比重下降是因为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B.国内生产总值总量逐渐增加C.国民-高三历史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研究性学习中制作了图表。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是A.西方宪政史B.国际工人运动史C.世界市场形成史D.启蒙思想演变史-高三历史
“这种合作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合作,是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计划的合作,是为了国际和平的合作。我相信,这种合作还会进一步加强。”,这是1955年毛泽东主席在庆祝某一-高三历史
有史家推理:西周烹治谷物的方法有煮和蒸,文献记载孔子祖先“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说明日常饮食,不外啜粥,蒸饭颗粒松散,不能涨锅,较费粮食;出土古物中,煮饭的鬲-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哲学家们在晚周(注:春秋战国)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美]泊恩斯等《世界文明史》材料二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高二历史
比尔·盖茨创建和领导的微软公司在7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是全球信息产业的领导者。它在拿球的员工总数超过50000人。微软现象表明①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主体②国-历史
1984年6月30日国务院批准在浙江丽水地区建立景宁畲族自治县。它建立的主要依据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政协制度C.多党合作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高一历史
2005年4~7月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和新党主席郁慕明先后访问大陆,三位均表示赞同“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这表明①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心愿②“一个中国-高三历史
图为建国后某一时期的宣传画。下列选项与宣传主题相符的是A.加入经济互助委员会B.实施“五年计划”C.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设立经济特区-高三历史
(13分)1958年我国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到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在此期间,党和政府对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进行改革调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生产队是人民公社中的基本核-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从中可以获悉当时①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②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能③妇女的社会地位获得提升④完整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高三历史
商会是近代出现的商人群体。据统计,1908年,全国已有58个总商会,1912年商会总数猛增至794个,1915年更激增到1262个。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A.政府政策的鼓励B.实业救国思-高三历史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主要是()A.认真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B.正确认识了我国的基本国情C.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历史
陈寅恪的《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认为:“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叙述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①以理学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②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取-高二历史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研究世界历史就如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高二历史
2007年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为“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是在A.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B.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C.-历史
当时美国记者鲍大可评论道:“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指A.雅尔塔会议B.日内瓦会议C.万隆会议D.第26届联-高三历史
民族关系处理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稳定与否。从以下两幅图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①封建经济初步发展②兼并战争更加猛烈③自然环境恶化④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对峙-历史
下表反映了该时期中国中国近代产业结构(1887—1936年)类别结构年份国民收入就业人口1887193618871936农业(%)69.6264.5080.0075.52工业、服务业(%)30.383
南宋郑樵称赞《史记》:“司马氏世司典籍,……通黄帝、尧、舜至于秦、汉之世,勒成一书,分为五体。本纪纪年,世家传代,表以正历,书以类事,传以著人,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高三历史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贞观二年,唐太宗说:“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高三历史
有关中共的“双百”方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双百”是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改革开放后提出C.它是我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研工作的基本方针D.促进了我国文艺和科研事业的繁荣-历史
读图。导致1956年和1965年出现中外建交热潮的原因有①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与亚非各国的联系;②日内瓦会议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扩大了中国的影响;③中国外-高三历史
台湾作家柏杨认为:中国文化似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但是到了14世纪,“它终于淤塞成一个酱缸,构成一个庞大而可哀的时代”。形成“酱缸”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专制制度B.“罢黜百家”-高二历史
受西方的影响,中国近代传统的礼仪和婚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相见礼革新之始是从()A.鞠躬B.握手C.拥抱D.拱手-历史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子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在这一计划中,工业建设方面的最大特点是(-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按照总路线的要求,中央人民政府从1953年起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其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以答案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