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4分)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我们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动力。材料一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高二历史
(14分)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我们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动力。材料一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高二历史
题目简介
(14分)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我们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动力。材料一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14分)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
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我们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动力。
材料一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69年,美国国防部为了能在核战争爆发时保障军队内部的通讯联络,建立了由4台计算机互联而成的实验性分组交换网络──阿帕网。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建立了一个名为NSFnet的高速信息网络,取代阿帕网成为互联网的主干网,并向全社会开放,使互联网进入以资源共享为中心的服务阶段。1991年,欧洲核子物理中心
发明了用超文本链接网页的环球网(Word Wide Web,缩写为WWW),也称为“万维网”,从而创造了全新的文献检索和查阅方法,使得互联网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库。
──必修3《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条件有哪些?(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计算机网络出现的直接原因,(1分)并概括其发展过程。(4分)
(3)你从材料三中可以得出哪些重要信息?(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2分)
题型:综合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1)条件:新式交通工具的发明;近代
通讯工具和通讯网络的使用;运河的开凿和跨洲铁路的修建; (3分)
(2))直接原因:军事需要。(2分)
过程:阿帕网——高速信息网络——万维网(3分)
(3)①信息技术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②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 。(4分)
(4)科学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动力,社会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其他言之有理皆可,2分)
略
上一篇 :
下图所揭示的时代为[]A.蒸汽时
下一篇 :
下图所示是人类历史的几个重要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山东省平邑一中2009届高三元旦竞赛47题)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技术的特点包括①互连性②独立性③共享性④效率性A.①-历史
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肖恩·马洛克曾经说:“因特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因特网能够使信息-高二历史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人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高二历史
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提出:高速发展的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将促进民主的原则,限制极权形式的蔓延。这表明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渗透有了新的形式②国际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③美-高二历史
国际互联网的用户数(亿人)表格所反映现象的出现是因为互联网①信息量大②信息传播和交流迅速快捷③有利无害④具有开放性特点[]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高二历史
导致知识经济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A.生产力的发展B.计算机的诞生C.互联网的问世D.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高二历史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实现了“坐拥天地”的梦想。实现这一梦想得益于计算机网络帮助,最早出现于[]A、二十世纪40年代B、十九世纪末C、二十世纪50年代D、二十世纪60年代-高二历史
下列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的是A.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B.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C.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D.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高三历史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高三历史
现代电视的发明者是()A.卢米埃尔B.贝尔德C.柯隆D.爱迪生-历史
1995年,西欧某发达国家的离婚率急剧增长,其原因最有可能是[]A.经济的迅速发展B.互联网的应用C.知识经济的出现D.克隆技术被认可-高二历史
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标志着互联网的出现,“地球村”时代来临。[]-高二历史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一次演说中说:“在19世纪,受赠土地便是获得机会。正如有人给了你们在得克萨司斯州的众多祖先那么一小块土地,就是起家的本钱。在21世纪,人们最指望得到的-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所谓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能量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的过程。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正冲击并进而改变-高二历史
列宁指出:“电力工业是最能代表最新技术成就,代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的一个工业部门。”与列宁所说的电力工业无关的是[]A.电车B.无线电报C.电子计算机D.电话-高二历史
20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西欧提出“尤里卡计划”,中国提出“863计划”,这些主要说明:A.争夺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B.世界大战随时可能爆发C.为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高三历史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高二历史
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其本质意义在于[]A、使中国人了解了世界的形势B、在军事上引进了先进技术,增强了抵抗外来侵略的实力C、启迪人们去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D、-高二历史
2010年5月27日,以“移动互联网的亚洲机遇”为主题的CMIC全球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召开。如果你作为一位记者采访主持人的问题是“你同意把互联网比喻为全人类的大脑的说法吗?”你得到-高二历史
1982年,美国《时代》杂志把“个人电脑”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预言在不久的将来“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2006年《时代》杂志又把“YOU(你,指所有网民-高二历史
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发生着深刻变化。下列能体现这一变化的是()A.乘火车旅行B.打越洋电话C.用电灯照明D.网上购物-高二历史
美国电影《黑客帝国》系列描绘了未来社会人与电脑网络世界斗争的情景。这表明()A.电脑实现了人的智能的延伸B.计算机网络技术把人类带进信息时代C.人们对高新科技发展产生怀疑和-高二历史
有学者认为,“信息社会的战略资源是信息”。下列能典型反映信息社会到来的是[]A.信息成为经济的增长点B.网络技术的出现C.电子计算机的发明D.证券行业的成熟-高二历史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是A.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B.它给人的日常生活带来重大变化C.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D.科技竞争推动国际经济格-历史
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高三历史
互联网带来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包括①使世界更紧密地连成一体②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③引起了一场学习革命④使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高二历史
2009年7月16日有人在网上发了个内容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帖子,在短短一天时间里,这个平淡无奇的帖子已经被“顶”到了近7000页,有近20万个回复,点击量超过450万,-高二历史
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高二历史
“睁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为一股社会思潮的原因不包括[]A.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B.中西方之间的联系加强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以林则徐、魏源为代-高二历史
林则徐和魏源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贡献是[]A.翻译了外国书籍B.提出了建立新式海军的主张C.启迪人们去认识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D.主张仿行西方的民主制度-高二历史
鸦片战争前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睁眼看世界”的着眼点主要在[]A.社会制度方面B.思想文化方面C.军事技术方面D.经济科技方面-高二历史
2010年5月27日,以“移动互联网的亚洲机遇”为主题的CMIC全球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召开。如果你作为一位记者采访主持人的问题是“你同意把互联网比喻为全人类的大脑的说法吗?”你得到-高三历史
“淘宝”“网购”“秒杀”等购物名词,不断更新着我们的视听。这些名词的出现主要说明了[]A.电子计算机的出现B.汉语词汇不断丰富和更新C.人们时间观念增强D.互联网改变人类生活方式-高二历史
世界由工业化走向信息化的象征是()A万能蒸汽机的发明B电力的广泛应用C原子能的产生D因特网的出现-历史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这种调整主要表现在A.缩小了美欧经济的差距B.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C.增强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D.为改变国际经济-历史
美国南达科他州的一个农民,他种植遗传基因作物,驾驶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拖拉机;衣阿华州的一家保险公司,它用软件来减少管理层次,并给予工人更大的责任和自主权;佐治亚-高三历史
信息经济出现后,在世界各地得到全面发展,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A.信息经济成为欧美发达国家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部门B.知识和信息本身已经成为巨大的实际生产力C.知识对社会-高二历史
互联网的发展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机遇,但也带来了巨大挑战。它带来的积极影响不包括[]A.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使世界更紧密地连成一体B.方便了人们生活,使人类社会交往方式也发-高二历史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魏源B.林则徐C.李大钊D.陈独秀-高二历史
世纪中期以后,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科技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摆在我国科技界面前的主要奋斗目标和科技工作者必须应有的态度是①自强、自立、自信,迎头赶上②虚心学习外国-高二历史
191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开始建立生产流水线,12小时28分钟组装一输汽车;1920年缩短为1分钟;1925年又缩短为10秒钟。这表明[]A.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B.科技革-高二历史
下列四幅图片是人类在现代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应该为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电子计算机进一步部分代替了人类的脑力劳动,是人脑、神经系统的延长和补充……1977--1980年间美国雇用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增加了20%。目前日本的工-历史
读下表《世界主要国家工业生产的次序排列》,从中得出的主要历史信息是[]A.世界市场逐渐形成B.科技革命改变世界格局C.美国取代英国的地位D.西欧大国将为二流国家-高三历史
互联网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自①信息泛滥②网络犯罪③沉迷虚拟社会④网络安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高二历史
当今,QQ聊天成为人们相互沟通的时尚方式,一个小企鹅改变了人们沟通的方式。这应感谢下列哪项科技成果[]A、电话的广泛应用B、无线电报的试拍成功C、电子计算机的应用D、航天-高二历史
在人类历史上,曾产生过一系列“改变时空”的重大发明。这些发明中,来势最猛、发展速度最快、对当代人类文明进程改变最大的是[]A.飞机B.电话C.因特网D.火车-高二历史
鸦片战争时期,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睁眼看世界”的着眼点主要表现在[]A.历史地理方面B.军事技术方面C.社会制度方面D.思想文化方面-高一历史
1982年,美国《时代》杂志把“个人电脑”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预言“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20年后,将会有60%的美国人上网。”2006年《时代》杂志又把-高一历史
信息化时代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主要包括:()①使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联系更加紧密②知识密集型产业在经济生活中日益重要③传统产业脱胎换骨④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引起一场-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4分)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我们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动力。材料一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69年,美国国防部为了能在核战争爆发时保障军队内部的通讯联络,建立了由4台计算机互联而成的实验性分组交换网络──阿帕网。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建立了一个名为NSFnet的高速信息网络,取代阿帕网成为互联网的主干网,并向全社会开放,使互联网进入以资源共享为中心的服务阶段。1991年,欧洲核子物理中心
材料三 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条件有哪些?(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计算机网络出现的直接原因,(1分)并概括其发展过程。(4分)
(3)你从材料三中可以得出哪些重要信息?(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2分)
答案
(2))直接原因:军事需要。(2分)
过程:阿帕网——高速信息网络——万维网(3分)
(3)①信息技术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②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 。(4分)
(4)科学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动力,社会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其他言之有理皆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