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红壤是重要的土壤资源。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北起长江沿岸,南到海南,东到台湾,西到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占全国总面积-高三地理
(1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红壤是重要的土壤资源。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北起长江沿岸,南到海南,东到台湾,西到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占全国总面积-高三地理
题目简介
(1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红壤是重要的土壤资源。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北起长江沿岸,南到海南,东到台湾,西到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占全国总面积-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1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红壤是重要的土壤资源。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北起长江沿岸,南到海南,东到台湾,西到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占全国总面积的22.7%。红壤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现有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3. 33%,是我国重要的粮、油、果、林、茶及水产生产基地。
材料二 有人在裸露的红粘土上进行人工降雨试验,不同坡度与土壤冲刷量关系结果如图所示。
(1)说出我国红壤分布区夏季最易发生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7分)
(2)结合试验数据,任选一个坡度范围的红壤分布区域,说出其合理利用的方式。(3分)
题型:综合读图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水土流失。(1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起伏大(或一定的坡度),(2分)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或多暴雨),(2分)人类活动集中,植被破坏,(2分)流水侵蚀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发生。
(2)坡度在18°以下(或坡度较小)的地区,(1分)修建梯田,作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或经济林木用地。(2分)
或答18°到24°(或坡度较大)的地区,(1分)退耕还林、还牧,作为林木业用地。(2分)
或答坡度在24°以上的地区,(1分)禁止人类活动,以防崩塌和滑坡。(2分)
试题分析:
(1)从题目中可以得知,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坡度大,该地区是我国人口密集地区,人类活动集中,植被破坏,容量形成水土流失。
(2)从图中可以看出,坡度在18°以下(或坡度较小)的地区,流水冲刷不严重,水土流失较弱,可以修建梯田,作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或经济林木用地。18°到24°(或坡度较大)的地区,流水冲刷严重,需要植树造林保持水土,退耕还林、还牧,作为林木业用地。坡度在24°以上的地区,流水侵蚀作用虽然减弱,但坡度过大容易形成崩塌和滑坡,需要禁止人类活动,以防崩塌和滑坡。
上一篇 :
有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叙述,正
下一篇 :
(8分)读“黄土高原生态恶化示意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回顾过去,我国人口众多,对家产品需求大,为了提高农业产出,一方面扩大耕地面积,毁林开荒;另一方面对现有土地过分使用,造成土壤侵蚀和荒-高一地理
阅读我国土地荒漠化统计资料(下表),完成1—2题。1、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主要的人为原因是[]A.气候变暖,降水减少B.冬季风强劲C.过度放牧,过度开-高三地理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根据2002年公布的全国遥感普查资料,淮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3.08万km2,主要分布在淮河上游的桐柏山区、大别山区等地区。材料二据调查测定,淮-高三地理
下图是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和土质疏松,人为原因是。(2)图中为防治水土流失而采取的措施:①,②;其中②的作用-高一地理
读“我国西部各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完成1~2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甘肃省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B、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与宁夏一样多C、西北各省区沙-高三地理
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166.48万km2)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1—2题。表一新疆的荒漠化土地类型(万km2)表二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万km2)1、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高二地理
下列关于控制水土流失,进行水土保持错误的措施是A.退耕还草营造林木B.修建梯田,打坝淤地C.等高耕作,舍饲养蓄D.加固地表,铺上水泥-高二地理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有()①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产降低②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中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河”③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④使-高二地理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题:小题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B.过度放牧和-高二地理
图为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是A.②①③B.①②③C.③②①D.②③①小题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高二地理
读“年降水量、森林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土壤侵蚀和年降水量的关系是什么?(4分)(2)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说出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土壤侵蚀。(2分)(3)简-高三地理
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高二地理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曾经,这里在全国113个环境保护重点监测城市中连续三年排名倒数第一;曾经,这里的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煤烟;曾经,这里的河不敢见人,人不-地理
读下图回答题。小题1: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A.水土流失B.荒漠化C.盐碱化D.沙尘暴小题2:河流在乙处附近径流量明显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减少B.沿岸农业灌溉用水过多C.植-高二地理
近十年来,我国在中、西部地区大力开展生态退耕活动。生态退耕试点地区针对的环境问题主要是①水土流失②臭氧层破坏③酸雨④土地荒漠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高三地理
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下左图为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下右图所示某地面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右图中甲区修筑的梯田类型是A.水平梯田-高三地理
图1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2为图1中Ⅰ-Ⅱ两点连线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表3为乙市工业产值构成表。完成下列问题。(1)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你认为沙地和旱地-高三地理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回答小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A.风蚀作用B.水蚀作用C.沉积作用D.风化作用小题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高一地理
下图为甘肃省敦煌市月牙泉周边地貌类型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图中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主要是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风力堆积D.断裂下陷小题2:如今的月牙泉水量日-高三地理
根据下图回答1-3题1.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份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高二地理
“三农”问题是我国发展的重中之重。该图是“我国南方某县某河流下游横截面略图”,该河下游所在地区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读图回答。我国南方农村存在着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高二地理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0年6月17日是第16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今年“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是“荒漠化与气候变化一一一个全球性的-高三地理
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原因是①大面积分布松疏的黄土②降水集中③多暴雨④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高二地理
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图1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小题。图1图2小题1:图2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A.水平梯田-地理
下面左图为“某地区地形图”,右图为“B地的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B地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C.湿地萎缩D.水体污染2.造成B地区主要环境-高二地理
黄河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陆地面积增长最快的区域,主要是由于A.黄河三角洲地壳上升B.全球气候变暖C.黄土高原因水土流失使植被遭到破坏D.黄土高原因植被破坏使水土流失加剧-高一地理
图16为“我国某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甲、乙图例各代表一类生态环境问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乙图例代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2分)A.森林锐减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高二地理
读“江南丘陵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图(图a)”及“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图b)”,完成题。小题1:该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状况,可能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是()A.土地盐碱化B.水土流-高二地理
“三农”问题是我国发展的重中之重。图10是“我国南方某县某河流下游横截面略图”,该河下游所在地区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我国南方农村存在着较严重的水土-高一地理
我国科技人员在横断山脉某峡谷地区进行了山地水土流失研究,得出下表数据。据此回答18~19题。年份降雨量(mm)地表覆盖非林地人工林地径流量(m3/s)土壤侵蚀量(t/km2a)径流量(m-高二地理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1~2题1、P地与Q地相比,P地[]A、年大风日数少B、年降水量多C、年降雪日数少D、沙尘暴日数多-高二地理
下列自然特征中,本身不包含荒漠化潜在威胁的是[]A、干旱的气候条件B、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C、人口激增D、过度放牧-高二地理
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小题1:图中所示的环境问题是()A.荒漠化B.臭氧层空洞C.水土流失D.全球变暖小题2:图示环境问题最严重的-高二地理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下图,完成8-9题小题1: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高二地理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下图,完成1—3题。1.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高二地理
读X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该表表明1980~2010年X河流域耕地草地荒地林地其他1980年55.0%4.9%15.4%19.8%4.9%2010年40.2%6.2%1.3%44.1
(11分)“州道”是黄土高原上山与山之间相对比较平坦、地势低洼的地方。延河县很早就在“川道”里种植苹果,这里交通便利,水分条件较好,但空气潮湿,病虫害多。本世纪初延河县果-高三地理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表,根据表内容推断目前该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风沙危害严重B、大气污染C、湿地锐减D、水土流失严重-高二地理
黄河泛滥的根本原因是()A.下游河床太高B.降水季节变化大C.缺少可以排泄水量的入海支流D.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高二地理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问题。小题1: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A.平整土地B.修水平梯田C.深耕改土D.造林种草小题-高二地理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小题1:请按因果关系推理,把下列A、B、C、D、E字母填入图中相应的空格内。(5分)A.粮食需求量增加B.粮食产量下降C.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D.水土流失-高二地理
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风力侵蚀作用的结果B.人口的迅速增长,植被的破坏是造成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最重要的原因C.治理黄土高原必须-高二地理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是A.农业历史悠久,可耕地垦殖殆尽B.人口增长快,工业发达C.耕作技术和方式落后,作物品种少D.滥垦滥伐,破坏地表植被-高二地理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其自然原因是①大面积分布疏松的黄土②降水集中③多暴雨④地面坦荡、一望无际⑤开采矿产⑥植树造林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高二地理
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①植物种类增加②土壤肥力降低③涵养水源能力下降④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⑤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③D、②③④-高一地理
读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下列不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是A.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B.造成耕地的土层变薄,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C.使黄河成为世界-高二地理
2014年巴西世界杯揭幕战已经在北京时间2014年6月13日,星期五,凌晨4点在巴西圣保罗激情上演。读下图,近年来,对A所在区域的热带雨林进行大规模开发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①生物多-高二地理
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五十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高一地理
厄瓜多尔政府正式启动一项旨在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的计划,以避免因开发有环境争议的油田而破坏该国的亚马孙雨林地区的生态环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小题1:对亚马孙热带雨林造-高二地理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最主要、最关键的部位是:A.土壤B.热量C.植被D.水分-高二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红壤是重要的土壤资源。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北起长江沿岸,南到海南,东到台湾,西到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占全国总面积-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材料一 红壤是重要的土壤资源。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北起长江沿岸,南到海南,东到台湾,西到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占全国总面积的22.7%。红壤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现有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3. 33%,是我国重要的粮、油、果、林、茶及水产生产基地。
材料二 有人在裸露的红粘土上进行人工降雨试验,不同坡度与土壤冲刷量关系结果如图所示。
(1)说出我国红壤分布区夏季最易发生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7分)
(2)结合试验数据,任选一个坡度范围的红壤分布区域,说出其合理利用的方式。(3分)
答案
(1)水土流失。(1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起伏大(或一定的坡度),(2分)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或多暴雨),(2分)人类活动集中,植被破坏,(2分)流水侵蚀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发生。
(2)坡度在18°以下(或坡度较小)的地区,(1分)修建梯田,作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或经济林木用地。(2分)
或答18°到24°(或坡度较大)的地区,(1分)退耕还林、还牧,作为林木业用地。(2分)
或答坡度在24°以上的地区,(1分)禁止人类活动,以防崩塌和滑坡。(2分)
试题分析:
(1)从题目中可以得知,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坡度大,该地区是我国人口密集地区,人类活动集中,植被破坏,容量形成水土流失。
(2)从图中可以看出,坡度在18°以下(或坡度较小)的地区,流水冲刷不严重,水土流失较弱,可以修建梯田,作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或经济林木用地。18°到24°(或坡度较大)的地区,流水冲刷严重,需要植树造林保持水土,退耕还林、还牧,作为林木业用地。坡度在24°以上的地区,流水侵蚀作用虽然减弱,但坡度过大容易形成崩塌和滑坡,需要禁止人类活动,以防崩塌和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