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江革字休映,济阳考城人也。革幼而聪教,六岁便解属文。九岁丁父艰,与弟观同生,少孤贫,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履阕-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江革字休映,济阳考城人也。革幼而聪教,六岁便解属文。九岁丁父艰,与弟观同生,少孤贫,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履阕-高三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江革字休映,济阳考城人也。革幼而聪教,六岁便解属文。九岁丁父艰,与弟观同生,少孤贫,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履阕-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江革字休映,济阳考城人也。革幼而聪教,六岁便解属文。九岁丁父艰,与弟观同生,少孤贫,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履阕,与观俱诣太学,补国子生,举高第。齐吏部谢朓肫雅相钦重。朓肫尝宿卫,还过候革,时大雪,
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乃脱所著越,并手割半毡与革克卧具而去
。
除少府卿,出为镇北豫章王长吏,随府王镇彭城。城既失守,革素不便马,乃泛舟而还,逢妊下邳,遂为魏人所执。魏徐州刺史元延明闻革才名,厚加接待。革称惠脚不拜,延明将加害焉,见革辞色严正,更相敬重。延明令革作祭彭祖文,革辞以囚执既九,无复心思.延明逼之逾苦,将加箠善扑。革厉色而言曰:“江革行年六十,不能杀身报主,今目得死为幸,誓不为人执笔。”延明知不可屈,乃止,日拾脱囊三升,仅余性命。值魏主清中山王元略反北,乃放革还朝。时武陵王在东州,颇自骄纵,上召革面敕曰:“武陵王年少,戚盾性弱,不能匡正,欲以卿代为行事,”乃除武陵王长吏、会稽郡丞。革门生故吏,家多在东州,闻革应至,并贪持缘道迎候。革曰:“我通不受饷,不客独当故人筐篚。”至镇,惟责公俸,食不兼味,郡境殷广,辞讼日教百,革分判辩析,曾无疑滞。功必赏,过必罚,民安吏畏,百城震恐。府王惮之,遂雅相钦重,将还,民皆恋惜之,赠遣无所受。送故依旧订舫,革并不纳,惟乘台所给一舸。舸艚偏欹,不得安卧.或谓革曰:“船既不平,济江甚险,当移徒重物,以连轻艚。”革即无物,乃于西陵岸取石十余片以实之,其清贫如此。
征入为度支尚书。时尚书今何敬客掌选,序用多非其人。
革性强直,每王朝宴,恒有褒贬,以此为权势所疾,乃谢病还家
。大同元年卒。革历官八府长史,四王行事,傍无姬侍,家徒壁立,世以此高之。(节选自《粱书·列传第三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相训
勖
,读书精力不倦——勖:勉励。
B.闻革应至,并
责
持缘道迎候——责:携带。
C.府王惮之,遂雅
相
钦重——相:互相。
D.傍无姬侍,家
徒
壁立——徒:仅仅。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江革性格刚强的一组是( )
①称患脚不拜 ②辞以囚执既久,无复心思 ③今日得死为幸,誓不为人执笔
④我通不受饷,不容独当故人筐篚 ⑤分判辨析,曾无疑滞 ⑥每至朝宴,恒有褒贬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革敏而好学。他六岁便能写文章。父亲去世后,与弟弟在贫困中仍能坚持读书,不知疲倦。母丧结束后,又与弟弟一起赴太学学习,成绩很优秀。
B.江革临危不挠。他曾附府王镇守彭城,彭城失守后,被魏人俘获。魏朝徐州刺史元延明软硬兼施,江革始终不从。元延明见不能使他屈服,只好放他还朝。
C.江革为官刚正。武陵王年少骄纵,高祖让江革辅佐他。江革任武陵王长史、会稽郡丞时,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民安吏畏,百城畏服,连武陵王也怕他。
D.江革清正廉洁.他将要离开会稽时,百姓赠送的礼物江革概不接收,只乘坐官府给的一条小船返京,由于船不平稳,渡江危险,便在岸边搬取十多块石头来压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乃脱所著橘,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萆性强直,每至朝宴,恒有褒贬,以此为权势所痰,乃谢病还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河南省模拟题
答案
1.C
2.C
3.B
4.(1)(谢朓)看见江革穿着破旧的棉衣,铺着一层坐席,却沉迷于学习不知疲倦,/ 便脱下所穿短袄(给江革披上),并亲手把毡子割下一半给江革充作卧具,然后才离开。
(2)江革性格刚强正直,每到朝宴的时候,经常对此加以贬斥,/ 因此被有权势的人憎恨,于是江革称病返回家乡。
上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下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建安十七年,太祖辟勋丞相椽。二十二年,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出为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阅江楼记宋濂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高二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也。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遨少好学,敏于文辞。唐昭宗时,举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欲携其妻、子-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甲】荆轲刺秦王(节选)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问题。孔子世家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张自新传(明)归有光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①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隋大业末,徙家魏州之昌乐。幼孤,事母、兄以孝友闻。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时李勣为长史,尝叹曰:“稚-高三语文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问题。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不日‘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子贡-高二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江公皋传[清]蓝千秋江公讳皋,字在湄,号磊斋,世居桐城之龙眠山下。性敏慧,弱冠举于乡。未几,成进士,除瑞昌令。瑞昌隶九江,负山带湖,民疲苶多-高三语文
阅读选段,完成下面问题。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苏绰字令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从兄让为汾州刺史,周文饯于都门外。临别,谓曰:“卿家子弟中,谁可任用者?”让因荐绰。周文乃-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左思传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也。家世儒学。父雍,起小吏,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思少学钟、胡书及鼓琴,并不成。雍谓友人曰:“思所晓解,-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问题。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燕国有勇士秦武阳,-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面问题。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回答下面问题。昔者舜问于尧曰:“大王之用心何如?”尧曰:“吾不敖无告,不废穷民,苦死者,嘉孺子而哀妇人。此吾所以用心已。”舜曰:“美则美矣,而未大也。-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问题。陶朱公长子吝金害弟[汉]司马迁朱公①居陶,生少子。少子及壮,而朱公中男杀人,囚于楚。朱公曰:“杀人而死,职也。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告-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弦高犒秦师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①。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回答下面问题。昔者有鸟止于鲁郊,鲁君说之,为具太牢以飨之,奏九韶以乐之,鸟乃始忧悲眩视,不敢饮食。此之谓以已养养鸟也。若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高二语文
阅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铪,旦夕从-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秋九月,楚子围宋。宋人使乐婴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汝以一念之贞-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宗悫,字元干,南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不富贵,即破我家矣。”兄泌娶妻,始-高二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郑玄传(节选)⑴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玄少为乡啬夫①,得休归,常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始通《公羊春秋》、《九章-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问题。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也。自汉丞相贤以后,世为三辅著姓。伯父祖征,宋末为光禄勋。睿事继母以孝闻。睿兄纂、阐,并早知名。纂、睿皆好学,阐-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问题。跂支离无脤说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瓮盎大瘿说齐桓公,桓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高二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观鱼说余读书朱氏西斋,左苑而右渠。书稍辍凭槛注目焉。方天不雨,水涸可越,鱼皆徙而去之。其不及徙者,戢戢泥沙中,蹙鳞损介,日就于殆,将为乌鸢-高三语文
课外阅读。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某启:昨日蒙教,窍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尹赏字子心,钜鹿杨氏人也。以郡吏察廉为楼烦长。举茂材,粟邑令。左冯翊薛宣奏赏能治剧,徙为频阳令,坐残贼免。后以御史举为郑令。永始、-高三语文
有书生读经书甚精熟不知近代事因说骆宾王遂云某识其孙李少府者兄弟太多意谓骆宾是诸王封号也选自《唐语林·卷八》①用斜线(/)给上面文段断句。②骆宾王和《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都名-高二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颜之推,字介,琅邪临沂人也。之推早传家业。年十二,值梁湘东王绎①自讲《庄》、《老》,便预门徒。虚谈非其所好,还习《礼》、《传》。博览群书,无不该洽-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问题。武昌九曲亭记[宋]苏辙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②,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高三语文
课内阅读。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迁为武安君。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其守冯亭与民谋曰:“不如以上党归赵。赵若受我,秦怒,必攻赵。赵被-高二语文
海宁孝廉查伊璜继佐,崇祯中名士也。尝冬雪,偶步门外,见一丐避庑下,貌殊异,呼问曰:“闻市井有铁丐者,汝是否?”曰:“是也。”曰:“能饮乎?”曰:“能。”引入发醅,坐而对饮。查已-高二语文
课外阅读。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中泰和进士,为偃师主薄。改宣德州司侯。州多金国戚,号难治。特立至官,俱往谒之。有五将军率家奴劫民群羊,特-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先是,太尉(段秀实)在泾州(今甘肃泾川县一带)为营田官(掌管地区财政,召集流民垦田)。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高二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恶圆唐元结元子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以悦婴儿,婴儿喜之。母使为之聚孩孺助婴儿之乐。友人公植者,闻戏儿之器,请见之;及见之,趋焚之,责元子曰:-高三语文
课内阅读。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阳固,字敬安。性散傥,不拘小节。少任侠,好剑客,弗事生产。年二十六,始折节好学,遂博览篇籍,有文才。太和中,从大将军宋王刘昶征义阳-高二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金溪县义渡记明宋濂抚州金溪县南若干里,旴水与清江合流入于汝,名曰东溪。其地为四达之衢,人之所负、物之所载,咸出焉。溪广不可梁,必籍舟乱流①-高三语文
课外阅读。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孙权,字仲谋。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建安)五年,策薨,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谓权曰:-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初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举高第,再迁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问题。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上极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且云:危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高二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江革字休映,济阳考城人也。革幼而聪教,六岁便解属文。九岁丁父艰,与弟观同生,少孤贫,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履阕-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江革字休映,济阳考城人也。革幼而聪教,六岁便解属文。九岁丁父艰,与弟观同生,少孤贫,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履阕,与观俱诣太学,补国子生,举高第。齐吏部谢朓肫雅相钦重。朓肫尝宿卫,还过候革,时大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乃脱所著越,并手割半毡与革克卧具而去。
除少府卿,出为镇北豫章王长吏,随府王镇彭城。城既失守,革素不便马,乃泛舟而还,逢妊下邳,遂为魏人所执。魏徐州刺史元延明闻革才名,厚加接待。革称惠脚不拜,延明将加害焉,见革辞色严正,更相敬重。延明令革作祭彭祖文,革辞以囚执既九,无复心思.延明逼之逾苦,将加箠善扑。革厉色而言曰:“江革行年六十,不能杀身报主,今目得死为幸,誓不为人执笔。”延明知不可屈,乃止,日拾脱囊三升,仅余性命。值魏主清中山王元略反北,乃放革还朝。时武陵王在东州,颇自骄纵,上召革面敕曰:“武陵王年少,戚盾性弱,不能匡正,欲以卿代为行事,”乃除武陵王长吏、会稽郡丞。革门生故吏,家多在东州,闻革应至,并贪持缘道迎候。革曰:“我通不受饷,不客独当故人筐篚。”至镇,惟责公俸,食不兼味,郡境殷广,辞讼日教百,革分判辩析,曾无疑滞。功必赏,过必罚,民安吏畏,百城震恐。府王惮之,遂雅相钦重,将还,民皆恋惜之,赠遣无所受。送故依旧订舫,革并不纳,惟乘台所给一舸。舸艚偏欹,不得安卧.或谓革曰:“船既不平,济江甚险,当移徒重物,以连轻艚。”革即无物,乃于西陵岸取石十余片以实之,其清贫如此。
征入为度支尚书。时尚书今何敬客掌选,序用多非其人。革性强直,每王朝宴,恒有褒贬,以此为权势所疾,乃谢病还家。大同元年卒。革历官八府长史,四王行事,傍无姬侍,家徒壁立,世以此高之。(节选自《粱书·列传第三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勖:勉励。
B.闻革应至,并责持缘道迎候——责:携带。
C.府王惮之,遂雅相钦重——相:互相。
D.傍无姬侍,家徒壁立——徒:仅仅。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江革性格刚强的一组是( )
①称患脚不拜 ②辞以囚执既久,无复心思 ③今日得死为幸,誓不为人执笔
④我通不受饷,不容独当故人筐篚 ⑤分判辨析,曾无疑滞 ⑥每至朝宴,恒有褒贬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革敏而好学。他六岁便能写文章。父亲去世后,与弟弟在贫困中仍能坚持读书,不知疲倦。母丧结束后,又与弟弟一起赴太学学习,成绩很优秀。
B.江革临危不挠。他曾附府王镇守彭城,彭城失守后,被魏人俘获。魏朝徐州刺史元延明软硬兼施,江革始终不从。元延明见不能使他屈服,只好放他还朝。
C.江革为官刚正。武陵王年少骄纵,高祖让江革辅佐他。江革任武陵王长史、会稽郡丞时,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民安吏畏,百城畏服,连武陵王也怕他。
D.江革清正廉洁.他将要离开会稽时,百姓赠送的礼物江革概不接收,只乘坐官府给的一条小船返京,由于船不平稳,渡江危险,便在岸边搬取十多块石头来压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乃脱所著橘,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萆性强直,每至朝宴,恒有褒贬,以此为权势所痰,乃谢病还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C
3.B
4.(1)(谢朓)看见江革穿着破旧的棉衣,铺着一层坐席,却沉迷于学习不知疲倦,/ 便脱下所穿短袄(给江革披上),并亲手把毡子割下一半给江革充作卧具,然后才离开。
(2)江革性格刚强正直,每到朝宴的时候,经常对此加以贬斥,/ 因此被有权势的人憎恨,于是江革称病返回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