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环境保护】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材料一:据最新统计:我国荒漠化面积达到26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5%,涉及西北大部、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的18个省区市,有4-高三地理
【环境保护】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材料一:据最新统计:我国荒漠化面积达到26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5%,涉及西北大部、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的18个省区市,有4-高三地理
题目简介
【环境保护】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材料一:据最新统计:我国荒漠化面积达到26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5%,涉及西北大部、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的18个省区市,有4-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环境保护】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据最新统计:我国荒漠化面积达到26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5%,涉及西北大部、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的18个省区市,有4亿人口常年受到风沙危害。
材料二: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和气候特点,可将我国沙尘暴发生区划分为如下三个区域:Ⅰ区包括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和东北;Ⅱ区主要是新疆;Ⅲ区为青藏高原。
材料三:下图为“全国及各区域平均多年沙尘暴日数相应的季节变化曲线”。
(1)由材料可知我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具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2)我国三个区域沙尘暴的季节变化各有特点:其中与全国多年平均沙尘暴日数最为相似是_______区;年沙尘暴日数最多是_______区;冬季沙尘暴日数最多的是_______区。(选填Ⅰ、Ⅱ或Ⅲ)(3分)
(3)Ⅰ区内沙尘暴最严重的季节是_______。简述其危害及防治措施。(5分)
题型:综合读图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地域性 季节性 (2分)
(2)Ⅰ Ⅱ Ⅲ (3分)
(3)春季 (1分)
危害:加剧土地沙漠化;污染大气环境;对破坏生态环境;对交通和供电线路等基础设施产生重要影响,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2分)
措施:建立沙尘暴的预报体系;加强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2分)
试题分析: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具有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第(2)题读图中折线,与全国相比最为相似的是Ⅰ区域,年沙尘暴日数最多是Ⅱ区,冬季沙尘暴日数最多的是Ⅲ区。第(3)题读Ⅰ区折线,春季是发生沙尘暴次数最多的季节。Ⅰ区是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和东北,所以沙尘暴所带来的危害是加剧土地沙漠化;污染大气环境;对破坏生态环境;对交通和供电线路等基础设施产生重要影响,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治理措施是:建立沙尘暴的预报体系;加强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点,不同区域发生的次数及所带来的危害及治理措施,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从图中提取有关信息,掌握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和东北的沙尘暴所带来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上一篇 :
【环境保护】气候、石油、粮食
下一篇 :
读“我国南方地区某环境问题重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10分)【环境保护】下图是某海湾围海造地前后的对比图。读图,回答问题。⑴指出围填海前后的变化。(4分)⑵就图中山地森林的变化,说明其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对策。C8分)-高三地理
热带雨林地区生物循环十分旺盛,养分主要储存在()A.土壤中B.植物体内C.地表径流中D.枯枝落叶中-高二地理
我国颁布实施新的饮用水国家标准以来。饮用水安全问题仍然存在,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从污染物来源分析,我国饮用水安全威胁主要来自哪些方面。(2)针对饮用水安-高二地理
对于雨林的未来,应坚持的观点是()A.一边开发,一边保护B.首先开发,再作保护C.保护第一并进行保护性开发D.不能开发,禁止人类在林区任何活动-高一地理
(10分)读图17,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由于人口压力,超载放牧,导致以每年2%的速度退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1992~1996年,科研人员在科尔沁草场进行了-高三地理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我国能源保障分布区示意图材料二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的石油年进口量超过50Mt时,国际市场行情的变化就会影响这个国家的经济运行;-高二地理
分析表3中的数据,做问题。表3世界上部分国家的人均生态赤字资料(单位:公顷/人)国家生态足迹有效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国家生态足迹有效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新加坡6.9O.1—6.8-高二地理
我国首批选定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有4个:镇海(浙江省宁波市)、岱山(浙江省舟山市)、黄岛(山东省青岛市)、大连(辽宁省大连市)。读下图回答11~13题。11.我国建立石油储备体-地理
【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近年来棕榈油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不断攀升,大大促进了印度尼西亚棕桐油的生产。目前,印度尼西亚已成为世界上棕桐油出口量最大的国-高三地理
【环境保护】(10分)据报道,2012年夏季,俄罗斯受持续高温和干旱天气影响,森林大火迅速蔓延,过火面积达2000平方公里,52人死亡。(1)简述森林的生态效益。(4分)(2)森林火灾会-高三地理
【环境保护】(10分)下图为2012年渤海沿岸海水入侵分布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1)简述图示北部地区的海水入侵程度的时空分布规律。(4分)(2)分析上述时空分布差异的原因。(6分)-高三地理
(10分)【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人民网北京2013年10月22日(唐述权)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从10月20日开始,我国东北地区持续被大雾天气笼罩,给当地交通和市民生-高三地理
森林作为环境资源在干旱地区的主要作用是()A.净化空气、吸烟滞尘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美化环境、减弱噪声-高一地理
阅读洞庭湖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1)①洞庭湖位于()A.长江中下游地区B.湖北省C.湖南省D.长江中上游地区E.重庆市②该湖对长江及其支流径流的季节变化有-高二地理
读世界部分国家生产和消费碳排放柱状图及人口数量折线图,回答1-2题。1.有关我国碳排放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消费的碳排放总量大于生产的碳排放总量B.消费本国的碳排放量小-高三地理
人类在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向大气中排放大量C02,这些新增的C02部分被消除是因为()A.大气本身具有减缓C02增加的功能B.生物要素具有平衡功能C.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D.自然-高二地理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小题1: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高二地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进入2013年新年以来,雾霾天气一直盘桓在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上空,大气中的污染物难以及时扩散,城区空气质量污染严重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高三地理
【环境保护】(10分)2012年12月31日山西长治市潞安市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生一起苯胺泄漏事故(苯胺是可燃、有毒,有强烈气味的气体)。事故原因初步查明:苯胺罐区一-高三地理
图l6为1990年和2006年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地结构图.图l7为2006年各地区原油生产、原油加工和乙烯生产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读图回答问题。(14分)(1)图l6所列国家中,与1990年相比,-高三地
读我国“十二五”规划的生态功能区分布图。小题1:某些环境特征相似的功能区是()A.草原广布、温差大—a、bB.地表崎岖、降水少—b、fC.光照充足、风沙小—c、eD.气候湿润、林地多—d-高二地理
下列关于物种灭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森林、草地、湿地的破坏可导致物种灭绝B.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具体表现C.物种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无关D.人类活动加速-高二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左图我国西北地区沙漠、沙地分布同内蒙古某县人口增长与其荒漠化发展统计图材料二:右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一种地表形态图⑴统计图中反-高二地理
下图是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下题。小题1:图中反映出()A.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B.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C.在植被覆盖度为1-高二地理
【环境保护】如图示意1990~2010年中国31个省市区生态环境变化态势类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990-2010年中国31个省市区生态坏境变化态势类型(1)归纳1990~2010年中国各省市区生态-
(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在山西汾河流域的吕梁山脉曾是一个著名的森林地区,也是汾水的水源涵养地。现在的吕梁山仅存在主峰附近一片森林,大片林区已不复存在。渭水上游的陇-高二地理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我国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而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回答2题。小-高二地理
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材料一:就在人们为荒漠化忧心忡忡时,“石漠化”的幽灵又肆无忌惮地袭来。“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高三地理
某中学地理小组对图19地区进行调查,发现城镇的发展及大坝的修建对L湖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城镇的发展及大坝的修建对L湖产生的影响。(10分)-高三地理
【环境保护】(10分)煤炭开采方法主要由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下图为我国北方某煤炭开采区土地复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简述煤炭开采区若不重视土地复垦可能带来-高三地理
读洞庭湖形态变化图,回答:(10分,每空一分)(1)从生态系统类型看,洞庭湖属于______,从环境效益角度看,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2)从图中
下列关于珊瑚礁形成与分布的正确叙述是A.珊瑚礁的形成过程依次是:岸礁--堡礁--环礁B.珊瑚礁形成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地壳的下沉C.大洋洲、南美洲、非洲、亚洲周围的海域均有珊-高二地理
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的热题。据此回答题。小题1:下-高二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向全世界做出的重要承诺。为提高空气质量,北京市政府近几年对“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日数”提出了-高二地理
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据此完成题。小题1: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A.重金属盐B.氮、磷营养物C-地理
(10分)【地理——环境保护】景观多样性的大小反映景观类型的多少和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的变化。景观优势度越高,表明组成景观各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越大,即一种或少数几种景观类型占-高三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长江上游山丘区水土流失加剧。图为长江上游降水侵蚀力分布图。材料二:炼山就是人为控制的火烧,能彻底清除不适宜-高三地理
湿地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主要是因为它有哪些功能()①提供水源②调节气候③涵养水源④调蓄洪水⑤美化环境⑥净化水质⑦保护生物多样性A.①②③④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C.①②③④⑤⑦D.①③④⑤⑥⑦-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到2010年改至长江青-地理
2013年我国东部许多地区持续遭遇严重雾霾天气,空气质量问题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小题1:读下列气温垂直分布图,其中最有利于雾霾天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况是小题2:易于雾霾天气形-高三地理
(10分)【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石漠化是发生在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的土地退化现象,表现为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如图甲)。这种现象主要分布在我国-高三地理
下列属于湿地资源的是:A河流B麦田C海洋D渍涝区-高一地理
图5为“某地区地形图”,右图为“B地的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图中B地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C.湿地萎缩D.水体污染小题2:造成B地区主要环境-高二地理
图为“各种生态问题关联图”,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此图说明了A.陆地环境的整体性B.陆地环境的差异性C.人类可征服自然界D.自然与人类是对立的小题2:由图可知,造成各种环境问-高一地理
去冬今春,我国大部分地区多次出现强沙尘暴,滚滚黄沙越过秦岭大巴山,对四川盆地部分城市天气情况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高三地理
我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267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占草地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我国草地退化、-高三地理
政府加强执法力度,遏制对环境的危害,说明了()A.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是环境管理最重要的手段B.立法是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C.政府是环境管理的对象D.国家和政府可以利用法律和行-高二地理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形成的沙漠化土地有859/6是滥垦、滥牧和滥伐森林的结果;lO%是因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程建设破坏林草所造成;5%是由于沙丘入侵农田和草场所致请仔细阅读文-高二地理
下列关于垃圾的说法正确的是:A.部分垃圾能够化害为利回归土壤B.垃圾占据了大量土地,但不会对水、大气产生影响C.废电池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D.填埋处理是垃圾处理的最佳方-高二地理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妙玉把梅花瓣上的白雪收集在一个坛子里,在地下埋了三年,再拿出来泡茶喝。而在今天的某些城市,这样的雅趣已不可能有了。煤烟和汽车尾气造成的混-高一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环境保护】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材料一:据最新统计:我国荒漠化面积达到26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5%,涉及西北大部、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的18个省区市,有4-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材料一:据最新统计:我国荒漠化面积达到26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5%,涉及西北大部、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的18个省区市,有4亿人口常年受到风沙危害。
材料二: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和气候特点,可将我国沙尘暴发生区划分为如下三个区域:Ⅰ区包括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和东北;Ⅱ区主要是新疆;Ⅲ区为青藏高原。
材料三:下图为“全国及各区域平均多年沙尘暴日数相应的季节变化曲线”。
(1)由材料可知我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具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2)我国三个区域沙尘暴的季节变化各有特点:其中与全国多年平均沙尘暴日数最为相似是_______区;年沙尘暴日数最多是_______区;冬季沙尘暴日数最多的是_______区。(选填Ⅰ、Ⅱ或Ⅲ)(3分)
(3)Ⅰ区内沙尘暴最严重的季节是_______。简述其危害及防治措施。(5分)
答案
(1)地域性 季节性 (2分)
(2)Ⅰ Ⅱ Ⅲ (3分)
(3)春季 (1分)
危害:加剧土地沙漠化;污染大气环境;对破坏生态环境;对交通和供电线路等基础设施产生重要影响,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2分)
措施:建立沙尘暴的预报体系;加强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2分)
试题分析: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具有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第(2)题读图中折线,与全国相比最为相似的是Ⅰ区域,年沙尘暴日数最多是Ⅱ区,冬季沙尘暴日数最多的是Ⅲ区。第(3)题读Ⅰ区折线,春季是发生沙尘暴次数最多的季节。Ⅰ区是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和东北,所以沙尘暴所带来的危害是加剧土地沙漠化;污染大气环境;对破坏生态环境;对交通和供电线路等基础设施产生重要影响,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治理措施是:建立沙尘暴的预报体系;加强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点,不同区域发生的次数及所带来的危害及治理措施,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从图中提取有关信息,掌握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和东北的沙尘暴所带来的危害及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