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洞庭湖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1)①洞庭湖位于()A.长江中下游地区B.湖北省C.湖南省D.长江中上游地区E.重庆市②该湖对长江及其支流径流的季节变化有-高二地理
阅读洞庭湖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1)①洞庭湖位于()A.长江中下游地区B.湖北省C.湖南省D.长江中上游地区E.重庆市②该湖对长江及其支流径流的季节变化有-高二地理
题目简介
阅读洞庭湖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1)①洞庭湖位于()A.长江中下游地区B.湖北省C.湖南省D.长江中上游地区E.重庆市②该湖对长江及其支流径流的季节变化有-高二地理
题目详情
阅读洞庭湖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①洞庭湖位于 (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湖北省
C.湖南省
D.长江中上游地区 E.重庆市
②该湖对长江及其支流径流的季节变化有何作用?
(2)由上图可知:一个多世纪以来洞庭湖最大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变化对上述作用有何影响?
(3)利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洞庭湖变迁的人为原因。
(4)下列措施可以缓解上述变化的有 ( )
A.流域内加强植树造林
B.实现退耕还湖
C.疏通进出该湖的河道
D.人工加固加高湖堤
题型:综合读图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AC(2分) 调节径流季节变化(2分)
(2)面积变小、深度变浅(2分) 调节径流季节变化的能力减弱(2分)
(3)流域内的乱砍滥伐,造成长江及支流含沙量大增(2分);围湖造田(2分)。
(4)ABCD(4分)
本题考查湿地。
(1)洞庭湖平原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湖南省境内。湖泊由于其蓄水量大,故起到对长江径流量的“蓄洪补枯”即调节作用。
(2)图示反映洞庭湖面积缩小,产生的影响,即生态功能减弱,即调节河流径流量、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
(3)洞庭湖面积缩小主要的人为原因:围湖造田和上游植被破坏而使湖区泥沙淤积严重。(4)治理措施针对原因分析。
上一篇 :
森林作为环境资源在干旱地区的
下一篇 :
读世界部分国家生产和消费碳排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人类在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向大气中排放大量C02,这些新增的C02部分被消除是因为()A.大气本身具有减缓C02增加的功能B.生物要素具有平衡功能C.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D.自然-高二地理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小题1: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高二地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进入2013年新年以来,雾霾天气一直盘桓在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上空,大气中的污染物难以及时扩散,城区空气质量污染严重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高三地理
【环境保护】(10分)2012年12月31日山西长治市潞安市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生一起苯胺泄漏事故(苯胺是可燃、有毒,有强烈气味的气体)。事故原因初步查明:苯胺罐区一-高三地理
图l6为1990年和2006年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地结构图.图l7为2006年各地区原油生产、原油加工和乙烯生产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读图回答问题。(14分)(1)图l6所列国家中,与1990年相比,-高三地
读我国“十二五”规划的生态功能区分布图。小题1:某些环境特征相似的功能区是()A.草原广布、温差大—a、bB.地表崎岖、降水少—b、fC.光照充足、风沙小—c、eD.气候湿润、林地多—d-高二地理
下列关于物种灭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森林、草地、湿地的破坏可导致物种灭绝B.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具体表现C.物种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无关D.人类活动加速-高二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左图我国西北地区沙漠、沙地分布同内蒙古某县人口增长与其荒漠化发展统计图材料二:右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一种地表形态图⑴统计图中反-高二地理
下图是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下题。小题1:图中反映出()A.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B.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C.在植被覆盖度为1-高二地理
【环境保护】如图示意1990~2010年中国31个省市区生态环境变化态势类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990-2010年中国31个省市区生态坏境变化态势类型(1)归纳1990~2010年中国各省市区生态-
(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在山西汾河流域的吕梁山脉曾是一个著名的森林地区,也是汾水的水源涵养地。现在的吕梁山仅存在主峰附近一片森林,大片林区已不复存在。渭水上游的陇-高二地理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我国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而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回答2题。小-高二地理
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材料一:就在人们为荒漠化忧心忡忡时,“石漠化”的幽灵又肆无忌惮地袭来。“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高三地理
某中学地理小组对图19地区进行调查,发现城镇的发展及大坝的修建对L湖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城镇的发展及大坝的修建对L湖产生的影响。(10分)-高三地理
【环境保护】(10分)煤炭开采方法主要由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下图为我国北方某煤炭开采区土地复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简述煤炭开采区若不重视土地复垦可能带来-高三地理
读洞庭湖形态变化图,回答:(10分,每空一分)(1)从生态系统类型看,洞庭湖属于______,从环境效益角度看,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2)从图中
下列关于珊瑚礁形成与分布的正确叙述是A.珊瑚礁的形成过程依次是:岸礁--堡礁--环礁B.珊瑚礁形成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地壳的下沉C.大洋洲、南美洲、非洲、亚洲周围的海域均有珊-高二地理
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的热题。据此回答题。小题1:下-高二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向全世界做出的重要承诺。为提高空气质量,北京市政府近几年对“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日数”提出了-高二地理
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据此完成题。小题1: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A.重金属盐B.氮、磷营养物C-地理
(10分)【地理——环境保护】景观多样性的大小反映景观类型的多少和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的变化。景观优势度越高,表明组成景观各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越大,即一种或少数几种景观类型占-高三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长江上游山丘区水土流失加剧。图为长江上游降水侵蚀力分布图。材料二:炼山就是人为控制的火烧,能彻底清除不适宜-高三地理
湿地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主要是因为它有哪些功能()①提供水源②调节气候③涵养水源④调蓄洪水⑤美化环境⑥净化水质⑦保护生物多样性A.①②③④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C.①②③④⑤⑦D.①③④⑤⑥⑦-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到2010年改至长江青-地理
2013年我国东部许多地区持续遭遇严重雾霾天气,空气质量问题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小题1:读下列气温垂直分布图,其中最有利于雾霾天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况是小题2:易于雾霾天气形-高三地理
(10分)【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石漠化是发生在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的土地退化现象,表现为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如图甲)。这种现象主要分布在我国-高三地理
下列属于湿地资源的是:A河流B麦田C海洋D渍涝区-高一地理
图5为“某地区地形图”,右图为“B地的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图中B地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C.湿地萎缩D.水体污染小题2:造成B地区主要环境-高二地理
图为“各种生态问题关联图”,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此图说明了A.陆地环境的整体性B.陆地环境的差异性C.人类可征服自然界D.自然与人类是对立的小题2:由图可知,造成各种环境问-高一地理
去冬今春,我国大部分地区多次出现强沙尘暴,滚滚黄沙越过秦岭大巴山,对四川盆地部分城市天气情况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高三地理
我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267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占草地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我国草地退化、-高三地理
政府加强执法力度,遏制对环境的危害,说明了()A.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是环境管理最重要的手段B.立法是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C.政府是环境管理的对象D.国家和政府可以利用法律和行-高二地理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形成的沙漠化土地有859/6是滥垦、滥牧和滥伐森林的结果;lO%是因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程建设破坏林草所造成;5%是由于沙丘入侵农田和草场所致请仔细阅读文-高二地理
下列关于垃圾的说法正确的是:A.部分垃圾能够化害为利回归土壤B.垃圾占据了大量土地,但不会对水、大气产生影响C.废电池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D.填埋处理是垃圾处理的最佳方-高二地理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妙玉把梅花瓣上的白雪收集在一个坛子里,在地下埋了三年,再拿出来泡茶喝。而在今天的某些城市,这样的雅趣已不可能有了。煤烟和汽车尾气造成的混-高一地理
位于赤道附近的一个美丽富饶岛屿,曾是人们心目中的“旅游天堂”,然而近年来.全球气温变暖引起海水的温度上升,导致该岛屿附近海域浮游生物大量死亡,威胁到该岛屿附近海洋生-高二地理
(10分)【地理—环境保护】读黄淮海平原部分地区高、低产田分布图,回答问题。(1)列举该地区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6分)(2)甲地为高产田、乙地为低产田,试对比分析其-高三地理
如图所示我国东海海域水质分布状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我国东海水质污染的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原因(7分)(2)试提出东海近岸海域污染的解决措施。(8分)-高二地理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绿色GDP=GDP-产品资本的折旧-自然资源的损耗污染损耗自然资源损耗=森林面积减少+煤气消费+天然气消费+石油气消费污染损耗=三废治理费用+-高二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氮、磷等无机盐是水生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盐,营养盐增加使各种藻类异常快速地繁殖,会使水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使水体呈现红.紫等颜色,称为-高二地理
有专家指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因为沿途地区A.城市大量排放生活污水B.地下水位可能上升C.大量抽取地下水D.有大量海水侵入-高一地理
若尔盖湿地是我国三大湿地之一,面积曾达3000平方公里,为黄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目前该地区已遭受严重破坏。(1)分析若尔盖湿地的形成原因。(6分)(2)说明若尔盖湿地的生态意-高三地理
荒漠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植被景观,荒漠化是由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现象。以外力为主要依据,可以将荒漠化划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等类型。据此-高二地理
我国近海海域海水中一些元素含量普遍超标,富营养化十分严重,经常发生“赤潮”现象。下列生活用品中能引起“赤潮”的是A.肥皂B.含磷洗涤剂C.加酶洗衣粉D.化妆品-高二地理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可以采取相关措施减少污染,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B.环境污染是不可避免的,可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C.经济发展到-高一地理
(10分)【地理——环境保护】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恶化,湖泊水位下降、面积萎缩,渔业资源锐减-高三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我国河流一半污染目前我国因污染而不能饮用的地表水占全部监测水体的40%,流经城市的河段中78%不适合作为饮用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高二地理
生物多样性不包括()A.遗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C.生态环境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高二地理
(10分)【环境保护】环境竞争力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共同作用的结果,全面体现了当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主要包括生态环境、资源环境、环境管理等指标。结合材料,-高三地理
环境保护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该湖流域河流众多、草场广布、雪山环抱、环境优美,然而,20世纪80年代由于农牧业的过度发展使该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三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洞庭湖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1)①洞庭湖位于()A.长江中下游地区B.湖北省C.湖南省D.长江中上游地区E.重庆市②该湖对长江及其支流径流的季节变化有-高二地理
题目详情
(1)①洞庭湖位于 (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湖北省
C.湖南省
D.长江中上游地区 E.重庆市
②该湖对长江及其支流径流的季节变化有何作用?
(2)由上图可知:一个多世纪以来洞庭湖最大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变化对上述作用有何影响?
(3)利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洞庭湖变迁的人为原因。
(4)下列措施可以缓解上述变化的有 ( )
A.流域内加强植树造林
B.实现退耕还湖
C.疏通进出该湖的河道
D.人工加固加高湖堤
答案
(1)AC(2分) 调节径流季节变化(2分)
(2)面积变小、深度变浅(2分) 调节径流季节变化的能力减弱(2分)
(3)流域内的乱砍滥伐,造成长江及支流含沙量大增(2分);围湖造田(2分)。
(4)ABCD(4分)
(1)洞庭湖平原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湖南省境内。湖泊由于其蓄水量大,故起到对长江径流量的“蓄洪补枯”即调节作用。
(2)图示反映洞庭湖面积缩小,产生的影响,即生态功能减弱,即调节河流径流量、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
(3)洞庭湖面积缩小主要的人为原因:围湖造田和上游植被破坏而使湖区泥沙淤积严重。(4)治理措施针对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