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创新和调整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材料一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高二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创新和调整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材料一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高二历史
题目简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创新和调整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材料一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创新和调整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材料一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渡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一一亚当·斯密《国富论》 (1776年)
材料二 “大国之谜,当然述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17世纪时,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这三国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1)你是否同意材料一中“中国经济‘停滞于静止状态’”的说法,请从经济政策调整的角度说明理由。(5分)
(2)根据材料指出荷兰、英国、美国在经济体制创新方面的贡献。(6分)这些创新的共同特征、共同作用各是什么?(4分)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哪些创新和调整。(8分)
(4)概括说出以上内容对我国今天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3分)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同意(1分):抑商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发展;闭关阻碍了中外交流,落后于世界 。(5分)
或不同意(1分):重农政策促进农耕经济持续发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5分)
(2)荷兰——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2分)
英国——推行自由贸易,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2分)
美国——推行新政,政府大力干预经济(2分)
共同特征:对市场经济进行创新和发展(2分)
共同作用:建立起世界霸权,促进了人类文明演进(2分)
(3)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城市:国企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股份制公司的出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每点2分,只要答出其中4点就给8分)
(4)启示:重视经济政策的调整;完善经济体制的创新;创新和调整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3分)
试题分析:(1)回答同意或者不同意都可以,主要是要言之有据。例如,回答同意可答:抑商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发展;闭关阻碍了中外交流,落后于世界 。(2)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在于准确的分析材料,进行归纳:荷兰商业立国,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率先在荷兰出现;英国最先开始工业革命,推行自由贸易,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罗斯福新政,政府大力干预经济。他们共同的作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3)此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可以从农村和城市两个方面作答: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国企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股份制公司的出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可根据自己的认识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中国古代历朝均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在后期,却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在近代,西方国家先后进行了经济体制的创新,为人类经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进行改革,取得了巨大地成就。
上一篇 :
下表是1913-1973年西方各国政
下一篇 :
1967年,英国工党领袖麦克米伦在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福利国家”制度。其主要目的在于A.扩大资本市场B.避免社会主义国家对其攻击C.缓和社会矛盾D.调动劳动积极性-高一历史
(2008年12月山东省泰安市高三质检)“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的出现都是A.国家干预经济的结果B.生产力发展的要求C.资本社会化的需要D.企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的推动-历史
下表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是时期劳动力生产率增长(%)翻番所需的时间(年)1953-19732.627.01973-19951.449.91995-20002.528.1200
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国家的股份公司,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所拥有,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对企业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高三历史
阅读《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表》,表中体现的变化及其影响是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B普遍实行国家福利政策,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C“新经济”-高三历史
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被视为反法西斯战争英雄的在任首相丘吉尔及其所在的保守党惨败,工党获胜组阁。导致这一结果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丘吉尔魅力不-高三历史
某同学在学习《历史》必修二后,为巩固所学知识,概括里根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作诗一首。后发现其中有一句不妥,它是A.亦滞亦胀凯失灵(凯,指凯恩斯主义)B.紧缩货币出新招-历史
二战后1949年上台的阿登纳政府废除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中央统制经济,建立“社会市场经济”,其理论依据是路德维希•艾哈德的理论,即“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高三历史
有人以“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照顾”来形容1948年以来的英国国民所享有的福利政策。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高一历史
2004年7月,美国权威杂志《福布斯》评出了一份“战后美国总统经济成就”的排名,克林顿排名首位。以下属于克林顿时期经济增长原因的是A.以“新边疆”为施政纲领B.以“伟大的社会”为-高三历史
香港凤凰卫视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最穷的和最富有的,在交税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后,它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个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福-高二历史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杠杆是:①各国政府的宏观管理;②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③充分利用科技成果;④推行国有化政策;⑤加强世界性的经济联系。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高三历史
福利制度被称为“社会减震器”,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得到发展。下列图示信息是1971年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以下对于下图的说明错误的是A.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实行福利-高三历史
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均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但他们的经济类型是不同的。以下组合正确的是A.法国——政府主导型经济B.日本——混合市场经C.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D.英国——计划指-高二历史
到现在为止,发端于罗斯福新政的现代资本主义较之传统资本主义正在发生着一些新变化。下面对“新变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国家对经济实行系统调控和干预B.政府成为各项事务的-高三历史
观察下图,理解不正确的是A.德国的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B.美元中心地位的体系崩溃使美国经济发展落后C.中国和印度通过社会改革实现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高增长D.俄联邦在从共产主-高三历史
下列对美国“新经济”的表述正确的是:A.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因此改变B.垄断资本在国民经济中不再占据支配地位C.美国消除了贫困问题D.经济增长伴随着较低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高一历史
美国《商业周刊》曾把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长达l0年的经济持续增长称之为“新经济的胜利”。“新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是()A.农业B.高新技术产业C.工业D.服务业-高一历史
指出20世纪60年代,促进新加坡、韩国发展经济的有利国际环境和各自的不利因素,并综述两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原因及成就。-高三历史
(杭州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高考科目质检)(13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对工业文明的一片批判声中,一批思想家也走上前台,发出了另一种声音,他们坚-历史
1948年,英国首先宣布建成了福利国家,随后,北欧、西欧、日本等国也纷纷建立起各自的社会福利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对社会产生的影响()(1)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2)国-高一历史
据统计,1970-1979年,美国从事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同期,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30%下降到13%,而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15%上升-高一历史
在谈到当代某一制度时,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使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材料所说的“安全网”是指-高一历史
“1945年,大部分欧洲人不再认为他们的生活是受到一种非个人的、其运行规则无法改变的经济系统的支配。他们能接受的看法是:经济能够按照人们所希望的方式运行。……不仅对经济的-高三历史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福利制度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第一步第二步甲提出英国是“福利国-高三历史
在世界货币发展史上,英镑与美元都曾主宰世界流通。简述二战前后至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情况及其演变的原因。-高三历史
美国80年代解决经济困难的政策与30年代相比,最大的特点是()A.实行自由放任B.加强国家调节C.减少政府干预D.发展信息技术产业-高三历史
关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B.出现“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C.建立福利制度、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D.从根本上解决了-高一历史
小布什总统上台后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美国迎来了新一轮的经济扩张,创下了美国经济发展史上的新纪录。-高一历史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安全网”是指()A.拓展经济活动的领域-高一历史
“自由放任主义”的法文原意是俗语“让我们自己干”。关于这一经济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各个资本主义国家所奉行的经济理论B.它的提出与当时经营者规模小,-高三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体现在()A.西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西方国家废除了垄断组织C.经济危机在西方国家已经消失D西方国家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高一历史
日本学者林直道在《现代日本经济》中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特点,不是每个企业经济活动的简单累加,而是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协调经济高积累。”这段材料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高三历史
二战后,美国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繁荣。第三产业的繁荣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B.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C.扩大了市场-高二历史
20世纪60年代起,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不包括()A.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B.进行产业更新换代C.积极参与国际竞争D.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高二历史
下列示意图正确反映了美国“二战”后经济发展轨迹的是()-高二历史
下表是“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单位:%)”,从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国家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英国2.82.9法国4.55.7联邦德国7.94.4美国3.34.3日本9.-高三
(14分)民生问题是近代以来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高一历史
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纷纷调整经济政策,形成不同的发展模式,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相关认识不正确的有A.加强国家干预是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共同之处B.英国形成混合市场经济,-高一历史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如英国扩大了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法国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保障,使福利开支占了国民生产总-高三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是:()A.依靠了外国资本的资助B.国家政权保护了经济的发展C.科学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生产的-高一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经济指导思想被称为“凯恩斯主义”,在这一经济思想的指导下()A.积极推进新技术革全B.大力发展国家资本主义C.谋求建立经济区域集团D-高二历史
“资本主义市场中不存在一个能把私人利益转化为社会利益的看不见的手,资本主义危机和失业不可能消除。只有依靠看得见的手即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资本主义国家才能摆脱经济萧-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这是推行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苏联史》材料二我们原打算直接用无-高一历史
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通过如下决议:“最主要的任务是……在社会主义国营工业的领导下依靠合作社将日益众多的农户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轨道。”这表明苏联将()。A.与美国展开经-历史
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高二历史
影响下表中1921年数据变化的政策因素是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9446662078608730粮食作物产量39.7922.1334.5544.24A.第一次
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A.十月革命B.斯大林模式C.新经济政策D.战时共-高一历史
列宁说“我们决不受莫名其妙地轻视商业的‘感情社会主义’……的情绪的支配”,“掌握商业,指导商业,把商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是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能够做到的。”为此列宁A.取-高三历史
1918年苏维埃政府发布命令,宣布苏维埃共和国成为一个军营;苏维埃政府对于居民的粮食及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由政府统一实行调配制。内战时期在交换和流通方面,基本取消了-高一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创新和调整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材料一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创新和调整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材料一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渡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一一亚当·斯密《国富论》 (1776年)
材料二 “大国之谜,当然述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17世纪时,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这三国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1)你是否同意材料一中“中国经济‘停滞于静止状态’”的说法,请从经济政策调整的角度说明理由。(5分)
(2)根据材料指出荷兰、英国、美国在经济体制创新方面的贡献。(6分)这些创新的共同特征、共同作用各是什么?(4分)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哪些创新和调整。(8分)
(4)概括说出以上内容对我国今天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3分)
答案
或不同意(1分):重农政策促进农耕经济持续发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5分)
(2)荷兰——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2分)
英国——推行自由贸易,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2分)
美国——推行新政,政府大力干预经济(2分)
共同特征:对市场经济进行创新和发展(2分)
共同作用:建立起世界霸权,促进了人类文明演进(2分)
(3)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城市:国企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股份制公司的出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每点2分,只要答出其中4点就给8分)
(4)启示:重视经济政策的调整;完善经济体制的创新;创新和调整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3分)
试题分析:(1)回答同意或者不同意都可以,主要是要言之有据。例如,回答同意可答:抑商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发展;闭关阻碍了中外交流,落后于世界 。(2)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在于准确的分析材料,进行归纳:荷兰商业立国,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率先在荷兰出现;英国最先开始工业革命,推行自由贸易,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罗斯福新政,政府大力干预经济。他们共同的作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3)此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可以从农村和城市两个方面作答: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国企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股份制公司的出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可根据自己的认识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中国古代历朝均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在后期,却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在近代,西方国家先后进行了经济体制的创新,为人类经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进行改革,取得了巨大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