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唐朝诗人李商隐在诗中写到:“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这两句诗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A.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C.规律是可以-高二政治
唐朝诗人李商隐在诗中写到:“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这两句诗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A.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C.规律是可以-高二政治
题目简介
唐朝诗人李商隐在诗中写到:“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这两句诗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A.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C.规律是可以-高二政治
题目详情
唐朝诗人李商隐在诗中写到:“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这两句诗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
A.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
D.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干中两句诗的意思是:想系住太阳以留住时间匆匆的脚步,但是缺少足够长的绳子;面对如水去云回一样流逝的时光不由生出无限惆怅。这反映出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正确;BC与题意不符;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D说法错误。
上一篇 :
有人说,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
下一篇 :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反映了物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在哲学讨论课上,甲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乙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假如你是哲学老师,你认为对甲乙两位同学观点的评价中,正确的是①这两种说法自相矛盾,相互对-高二政治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从唯物论角度看,这体现了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实践决定认识C.物质决定意识D.意识促-高二政治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一观点A.夸大了物质运动B.否认了相对静止C.否认了意识的能动性D.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高二政治
背景材料: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没有动过,万里长城在中国,故宫在中国北京。辨题: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10分)-高二政治
某中学课题组以《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对策》为题,展开研究性学习。该课题组在A、B、C三个村实地调研,发现B、C两村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导致土地闲置浪费严重,A村虽无-高三政治
下列现象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的①月亮绕地球转②新陈代谢③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④生物体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⑤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⑥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⑦生产关-高二政治
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雪莱观点:-高二政治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范缜认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二人的观点都是对()的回答。A.世界观和方法论-高三政治
2008年9月2日,温家宝总理在汶川映秀镇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汶11“5·12”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同时也孕育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高二政治
每天都会有新的盐分进入海水,海水中也会有一些盐分进入海床沉积层。新注入的盐分数量与海水里跑掉的盐分数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均溶盐浓度保持稳定。这表明()①运动是相对的-高二政治
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也辍广”。其哲学含义是规律A.是不可抗拒的B.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C.存在和发生作用需要-高二政治
下列对静止的看法正确的是()A.静止是绝对的不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静止不是绝对的不动,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无条件的、相对的-高二政治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有①尊重规律,利用规律②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少产④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高二政治
根据我国今年经济发展形势,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把经济增长速度确定为8%,这表明()①人们可以随意地选择生产力②人们能够随心所欲地发展生产力③生产力的发展只能依据已形成的经济-高二政治
材料一:我国为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确定宣传主题为“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争取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材料二:为应对气候变化、金融危机和资源短-高二政治
图2漫画《等地心引力发挥作用》(华君武作品)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B.规律具有客观性,必须遵循规律办事C.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充分利-高一政治
建设生态文明,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建设生态文明的哲学依据是①规-高二政治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一说法A.只看到了绝对运动B.只看到了相对静止C.是一种诡辩论的观点D.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高二政治
2011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材料一:《决定》)中指出-高二政治
希望通过烧香拜佛,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不现实的,因为:()①神灵观念完全是人们主观臆造的②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③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④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A.①②③④-高二政治
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客观实在”是指①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②物质具有的固有属性③各种概念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④物质具有的唯一特性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高二政治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可以将一个生物的遗传物质定向地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中,从而获得人类希望的遗传性状,创造新的物种。这说明A.物质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B.人能够认识和利-高二政治
(17分)“用工荒”是20I1年最热的词之一,上至政府部门,下到厂矿企业、普通百姓,都给予了空前的关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沿海地区有60%的出口-高二政治
庄子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庄子的这一说法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运动是相对的B.静止是绝对的C.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D.运动和静止常常是无没有区别的-高三政治
未来五年,我国将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中国经济要实现从外需向内需、从高碳向低碳、从国强向民富的三大转变。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是()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三-高三政治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制约关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高二政治
进入10月份,南方迎来了新一轮强降雨天气,多地再现城市内涝。今年入汛以来,此类“雨后习惯性瘫痪”的城市已经达到了100多个。而近十年来,一下雨就面临“汪洋大海”的状态,正-高三政治
材料一:2010年10月,全国人大将审议“十二五”规划建议草案,2011年5月出台“十二五”正式规划。为制定十二五规划,国家组织国内67个部门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1万多-高三政治
从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发布的《公报》来看,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有这样七个方面的“不变之变”值得关注:科学发展的主题不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要转变;经济政策的思路不变,产业发-高二政治
词坛名家乔羽在个人文集中写了两句话:“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乔羽写作不为商业化、时尚化所左右,始终表达人民大众的心声。《我的祖国》《一条大河》《让我们荡起双桨》早-高二政治
随着经济发展,提高百姓幸福指数成为各级政府的“给力点”。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对于老百姓来说,“幸福”更多的是一种感受,一种令人身心愉悦的心理体验,这种感受的获得不只来-高三政治
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因学习而产生的“西塔波”可以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从而使大脑越用越灵。“大脑越用越灵”的事实表明A.认识运动的承担者是人的思维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高二政治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材料一:十七届五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高二政治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根据对水文、气象等各方面资料的科学分析,已经能够对长期和短期的天气变化情况做出准确的预报,从而减少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材料说明A.认识是不断发-高一政治
2010年12月,恶劣天气持续笼罩整个欧洲,生产、生活受雪灾影响严重,而究其原因,罪魁祸首是全球变暖。这是人类破坏生态环境导致全球变暖的恶果。这告诉我们()A.人与自然的统-高二政治
下列对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理解正确有A.只有正确的意识才是物质的反映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C.物质决定意识,并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D.正确的物质产生正确的意识,错误的物质产生-高二政治
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中写到:“有昆仑山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然而,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依靠自身的智慧和勇气,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高二政治
经过多方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因矿难被困700米地下69天的33名智利矿工终于迎来了重见天日的时刻,全部安全升井,智利人民谱写了人类战胜灾难史诗的新篇章。这表明A.发挥主观-高三政治
2010年5月12日,是四川地震二周年大祭。那不堪回首的惊天大悲剧,仿佛还在昨天。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8.0级的地震,造成当地人员伤亡、建-高二政治
(10分)过去,我们在发展问题上之所以出现一些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发展规律认识不清、把握不准、运用不够,有时甚至违背规律,搞“一刀切’’和“想当然”。认识规律、把握-高二政治
近年来,上海郊区已开始用电脑种菜。电脑种菜完全消除了传统种植方式的不利因素,蔬菜四季栽种,季季都能高产。这一事例说明:()A.人们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为人类谋福利B.人-高二政治
指出下列所列举的事物不属于物质范畴的是①日月星辰②马克思主义③亭台楼阁④工作计划⑤动植物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⑦工程设计方案⑧电磁场⑨法律和法规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⑦⑨C.②⑥⑦⑧⑨D.②③④⑦⑨-高二
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它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回答29—30题。小题1:宋人有悯其苗之-高二政治
什么是物质?物质是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唯一特性是性;世界的物质性指什么?自然界是的,人类社会是的(客观的)。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性。-政治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多年前,李白的诗句道尽人类攀月不得的遗憾。而今,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中国人终于圆了攀月梦。这说明A.人可-政治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包括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形式C.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高三政治
漫画(右图)启示我们①要防微杜渐②要重视系统优化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④要在实践中追求真理A.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④-高三政治
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材料中的"行"体现了()A感性认识不如理性认识可靠B实践第一的观点C学习书本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正确认识和自觉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我们党-高一政治
2008年11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卫生部、民政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了《汶川地震后恢复重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规划》。《规划》提出要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高二政治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唐朝诗人李商隐在诗中写到:“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这两句诗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A.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C.规律是可以-高二政治
题目详情
答案
试题分析:题干中两句诗的意思是:想系住太阳以留住时间匆匆的脚步,但是缺少足够长的绳子;面对如水去云回一样流逝的时光不由生出无限惆怅。这反映出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正确;BC与题意不符;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D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