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4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世界格局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依据相关史实,回答问题。(1)在历史研究课上,某同学搜集了以下两幅图片,请你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什么?(2分)图1-高一历史
(14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世界格局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依据相关史实,回答问题。(1)在历史研究课上,某同学搜集了以下两幅图片,请你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什么?(2分)图1-高一历史
题目简介
(14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世界格局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依据相关史实,回答问题。(1)在历史研究课上,某同学搜集了以下两幅图片,请你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什么?(2分)图1-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14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世界格局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依据相关史实,回答问题。
(1)在历史研究课上,某同学搜集了以下两幅图片,请你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什么?(2分)
图1 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 图2 北约华约对峙图
(2)下列材料反映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格局出现了怎样的趋势? (2分)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 (6分)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示意图 不结盟运动标志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3)当前,国际形势出现了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题型:综合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1)主题:冷战或两极格局。(2分)
(2)多极化趋势。(2分)
因素: 欧共体成立;日本的崛起;第三世界的发展壮大(不结盟运动兴起、发展中国家力量壮大);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6分。答出其中3项即可)
(3)动荡原因:美国推行强权政治;地区冲突和民族、宗教纠纷不断;恐怖主义;在原来两极格局下掩盖的矛盾暴露。(2分)。和平原因:发展中国家不断壮大;联合国发挥的作用增强;世界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增强。(2分)
(动荡原因、和平原因分别答出1点即可;若答出其他内容,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略
上一篇 :
一战后美国推行的金元外交和二
下一篇 :
阅读下列两幅图片,对其解读不正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1947年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讲时主张:“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此后,美国实行的政策中不包括A.推行杜鲁门主义B.实施-高三历史
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我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这表明A.美国要征服全世界B.美国要与苏联争-历史
二战后美苏之间直接对抗的事件有①“北约”与“华约”的建立②美国侵略朝鲜的战争③古巴导弹危机④核军备竞赛⑤第四次中东战争⑥“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历史
二战结束后雅尔塔体系得以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A.美苏国家利益冲突B.美苏意识形态对立C.美苏同盟关系破裂D.美苏政治、军事力量对抗-历史
两极格局下,美苏的对抗形式主要是:A.战争B.冷战C.经济封锁D.思想渗透-高一历史
“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格局变化最突出的是A.英、法、美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衰落下去B.出现美苏两极格局C.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作用D.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高一历史
结合史实比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及战后,同盟国对法西斯德国和日本的不同处理方式,分析说明至今一些日本人不肯承认日本在二战中罪责的主要原因。-历史
“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①是美苏实力均势的产物②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③标志着世界两极格局开始形成④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历史
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①启发中国探索新的社会主义道路②引起波兰爆发波兹南等事件③激发匈牙利人民的民主改革热情④揭开苏联批判斯大林活动序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历史
冷战时期,发展中国家联合斗争,逐渐形成一支新的政治力量,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显露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历史活动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不结盟运动-高三历史
欧亚社会主义阵营形成时,各国都…()A.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B.已建立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C.面临恢复和发展经济的任务D.已完成农村中的社会主义改造-历史
人们称美苏“冷战”对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下面是在一次课堂讲座中,同学们对美苏“冷战”对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有①两强竞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②导致两个-历史
(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高二历史
美苏争霸不同于以往的英德争霸和英美争霸的特点是A.争夺全球霸主地位B.以军事竞赛为主C.以军事集团作为争霸的基础D.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较量-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87年前,我们的先辈在这个大陆上建立了一个国家,它孕育自由,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当前,我们正在从事一次伟大的内战,以考验这个国家或者任何一-历史
二战后,美国监督下的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其内容包括()①清除了部分法西斯分子②废除了天皇制度③消除农村封建专制残余④国民经济非军事化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历史
(13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经历了由两极走向多极的演变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高三历史
下列关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成立于1949年B.创始会员国有12个C.实行集体防御原则D.缓和了美苏“冷战”的局面-历史
1948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高达53.4%,德、英、法则分别为3.6%、11.2%、3.9%。下列各项不符合当时美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达到堪称霸主地步的表述是A.-高三历史
美国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因为A.援助的对象排除苏联和东欧B.援助附带许多军事政治条件C.援助的目的是遏制苏联势力D.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国-历史
下面两个事件的发生所反映的美苏争霸的战略态势是A.美国转守为攻B.苏联全面进攻C.美苏互有攻守D.苏联全面改缩-高三历史
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A.金元外交政策的延续B.帮助欧洲经济复兴C.引诱东欧各国摆脱苏联控制D.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历史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几十年来,德国政府和人民向战争受害国及人民一再谢罪并给予赔偿。而日本右翼势力却一再为侵略战争开脱,企图重温军国主义旧梦。造成日本出现这一现象-历史
“冷战”期间爆发了美苏发动或参与的局部“热战”,其中最主要的是()①柏林危机②朝鲜战争③越南战争④扶蒋反共打内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历史
二战后初期,法国领导人戴高乐说,美法之间应是“绝对的合作”而不是“不幸的从属关系”。他又说,“恐怕没有比美国的帮助是更需要和有益的了”。这表明()①西欧国家反对美国的控制-历史
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越南发表的反映当时战争的漫画,能直接体现作者意图的标题是?A.“怎么会这样?”B.“糟糕的战争!”C.“美国侵略者的命运”D.“法国侵略者的下场”-高二历史
“我们希望民主战胜独裁,希望核武器不落入危险人物手中,但是我们不像1947年那样感到明显的安全威胁。”引自美国某报。其中“感到明显的安全威胁”指A.二战后,美苏由合作转为对-历史
二战后,美国为“满足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而采取的措施是A.提出杜鲁门主义B.实施马歇尔计划C.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D.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高三历史
“马歇尔计划远不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这是因为这项计划实际上是A.美苏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产物B.导致当代政治格局不稳定和动荡的产物C.以经济的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历史
1950年美国以“联合国军”名义入侵朝鲜,其后果有①阻挠中国解放台湾②使日本军国主义回潮③美苏战略重点东移④加剧东西方冷战对峙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①③④-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1: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图2:经济援助欧洲宣传画图3:北约华约对峙图(1)材料一是在历史研究课上,某同学搜集的历史图片,请你判断他研-高三历史
战后英法等西欧国家唯美国马首是瞻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帮助英法打垮了德国法西斯B.欧洲中心格局被美苏两极取代C.西欧各国普遍衰落D.英法反苏需美国撑腰-历史
朝鲜半岛的分裂状态始于A.1945年B.1948年C.1950年D.1953年-高二历史
战后初期美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A.遏制共产主义B.维护雅尔塔体系C.建立全球霸权D.维护世界资本主义-历史
下列有关两图的说法,符合史实的有①“柏林墙”的修筑是“冷战”的产物②“柏林墙”是“冷战”时期德国分裂的象征③“柏林墙”的倒塌预示着德国走向统一④“柏林墙”的倒塌成为两极格局最后解-高二历史
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有()①德国的战败②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③-历史
两极格局持续半个世纪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多极化的冲击B.美苏力量的相对平衡C.第三世界的崛起D.欧共体、日本的崛起-历史
观察下面两幅欧洲地图,回答问题:(1)第一幅欧洲地图呈现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2)第二幅欧洲地图根第一幅比较最大的变化是什么?这一变化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怎-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巴尔干半岛和中东地区,历来被英国视为大英帝国的生命线。大战结束前后,美国利用种种借口,千方百计渗入这个连结欧亚两大洲的重要战略地区……1947年2月2-历史
两极对峙时期,美苏争霸“冷战”中有“热战”,下图两个事件的发生反映的战略态势是A.美国转守为攻B.苏联转守为攻C.美苏互有攻守D.苏采取全面收缩战略-历史
下列属于“冷战”政策实施内容的是①“杜鲁门主义”②马歇尔计划③建立北约组织④入侵朝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历史
美苏争霸对美苏双方以及世界局势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从长远来看,美苏争霸对苏联的主要影响是()A.扩大了苏联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势力范围B.苏联在短时问内实现了与美国的“平-历史
下列关于“冷战”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有①给世界带来了安宁②制止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③促使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进行改革④制止了新的世界力量的产生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②-高三历史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D.北约与华约的建立-高一历史
下列关于“马歇尔计划”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其宗旨是唤起合理经济再生,以便使“自由制度”的存在B是“杜鲁门主义”的运用,并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C它采取了较为隐蔽的手段,-历史
肯尼迪在1960年参加美国总统竞选时提出“新边疆”的口号,即“今天的新边疆是未知的科学与空间领域,未解决的和平与战争问题,尚未征服的无知与偏见的孤立地带。”他担任总统后,-历史
某学者对美苏冷战的历史有浓厚的兴趣。你建议他阅读的书籍是①《四月提纲》②《杜鲁门回忆录》③《战争与和平》④《柏林墙的故事》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高三历史
下列国家中不属于经济互助委员会创会会员国的有()①捷克斯洛伐克②波兰③匈牙利④保加利亚⑤朝鲜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④⑤⑥D.⑤⑥-历史
“冷战”是二十世纪后半期国际关系格局的代名词,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重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全世界的人都仇视“冷战”,他们要求结束-高二历史
二战以后,美国以经济手段扶植和控制西欧的表现是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B.实施马歇尔计划C.提出杜鲁门主义D.在西德进行货币改革-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4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世界格局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依据相关史实,回答问题。(1)在历史研究课上,某同学搜集了以下两幅图片,请你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什么?(2分)图1-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1)在历史研究课上,某同学搜集了以下两幅图片,请你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什么?(2分)
图1 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 图2 北约华约对峙图
(2)下列材料反映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格局出现了怎样的趋势? (2分)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 (6分)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示意图 不结盟运动标志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3)当前,国际形势出现了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答案
(2)多极化趋势。(2分)
因素: 欧共体成立;日本的崛起;第三世界的发展壮大(不结盟运动兴起、发展中国家力量壮大);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6分。答出其中3项即可)
(3)动荡原因:美国推行强权政治;地区冲突和民族、宗教纠纷不断;恐怖主义;在原来两极格局下掩盖的矛盾暴露。(2分)。和平原因:发展中国家不断壮大;联合国发挥的作用增强;世界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增强。(2分)
(动荡原因、和平原因分别答出1点即可;若答出其他内容,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