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吾太旧……”该思想家是[]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胡适-高三历史
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吾太旧……”该思想家是[]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胡适-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吾太旧……”该思想家是[]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胡适-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吾太旧……”该思想家是
[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胡适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广东省高考真题
答案
A
上一篇 :
有学者说:鸦片战争后,东来的资本
下一篇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的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近代史上,中国向西方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其先后顺序是:[]A.学工艺技术→学自然科学理论→学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B.学自-高二历史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该思想的主要特点是[]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B.把-高三历史
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三权分立,然后政体备,以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入纳王命。”主张建立[]A.开明君主政体B.君主立宪政体C.民主共-高三历史
有人评价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是“跪着造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他敢于挑战传统思想②他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③他要求发展资本主义④他不敢与封建文化彻底决裂[]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高三历史
中国近代有本书出版后屡遭毁禁,1917年再版时作者题记:“光绪辛卯(1891年)初刊于广州,各省五缩印,甲午奉旨毁版,戊戌庚子二奉伪旨毁版,丁巳冬重刊于京城,戊午秋七月成,更-高三历史
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该馆先后开设外语、化学、物理、各国史略、航海测算、富国策、万国公法等课程。据此判断,同文馆[]A.标志着西学东渐进程开始B.致力于变科举、改官制-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纵观中国教育发展史,到鸦片战争前,中国一直是传统的封建教育一统天下,只有研读经书的各级官学和书院、私塾,“中举”是读书人的最高目标,根本不知近代-高三历史
梁启超在介绍某部作品时,说该作品的要点是“西汉经学,并无所谓古文者,凡古文皆刘歆伪作……因欲佐莽篡汉,先谋湮乱孔子之微言大义。”这部作品是[]A.《变法通议》B.《劝学篇》C.《-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纵观中国教育发展史,到鸦片战争前,中国一直是传统的封建教育一统天下,只有研读经书的各级官学和书院、私塾,“中举”是读书人的最高目标,根本不知近代-高三历史
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轨迹正确的是[]A.器物——制度——思想B.器物——文化——制度C.器物——思想——制度D.文化——器物——制度-高二历史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个年轻人-高二历史
康有为维新变法理论呈现的特点是[]A、将西方的政治学说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B、彻底地批判了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借用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原-高二历史
“非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机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这种说法应属于[]A、西学东渐B、西学中源C、中体西用D、西体中用-高二历史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给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朱熹笔下的孔子C.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陈独秀的孔子-高三历史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提出这一观点最-高三历史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提出这一观点最-高三历史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李贽笔下的孔子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新文化运动-高三历史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出现了“体用之争”,它的焦点是[]A.是否要采用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B.是否要维护清政府C.是否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D.是否要抵抗列强入侵-高二历史
“孔子拨乱升平,托文王以行君主之仁政,尤注意太平,托尧舜以行民主之太平。”这段材料出自[]A.《新学伪经考》B.《天演论》C.《变法通议》D.《孔子改制考》-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之生人,一视无私,而有富贵贫贱、愚智寿夭、安乐患难、诸夏夷狄之万殊迥别,惟有因之而已。譬如草木,美种而壮良者,天则繁殖之;恶种而微弱者,天则-高二历史
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A.魏源B.李鸿章C.康有为D.孙中山-高三历史
下列说法属于维新思想的是[]A、“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末”B、“天不变,道亦不变”C、“国者,斯民之公产也;至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D、“立国之道,尚礼-高二历史
“‘中国专制说’源自欧洲,代表的是西方人的中国观,这个观点在近代传入中国,便被国人广泛传播”。“这个观点”被国人认同并较大规模传播应开始于A.鸦片战争期问B.洋务运动期间-高三历史
皮锡瑞在《师伏堂未刊日记(1897—1898)》中写到:“中国重君权,尊国制。猝言变革,人(必)骇怪,故必先言孔子改制,以为大圣人(有)此微言大义,然后能持其说。”该想法A.导致了尊孔-高三历史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甲午战后A.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C.开启了-高三历史
梁启超在《史记货殖列传今义》中指出:“中国旧论每崇古而贱今,西人则不然,以谓愈上古则愈野蛮,愈近则愈文明,此实孔子三世之太义也(注:三世指衰乱世、太平世和升平世)。”此说-高三历史
下图所示读物最初于1897年12月刊出,20世纪初,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铅印本,一共印刷了二十版,知识分子争相传阅。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维新变法思潮成为时代主流B.中国民-高三历史
据统计,1902—1911年,各地反抗清政府勒索压迫的所谓“民变”多达1300多次,发生地区遍布直隶、东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高三历史
以下是“清政府学部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中学堂课程及课时统计表”,从中获取的正确信息是课程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语历史地理几何代数理化植物动物图画体操合计课时5451936-高三历史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高三历史
严复在《论世变之亟》中说:“今之称西人者,曰彼善会计而已,又曰彼擅机巧而已。不知吾今兹之所见所闻,如汽机兵械之伦,皆其形下之粗迹。即所谓天算格致之最精,亦其能事之见端-高三历史
下列与右图思想主张相一致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科学与人权并重D.世道必进,后胜于今-高二历史
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A.民主共和B.改良维新C.暴力革命D.君主专制-高二历史
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传播西学,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则树起“打倒孔家店”的大旗。他们的共同点是A.提倡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B.否定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C-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严复:“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是故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自秦以来,为中国之君者,皆其尤强梗者也,最-高二历史
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宣传变法维新,他们的主要贡献是()A.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技术B.明确“中体西用”的思想C.提出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D.宣传西方民主共和思想-高二历史
清初著名诗人陈元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处题诗一首,诗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于《民报》-高二历史
“他所主持编译的《四洲志》《华事夷言》……不仅是一种历史资料,而且记录了中华民族最初借助文字而了解到的泰西(西方)形象和情态”。引文中的“他”是指严复。-高二历史
19世纪60—90年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思想不包括A.“师夷长技以制夷”B.“师夷长技以自强”C.“欲开民智,非讲西学不可”D.“与外国人进行商战”-高一历史
中国近代有人认为:“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判断此人的政治派别是A.保皇派B.维新派C.革命派D.洋务派-高三历史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时,双方论战的焦点是A.是否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B.是否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C.是否推翻中国的封建君主政体D.是否彻底批判儒家思-高三历史
19世纪末一部译著在中国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多人以“物竞”、“天择”、“竞存”给自己的孩子起名。这部译著的作者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高三历史
梁启超发表的《变法通议》等论文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抨击顽固派的因循守旧B.主张与外国商战C.阐述变法图存的道理D.要求改变官制-高三历史
《海国图志》的主要思想是A.鸦片战争的背景B.师夷长技以制夷C.研究西方的战舰D.海上国家的地理状况-历史
(2008年11月沈阳市省重点高中郊联体高二期中13题)下列著作与其他各项明显不同的是A《孔子改制考》B《海国图志》C《盛世危言》D《仁学》-历史
胡适曾在《胡适留学日记》里写道:“梁任公为吾国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十五年来,吾国人士所以稍知民族思想主义及世界大势者,皆梁氏之赐,此百喙所不能诬也-高三历史
以康有为、粱启超为代表的中国新兴资产阶级上层知识分子掀起的戊戌变法的维新改良运动,其目的要在当时的中国[]A.改造清朝封建政体B.实施“君主立宪制”C.反对后党,支持帝党D-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高二历史
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高三历史
近代史上曾被称为“思想界之大飓风”,“火山喷火”的是[]A.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B.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C.洪仁玕《资政新篇》中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D.康有为的维新变-高一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吾太旧……”该思想家是[]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胡适-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 ]
B.梁启超
C.严复
D.胡适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