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类活动也有差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影响和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因此人类必须走人地关系和谐统一的-高三地理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类活动也有差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影响和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因此人类必须走人地关系和谐统一的-高三地理
题目简介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类活动也有差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影响和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因此人类必须走人地关系和谐统一的-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类活动也有差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影响和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因此人类必须走人地关系和谐统一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中游D湖及周边地区图
材料二 D湖沿岸某地的“195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
(1)概述材料一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2分)
(2)湖陆风是指由于湖泊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风。请画出D湖区白天的湖陆风示意图,并简析该湖区湖陆风在每年7~8月份最为明显的主要原因。(3分)
(3)简析该地土地利用变化对湖泊及周围地区环境产生的影响。(3分)
(4)针对D湖区出现的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治山必先造林”的治理思路。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谈谈你对这一治理思路的理解。(3分)
题型:综合读图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①东、南、西三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较高(1分) ②中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较低(1分)
(2)如下图(环流方向全部正确,1分)
原因:①7-8月湖区主要受副高控制,夏季风对湖陆风的影响弱(1分) ②湖面宽广,湖水更深,水陆热力性质差异更大(1分)
(3)①湖泊对河流的调蓄能力下降 ②湖泊对气候的调节能力下降(旱涝灾害频发) ③工业废水的排放,水污染严重 ④生物多样性减少(3分,每个要点得1分,答对其中三个即可)
(4)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1分) 湖泊萎缩主要与入湖河流泥沙增多密切相关,入湖河流泥沙增多,又主要与上游山区因滥垦乱伐导致水土流失有关(1分) 所以必须在山区加强植被保护,植树造林,实施江、山、湖综合治理(1分)
试题分析:
(1)描述一个地区的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地形分布三个方面来描述,从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看出,东面、南面、西面海拔较高,大都在500米以上,说明地形是山地和丘陵,地势较高。中北部是平原地形,地势较低。
(2)
白天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所以呈逆时针环流。
夏季的时候,湖区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夏季风是有海洋吹向陆地的风,所以对于湖陆风影响弱。再者湖面宽广,湖水很深,因此水陆热力性质差异更为显著,加大了湖陆风。
(3)该地区围湖造田使得湖泊面积减少,所以湖泊对于河流的调蓄能力下降。湖泊面积减小,调节气候的能力减弱。在沿湖地区修建了造纸厂,工业废水的排放,污染了水环境。破坏了地表的植被,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
(4)地理环境各要素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影响另一个要素的变化。由于河流的上游地区毁林开荒,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使得河流含有大量的泥沙,泥沙随河流进入湖泊,使得湖泊面积萎缩。所以要想治理湖泊,就得在上游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
上一篇 :
(10分)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下一篇 :
阅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图甲是某流域示意图,据该省气象部门监测,图示湖泊面积自2005年以来持续增大,2011年达到近年来的最大值。而2004年之前的近30年,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该湖面积曾-高三地理
导致我国湿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暖,水分蒸发B、工农业废水的大量排放C、围湖造田,垦荒种粮D、过度开发,发展旅游业-高二地理
(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大量企业迁往重庆,这其中也包括位于武汉的汉阳铁厂(现重庆钢铁公司)。大量企业的内迁,使重庆的-高三地理
洞庭湖区是天然的生物基因库,指的是[]A.洞庭湖是物种的起源地B.洞庭湖的生物物种繁多C.洞庭湖的生物物种原始D.洞庭湖的生物物种高级-高二地理
惠州剑潭水利枢纽已顺利地拦截东江,并发挥着效益。这一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有()A.明显减少河流的年径流量B.显著增加河流泥沙的下泄量C.降低坝址上游两岸的地下水位D.稳-高二地理
“中国龙”——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黄河各河段的“病症”,其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对应正确的是A.“大-高三地理
田纳西河流域最适合布局的工业类型是()A.市场指向型B.廉价劳动力指向型C.技术指向型D.动力指向型-高二地理
(28分)1967年建成蓄水的丹江口水库,是长江支流汉江上的水利枢纽。目前,丹江口水库集水区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材料一:汉-高三地理
玛纳斯河流域开发是我国军垦成功的典范。一代代转业军官、支边青年和各族人民扎根边疆,使玛纳斯河流域成为了我国天然彩色棉花和优质瓜果生产基地。结合流域开发示意图与石河-高三地理
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有[]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污染B、吸烟滞尘,增加降水C、吸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物D、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高二地理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钱开始垦荒,日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地理
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题。小题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少小题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地理
读西亚局部地区示意图并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共11分)材料:伊朗高原是一个相对闭塞的高原,周围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中部高原与盆地海拔多在900—1500米之间。气候上冬夏-高二地理
关于洞庭湖湿地的正确说法是[]A.是中国最大的湖泊湿地B.围湖造田的原因是耕地不足C.没有人类的影响不会缩小D.退田还湖等措施阻碍地方经济的发展-高二地理
读图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牧活动②距海远近③季风风向④纬度位置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小题2:甲地降水较丰富-高二地
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土地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TVA在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过程中,调整农林牧结构,积极扩大耕地面积B.TVA在田纳西河流域积极开垦草原来扩大耕地面积C.TVA在田-高二地理
(12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波河流域图”。材料二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常发生大洪水,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高三地理
读下图“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1)说明小浪底水利枢纽对于治理黄河发挥的主要作用。(2分)(2)说出甲、乙所在地形区名称,简述其农业发展的共同自然优势。(5分)(3)-高三地理
(22分)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地理
读下列资料及图,回答问题。(16分)资料一:据《太原晚报》2008年2月20日报道:近年来,作为我国第一产煤大省,山西不断探索“集团化、洁净化、多元化和现代化”的新型煤炭产业之路-高二地理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俄罗斯一月等温线分布图。(1)根据上图归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60°E以东)一月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6分)材料二西伯利亚部分地区地形-高三地理
下列对于湿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洞庭湖湿地面积的缩小主要是由于附近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用水量大B.我国人多地少,耕地短缺,因此应将湿地开垦为耕地C.三-高二地理
美国政府对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整治与开发的主要措施有①以水资源综合开发为流域治理的核心,制定了包括防洪、航运、灌溉、旅游在内的综合性长远开发方案②大力发展水电,实行阶梯-高二地理
关于田纳西河水系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田纳西河水系发达,水量丰富,全部可以通航B.田纳西河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因此通航里程短C.田纳西河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高二地理
20世纪5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水库建成后,对库区周边的气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到9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水量锐减,现已断流320千米,大西海子水库作为储水-高二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乍得湖是由大陆局部凹陷形成的,为第四纪古乍得海的残余,曾经与尼日尔河、尼罗河相通,其湖名就是“一片汪洋”的意思。乍得湖面-高三地理
阅读以下三则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1:某河流(河段)流域示意图。材料2:该河段水系流域面积约13万Km2,流域内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75.3mm。历史上的辽金时期这里曾经水草丰-高三地理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问题。(16分)(1)图中的科隆群岛上栖息着南极企鹅,其原因是受______的影响。(2分)(2)有关图示河流的描述,可信的是_____(多选,填正确选项字母)。(2分)-高二地理
“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读下图,回答: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概述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10分)-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河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高二地理
读珠江流域图和北海市某地“养殖一沼气一种植十农副产品加工”生态农业循环发展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l0分)(1)简述红水河流域开发的优势自然条件(4分)(2)红水河流域的梯级开-高三地理
读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某区域地图材料二圣弗朗西斯科山岩画,位于墨西哥的南下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是世界文化遗产。这里留下了古老的岩画群,-高三地理
田纳西河干流上的水库开始放水的时间是:A.每年的8月1日B.每年的10月1日C.每年的圣诞节D.每年的元旦-高二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乌江航道(乌江渡至龚滩)被规划为贵州省出省水运通道,也是交通运输部规划的全国水运主通道。乌江航道(乌江渡至龚滩)建设工程位于贵州省中部贵阳及-高三地理
下图是长江的干流剖面图和中下游逐月流量变化曲线图,联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利用的经验,读图完成题。小题1:下列描述能正确反映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水文特征的是A.温带季-高二地理
(28分)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6.59.013.018.022.025.027.527.523.018.013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油橄榄怕涝、好气(土壤透气),世界主产地在地中海沿岸。上个世纪80年代引入A地,2013年A地油橄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是“中国油橄榄之-高三地理
(13分)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市位于拉萨河谷地。材料一:2011年10月26日,被誉为“西藏三峡”的旁多水利枢纽工程截流成功,标志着该工程进入主体-高三地理
下图为“赞比西河水系分布和该流域内的一些地理要素”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关于赞比西河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上游支流短小急促,峡谷-高三地理
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为了保证水质清洁,禁止在太湖中养鱼B.湿地具有净化污染物的作用,因此可以向湿地中大量排放废弃物C.可充分利用沿海滩涂,发展养殖业D.湿地中有大量珍禽-高二地理
广西地处珠江中上游,当地通过退耕还林草、坡地改梯田等措施加快水土流失治理,这可能会导致珠江广东段()A.含沙量激增B.径流季节变化减小C.三角洲增长加快D.入海口咸潮危害加-高三地理
(37分)下图为我国某省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特色农业是指利用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出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H省便出现-高三地理
(36分)读下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兰州市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石化工业城市。为进一步发挥兰州对西部发展的带动作用,2012年8月,兰州新区上升为国家级新区。新区位于距兰-高三地理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A.河流的梯级开发B.土地资源利用率及高耗能工业C.旅游业开发D.疏通河道-高二地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高二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大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石化基地,截止2008年大庆油田已经开采出可采储量的75%,近年来大庆重点发展了石化深加工、电子-地理
下图表示我国某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a)、月均水位(水面海拔)(b)。读图,读图完成各小题。小题1:图中信息表明()A.1~7月流域降水量持续增加B.夏秋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减-高二地理
(16分)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材料一:安徽省地形和水系示意图材料二:安徽省三大流域概况比较表项目淮河流域长江流域新安江流域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6.706.600-高二地理
流域的开发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A.干流B.一级支流C.二级支流D.三级-高二地理
(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甲“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材料二:图乙汉水河段中的沙洲和卵石滩示意图。(1)判断汉水自P点至Q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高三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类活动也有差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影响和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因此人类必须走人地关系和谐统一的-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材料一 长江中游D湖及周边地区图
材料二 D湖沿岸某地的“195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
(1)概述材料一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2分)
(2)湖陆风是指由于湖泊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风。请画出D湖区白天的湖陆风示意图,并简析该湖区湖陆风在每年7~8月份最为明显的主要原因。(3分)
(3)简析该地土地利用变化对湖泊及周围地区环境产生的影响。(3分)
(4)针对D湖区出现的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治山必先造林”的治理思路。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谈谈你对这一治理思路的理解。(3分)
答案
(1)①东、南、西三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较高(1分) ②中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较低(1分)
(2)如下图(环流方向全部正确,1分)
原因:①7-8月湖区主要受副高控制,夏季风对湖陆风的影响弱(1分) ②湖面宽广,湖水更深,水陆热力性质差异更大(1分)
(3)①湖泊对河流的调蓄能力下降 ②湖泊对气候的调节能力下降(旱涝灾害频发) ③工业废水的排放,水污染严重 ④生物多样性减少(3分,每个要点得1分,答对其中三个即可)
(4)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1分) 湖泊萎缩主要与入湖河流泥沙增多密切相关,入湖河流泥沙增多,又主要与上游山区因滥垦乱伐导致水土流失有关(1分) 所以必须在山区加强植被保护,植树造林,实施江、山、湖综合治理(1分)
试题分析:
(1)描述一个地区的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地形分布三个方面来描述,从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看出,东面、南面、西面海拔较高,大都在500米以上,说明地形是山地和丘陵,地势较高。中北部是平原地形,地势较低。
(2)
白天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所以呈逆时针环流。
夏季的时候,湖区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夏季风是有海洋吹向陆地的风,所以对于湖陆风影响弱。再者湖面宽广,湖水很深,因此水陆热力性质差异更为显著,加大了湖陆风。
(3)该地区围湖造田使得湖泊面积减少,所以湖泊对于河流的调蓄能力下降。湖泊面积减小,调节气候的能力减弱。在沿湖地区修建了造纸厂,工业废水的排放,污染了水环境。破坏了地表的植被,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
(4)地理环境各要素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影响另一个要素的变化。由于河流的上游地区毁林开荒,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使得河流含有大量的泥沙,泥沙随河流进入湖泊,使得湖泊面积萎缩。所以要想治理湖泊,就得在上游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