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的小题。跟着杂志去打工刘怀远二根宝贝似的手握杂志,背了行李站在城市的一条小街上,这里是自发的劳务市场。街的两边站满和他一般模样的人,他们像摆-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的小题。跟着杂志去打工刘怀远二根宝贝似的手握杂志,背了行李站在城市的一条小街上,这里是自发的劳务市场。街的两边站满和他一般模样的人,他们像摆-高一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的小题。跟着杂志去打工刘怀远二根宝贝似的手握杂志,背了行李站在城市的一条小街上,这里是自发的劳务市场。街的两边站满和他一般模样的人,他们像摆-高一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的小题。
跟着杂志去打工
刘怀远
二根宝贝似的手握杂志,背了行李站在城市的一条小街上,这里是自发的劳务市场。街的两边站满和他一般模样的人,他们像摆进农贸市场任由城里人挑拣的农副产品。
二根是第一次出来,是熟读了这本印有“打工维权须知”的杂志后才壮了胆子来的。法宝一般的书,啊,好比走夜路刚好遇见了手电筒,他很庆幸。
有人过来拍他单薄的肩膀:“我厂里缺人,去吗?”二根看着那人的大肚子,结巴着问:“你给多少钱啊?”“你是新人,1000元一个月,等熟练了涨到1500元。”
二根有些动心,他记起杂志里的话,问:“我们有医疗保险吗?”那人拧了眉头,上下打量二根,说:“有。”“有养老保险吗?”“有。”“节假日加班的话是给300%的工资吗?”那人笑了,露出被茶叶水泡黑的牙:“给呀。”二根也笑了:“好,我跟你去签用工合同。”那人说: “你不是两条腿的人,是三条腿的蛤蟆吧?这么金贵!”
周围几个农民模样的都大笑起来,爽朗的笑声表明他们和二根划清了界限,不是同伙。那人大喊一声:“1000元一个月,有去的吗?”
周围的几个人立刻围住他,还有闻声往这边小跑的。那人挑了三个年轻的,走了。走时还特意朝二根扭过头,用鼻子很响地哼了声。
二根愣了,翻开杂志又看。是啊,文章里就是这么说的啊,我一句话也没问错啊,农民工要享受和城里职工一样的待遇啊。
过了好一会儿,又有人凑到二根面前:“干建筑的活,1500块一个月,怕脏怕累吗?
“不怕,农村出来的什么也不怕。管吃管住吗?”
“管。”
“给……买保险吗?”二根嗫嚅地问。有了刚才的被人奚落,底气明显不足。
“保险?什么保险?”
“医……医疗和养老保险啊。”
“咱是雇民工,不是请爹回去养着。”那人边说边抬起脚,板着脸往前面走去,三五分钟就领了人折返来。
街上的人少了起来,早晨和他并肩站立的人被一批一批地带走。也没听他们讲什么条件啊,就问了多少工钱、什么工作就急急跟了去,有的连什么工作好像都没问,生怕答应晚了被别人抢了机会。难道他们没有听说过农民工该有自己的权益和保障?
到了正午,二根肚子响起来。二根摸了摸衣兜里不多的钱,舔舔干裂的嘴唇,咽了口口水,权当吃了中饭。二根又翻看了几页杂志,就把它顶在头上遮日头。
太阳偏了西,街上的人更少了,更是不见了来雇工的人。
二根心里急起来,额上沁出汗。肚子饿得难受,他就蹲在地上。
这时,远处有个声音喊:工地上要挖土方的,一天40元……
二根慌忙站起来寻找,想立即就跟定了那声音。起得急了,那本杂志“哗”地一下掉在地上。
二根匆匆瞥了它一眼,径自迈开大步向前走去。
(摘自《小说月刊》2008年第6期)
小题1:文章以“跟着杂志去打工”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二根对杂志的态度有着怎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并据此回答这一变化反映出主人公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4分)
小题3:作者除了写二根,还写了许多“和他一般模样的人”,其用意是什么?(6分)
小题4:试选择两个角度探究小说在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6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小题1:主体客体颠倒,作为打工的人应当是施动者,杂志是被动者,而标题恰恰相反,这样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新颖传神(2分)。是小说情节展开的线索,暗示小说悲剧性结局(2分)
小题1:先是“宝贝似的手握杂志”,把杂志看成是“法宝一般的书”;后来是“翻看了几页杂志”“顶在头上遮日头”;最后是“匆匆瞥了一眼”。(2分)这种变化反映了二根由高兴到无奈直至沮丧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2分)
小题1:这些人和二根“一般模样”,说明他们和二根处境相似,都是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农民工。(1分)他们对二根的奚落和嘲笑,不讲条件地去抢工作说明他们对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维权意识很淡薄。(1分)作者写这一部分人,一方面将他们的表现与二根形成鲜明的对比,(2分)另一方面借此说明农民工的维权问题是个十分普遍的现实问题,深化了小说的主旨。(2分)
小题1:以小见大,(2分)通过写一个农民工的遭遇来表现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客观呈现故事,不加分析、议论或抒情,让读者自己去评鉴、感悟;(1分)巧用对比,(2分)通过二根和其他农民工的对比,二根对杂志前后态度的对比、二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来突出中心。(1分)
小题1: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醒目、传神是其一般要求,为达到这一目的,作者往往会从形式和内容方面来考虑。从形式上来看,应是杂志跟着人去打工,所以为主客颠倒。同时打工二字道出了主要内容,同时也暗含结局。
小题1:这篇小说从结构上来看,由三个片段组成,这三个片段是二根打工求职的三个阶段,也表现了二根对杂志的三种态度,而这种态度的变化正是其心理变化的反映。
小题1:写其他人主要作用是映衬,映衬二根的不了解现实,同时也说明大部分人不懂得维权,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小题1:深入理解小说的主旨,我们发现作者通过二根这件事来反映农民工待遇问题,并且要注意作者只是客观叙述,并未加入任何议论。
上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下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让儿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题。秦九韶与《数书九章》秦九韶在《数书九章》序言中说,数学“大则可以通神明,顺性命;小则可以经世务,类万物”。所谓“通神明”,即往来于变化莫测的事物-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在西域读李白夏立君①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唯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中,他-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守水丘脊梁①一进七月,芦溪河便瘦得筋骨突现了,粗粗的河石,裸露在炎炎的烈日下,发出刺眼的亮光,石头上,还隐约升腾起一股袅娜的热烟。石隙间-高二语文
下列关于名著的叙述或说明,有错误的一项是A.姑苏城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因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一日-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凡是美都是形象。面对形象,不能单凭理智来理解,还要通过感性的形式,通过感情和想象来进行感受和感知。虽然美都是形-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荒漠中的苇王剑冰①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初开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的睡意。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8分)作为一种自由的先锋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一代又一代先锋作家孤独而又执着的探索,文学发展到今天会是怎样一种格局。我们的文学呈现出当今这样-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半张纸奥古斯特·斯特林堡最后一辆搬运车离去了;那位帽子上戴着黑纱的年轻房客还在空房子里徘徊,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了。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高三语文
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鞋声【台湾】洛夫①扶着冰凉的铝质栏杆,连登三十四级,他慢慢踱到桥端。一切都是疑惑,包括自己在内,但只要低头望望桥底的流水,便知道那唯一的答案是什-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中华民族”是怎样提出的“中华民族”这一家喻户晓的称谓,细算起来也只有105年的历史,其创始人就是梁启超。在梁启超创立“中华民族”一词之前,中国人-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宋代是中国古代经学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完成了由“汉学”向“宋学”的转变,即由章句之学转变为义理之学。但长期以来,人们将宋学简单地归结为程朱理学-高三语文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小题。(20分)我的邻居吴冠中阎纲①九旬高龄的吴老,和我同住京南方庄小区古园一区,塔楼南北毗邻。老人喜欢方庄,说这里有人气。旁边就是体育公园,我常在-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针挑土(芳菲)从湘西回来,和朋友们说起黑妮;说起在凤凰的偶遇,说起跟她去苗寨跑了一天,看她做的种种事,感慨得很;说想起一句记不全的俗语,“-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8分)耄耋之年的黄永玉斜戴一顶深蓝色贝雷帽,叼一支咖啡色烟斗,永远是时尚小老头黄永玉的标志。被称为“一代鬼才”的他,绘画、雕塑、木刻、写作-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最后的沐浴方叶(1)为母亲沐浴,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2)母亲躺在床上,眼睛微微闭着,嘴角含着一朵淡淡的笑容,仿佛刚刚睡去。(3)哦,母亲即-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荷叶韩开春①那年我去宏村,正是深秋时节,顺着黄山的皱褶一路前行,层林尽染,草黄枫红,间杂粉墙黛瓦,古徽州果然气派非凡。到得村前,首先映入-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红发卡刘永飞北风像急着进屋找什么人,它尖厉地喊叫,围着房屋一圈一圈地旋转。终于,它从窗缝和墙缝里进入,却谁也没找到,又不肯离去,就在屋里疯-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共9分。我们的宇宙外面是什么在宇宙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常数,叫做宇宙学常数。这个常数在我们的宇宙中起着一种斥力的作用,使得我们的宇-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3分)拥有百科全书的人[瑞士]瓦尔特·考尔⑴这个村子远离通衢大道,这里连一家像样的可供稍有身份的旅客投宿的旅店都没有。村里有个小火车站,不过-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精神的旅行肯特·伯纳恩精神信仰仿佛不可触摸,但它确实存在。它是我们仰望星空,或者凝视傍晚日落的最后一抹余晖时骤然产生的一种感觉。当我们在-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而不是把人类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小题。雪夜星新一(日)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整个大地很快铺上了一条银色的地毯。在远离热闹街道的一幢旧房子里,-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二人转是一种广有影响的曲艺唱曲形式,因表演时载歌载舞、曲舞相衬,故旧名“蹦蹦”,主要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用东北-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倒立的马云,一切皆有可能苗向东在地球人眼里,马云是来自火星的异类,而马云也很配合这个角色。马云有一个绝活:单手倒立。他能够一只手撑,倒立-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17分)招牌菜郭凯冰清水镇是个临着省级公路的小镇,正是司机们歇脚打尖的好去处。司机们都是长期在外跑的人,清水镇的酒馆,也就有了一些清水镇人讳-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14分)财富和包袱①设想一下,如果某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每一天都在从头开始去练习生存本领,那情景是不堪设想的。因此,称传统文-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外国小说,完成小题鸽【美】欧·亨利陶柏蒙锁上公文包的时候,感到口干舌燥。他颤巍巍地伸手入袋,掏取香烟,觉得手在发抖。他站到窗口,俯视窗外中央公园的一片新绿,-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分享如秋光闫琰①我曾到过9月的东北,广袤的黑土地上呈现出淋漓尽致的收获景象。路两旁盛放着九月菊,粉的、紫的、白的,在风中轻轻摇摆。金黄色的-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海阔天空破浪行——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起航侧记新华网“武汉”舰12月26日电(记者朱鸿亮)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26日13时45分,在“武汉”号指挥舰的带领下,-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手机正传沈致远手机,其学名为移动电话,是借助电磁波传播的一种无线通讯方式。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1831-1879)归纳前人经验,加以自己之创见,建-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7分)它那样子像是发了脾气,正在进行一种古怪的神秘的报复。再也没有比这种无生物的愤怒更无情的了。这个疯狂的庞然大物有豹子的敏捷,大象的重量-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扑进画框韩少功我一眼就看上了这片湖水。汽车爬高已经力不从心的时候,车头大喘一声,突然一落。一片巨大的蓝色冷不防冒出来,使乘客们的心境顿时-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9分,每小题3分)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的由碳原子组成的二维晶体,石墨烯薄片只有1原子厚。自2004年被曼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之后,作为-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无“网”不胜今天,人类正在进入信息时代,跨入网络化社会,走向新的文明。在计算机、通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将成为联结未来信息社会的纽-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力学之父”钱伟长钱伟长出生在江苏无锡县一个名叫七房桥的小村庄。在苏州中学求学之时,钱伟长的父亲病逝,本来就家境贫寒的他,只能靠叔父-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21分)雪夜陈绍龙“二斤雪花干!!!”“干”字后面他连加了三个“!”,仿佛真的听到我们杯盏连连地响。这是我昨天收到的一张贺卡。贺卡第一行是“预祝新春快乐”,看到-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文化“走出去”任重道远近年来,我国文化“走出去”取得了很大成绩,短短七八年间,100多个国家共开设了300多个孔子学院和400多个孔子课堂。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南山雨董桥三四十年前我带着家小来香港谋生,白天做两份兼差的工作,晚上给报纸杂志写稿翻译,三口生计勉强应付,偶然碰到意外支出,变卖细软的落难举措还是有-高三语文
阅读下文(每小题3分,共计9分.)为了弥补从营养不良的土壤中所获食物的匮乏,肉食植物会诱捕一些小虫和其它生物,然后逐渐将猎物消化。最近,法国科学家公布了肉食植物之所以-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饮用水安全危机生活饮用水,作为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必需品,其安全直接关乎生命健康。然而近日,国家发改委相关报告称,“1/4的居民没有清洁饮用水”。《中国城市-高三语文
现代文(文学作品类)阅读(共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提琴[美国]保·琼斯从我幼年时一直到长大离开家上大学,甚至在那之后,我舅舅迈克的小提琴一直被视为家中的珍宝。它已成为某种-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1分)走出自闭症怪圈每一万名儿童中至少有5人患有自闭症,研究者尚不了解自闭症的病因。“从前的说法是,被母亲冷落的孩子会患自闭症。-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微博时代,专业批评如何作为习练文学的人都知道,文学批评是一个专业门槛很高的技艺,它不是普通大众都能够随便操演的手艺,具有一定的排外性。-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永恒的坐标终于来到奥林匹亚。没想到这个全人类的体育圣地会有这么好的风景,在快要到达之时就已经是密树森森、清溪浅浅,道路、房舍也变得越来-高三语文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娱乐时代的文学选择尽管有人无视他们的存在,有人轻视他们的作品,但却无法忽略这群“80后”作家在年轻人中的号召力。-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阿庆丰子恺①我的故乡石门湾虽然是一个人口不满一万的小镇,但是附近村落甚多,每日上午,农民出街做买卖,非常热闹,两条大街上肩摩踵接,推一-高一语文
今天你“切客”了吗?①伴随着3G网络、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在通信业和互联网巨头的强力推进下,中国“切客”浪潮正在悄然兴起。②“切客”一词源自英文checkin(签到),指的是一个团体-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宰予的挑战《论语》里,宰予因“昼寝”挨夫子骂而出名。不过睡了个午觉,孔子生气,说说弟子是可以的,但老人家的话说得实在有点过了。什么“朽木不-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当下长篇创作的“有”和“无”文艺创作政策环境的空前宽松,给文学创作带来了空前的繁荣。而长篇小说的创作,更像一条刚直而妩媚的山脉,从文学的海-高二语文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豪华落尽见真淳2009年7月11日上午9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301医院辞世,享年98岁。这是学术界的损失,更是国家和民-高二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的小题。跟着杂志去打工刘怀远二根宝贝似的手握杂志,背了行李站在城市的一条小街上,这里是自发的劳务市场。街的两边站满和他一般模样的人,他们像摆-高一语文
题目详情
跟着杂志去打工
刘怀远
二根宝贝似的手握杂志,背了行李站在城市的一条小街上,这里是自发的劳务市场。街的两边站满和他一般模样的人,他们像摆进农贸市场任由城里人挑拣的农副产品。
二根是第一次出来,是熟读了这本印有“打工维权须知”的杂志后才壮了胆子来的。法宝一般的书,啊,好比走夜路刚好遇见了手电筒,他很庆幸。
有人过来拍他单薄的肩膀:“我厂里缺人,去吗?”二根看着那人的大肚子,结巴着问:“你给多少钱啊?”“你是新人,1000元一个月,等熟练了涨到1500元。”
二根有些动心,他记起杂志里的话,问:“我们有医疗保险吗?”那人拧了眉头,上下打量二根,说:“有。”“有养老保险吗?”“有。”“节假日加班的话是给300%的工资吗?”那人笑了,露出被茶叶水泡黑的牙:“给呀。”二根也笑了:“好,我跟你去签用工合同。”那人说: “你不是两条腿的人,是三条腿的蛤蟆吧?这么金贵!”
周围几个农民模样的都大笑起来,爽朗的笑声表明他们和二根划清了界限,不是同伙。那人大喊一声:“1000元一个月,有去的吗?”
周围的几个人立刻围住他,还有闻声往这边小跑的。那人挑了三个年轻的,走了。走时还特意朝二根扭过头,用鼻子很响地哼了声。
二根愣了,翻开杂志又看。是啊,文章里就是这么说的啊,我一句话也没问错啊,农民工要享受和城里职工一样的待遇啊。
过了好一会儿,又有人凑到二根面前:“干建筑的活,1500块一个月,怕脏怕累吗?
“不怕,农村出来的什么也不怕。管吃管住吗?”
“管。”
“给……买保险吗?”二根嗫嚅地问。有了刚才的被人奚落,底气明显不足。
“保险?什么保险?”
“医……医疗和养老保险啊。”
“咱是雇民工,不是请爹回去养着。”那人边说边抬起脚,板着脸往前面走去,三五分钟就领了人折返来。
街上的人少了起来,早晨和他并肩站立的人被一批一批地带走。也没听他们讲什么条件啊,就问了多少工钱、什么工作就急急跟了去,有的连什么工作好像都没问,生怕答应晚了被别人抢了机会。难道他们没有听说过农民工该有自己的权益和保障?
到了正午,二根肚子响起来。二根摸了摸衣兜里不多的钱,舔舔干裂的嘴唇,咽了口口水,权当吃了中饭。二根又翻看了几页杂志,就把它顶在头上遮日头。
太阳偏了西,街上的人更少了,更是不见了来雇工的人。
二根心里急起来,额上沁出汗。肚子饿得难受,他就蹲在地上。
这时,远处有个声音喊:工地上要挖土方的,一天40元……
二根慌忙站起来寻找,想立即就跟定了那声音。起得急了,那本杂志“哗”地一下掉在地上。
二根匆匆瞥了它一眼,径自迈开大步向前走去。
(摘自《小说月刊》2008年第6期)
小题1:文章以“跟着杂志去打工”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二根对杂志的态度有着怎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并据此回答这一变化反映出主人公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4分)
小题3:作者除了写二根,还写了许多“和他一般模样的人”,其用意是什么?(6分)
小题4:试选择两个角度探究小说在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6分)
答案
小题1:主体客体颠倒,作为打工的人应当是施动者,杂志是被动者,而标题恰恰相反,这样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新颖传神(2分)。是小说情节展开的线索,暗示小说悲剧性结局(2分)
小题1:先是“宝贝似的手握杂志”,把杂志看成是“法宝一般的书”;后来是“翻看了几页杂志”“顶在头上遮日头”;最后是“匆匆瞥了一眼”。(2分)这种变化反映了二根由高兴到无奈直至沮丧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2分)
小题1:这些人和二根“一般模样”,说明他们和二根处境相似,都是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农民工。(1分)他们对二根的奚落和嘲笑,不讲条件地去抢工作说明他们对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维权意识很淡薄。(1分)作者写这一部分人,一方面将他们的表现与二根形成鲜明的对比,(2分)另一方面借此说明农民工的维权问题是个十分普遍的现实问题,深化了小说的主旨。(2分)
小题1:以小见大,(2分)通过写一个农民工的遭遇来表现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客观呈现故事,不加分析、议论或抒情,让读者自己去评鉴、感悟;(1分)巧用对比,(2分)通过二根和其他农民工的对比,二根对杂志前后态度的对比、二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来突出中心。(1分)
小题1: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醒目、传神是其一般要求,为达到这一目的,作者往往会从形式和内容方面来考虑。从形式上来看,应是杂志跟着人去打工,所以为主客颠倒。同时打工二字道出了主要内容,同时也暗含结局。
小题1:这篇小说从结构上来看,由三个片段组成,这三个片段是二根打工求职的三个阶段,也表现了二根对杂志的三种态度,而这种态度的变化正是其心理变化的反映。
小题1:写其他人主要作用是映衬,映衬二根的不了解现实,同时也说明大部分人不懂得维权,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小题1:深入理解小说的主旨,我们发现作者通过二根这件事来反映农民工待遇问题,并且要注意作者只是客观叙述,并未加入任何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