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在体检时,发现某人的尿液中含有大量葡萄糖,则该人可能的病变部位是[]A.肾小体B.肾小球C.肾小管D.肾小囊-七年级生物
在体检时,发现某人的尿液中含有大量葡萄糖,则该人可能的病变部位是[]A.肾小体B.肾小球C.肾小管D.肾小囊-七年级生物
题目简介
在体检时,发现某人的尿液中含有大量葡萄糖,则该人可能的病变部位是[]A.肾小体B.肾小球C.肾小管D.肾小囊-七年级生物
题目详情
在体检时,发现某人的尿液中含有大量葡萄糖,则该人可能的病变部位是
[ ]
A.肾小体
B.肾小球
C.肾小管
D.肾小囊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0123 期中题
答案
C
上一篇 :
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脏流
下一篇 :
健康人排出的尿液中一般不会有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均含有的物质是:()①水②无机盐③尿素④尿酸⑤葡萄糖⑥蛋白质.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②③⑤-生物
在体检时,发现某人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则该人可能的病变部位是()A.肾小球或肝脏B.肾小球或胰腺C.肾小囊或垂体D.肾小管或胰岛-生物
正常人的尿液呈哪种颜色[]A.红色B.淡黄色C.淡红色D.白色-七年级生物
经过肾脏的血液中不再含有尿素等废物.______.-生物
汗液的成分与尿液的成分中都含有[]A.水、无机盐、尿酸B.水、无机盐、尿素C.水、无机盐、葡萄糖D.水、无机盐-七年级生物
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过程.-生物
尿液形成过程中,既能被滤过又能全部被重吸收的物质是[]A.无机盐B.水C.尿素D.葡萄糖-七年级生物
尿液的主要成分是()A.水、无机盐、尿素、二氧化碳B.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C.水、尿素、尿酸、葡萄糖D.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生物
小红尿液化验单上显示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估计病变的部位最可能是()A.入球小动脉B.出球小动脉C.肾小球D.肾小管-生物
下图所示的血管结构,存在于1、3为小动脉2为毛细血管[]A.真皮层B.支气管C.肾小球D.肾小管-七年级生物
肾小管能够重吸收全部的()A.蛋白质B.无机盐C.脂肪D.葡萄糖-生物
正常成人排尿与初生婴儿排尿相比,成人在有尿意而不具备排尿环境时,可暂时不排尿,而初生婴儿排尿则不同.请分析回答:(1)从排尿过程上分析,两者有什么相同之处?两者又有什么-生物
如表是检测正常人血浆、肾小管上段以及输尿管内液体中两种物质的浓度变化.据表中数据判断,甲、乙分别是()血浆肾小管输尿管甲0.03%0.03%2%乙0.1%0.1%0%A.甲是葡萄糖,乙-生物
与肾小囊相通的是[]A.肾单位B.肾小球C.肾脏D.肾小管-七年级生物
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脏流出的血液中所含成分的不同是①葡萄糖大量减少②二氧化碳含量降低③氧的含量降低④尿素的含量降低⑤氧的含量增加[]A.①②B.③④C.④⑤D.②③-七年级生物
下列对排尿的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排除体内的代谢废物②调节体温③调节体内的水和无机盐的含量④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生物
人体内的尿形成过程中,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被重吸收的物质是()A.尿素B.水分C.无机盐D.葡萄糖-生物
健康人每天形成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却只有1.5升左右.原因是()A.膀胱对尿液的暂时贮存作用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肾小球的过滤作用D.多数废物由汗腺排出体外-生物
肾小球实质上是毛细血管构成的,连接它的入球血管和出球血管分别应当是()A.小动脉和小静脉B.小静脉和小动脉C.小动脉和小动脉D.小静脉和小静脉-生物
血尿是由于肾脏中的某些结构病变而引起的.______.-生物
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对血液的______作用以形成原尿,以及肾小管对原尿的______作用以形成尿液.-生物
如图是尿的形成示意图,请回答:(1)图中⑥名称是______.(2)④处的几个剪头表示的是______的过程.(3)⑦中的液体成分与血液的主要不同之处是一般没有______和______.(4)有一病
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其主要原因是()A.膀胱的贮存作用B.肾脏的控制作用C.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D.肾单位的泌尿作用-生物
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回答:(1)①内的液体是______;④内的液体是______;由⑤流出的液体与④内的液体相比较,主要的区别是前者不含有______.(2)若验尿发现其中有红细胞、-生物
下表是某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尿液中部分成分比较表,“√”代表有,“×”代表没有,由此分析甲、乙、丙所代表的液体分别是成分蛋白质葡萄糖尿素甲××√乙×√√丙√√√()A.尿液、血浆、-生物
尿的形成途径是()A.血液→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形成尿液B.血液→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形成尿液C.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形成尿液D.血液→肾小球→肾小囊→收集管→形成尿液-生物
人体形成尿液的场所是()A.膀胱B.肾脏C.血管D.尿道-生物
在汗液形成过程中,类似于肾单位中滤过作用的结构是()A.汗腺导管和毛细血管B.皮肤里的毛细血管C.汗腺周围的毛细血管D.汗腺分泌部盘曲的细管和毛细血管-生物
下面是一个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三种样品中主要物质的浓度比较表,请根据此表中的内容回答问题.物质样品A样品B样品C葡萄糖(克/100毫升)0.00.10.1无机盐(克/100毫升)1.60-生物
某病人的尿液比正常人量多而且稀薄,其最可能的病变部位是()A.肾小球B.肾小管C.肾盂D.膀胱-生物
原尿和血液相比,不含有的物质是()A.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B.血细胞和葡萄糖C.葡萄糖和大分子蛋白质D.尿素和葡萄糖-生物
某人尿检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可能的原因是()A.营养过剩B.血糖偏高C.肾小球滤过异常D.肾小管重吸收异常-生物
如图为尿的形成示意图,回答问题:(1)④中的液体是______,它与②中的液体相比,没有了哪些物质______.④中的液体流经______时,又进行了重新吸收.(2)人体内的代谢废物除了一小部-生物
在尿的形成过程中,通常在血液中有而在原尿中没有的物质是()A.水B.葡萄糖C.二氧化碳D.蛋白质-生物
血液进入肾脏后形成尿液的途径是()A.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B.血液→肾小管→肾小囊→肾小球→尿液C.血液→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尿液D.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生物
尿液形成的全过程主要经过()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D.膀胱的贮存作用-生物
将一只透析袋灌满淀粉溶液,密封两端,再将透析袋放进盛有碘液的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填“袋内淀粉液变蓝”或“烧杯内碘液变蓝”).原因是______.-生物
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1)写出图中所示结构的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2)当血液流经a时,血浆中的大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及尿素等物质过滤到b中形成______.(3)图
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③代表生理过程,④~⑤代表相关物质,请据图回答:(1)①过程在人体消化系统的__________器官中进行。②③发生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它含有-八
下列各物质中出球小动脉明显比入球小动脉浓度升高的是()A.蛋白质B.氧气C.水D.尿素-生物
人体排出尿液的意义是()A.排出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B.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含量C.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D.以上都是-生物
正常人的尿液成分包括()A.水、尿素、无机盐、脂肪B.水、尿素、无机盐C.水、尿素、无机盐、蛋白质D.水、尿素、无机盐、葡萄糖-生物
出球小动脉与入球小动脉中均流的是动脉血,相比而言出球小动脉的血液中()A.葡萄糖增加了,尿素减少了B.葡萄糖增加了,尿素增加了C.葡萄糖减少了,尿素减少了D.葡萄糖了增加,-生物
与尿液形成无关的结构是()A.肾小球B.输尿管C.肾小管D.尿道-生物
下列结构中流动脉血的是()A.肾静脉B.肾小球C.肾小管D.输尿管-生物
下表列出了三种液体中各主要成分的含量,请根据该表回答有关问题:种类尿素尿酸葡萄糖无机盐蛋白质A0.030.0040.100.900B1.80.0501.50C0.030.0040.100.908.0(
一个健康成年人的血液中的葡萄糖(a)、水(b)和无机盐(c)含量如图,该人大量饮水后排出的尿液中的成分最接近于()A.B.C.D.-生物
如图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肾单位是由图中[②]______、[④]______和[5]______三部分构成.(2)重吸收是指原尿中的______、______和______被肾小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肾单位-七年级生物
流经肾单位的血液,由动脉血转变成静脉血是在[]A.肾小管B.肾小管外毛细血管C.出球小动脉D.肾小球-七年级生物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在体检时,发现某人的尿液中含有大量葡萄糖,则该人可能的病变部位是[]A.肾小体B.肾小球C.肾小管D.肾小囊-七年级生物
题目详情
B.肾小球
C.肾小管
D.肾小囊
答案